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目前都說糧食價格上漲了,為什麼農民不賺錢?

宗元三農堂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要:糧價不斷上漲,農民收入並未增加!問題出在哪裡?

科學興農之前曾經看到過一份有關近十年物價統計的材料,其中關於糧食的上漲幅度大致在1.5-2倍之間的樣子,比如說玉米從十年前的5.5元每斤漲到了如今的0.95元每斤,漲幅不可謂不大。不過從農民角度來說,並未賺到什麼錢,當然這裡並不是指農民的淨收益增加,而是賺到手的錢不經花,購買力不足!雖說十年之間,糧價已經有了2倍幅度的漲幅,可是換算到農民這邊所增加的收入,同物價上漲的速度看,就顯得沒有賺錢了。

對於農民來說花更少的錢,購買到更多的東西,才是他們最為希望看到的,對於自己能夠產的糧食來說,也希望能儘可能的賣出高價。然而事實上來說,在物價的不斷上漲中,農民反而被“玩了”,因為在大家自覺感受到錢包日益鼓起來的同時,錢的購買力卻下降了許多。比如說房子十年前縣城房價還不到一千,如今已經五千靠上了。而對於大城市的房價來說,上漲速度更是驚人。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大家可能還忽略了一個因素,就是並非所有的糧價都在上漲,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十年前的大豆價位也基本上達到了1.8元每斤的樣子,可是如今再看,大豆價位卻已經下滑到了1.7元每斤,可以說這是唯一一個價位在下滑的農作物了。

農民辛辛苦苦種植一年的糧食,甚至不如外出打工人員幾個月的收入高,這也不免讓農民產生了種糧不賺錢的想法,而且這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雖說制約農民收益增長的因素之一有農資成本的不斷上漲,但是種地畢竟還是賺錢的,在他們看到同村的人員外出打工短短時間就賺了大錢之後,這樣的落差感也就讓他們自覺種糧不賺錢了。

種糧能不能賺錢?確實能,但是絕非走當前小農經濟的路線,而且參照國際局勢來說,未來我國糧價甚至還有進一步下滑的風險,即便是上漲,也定然會滯後於國際糧價的上漲速度,因為當前我國的糧食價位普遍比國際糧價高一些,而大豆價位的下滑也正是我國大豆全面國際化滯後的必然結果。因此在未來糧食效益還會進一步的降低,在畝效益下滑的情況下,規模性生產,獲得規模化經濟效益也就成為了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而農民種糧不賺錢的情況還會進一步持續,這是我國國情所決定的,不會說短期內就得到改變,糧食作為國民生活的必需品,價位的穩定則是體現國家穩定的一個標誌,比如說今年水稻託市收購價位維持了不變,小麥託市價位進一步的下調,這也決定了我國的糧價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因此這種農民種糧不賺錢的效應還將會在未來持續下去。


科學興農


牲豬可是個大肚子,能填下大量糧食。去年豬身大幅颶升,也不願吃粗食。故此糧價一度跌足,在糧價本來不看好的勢頭上又讓農家人心寒了許些。至於原因嘛,一言難盡,說多了也許無用吧。


8613217153865歐陽


實事求是講,最近幾年農民種地收入比較緩慢,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種地不怎麼掙錢了,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農民感覺種地不賺錢了呢?分析來看,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糧食價格總體穩定,不同糧食品種漲跌不一,對農民增收作用有限。目前看,只有玉米價格比去年有所上漲,6月20日全國玉米價格1995元/噸,兵臨2000元大關城下,但是目前東北也好、華北也好、黃淮地區也好,農民手中已經基本沒有玉米了,80%以上的玉米都集中在2018年10月-2019年3月這個低價期間,東北農民出售玉米毛糧多數以0.63-0.78元這個區間,目前東北0.86-0.93元的價格,農民根本就沒有糧了。下面是近期玉米價格:



而水稻價格連續兩年下調,累計下調0.25元,目前託市收購價格只有1.20-1.30元/斤;大豆價格也比2018年有所下調,由原來的每斤1.80元左右回落到1.65元-1.70元一線;最後說說小麥,小麥價格連續下調,目前已經回調到1.12-1.16元/斤。從糧食價格調整和市場表現看,只有玉米略漲而農民卻沒有趕上高價,另外的小麥、水稻、大豆三種作物價格悉數下調,以至於農民的收入不升反降。



二、生產資料、人工費、機械費用等生產投入有所上漲,影響農民種植收入。首先是土地租金上漲,以本地為例,前幾年6000元一垧地,現在已經漲到7500元一垧;其次是化肥、種子、農藥等生產資料,因為環保因素,一些小企業被關停,工廠的治理汙染的環保成本增長,再加上部分原材料漲價,導致化肥、農藥同步上漲。第三就是人工費用、機械整地、播種和收穫費用有所增長,比如收割小麥,前幾年只有50元一畝,而今年很多地方已經漲到了80元一畝。這些生產成本的增長,導致了農民種地收入的下降。



三、農民種地賺錢不高,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還存在一些土地經營面積較小,比如有的省份1口人分的承包田只有幾分點,或者1、2畝地,全家也就3、5畝地,種哪種糧食作物也賺不了幾個錢,還有就是一些如陝西、山東等革命老區,以山地為主,土地瘠薄,產量較低,也是農民種地不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

綜合來看,導致目前農民種植糧食賺錢不多的原因,和糧價有一定關係,但是和生產成本,生產規模、土地肥沃程度等方面有著必然聯繫,不知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歡迎大家廣泛發表意見!


三農廣訊


糧價從2角漲1元3角漲6倍半.打工從5元漲到80一120漲16倍到24倍甚至更高.清醍的農民應該知道做什麼.


用戶2354226985423


哪裡有賣金銀花苗的


彥年911


糧食漲了!種地成本也漲了、但毛糧沒漲。


用戶5602348694553


糧食漲價?😁😁😁農藥化肥跟著漲價?請問能高興得起嗎?😄😄😄


謀定而動30


漲也漲不了幾毛錢,糧價漲種子化肥農藥都得漲,還有農民的好?湊合著過吧!餓不死就行,誰還指望種地養家?夠嗎?


153005259


你眼睛有問題吧,現在房價都做飛機了。糧食掉價那漲價了,和人民公社時比啊。現在是什麼都能漲就是糧食價格不漲。種地賠錢,這麼搞下去,沒人種地了。


用戶8042542934795


糧食價格雖然上漲了,從原來的1.5元/斤上漲到(1.8元一一2.0)元/斤,按現在我們這邊的畝產產量1000斤,就是1800元-----2000元,現在我給大家算一下我們這邊種一畝地所需要的成本,首先犁地整地150元/畝,秧盆30元/畝,複合肥1包200元,鉀肥半包80元,農藥200元左右,稻穀種150元左右,請1人插秧150元/天,中期抽水灌溉50元/畝,收割機收割200元/畝,最後運回家曬到可以入倉。稻穀從育秧到收割入倉大約需要5個月時間,成本一共1210元,剩下的790元就是農民田間忙5個月的收入,每月138元,從以上的成本與收入可以看出農民種稻谷不得什麼錢。所以希望大家以後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粒粒皆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