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代老中師生,現如今過得怎麼樣?

教育探微


從80年代初開始,為緩解農村小學師資嚴重不足的壓力,國家開辦了中等師範學校。直到1999年,中等師範學校完成了它艱鉅而光榮的使命,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中等師範學校開辦的近20年內,全國有300~400萬學子在中等師範學校就讀。



當年就讀中師學校的都是意氣風發,才華橫溢,學習優異,出類拔萃的學子。

由於當時城鄉差距很,加之中師畢業工作包分配,就端上了鐵飯碗。所以,大部分農村家庭和城市貧困家庭的優秀初中畢業生都首選了報考中專,而當時的中師有優先錄取的政策,只要填報了同意中師優先錄取的孩子,最後都上了師範學校。

畢業之後,他們遍佈全國各地,擔負起基礎教育的歷史重任,成為我國基礎教育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他們之中很多人,一生都守候在農村基礎教育的最前沿,生活過得清苦而艱辛,把自己的大半生奉獻給了農村基礎教育事業。

二三十年過去了,中國基礎教育從一個時期發展到另一個時期,一代中師生順應教育發展需求,邊任教邊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歷盡周折和艱辛,在砥礪前行中,為農村基礎教育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一代中師生的存在,是中國基礎教育的大幸。

他們幾乎撐起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基礎教育的多半邊天,真正成為中國基礎教育的堅固基石。



時光如梭,一代中師生,已青春不再,子女已經長大成人,自己已步入負重的中年,甚至有一部分已到退休年齡。

他們之中,一部分人師範畢業不久就跳槽轉行,一部分人離職下海,還有一部分人繼續深造就讀。但絕大部分人都定向回鄉守候在基礎教育這塊貧瘠的土地上。

二三十年過去了,他們之中有一些人後來成了一些行業和單位的領導。還有一部分人成了地市級,縣團級黨政一把手,甚至還有個別人成為省部級領導。然而,絕大部分人一直都守候在基礎教育第一線,勤勤懇懇,默默無聞,任勞任怨。

就在今天,他們仍然是中國基礎教育最牢靠,最有力,最值得信賴的主要力量。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成為學校的管理人員、校長、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優教師。他們仍然是當下中小學講臺上的主力。可以肯定的講,是他們撐起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大半個天!



二三十年已經過去了,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現在都還做著單純的教育工作,過著平靜而詳和的生活。雖然絕大部分人生活過得也並不富足,但有吃有穿,有車有房,子女優秀,老人康健,過得也還算幸福。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過得並不如意,辛苦一生,守候一生。

向一代中師生致敬!沒有他們的奉獻與犧牲,就沒有中國紮實的基礎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