03.06 古代三從四德害人不淺,弟弟死後,大伯哥竟幽禁20歲弟媳半個世紀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廣大工人、學生走上街頭,呼喚民主和科學,消除封建和愚昧,青年男女要求自由戀愛,反對婚姻包辦,一時間社會新風尚蔚然成風。解放後,婦女更是以主人翁姿態積極投入生產生活,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奮鬥。

不過,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因為古代女性被三從四德嚴重約束,她們受到族權、父權、夫權的壓制,活得極其艱難辛苦,如果稍有反抗,就會遭到社會的鞭笞、歧視、嘲笑,最終落得祥林嫂那樣的悲慘境遇。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明朝一位年輕婦女所受到的不公正對待,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一直經受著精神和情感上的雙重摺磨。

古代三從四德害人不淺,弟弟死後,大伯哥竟幽禁20歲弟媳半個世紀

胡氏家境貧寒,人倒長得很標緻,十七八歲成了大姑娘後,愈發溫婉動人,散發著美好氣息。鄰村的許某是位商人,家庭條件優越,小夥子年屆二十,正是"男大當婚"的時候,在媒婆的介紹下,他對胡氏一見鍾情,而姑娘也一見如故,真可謂兩情相悅。

定好良辰吉日,兩人喜結連理,這本是再幸福不過的時候。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結婚時間不長,許某依依惜別,到外面做生意,未曾想碰上劫匪,人財兩空。

消息傳到村裡,胡氏哭成了淚人兒,她對生活的不幸、對丈夫的突然離世悲從中來,對於未來她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許某有個哥哥在福建汀州做官,得知弟弟過世,便趕回來奔喪。這個名叫許伯升的人是個嚴苛的封建衛道士,他曾試探性地問胡氏是否為弟弟守節,得到肯定回答後,連稱"好",認為女子就應該從一而終。

古代三從四德害人不淺,弟弟死後,大伯哥竟幽禁20歲弟媳半個世紀

而後,許伯升乘勢叫人在胡氏小屋外面砌上一堵牆,高度足有兩米,牆面嚴嚴實實,連門窗都沒有,他要讓胡氏一輩子為死去的弟弟守寡,而生性溫和且深愛丈夫的胡氏也不作一詞,就這樣與世隔絕地活著。

每到吃飯時間,都會有下人通過狹窄的過道送飯給她,而她也似乎毫無怨言,默默地在黑暗的屋子裡過著春夏秋冬。

令胡氏欣慰的是,丈夫雖然走了,卻慶幸懷有他的骨肉,這便是"遺腹子"。待兒子產下後,她便整日與孩子相依為命,感到踏實了許多,臉上也難得泛起一絲笑意。

胡氏本是窮秀才之女,打小聰慧,又識文斷字,是個知書達理的女子,隨著兒子逐漸長大,她也隨之將所學傳授於他,兒子對母親的身世遭遇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沒想到9歲那年,許伯升回來將他這個侄兒帶走了,說是要讓他接受更高的教育,儘管胡氏與兒子難分難捨,奈何"長兄為父",她不敢違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從眼皮底下走開。

古代三從四德害人不淺,弟弟死後,大伯哥竟幽禁20歲弟媳半個世紀

隨著歲月的增長,胡氏兒子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也愈發強烈,他多次請求伯父解除禁閉,還他母親自由,然而許伯升總是頑固地表示拒絕,認為這是女人該守的婦道。

但胡氏兒子決意要讓母親重見天日,於是繼續發奮讀書,並一路高升,就在他母親被禁閉50年之後,他獲得皇上恩准接母親出來,便興致勃勃回到老家。

哪知白髮蒼蒼的母親早已心灰意冷,沒有答應隨兒子出去,孝順的兒子也就不再難為她,痛心疾首地離開,直到母親去世那天,他才噙著淚花將她接出去,而這卻是永遠的別離。

想必這個地方很多人一定去過,它位於安徽歙縣許家村,如今成了旅遊勝地,遊客在飽覽鄉土風情的同時,一定會對深埋於此的悲劇有著特別的感受,就讓它永遠成為歷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