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清帝國是如何短暫成為列強的?

寒蟾


清朝剿滅太平天國以後,有一段時間國家國力的確處在上升階段,史稱“同治中興”。

在這個階段,內有垂簾聽政的慈禧、通曉洋務的恭親王、軍機大臣文祥,外有兩江總督曾國藩、浙江巡撫左宗棠、浙江布政使曾國荃、江蘇巡撫李鴻章還有大大小小精明能幹的文武官員比如沈葆楨、李續宜、彭玉麟、郭嵩燾、馮桂芬、薛福成、胡雪巖等等。

對內積極自強:

這時候,中樞主政者倡導於內,各省實權督撫呼籲於外,內外有力支持自強運動,開啟了洋務運動。這時候主要成就有:

一、政治方面

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負責籌劃主持一切與西方有關的新政。設立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英俄法美四國公使正式駐京。也設置了最早的駐外使館。

二、財政方面

成立洋稅務司制度。稅務司總攬一切,海關監督形同虛設。赫德任職期間,稅收每年可高達二千萬兩,是清政府最可靠的財源。新政的經費很大一部分取之於稅務司。

三、工業方面

洋務運動的思想原則就是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制器為先。這是洋務運動最重要的一塊之一。1861年設立內軍械所,1865年設立江南製造局,1867年設立北洋機器局,1868年設立福州船政局,1872年設立上海輪船招商局,1877年設立開平礦務局(開礦圖富強),1880年修建天津山海關鐵路,1882年設立上海機器織布局。一般都是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官領其總,商出資本。1879年大沽天津試行電線,後面越擴越廣,很多邊疆地區電線都陸續完成。

四、軍事方面

1875年中央採納赫德意見,先向英國購船,任命沈葆楨為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和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分別督辦南北洋海防,這是中國新式海軍的開始。截止1884年,北洋有兵船14艘,8艘購買的,其餘為自己製造的;南洋17艘,6艘購買的,其餘為自己製造的;福建11艘,2艘購買,其餘自己製造。廣州只有雷艇,全為購買。

陸軍改革先於海軍。請英法教官使用西法訓練。淮軍是最早使用西法訓練而卓有成效的軍隊。中法戰爭後,改俜德國教官。1885年設立天津武備學堂。

五、教育方面

1859年,郭嵩燾奏陳御夷之道,其中之一就是學習外國語言文字。1862年,設立同文館。聘請英美教士教學外文。1866年在同文館內添設天文算學館。積極派遣幼童出洋留學。大力推動國外建立學校,美國新教教士最積極響應。1864年建立文會館,1865建立廣文書院(齊魯大學),1865年建立聖約翰書院(聖約翰大學),1866年建立匯文書院(燕京大學),1867年建立育英學院(之江大學)等等。鼓勵創辦報刊。大力支持編譯西方各類書籍,譯書最多的為實用與理論科學。

這些都大大提高了清朝的綜合實力。

對外軍事勝利:

一、中法戰爭

雖越南被法國吞併,但是中國與法國軍隊互有勝敗,雖閩海艦隊被摧毀,但是諒山之戰大捷,使法軍陷入苦戰,也使西方列強有所高看。

二、朝鮮問題

1884年12月4日發生政變,日軍佔據王宮,親日派奪得政權,親華派大臣大多遭到遇害。當時袁世凱在朝鮮練兵,當機立斷,率軍彈壓,擊敗日軍,日使出走,使館被燒。雖簽署《中日天津條約》,但日軍畢竟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出手。

三、收復新疆

1874年上諭奏準左宗棠前往新疆抵禦阿古柏和俄國人。1882年伊犁中方向俄方交接回收。使沙俄吞併新疆的意圖落空。然後清政府改新疆為行省,歸陝甘總督兼管,新疆名副其實納入中國版圖。

在洋務運動之後,甲午戰爭之前,清朝短暫的過上了東方強國的癮。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殊不知這只是美麗的泡沫,一戳就破的美麗幻想。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客觀的說,19世紀80年代清王朝的國際地位還是蠻高的,主要以下三個事件促使:\r

其一:1876年-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r

其二:1882年-1884年,鎮壓朝鮮兵變,駐軍漢城。\r

其三:1883年-1885年,清法戰爭,清軍獲勝。\r

隨著清法戰爭,清軍的勝利,清王朝的國際地位達到極高。\r

要知道,清政府在兩次鴉片戰爭裡輸給的是當時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和世界第二強國法國。面對世界排名前二的選手合力一擊,清政府打不過是正常的。當時全世界都沒國家能接得住招。比如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不也是被英法聯軍揍得一地雞毛?\r

這就好比現在美國要揍印度,印度打不過美國是很正常的。不能說印度打不過美國,就否認它是南亞第一大國吧?\r

所以說甲午戰爭之前的清朝是遠東的第一大國,沒有任何毛病。畢竟中國的人口體量擺在那裡。\r

總結:甲午戰爭之前的清朝是區域強國,這是沒有爭議的。清朝在甲午戰爭後,從區域強國滑落到被魚肉之國,這也是讓很多國家都沒有想到的。包括日本在內,都沒有想到看似強大的清朝會如此不堪一擊。\r



o上知天文o


有件事兒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印象中誰都能來打一打的晚清也曾有過短暫的輝煌時光,雄起過幾次,如果能好好運作說不定國運會有轉機,但統治者的思維始終是因循守舊,以自身利益為主,所以並沒有把握住好時機。

晚清是通過這幾件事兒暫時名列強國的:

一、收復新疆

1865年,阿古柏勢力入侵新疆,並於1867年建立哲德沙爾汗國,普通老百姓受到了殘酷的剝削和鎮壓,急切希望清廷能收復新疆。

但當時清朝國力本就孱弱,又有英俄施壓,過了好幾年才籌備收復之事,直到1876年才派左宗棠出兵新疆,主帥指揮有方,戰士們浴血奮戰,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收復了新疆。

這讓當時的列強大吃一驚,經過此事之後,列強對清廷的態度變得比較慎重,在某些時候可以讓清廷坐上談判桌,進行稍微公平的談判。

二、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發生在1883年至1885年,一開始法國侵略的是越南,但拿下越南之後就試圖染指中國。

法軍裝備精良,參戰人數大約是5000-20000人;清軍裝備落後,參戰人數在25000-35000人。人數是比對方多很多,但這不是冷兵器時代,光憑人數就能堆死敵人,所以戰爭初期法軍大佔上風。

但後期臺灣及杭州灣防衛成功,法軍無力再戰,沒有達成預期目標,導致當時的法國內閣集體垮臺。

清廷雖勝卻也只是慘勝,統治者不敢擴大戰果,只是以此為契機展開和談,葬送了大量利益——沒錯,明明是清廷勝了,得利的卻還是侵略者。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不敗而敗。

但不管怎樣,清廷算是在國際上有了一點影響力。各國侵略者認識到這個東方大國雖然弱,逼急了也有反擊的實力。

三、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開始於1861年,歷時30多年,是清廷的最後一次改革變法。

主旨是接軌國際,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學習西方成熟經驗,發展新式民用工業,打造新式軍事工業等等。

留學生們就是在此時被派出去的,而這些人很多成為民主革命人士,為中國的民主進程做出極大貢獻。

洋務運動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這是符合歷史潮流的,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軍事、民生、經濟、教育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更是晚清能夠苟延殘喘這麼多年的法寶。

四、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其實就是洋務運動的成果之一,成立於1888年,之所以單獨列出來,是因為它太重要了,是清廷四支海軍中規模最大、裝備最好、實力最強的一支!統治者和大臣們視為國之重器!

當年《美國海軍年鑑》對各國海軍有過排名,從強到弱分別是: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國、清朝。請注意,這是世界排名第九,如果在亞洲的話,那是排名第一!

這才是各國勉強承認清朝地位的最主要原因。

但出道即巔峰,以清朝之孱弱根本養不起這麼強大的軍隊,裝備什麼的慢慢跟不上。日本海軍以北洋水師為目標,後來居上。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

此後雖然重建,卻再也找不回當年威風。

【結語】

晚清雖然有過局部的勝利,也組建過強大的軍隊,但所有這些都需要國力來支撐,國力弱,軍隊弱,勝戰也可以變成敗戰!列強之說,更像個笑話。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大清帝國其實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戰爭前的國際地位是比較高的。

其中使得清帝國提高國際的地位的事件主要有三個。分別是

左宗棠收復新疆。

鎮壓朝鮮兵變,駐軍漢城。

中法戰爭獲勝

促成這三件事的原因也就是提高大清國際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同治中興與洋務運動

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對內亂後的經濟調整。降低農村賦稅,鼓勵耕作及發放糧種,安撫人民的反抗情緒。

大興科舉,增加考試取錄名額以籠絡人才,防止類似太平天國的出現,籠絡更多人才維護清廷統治,使近代中國人思想得到進步。

採納西方外交實踐與軍事和技術手段來發起自強運動”就是洋務運動的核心,包括:航運、槍炮、船艦、電報等局的設立,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門處理洋務,派幼童出洋留學等等。

在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有遠見、思想較為開放的官員的提議下,清朝開啟了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自強運動。請朝對此極為重視,鼓勵工商業發展、開礦修鐵路、消費大量白銀打造新式軍隊。其中又以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最為出名。在當時被譽為是亞洲最強水上軍事實力,世界排名第八。

而且清朝本就地大物博,經濟實力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了經濟的實力支持,使得清朝的近代化更為快速的成功。

但是清朝的改革只是表面上的繁華,其政治體系的落後。使得清朝不能成為世界強國,在甲午戰爭落敗後,國家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盧大大先生


大清成為東亞列強的標誌是1888年北洋水師的成立 北洋水師存在的7年就是大清成為列強的時間

大清之所以能夠成為列強,原因就在於兩宮太后領導的同治中興。同治中興不僅讓大清短暫成為列強,還讓原本就滅亡的大清延續了60年。

同治中興的主要措施有:

1、緩解滿漢矛盾,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大力提拔使用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消除了太平天國、捻軍等滿漢對立的社會基礎,終結了滿清入關以來滿主漢輔的割據;

2、調整經濟關係,降低農村稅賦,鼓勵耕種和發放糧種;

3、提高科舉錄取率,安撫中低層漢人,防止如同洪秀全事件的發生;

4、推行洋務運動,在外交上積極維持和西方的友好關係,在武器上引入西方武器為主、自主仿製為主的模式。

同治中興的效果

1、平定太平天國、捻軍、陝甘回亂等內亂;

2、建立近代西方式軍隊——淮軍等新軍隊;

3、建立近現代化的海軍——北洋水師;

4、收復新疆,從俄羅斯手中奪回伊犁領土。

同治中興為什麼掛然而止

在1894年甲午戰爭之前,大清存在著一副中興的模樣,這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包括西方。政治較為清明,國內逐漸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社會生產力得到回覆,近代工業得到發展,軍事實力增強。

但同治中興表面中興,隨著以擅長策略的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太后交權給光緒皇帝而進入終結:

在思想上,光緒皇帝思想保守而陳舊;在用人上,光緒皇帝偏聽偏信,甲午戰爭前偏信翁同龢,維新變法時偏信康有為,沒有能夠在治理上平衡調整不同派別的利益。

可以說,甲午戰爭和維新變法證實了光緒皇帝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慈禧在維新變法後重新出來執掌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甲午戰爭,光緒帝為了朝鮮而賭上大清國運,拒絕李鴻章的外交調解,實為不智——本來大清還可以“人為魚肉,我為刀俎”,打了一仗,從刀俎變成魚肉了。

維新變法時,沒有從大清最優先、也有最可能有成就的領域——軍事改革進行,而是從最難有成效的政治、教育等去做。

大凡世界上能夠實現轉型的國家,都是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進行轉變。維新變法就是因應戰敗,自然就應當優先從軍事和經濟兩個區域著手。

商鞅能力再強,也是先進行軍功爵來獲得秦國人的支持,在進行其他的一些了的社會改革。

在治國能力上,同治帝比光緒帝能力更強。光緒帝的兩個錯誤決定,導致大清失去了轉型的資格。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關於大清短暫成為列強純屬意淫胡扯,拿左宗棠收復新疆來說,慈禧根本沒有所謂的力排眾議支持出兵,慈禧的態度可以說是漠不關心,是左宗棠主動請纓抬棺出征,而且扯淡的是滿清八旗軍基本上未派一兵一卒,左宗棠的湘軍是糧餉全無,老左全國上下求爺爺告奶奶連帶借洋人的銀子湊了不到4000萬兩軍餉上路,這其中戶部只給撥銀200萬兩。諷刺的是慈禧過壽戶部直接撥銀3000萬兩作為老佛爺籌辦壽禮的經費,戶部的錢是國家的錢,古來皇家有自己內庫,與國庫分開,歷史上明目張膽的直接把國庫當內庫使的只有滿清一朝。至於說俄國吐出來吞併的新疆國土不是畏懼你這無能的滿清,是因為新疆接壤的現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是當時英國人的殖民地,一來英國人不願意看到俄國勢力插手到中亞威脅自己利益,二來老毛子當時怕的是英國,看看東北地區被俄國吞併的國土他們有退還過一寸?


墨奈王


大清帝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國家興衰史,前半生是列強 ,後半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前後差別巨大,並不是短暫成為列強的。

如果從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算起,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合計204年間,清朝屬於列強;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清朝滅亡為止,合計72年間,清朝屬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淪為列強宰割的弱國。



清朝從偏安一隅的關外民族,經努爾哈赤33年的關外打拼,終於統一女真各部,接著又經過10年與明朝的戰爭,經皇太極14的奮戰,終於在皇太極去世的第二年,打進關內,滅亡明朝,定都北京。

從此清朝開始了逐漸強盛的過程,從1644年開始,清朝開始了統一中國的戰爭,1662年滅亡南明,1683年攻佔臺灣,經過20多年的戰爭,清朝逐漸統一了中國。



清朝最強盛的時期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從1662年康熙帝即位開始,到1779年乾隆皇帝去世為止,共117年的時間,是清朝對外擴張最強大的時期。

康熙時期,清朝平定了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三藩之亂,以用回疆、準噶爾貴族的叛亂,還兩次攻打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隊,遏制了沙俄南下的侵略路線,劃定中國東北與沙俄的邊境線。



雍正時期,清朝平定了青海王的叛亂,並將青海和西藏正式納入清朝的管轄之下,吞併喀爾喀蒙古,將外蒙古納入領土管轄,佔據了整個外蒙古。

乾隆時期,清朝平定了準噶爾貴族割據勢力,將天山南北納入領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將整個新疆納入領土範圍,打退了尼泊爾廓爾喀部對西藏的進犯,保衛了新疆的領土安全。



不僅如此,清朝還不斷的南征北戰,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到乾隆年間,疆域除了漢地十八省之外,清朝的藩屬國有57個,朝貢國有31個,這個時候的清朝絕對稱得上列強,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國家能跟清朝一較高下的。

因為當時的觀念不同,清朝統治者將當時的西藏、新疆、內外蒙古、回部、鄂溫克部都視為藩屬國,除了這些藩屬外,清朝藩屬國還有東北亞的朝鮮、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泰國、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南亞的尼泊爾、不丹、錫金、拉達克(克什米爾東南部)。



以及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布魯特汗國(吉爾吉斯坦)、浩罕汗國(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汗國(烏茲別克斯坦)、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阿富汗東北部)、乾竺特(今巴基斯坦坎巨提)等國。

此外,還有今被日本霸佔的琉球群島,以清朝當時的國力及眾多的藩屬國來看,當時的大清朝被稱為列強絕對不為過。但是清朝也僅僅是這些藩屬國的宗主國而已,對藩屬國的內政並不插手,只是為藩屬國提供保護,並要求藩屬國交保護費(朝貢)而已。



清朝被稱為的“列強”,與西方國家被稱為的“列強”有點不同,西方國家被稱為列強,是因為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瓜分地盤,奪取殖民地,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直接管理殖民地的一切事物,比如英國強佔印度就是如此。

清朝被稱為列強的時間並不短暫,至少有204年,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帝國再也找不回往日的強大和盛世了,開始了日漸衰弱,直到滅亡的過程。



鴉片戰爭之後,帝國主義列強們敲開了清朝的大門,開始強佔清朝的部分領土作為殖民地,比如英國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強佔了中國香港和山東威海,葡萄牙強佔了中國澳門,而沙俄更是通過數次戰爭,強佔了中國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東北領土。

由於清朝晚期的腐敗落後,在1900年,慈禧對八國宣戰,結果被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首都被佔,皇帝出逃,大清帝國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十年後,辛亥革命發生,清朝滅亡,民國建立。




清朝的後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朝從列強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只用了兩百多年。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強大”的大明朝,鼎盛時期疆域400萬平方公里,人口6000萬。“羸弱”的滿族大清朝,日暮西山時疆域1200萬平方公里,人口4個億。



九大掰


大清晚期確實有段時間有列強姿態

在1864年到1895年之間,大約三十年時間,大清對內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平定了捻軍,收復了新疆,為此還和沙皇隔空打了一架,贏了。最重要的是和法國真槍實彈的幹了一場,導致當時法國內閣倒臺,這是自184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戰果,雖然最終不敗而敗,但也對西方列強亮出了肌肉

熟知東西方實力的赫德曾經評論,如果老太太繼續打下去,會贏得

那段時間,不僅軍事上展現戰力,近代化的建設也卓有成效

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清廷內部開始洋務運動,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指導思想,為此派出使臣、留學人員,和西方展開大規模交流合作,引進眾多西方先進技術新辦近代化工業。在此環境下,建立了馬尾船政、江南製造總局、蘭州製造局、天津機械局等一大批近代化工廠,而且這些工廠都可以自主建造輪船、槍炮、火藥等;興辦的上海輪船招商局三年給清政府帶來了一千多萬兩白銀收入……

那段時間,清朝稅收每年近億萬兩;軍隊也完成近代化換裝,建立了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有錢、有軍隊、有發展,如何不能稱列強呢?那時候,西方國家對大清,還是有些發怵的

可惜甲午戰敗,連個小日本都沒打過,一切現了原型,原來是虛胖


靈石蘊珠寶


直接說觀點,大清從來沒有成為列強。

作為一戰的戰勝國,1919年,法國,巴黎。

顧維鈞大使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出凡爾賽宮,他回頭看了最後一眼這座巍峨的宮殿,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了裡面一排排座椅上,剛過去的幾個月,他一直坐在那裡。

顧維鈞大使是以戰勝國的身份來參加和會的,可比起傲慢的德國大使,中國反而更像戰敗國,他親眼看著諸國把青島利益轉移給日本,親耳聽著英國日本大使冠冕堂皇的演講,可他的反駁卻沒人聽得見,沒人看得見,他就像巨大漩渦裡的一隻螞蟻,想吶喊,卻被埋沒在轟鳴聲中。

會議結束了,野獸們飽餐了一頓,顧不上擦點嘴角的猩紅,目光已經盯上了下一個獵物。

1919年,法國巴黎,凡爾賽宮。

一個戰勝的中國,和一個戰敗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