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这几年,国人摄影旅行成了一种潮流与生活方式,衍生的问题也成了各摄影大咖话题的焦点。其实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毕竟大部分人出去就是拿着相机旅旅游,拍点自娱自乐的片子,不能总拿专业摄影师严谨苛刻的眼光去看待大家。 三月春风来,杏花桃花开。马上又到旅行季,于是乎很多影友关于旅行摄影的问题多了起来,我也准备今年再次去林芝摄影,顺便集中聊聊我对旅行摄影的经验,仅供朋友们参考。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1,该带什么样的器材?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出发之前,要先清楚此次旅行大概都有什么样的风景或者人文场景,明确这点是为了确定携带什么镜头。我个人的原则尽可能少带,而不是多带。出去七八天,甚至十来天,保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是出好片的基础,如果被笨重的器材拖得疲惫不堪,连拍片的心情都没有了,哪里会有发现美的心思呢。


首先谈镜头:
如果去西藏,新疆,这样有着广阔天地,大好风景的地方。还是要带一枚广角镜头的,广角端视个人喜好而定。 喜欢超广视角的可以考虑18cm端以上的镜头。 但根据我个人经验来看,越是开阔的地方,能使用到超广的环境越是有限。 特别是在草原,雪山那样的地方,连35这样的焦距也可以拍出很宏大的场景,关键是使用者如何构图的取舍,所以从训练构图的角度来说,我去西藏使用最多的广角镜头也只是35而已。 我有个20也会带着,但使用频率一天也不会超过3张照片。不能总是想着还不够广,有时考虑更多的应该是还需要舍弃哪些地方,摄影的画面应该是纷乱世界重新有序的组合,而不是什么都要收进来。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至于50与85焦段,我个人觉得带一个就足够,根据个人喜好来。喜欢小品的貌似85更适合,而50焦段进一步可以特写,退一步,小角度风景也是适合的,更加灵活。如果你去的地方是云南,尼泊尔,这样人文场景比较多的地方,那么35,50,85这样的焦段就是王道了。很多影友喜欢背着70-200这样长枪短炮,虽然很有面子,看上去有摄影的感觉,但实际在人文摄影中,那个是远远不如35,50,85这样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又可以隐藏,不引起拍摄对象的警觉来的实在。 人文摄影,我最爱的焦段永远是50,熟练使用的话,和拍摄对象愉快交谈中就可以完成盲拍。自然,愉快,也不会尴尬。 70-200这样的镜头,你背着一阵风的走过去,还没抬起来,人家要么警觉了,要么就很反感,有时得不偿失的。


当然,70-200这样的焦段还是有需要的,我更喜欢用来拍摄一些远景,而不是用来拍人。这些根据个人喜好而定,我仅仅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其次谈辅助设备与因素:

如果拍人文摄影为主,就是拍点旅行中的人或事,是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的,甚至一机一镜也可以走天下。 但对于喜欢风光摄影的朋友来说, 相机与镜头只是基础设备而已,如果没有ND镜,GND镜等,以及相关使用方法的熟练,也很难拍出很满意的作品。 也就是说,对风光摄影而言,镜头与相机只是起步,可能只占你器材投资的50%,另外的投资在好的三角架,以及各种滤镜以及其他辅助设备上。这里主要推荐 ND镜(减光镜) 和 GND(渐变镜)为主,具体买什么牌子,大家根据自己经济情况自己搜索决定。只能说这是风光摄影必备利器。当然,学会使用这些滤镜需要平日修炼,否则,买了一大堆器材除了增加重量,只是无用功。 很多影友喜欢带着一堆器材找专业感觉,其实没有必要,最好的感觉是每次旅行归来有自己喜欢的赏心悦目的照片。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硬件说完,再来说说时间问题。 无论风光摄影作品还是人文作品,用光是第一因素。这里说的用光并非一定是太阳高高升起那样的阳光,不同的光线适合拍什么风格的照片也是需要了解的。 这些应当都是出发之前要做的功课,了解当地最近什么天气,雨季还是旱季,日照光线时间如何,然后合理规划自己的行程,拍人文的时候几点到哪里,拍风景要几点起来赶日出日落,这些都是摄影必备的因素。


2, 该带什么样的心态?

了解我的朋友都晓得我一直喜欢谈心态,谈摄影之外的东西。 不了解的人就当是瞎掰。不管如何,我还是想坚持自己的认知与看法,继续谈谈我所看到的那些问题。最近几年出去摄影旅行的人多了,特别是退休人士多了,这种现象并无不妥。相反,辛苦忙碌了一辈子,摄影是个乐子,出来溜达溜达,开阔一下眼界没有什么不好,比在家里搓麻将斗地主好很多。既然是娱乐为主,开阔眼界为主,摄影说到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载体,他们既不靠这个吃饭,也不靠这个扬名,最多拍点满意的照片朋友圈里小小的自我满足一下,被点几个赞。所以,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地走着,拍着,乐着才是正道。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因为经常出去摄影,看到很多影友规划的路线总是紧凑的几天时间,风尘仆仆地从东到西,马不停蹄地赶路赶路,坐车坐车。完全不顾头上阳光正好,路边花儿正香。我觉得,旅行摄影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路上发现的那些美。 因为日出日落在某个山头河滩立个架子,用差不多的相机与镜头,拍出的东西其实差不多的,比如你搜索雪山,可以看到一堆类似的片子。 虽然拍着也是乐趣,我觉得这样的片子可以当作一种补充,真正吸引我的是路上的那些随拍,大家同样在一条路上走过,回去整理片子,却发现,差异会非常巨大,看到的,感受到的,拍到的是完全不同的。 那是应了那句老话:各花入各眼。


所以我想,能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是安静地走着,平和出片的最起码的保证。 我和朋友们出去摄影,最怕被催,如果有人总是催着我:走吧,走吧,这里拍够了。 我宁可让他们先走,我一个人慢悠悠晃着。 每次总可以让我在意料之外拍到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喜欢的照片。平日在城市里生活够忙碌了,出来了,就是慢下来,不仅仅是脚步,还有心灵都慢下来。 慢下来,才看得清这个世界,才能从这个纷乱的世界中看到别样的美。


摄影心得:怎样在旅行中好好摄影?


有时可能你明明规划好了一个行程,到了那里却发现该开的花没有开,该绿的草没有绿,或者天空正飘着雨。如果心情就此被搅乱的话可能连旅行都是失败的,何况摄影。去年在波密看桃花时,两天都是飘着雨雪的,却因此收获了云层层次非常厚重的片子,这就是极端天气的恩赐了吧。 所以,无论怎样,既来之,则安之,出来了,保持愉悦的心情,总会有收获的。
总结:
一段美好的旅行摄影需要软件与硬件的和谐组合,硬件就是器材,就是那些技术知识。 而软件,我个人理解就是心态。 我们辛苦离家几千里,爬雪山,过草原并不是为了猎奇和炫耀。 我们只是为了开阔眼界,记录自己眼中所看到的世界。用相机娱乐自己的生活,用镜头带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旅途中本就是元素多变的,何况再加一个摄影因素的要求,所以,保持一个平和良好的心态是一切的基础。珍视你在旅行中遇见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用你的相机记录下来,不会比那些绝美风景片差,多年之后你回味的可能就是那些故事与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