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至今仍保存完好明清時期古建築而聞名,湖北通山縣長夏畈古民居

長夏畈古民居,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南林橋鎮石門村境內,此古民居始建於明仁宗年代(約公元1420年),清雍正年間開始大規模建設,至清道光年間為鼎盛時期,晚清時期走向衰敗。是咸寧市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的商貿古街市。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石門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7月28日,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至今仍保存完好明清時期古建築而聞名,湖北通山縣長夏畈古民居


據夏氏家譜記載,長夏畈明清兩朝出文武官員和獲取功名爵位的累積有103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雍正至道光年間。在雍正十一年,長夏畈出了夏之梧這樣一個人物。當時夏家人丁興旺,若大一片沙灘擠滿了房屋,後代衍丁分支已無處安家,加之戰亂,長夏畈地處顯要,許多人紛紛遷移至陝西、江西等地,家業人丁已顯凋零。

至今仍保存完好明清時期古建築而聞名,湖北通山縣長夏畈古民居

夏之梧掌事,勵精圖治,集全族之力改河修路搭橋,把原沿山腳而過的河道改為弓形,繞村環抱,擴展發展空間,規劃村落。一改原來輕商重農的觀念,充分利用長夏畈鎮守湘鄂贛交通要塞的地利,打通石門至咸寧、石門至富池口、石門至岳陽的商業通道,開門迎接天南地北客,承接販運大江上下各地貨,形成了本地糕點、醫藥、雜貨、服務等產業,逐漸形成了湖南安化至漢口茶馬古道的陸路複線。

至今仍保存完好明清時期古建築而聞名,湖北通山縣長夏畈古民居


畈內建築自東向西,沿中心軸線方向縱向佈局,形成縱長形的"街屋"。長夏石板街長達600多米,總建築面積達3萬餘平方米。街道整體佈局猶存,建築形式主要有"前店後宅式"與"前店後坊上宅式"。以"永河源"商號、茶莊、順三公私塾、夏家五房老屋等建築保存最為完好。而街邊保存完好的石雕櫃檯及大量嵌於建築面牆上的鏤孔栓馬石,再現了長夏畈昔日的繁華景象。高聳的馬頭牆、巨大的實木屋樑、精美的鏤孔栓馬石、悠長的石板商鋪街,與同時期其他民居多以單純居住為主相比,這處古民居內到處呈現出濃厚的商業氣息。

至今仍保存完好明清時期古建築而聞名,湖北通山縣長夏畈古民居


兩旁的古建築雖已破敗,但依舊難掩往日的雄偉和大氣。圖案各異的牆嵌式拴馬扣與長滿綠苔的古磚牆融為一體,像是國畫中的破墨點染的梨瓣,廢墟中的石櫃臺矗立著,似乎在訴說著當年的繁華與富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