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志怪故事——神僧

神僧

古代志怪故事——神僧


  明朝時,蒲城(今陝西省)有個姓羅的秀才,因為家裡窮困,所以只能靠教書過活,他的書館就在縣城東郊外。

  這天空閒,郊外天氣非常晴朗,微風拂過,只聽見樹葉沙沙作響。

  忽然間,風雷驟起,羅秀才趕緊躲回屋中。

  片刻後,風雷止息,羅秀才出門一看,見門口站著一僧人,身穿僧袍,腳踏芒鞋,容貌有幾分怪異。

  羅秀才就上前作揖,問道:“尊師從哪裡來?”

  和尚笑而不語。

  羅秀才於是就將僧人請到了書館中請他吃了一頓齋飯。

  僧人臨走告別說:“明日你到東嶽祠等我,我也準備酒宴酬謝你!”

  羅秀才就按照約定的時間到了東嶽祠,等了好大半天,僧人才出現。

  領著他進到祠中,只見房間裡卻是空無一物。

  當時已經臨近黃昏,僧人於是從袖中掏出一張圓煙紙,吹口氣扔上房梁,轉而化作了一輪皎月,照得四壁生輝。

古代志怪故事——神僧


  他又走到了房間東邊的牆壁下,用手畫了兩扇門,接著一推,門分左右,豁然而開。

  從牆壁中接著就走出來幾十個戴頭巾打扮的僕人,紛紛開始佈置酒席桌椅,各種山珍海味,珍饈佳餚,錦繡屏風,繡花坐墊,一應俱全。

  酒過幾巡,僧人又說:“沒有什麼給客人助興的節目,就請幾個美女來唱歌跳舞吧!”

  隨後見十六個年輕美豔女子從牆中走出,接著美妙的音樂聲響起,眾女翩然起舞,有的腳抬得跟屏風一般高;有的從後下腰頭貼著地面;有的武雙劍;有的飛流星。

古代志怪故事——神僧

  羅秀才本是貧寒之人,沒有見過這種場面,看了一會兒就目眩神迷,過了片刻就請求告辭。

  僧人隨後一揮衣袖,轉而美女、器物、僕人都飛進牆壁不見了。

  樑上的那個月亮跟著羅生和僧人出了東嶽祠,外面已經鼓打三更。

  羅生向僧人拜道:“您肯定是天人,偶爾到凡塵來,讓我遇到您,小生願意更您雲遊四海,不知仙師可否允許?”

  僧人說:“你只有一副窮相,沒有仙骨,這件事太難了!”

  羅生再三懇求,僧人這才又從袖中掏出了一個小木龍,讓羅生坐上去。

  倏忽間,只見那木龍鱗角蠕動,轉而化作幾丈長的巨龍,帶著他,瞬息間就飛過了聳立的千山萬林,波濤洶湧的江河湖海。

  羅生在龍背上幾次驚駭得搖搖欲墜。

  朦朧間,見僧人已經在前邊路上等他,大喊道:“下來吧!”

  從龍身上下來,正是一座海島的草菴前。

  只見翠碧的山峰直入雲端,孤燈熒熒。

  僧人說:“你就先在這裡等吧,我去找點茶葉給你解渴!”

  忽然在草菴竄出來一頭白額老虎撲向羅生,僧人上前將老虎趕走。

  羅生害怕非常,就請求回去。

  僧人嘆息道:“就知道你不能跟我雲遊,念在你請我吃飯的恩情,有件小東西送給你,當作那頓飯的報答吧!”

  說著從一個小瓶中倒出來一粒丹藥,將院中的細竹子折斷一節幾寸長,給了羅生,囑咐道:“你回去後,殷邦十五,鬼井奇祲,用這兩樣東西就能免除了!”

  羅生恭敬的接過來。

  恍惚間像是睡著一般,等他在睜開眼,發現自己依然身處東嶽祠門外。

  夜還未終,天邊剛剛破曉,獨自悵然回了書館,竹枝和那丸藥還在手中,就放在了書箱中,後來給忘了。

  過了三年,當地果然大旱一場,羅生更是窮困潦倒,拿出僧人送的藥丸,用自家的鐵門鼻研磨碎,藥丸瞬間化成了火,轉而再看門鼻變成了金子,重二兩多!

  又用細竹枝在地上畫圈,那圈就變成了一張胡餅,吃了三個餅,再畫就不會變了!

  每天就這樣吃飯,這才沒有餓死。

  第二年收莊稼的時候,他把竹枝給弄丟了。

  “殷邦”指的是嘉靖,“十五”指的是七八兩年,“鬼井”指的是秦地的位置。

  【原文】蒲城羅秀才,家貧授徒,館於邑之東偏。暇日緩步池上,天正晴朗,聞樹杪颯颯聲,風雷驟作,羅生闔戶少息。出遇一僧,毰毸披髮,覆被肩面,布衲芒鞋,貌甚奇古,生揖之曰:“師從何來耶?”僧笑而不答。因邀至書館,授以一餐。僧曰:“明日幸俟我於東嶽神祠,當設筵相酬也。”如期而赴,良久僧至。祠內空無一物。時已昏黃,僧乃於袖出圓紙,吹上屋樑,忽成皎月,光彩煜煜四照。向祠東壁,以手指畫門雙扇,門豁然開。長鬚平頭者數人,從壁門出,布席設坐,錦屏繡褥,海錯山珍,靡不備具。酒既再行,僧曰:“寂寂無以娛賓,可命妓之能歌舞者來。”俄見十六麗姝,亦出自壁門,纖謳乍發,雅樂雜鳴,既而鹹呈妙技,或凌屐緣屏,或反腰貼地,或雪飛雙劍,或星走三丸。羅本寒素士,觀之目眩神駭,逡巡求退。僧舉袖一揮,妓僕器物,俱隱入壁。梁月隨人,移照嶽祠外。聽譙樓鼓聲,已三嚴矣。羅向僧拜曰:“我師固天上人也,不謂塵途,遘茲神異。我將從師為汗漫遊,師許之乎?”僧曰:“子有窮相而無仙骨,未易言此。”羅哀祈再四,仍於袖出一小木龍,令羅乘之。鱗角飛動,倏長數丈,千林萬壑,瞬息而過,狂濤怪浪,澎湃盈耳,羅震悚欲墜。僧已在前途呼曰:“可下矣。”下則一海島茅庵也。翠峰插漢,孤燈熒然。僧曰:“君且止此,我往覓懷茗,為君解酲。”庵外白額虎跳躍而來,張口向羅,僧至叱去。羅生悽怖欲絕,涕泣求歸。僧曰:“我固知君之不能從我遊也。然君常飯我,有薄物奉君,為壺餐之報。”因傾小瓶藥丸如豆,斷庭前細竹數寸贈羅。謂曰:“君歸後,殷邦十五,鬼井奇,用此乃免耳。”羅祗受。假寐少頃,開目,依然身在嶽祠門外。殘漏未終,天甫向曉,悵惘步回書館,竹枝丸藥,猶在掌中,投置敝篋,不復省視。閱三載,果遇奇旱,羅益貧困,取僧所贈藥,偶向門屈戌磨之,藥化火發,屈戌為黃金,重二兩許。又以細竹枝劃地成圈,輒得胡餅一枚,啖至三枚,再劃則不成矣。日以為常,以此不致睏乏,次年穀稔,遂失竹枝所在。“殷邦”蓋謂嘉靖,“十五”,即七八兩年,而“鬼井”,乃秦之分野也。出自清《觚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