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白雪乾金飛瓊苑,黃芽坤土發玉園。” 今天繼續跟韓金英老師學習《道德經》第二十二章,避免自以為是、自驕自傲,讓內心歸靜,一塵不染,道自然生。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第二十二章 益謙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這一章老子讓人內心一念不生,一塵不染,自然就會不驕不躁。 曲則全,曲,隱曲,其機甚微,其成則甚大。這個隱曲,說的就是玄關。當你真靜下來,彷彿自己是個宇宙磁場的接收器,你所在空間的能量直接反應在身上,好像每個細胞都是個小元氣泡泡,在隨著外界微微地動,從一靜進入的微微一動,很快就有不斷出新的變化。這個很柔和的炁,有的時候某處突然大動一下讓人直恍, 炁積聚足了,如一根直柱子,從中部直衝百會。開天闢地,人物始生,盡從此一點發端,隨時皆有動靜可見。靜裡發端,不由感觸,忽然而然,覺即曲也。曲則全,比喻從月牙到圓月,講人的氣機從微到強。這個炁感的足與全,是微弱積累出來的,曲則全也是即曲即全的意思。聖人得此曲,兢兢致慎,迴環抱伏,如雞孵卵,如龍養珠,一心內守,久則浩浩如潮,逆而上行,一股清剛之炁挺然直上。這也是枉則直的意思。枉,彎曲,即枉即直。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這裡老子讓人們不自滿,自隱曲中洞悉本元。得此曲容易,守則難,像老母雞孵蛋一樣,把這個炁養大了難。難就難在沒有的時候人們還能靜,不動後天意識心,一有了以後,就非常容易動心思。如果能謙以自待,就不會急躁,不生邪見,不動凡火。敝,舊也。一曲指微都是我們本來之物,溫故而知新,所以是即敝即新。窪是小土塘,水多則盈,要人防溢之害。敝則新要人去有為之敝。少指的是內心一絲不掛,越是沒有認為的意識,這個炁才會越多。多指的是妄念妄心,有了意識心的雜質就會疑惑。把這四樣東西清之,一之,虛之,極之,聖人交給我們的守一法就是如此。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彰,明。伐,自誇。矜,驕傲自負。沒有後天意識的我認為,才不會遮蓋元神靈明。那自然生出的德一之炁,越沒有雜念,它會越強旺。默其功而聽其自然,來往生化,未免強用他之功,氣聚自生,氣烘自化,氣融自結,氣純自成,氣化自泰,泰復自旋自轉,微意一點,落於中宮,氣後合混沌時,如太虛中一點金星,天水相映。道本平常,人天一理,為公共之物,早知道也沒什麼了不起,別人後知道也不比你差。自誇不僅為人所厭,其功也不真。不自矜,方處不爭。到不爭時,就知道只有虛,其他都是不對的。曲、枉、窪、敝、少、多,這六字總不過要人去有存無,去勝存樸,去貪存實,是以不爭而歸式之。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每個細胞都像個小元氣泡泡——吸收宇宙能

德一之炁是人體先天能量,豈能用後天意識去幹涉、指揮?只管守一無為,隨著它自然運化。在那先天能量自然運作的清淨世界裡,沒有後天意識心什麼事。它一起就壞事,它靠邊站,那生機之元氣就生生不息,積微成浩大,把人體受損、老化的細胞替換掉,一切都在無言中默默變化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