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古代皇帝廟號、諡號中的祖、宗、帝都有什麼區別~比如太祖~景帝~孝宗等?

起個名字累身汗1


“帝”是諡號,比如漢武帝,隋煬帝。而“祖”“宗”是廟號,比如說漢太祖(司馬遷稱高祖),唐太宗,明神宗。

先從諡號開始說吧。“諡號”產生於周朝。每個天子死後,史官就根據他生前的行為,給他一個評價。譬如,周武王,因為他滅商朝有武功,死後諡他為“武”,後人就不叫他周姬發,而叫他周武王了。周文王因為發揚文化,重視本國的農業生產,關心內政,就諡他為“文”,後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諡號的使用是有固定的規矩的,就像是有個文字庫,諡號的選擇就是從這裡面選擇出來的。這種諡法一直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才跟著清王朝一同被消滅了。

但是,諡法在秦朝時也曾一度中斷。這是因為,秦王贏政於公元221年統一中國後,認為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於是下令廢除了諡法,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世代相傳,即二世、三世皇帝。後來到了漢朝,廟號、諡號才恢復過來。如漢武帝,他本名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簡稱漢武帝。

而“廟號”,就是帝王的子孫在宗廟祭祀他時給他特立的名號。在上古時,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的是同一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接稱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時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時祭祀時就用每個王生日的天干來稱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兩代的王,習慣上就是以廟號相稱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不過隋朝之前不是所有帝王都有廟號的,因為只有對國家社稷有貢獻的人才配進入太廟接受子孫祭祀,而在唐朝之後,所有的帝王無論好壞都有了自己的廟號。怎麼起廟號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如果這個帝王是有開國之功的,那麼廟號就會被稱為是“祖”,如果不是開國而是有守成之功,那麼就會被稱為“宗”。

 

而且除了諡號和廟號,帝王們的名字還有很多別的類型,比如尊號(徽號)就既可以在帝王生前就起好了,也可以在帝王死後追加,尊號,一般用於外交、禮儀、祭祀等。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在最開始的時候尊號其實很短,就兩個字左右,但是越到後來越誇張,好大喜功的帝王們恨不得寫一本書來作為自己的尊號,例如乾隆帝的尊號就有20多個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

對帝王的稱謂,唐朝是一個分水嶺。唐朝以前的帝王,通常稱其諡號,即某某帝,如漢武帝、魏文帝、隋煬帝等等。而從唐朝開始,通常改稱其廟號(明清時期,也通稱年號),即某某祖、某某宗,如唐高祖、唐太宗、唐昭宗等等。

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自唐朝起,帝王的諡號開始變長,唐朝以前帝王的諡號通常只有一兩個字。而到了唐朝,開始“加諡”,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初諡為“文”,按過去對帝王的通行稱謂,應該稱其唐文帝。不過李世民的子孫,認為單獨一個“文”並不足以彰顯李世民的功德,於是又給李世民“加諡”,最終將其諡號定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也就是說得稱呼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如此,稱呼起來著實不便。

其二,自唐朝起,每位帝王都有了自己的廟號。而在唐朝以前,有功績的帝王才能擁有廟號。比如,西漢有11位皇帝,算上廢帝的話,有15位皇帝。最終,被確認能享有廟號資格的只有四位。而廟號只有一個字,故而,自唐朝起,對帝王的稱謂,就改稱其廟號了。

 

稱呼“皇”的皇帝,那就要說說唐明皇李隆基了,李隆基的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諡號雖長,但其核心為“明”。我們都知道李隆基廟號叫“唐玄宗”,清朝的康熙皇帝名字叫“愛新覺羅.玄燁”。為了能夠避諱康熙帝“玄燁”的名字所從清朝康熙帝開始人們就稱唐玄宗叫做唐明皇了。


老賈先聲


先說廟號。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中祭祀時所用的名號,它起源於商朝,但一直到隋朝之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按規定,皇帝駕崩後,都會立廟紀念,但過了幾代人,就會把廟拆除,只把其牌位放到太廟裡統一祭祀。如果不這樣做,幾代十幾代人下來,每代皇帝都各有其廟,祭祀就會很不方便。

廟號一般稱為某祖或某宗。這裡面的原則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叫太祖的,是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叫太宗的,是後人認為他有品德好。此外,創業的一般稱為太,功高的稱為高。比如漢高祖,這是劉邦的廟號,高和祖,都與功高有關。

商之後的周朝沒有實行廟號制,秦始皇也認為廟號的做法乃是子議父,臣議君,廢除不用。到了漢代,廟號恢復實行。不過還比較嚴格,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到了隋唐後,除極個別皇帝外,幾乎所有皇帝都有廟號。

再說諡號。據考證,諡號起源於西周時期,它是指對去世的帝王作出的評價。諡號的字數少則一字,多則十數字,情況不一。

大體說來,諡有美諡,平諡和惡諡。美諡之類如漢文帝,魏武帝;平諡如晉懷帝;惡諡如隋煬帝,周厲王。

諡號不僅帝王有,一些重要人物死後,國家同樣會給他一個諡號,比如歐陽修諡文忠,曾國藩諡文正,都是無上的榮譽。

國家給予的諡號叫公諡,相對應的,也有私諡。這種一般是門人弟子給老師上的,如陶淵明死後,其門人諡曰靖節。


聶作平


廟號是皇帝死後,後代所建的廟,以供奉用的,但是幾代之後,多了就會去掉而合廟。

廟號這在隋朝之前也不是每個皇帝都有。


太廟立室供奉時,特起各廟,各號。如:太祖,高祖,世祖,聖祖,太宗,漢宗,顯宗,肅宗等。

祖有功而宗有德。稱祖的有功,稱宗有德,創立者為太祖,功高的為高祖,比如漢高祖,宋太祖,唐太宗。


而諡號是評論一個人生前的功過是非,子數不定,可以一兩字,也可以二十左右。

像在唐朝經常看到的,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這些都是褒意的諡號。而惠也是平庸一般不好不壞的意思,比如漢惠帝劉盈。

以漢朝為例,經常看到,以孝治天下,前面會有孝字,漢孝文帝,漢孝景帝,漢孝武帝。漢宣帝,漢莊帝。

至於為什麼到唐朝之後,都不是什麼帝了而變成了唐太宗,唐高宗,宋真宗,宋高宗,宋仁宗,明太祖,明神宗,清聖祖等等這樣稱呼呢!

這是因為唐朝以後,諡號開始亂用,因為老皇帝死後只要是他的後人繼位都會對他大家讚揚,沒有像漢時那樣用諡號規範。於是就出現諡號亂用和諡號多長的情況。

由於這種情況,這諡號就不能表現出一個皇帝的功過是非。於是那時就開始使用廟號。像唐高宗,唐睿宗等。

還有年號,在漢朝時,為了紀年,每個皇帝都會有年號,有時一年可以換幾個,有時幾年換一個,到清朝時就換的少了。

比如,漢朝跟多經常換,像唐朝的貞觀,開元。清朝的康熙雍正。


中孚鑑


祖、宗代表的是廟號,祖一般都是開國皇帝 如宋太祖 明太祖等,也有第二代皇帝廟號是祖的如明成祖朱棣 清聖祖玄燁 唐朝以前一般稱諡號,唐以後稱廟號,明以後稱年號,諡號是皇帝死後臣子根據皇帝生前的行為以及能力做出的總結 如 文 武 景 宣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