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這裡是小北去旅行,一路看看走走,腳步不停,要是可以,和我一起看風景。

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作為我國的本土文化,源遠流長,對我國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但與之相比,從印度流傳到我國的佛教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儒道相互融合,也成為了我國宗教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不斷的融合發展,具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陝西的法門寺至今都對佛教產生著應有的影響,不僅僅是因為唐代帝王的信仰和歷代的傳承,更是因為安置著釋迦摩尼的佛指舍利。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法門寺位於寶雞市扶風縣北10公里左右的法門鎮,距西安有110公里左右,距寶雞市有96公里左右,法門寺在魏以前也被稱為阿育王寺,傳說是由殺伐不斷的阿育王懺悔,醒悟後皈依佛教所建,將佛祖釋迦摩尼的真身舍利分為84000份,在世界各地建造佛塔用來供奉,而阿育王寺就是其中一座。隋朝為成寶寺,唐朝時唐高祖李淵改為法門寺。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法門寺的合十舍利塔,歷時三年所建,塔高148米,現為法門寺象徵。塔型如合十雙手,故稱合十舍利塔,前面寬闊的道路被稱為佛光大道,全長1230米,寬108米,可容納10萬人朝聖。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法門寺在唐朝影響深遠,繁榮強盛,在唐朝200多年間,有八位皇帝七次開掘地宮,六迎二送佛指舍利,每次聲勢浩大,規模非凡,朝野上下震動,民間一一所傳,帝王頂禮膜拜,百姓三跪九叩。等級之高,空前強大,絕無僅有。但到明清之後,逐漸衰落,明龍慶年間,因年久不修而倒,後經地方紳士捐資重修,歷經三十年成一座8稜13級磚塔,但到清朝因地震而開裂,1939年朱子橋先生主持了明朝以後最大規模的修繕,1981年,塔又倒塌,85年政府準備重修,87年清理塔基時意外發現地宮,因此沉寂了1113年的地宮出土了2999件稀世之寶而又聞名於世。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地宮裡所出土的2000多件文物。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唐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佛教寶物更是享譽世界。銅浮屠又稱鎦金浮屠,是用來盛放世界上唯一的釋迦摩尼佛指舍利的。而八重寶函之中便有一枚佛家為了保護真身而特製的影射之骨。八重寶函共有八層,是唐懿宗為放置佛骨舍利而特意製作的。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而唐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體型最大的,等級最高的,製作最精美的,工藝較複雜的,影響最深刻的佛教法器,它是大唐佛教文化興盛的見證,是向世界傳播中國佛學的紐帶。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而後就是法門寺博物館了,博物館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法門寺歷史文化展廳,舍利文化廳,大唐珍寶廳。分別陳列了法門寺發展至今的眾多珍寶,包括舍利寶函,金銀器,佛教法器,秘色瓷,琉璃器,絲織品等稀世珍寶。這是對珍貴文物的保護,展示,傳播和研究的最大發展,稀世珍寶的展現,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出土的文物對我國的文化史,中外交流史,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而佛指骨舍利的出境被朝拜,更是加強了我國佛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最後就是法門寺佛學院了,坐落於法門鎮,位於法門寺內,是西北地區唯一的漢傳佛教高等院校,在2005年,佛學院師生參與法門寺的重要接待有美國,韓國,新加坡,印度等國的佛教團體和閩南佛學院,甘肅佛學院,九華山佛學院等佛教參訪團等,對佛學的傳播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千七百多年了,信仰者依舊無數,原來是因為真正的佛祖在這裡


法門寺的發展,地宮珍貴文物的展現,無不在向世人傳播著自己的淵源與空前的盛世,初到法門寺,定會被氣勢恢宏的建築所吸引,定會被這千年的歷史所指染。感受這莊嚴的聖地,領略這佛學的深奧,使朝拜著矗立許久,用虔誠的心去感受這莊嚴的佛家聖地。

你知道法門寺嗎?你來過這裡沒有,你還知道哪些著名的寺廟,歡迎大家留言與評論,賜教和指點。

走走停停,瞭解更多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北去旅行”,和小北一起出發,去發現世界更多的美景,都說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們是有緣人走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