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文|東陸十三

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普遍存在衝突。

在《孔雀東南飛》中的兒媳劉蘭芝聰慧勤巧,可是依舊被婆婆嫌棄,只能向丈夫哀嘆“君家婦難為”。

有句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婆婆看兒媳,越看越嫌棄。”

媳婦確實難做。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01

在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為什麼我無論怎麼做,婆婆總是嫌棄我?

其中一條高贊回答是這麼說的:“中國很多婆婆最大的問題,把兒子當情人依賴,卻希望兒媳把老公當兒子照顧。”

在國內,養兒育女主要是女人的責任,婆婆含辛茹苦幾十年,終於將兒子養大成才,母子之間的那種依戀之情,難以割捨。

這時,媳婦來了。在婆婆眼中,媳婦是一種掠奪者的姿態出現,她的心態難免失衡,難免會對媳婦抱有敵意。

有些婆婆就算放手將兒子交給媳婦,但依舊心有不甘,而且她希望媳婦能夠像自己一樣,好好去照顧兒子。

可是,兒媳再怎麼做終究比不上自己的親力親為,嫌棄也就在所難免。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02

讀者王女士在結婚前,對老公提出了幾個要求,其中“婚後不和婆婆一起住”,是她最堅持的一個要求。

在結婚後,老公也確實兌現了承諾,可是沒多久,王女士就發現,婆婆雖然沒有住在一起,但實際上和住在一起沒什麼區別。

婆婆是單位的退休職工,住在單位的集資房裡,而王女士的婚房,就和婆婆的住處相隔一條街道,直線距離200米。

每天一大早,婆婆就上門來做早飯,打掃衛生;中午和晚上,也是做好了飯等他們下班,一直到晚上10點左右才回自己的家睡覺。

剛開始的時候,王女士也欣然接受,因為她每天上班,白天不在家,晚上回來吃個飯洗個澡,再洗洗衣服就回房間,差不多時間就睡了。

並沒有覺得不方便,反而有婆婆幫忙做飯、做家務感覺輕鬆很多。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03

沒過多久,王女士的學校放暑假,她在家的時間多了,才深刻地領教到婆媳相處的難,以及婆婆對她的嫌棄。

因為剛放假,王女士早上會賴床,比較晚起,婆婆就當著兒子的面說:“還好你媽現在還能走得動,不然你連早飯都沒得吃。”

王女士有時候心血來潮想親自動手燒菜給老公吃,婆婆不是說她買的菜不新鮮,就是說兒子不喜歡吃這道菜,搞得王女士沒了興趣。

王女士洗個衣服,婆婆也會過來說,女人的衣服不要和男人的混在一起洗,會走黴運;就連王女士想洗個澡,婆婆也說,整天在空調房裡,洗澡洗太勤不好。

王女士一個暑假過得鬱悶極了。她只要沒出門,就把自己關在房間,客廳、廚房、衛生間感覺都被婆婆佔領了。

她向老公抱怨,老公也是漫不經心安慰幾句,因為公公早年去世,老公和婆婆兩人的感情很好,根本不把這些小事放在心上。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04

在國慶的時候,婆婆單位的一些退休員工組織去旅遊,在王女士和老公的鼓動下,婆婆也去了。

婆婆去旅遊的幾天,王女士感覺天都更藍了,和老公在家好好過了幾天二人世界。沒想到因為天氣原因,婆婆提前一天回來,並且沒有告訴他們。

那天王女士和老公正在家裡大掃除,兩人都忙得滿頭大汗。在老公抱著一堆垃圾,要到樓下丟棄的時候,婆婆回來了。

婆婆看見兒子灰頭土臉的樣子,頓時心疼無比,出言指責王女士,她說:“我兒子哪會做家務,從小到大我都沒讓他做,你怎麼能讓他幹這些粗活。”

婆婆看見王女士愣在那裡沒說話,就更大聲說道:“你看看,我才去了幾天,他就瘦了這麼多,你做媳婦的是怎麼照顧他的,有沒煮早飯給他吃啊?”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05

王女士有些受不了,覺得婆婆就是一個日常槓精,從來不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表示讚美或贊同,而老公竟然也不解釋。

王女士也就豁出去了,說道:“媽,我在家也是十指不沾陽春水,我也不會做家務,那是不是都不要做了?”

王女士接著說道:“我和你兒子結婚,是想和他互相依靠,一起過下半輩子,而不是來當他的另一個媽。

我和他都是成年人,都能照顧自己,家裡的事我們各有分工,不需要你摻和,你如果覺得他和我結婚受苦了,那也行,你領回去慢慢照顧,我成全你們。”

婆婆沒想到一向溫順的兒媳,會發這麼大的脾氣,一時間也無言以對,任由王女士甩手而去。

王女士和老公的感情不錯,但是她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她不知道是不是該痛下決心,趁還沒有孩子,及早離婚?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06

在春節檔電影《囧媽》裡,有一句經典臺詞: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都說母親的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每個媽媽都想把世上最好的一切,給自己的孩子,都想讓孩子少走彎路,少受點苦。

可是,沒有節制的干涉和控制,沒有底線的幫襯和照顧,只會讓愛變成無形的枷鎖,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能力。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個體之間是需要界限感的,母親和兒子之間也需要。

可是,多少父母以愛為名,把自己的孩子活生生地培養成“巨嬰”;多少父母因為缺少界限感,隨意插手兒女的婚姻,最後導致婚姻破裂。

“我兒子哪會做家務”母親維護兒子,妻子一番話讓母親無言以對

​在《永遠成長的蘋果樹》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世間最好的親子關係,都是為著將來的分離做準備的。”

長大後的孩子,終有一天會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和生活,而父母給孩子最後的愛就是放手。

父母的放手,是把獨立和自由還給孩子,是成全孩子的自我成長,讓他有足夠的成熟去應對未來的生活,有足夠的安全感去走人生的道路。

願所有的父母都能和長大的孩子,保持界限感,不干涉不控制他們的生活,放手讓他們成長。

--END--

作者:東陸十三,自由撰稿人,用文字行走江湖,用筆尖觸碰心靈,用溫暖照亮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