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廣西男子15年後重回鄉,堂哥:可惜伯伯剛去世,我當哥的來照顧他

15年前,19歲的小五離開了故鄉廣西博白,此後像人間蒸發一般失去了蹤影。

直到2019年12月25日,故鄉親人終於得知了他的音訊,堂哥阿遠看到頭條尋人的一則尋親啟事後,感慨不已:“太遺憾了,伯伯等了他15年,可惜沒能等到這個好消息。”

15年兒子音訊全無,父親抱憾離世

1985年,小五出生在廣西博白,因母親智力異常,他一出生就被診斷出患有遺傳病。與他同輩的表兄弟共5人,他是家裡的小五,再加上智力方面有缺陷,哥哥們總對他格外照顧。“我們兄弟幾個從小就知道要保護他。”堂哥阿遠回憶起過去,幾個哥哥帶著小五玩耍的日子還是記憶深刻:“他爸爸眼睛不好,媽媽也需要人照顧,都是我們幾個帶著他玩。”

廣西男子15年後重回鄉,堂哥:可惜伯伯剛去世,我當哥的來照顧他

後來,當地因修建水庫需要搬遷,表哥們屬於“庫遷戶”,幾家人陸續搬走了。2004年的一天,阿遠接到伯伯的消息才知道,小五走丟了!“我們回去老家之後找人打聽,聽說是有人去廣東打工,就把他帶走了!”阿遠一家又急又氣,小五當時雖然已有19歲,但是他智力卻像個孩子,在外面沒有親人照顧,大家都擔心他獨自在陌生的城市怎麼活下去。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小五的父母卻盼不到孩子的身影。“我們過春節、過清明都會回老家看看,陪陪兩位老人。”阿遠知道,小五失蹤一直是全家人的心結。

“15年了,我們都以為小五不在了,或者被別人拐走了。”阿遠感慨不已:“伯伯今年80歲了,可惜12月初他去世了,等了這麼多年,也沒等到小五的音訊。”

一次彈窗促團圓,長兄直嘆是奇蹟

2019年12月17日,雲南昆明尋甸救助站發現一名流浪男子,因他沿街流浪、無家可歸,救助站便將他安置在站內照顧。“這名受助人員可能有智力障礙,他能說得出自己的名字,但是說不出家在哪裡。”次日一早,尋甸救助站就聯繫了頭條尋人,希望進一步擴散尋親啟事。

頭條尋人得知消息後,隨即發佈了尋親啟事——《尋親:青年男子在昆明被救助,自述叫黃某》。巧的是,信息發佈不久,與頭條尋人合作的杭州熱心民警隋警官恰好看到這則尋親啟事,通過比對查詢,很快就確定了受助者的身份信息。頭條尋人工作人員及時轉達了這一線索,尋甸救助站也開展了跟進工作。

“我們向市、縣發佈了協查,同時,我們根據隋警官查詢的信息,重點詢問受助人員是不是家在博白江寧鎮,以及父母的名字,基本能確認受助者身份!”尋甸救助站苦於仍無法聯繫上受助者的親屬,工作人員再次聯繫了頭條尋人:“希望頭條將受助者信息推薦到廣西博白!”

12月23日,再次更新消息後,頭條尋人發佈了尋親啟事——《尋親:青年男子在昆明被救助,自述叫黃某,疑似玉林博白縣人》,並將信息推薦給玉林博白的部分今日頭條用戶。很快,故鄉的親人得知了消息!

廣西男子15年後重回鄉,堂哥:可惜伯伯剛去世,我當哥的來照顧他

“我一個遠房的叔叔晚上轉給我頭條的消息,我一看照片,就認出來他,我就想立馬趕過去接他!”阿遠得知小五的音訊後激動地難以入眠。他與昆明的尋甸救助站聯繫後,才知小五因多年沒有回鄉,戶籍信息已按人員死亡被註銷,戶籍地相關部門補辦手續後,可以將小五護送回鄉。

阿遠對頭條尋人工作人員說道:“當年我們都以為他去了廣東,我們兄弟去找過好多次,還一直在找老鄉打聽,我們沒想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去的昆明。”

阿遠已經使用過好幾年今日頭條,他經常瀏覽新聞,沒想到頭條尋人的這則尋親啟事成了他家的“大新聞”。在北海工作的阿遠離故鄉也有一百多公里,幸好有親人看到,他才知道小五還活著。

“現在我們幾家人生活都不錯,都說長兄如父,我當哥的能照顧他!”阿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小五能找到可以說是個奇蹟,真的太感謝大家了!”

這是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自成立以來,成功尋找到的第12170名走失者;也是頭條尋人與各地救助站合作後,聯手幫助找到家人的第9236名救助站受助者,也是和警方合作找到的1942人。

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致力於幫助各類家庭尋找走失者,其原理為在走失者失蹤地點附近彈窗尋人信息,藉助頭條龐大用戶,極大提升可能目擊者幫助尋人的幾率。過往成功案例已經證實,頭條尋人的精準地域彈窗對短期內走失的老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移動能力較低的人群,有較高的尋人成功率。 郵箱:

【頭條尋人防詐騙提醒:】

鄭重聲明:頭條尋人是一項面向全國的免費公益項目,我們提供的尋人服務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請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通過電話、短信要求您匯款、轉賬,或者付費進行尋人的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廣西男子15年後重回鄉,堂哥:可惜伯伯剛去世,我當哥的來照顧他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