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兩年半夜分新舊,萬眾齊歡接亥春。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起源於三國時期,在宋代達到頂峰,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虛虛實實,變化無窮,經過了歷史的沉澱,對對子,也成了文人交流,以及朋友聚會時的一種遊戲。

然而,有這樣的一句千古一對,歷經三朝,九百多年都無人能對出,就連宋朝的大文豪蘇軾也沒能對出。

宋代蘇軾,一代大家

若要說起古代對對聯的高手,那麼,蘇軾蘇東坡一定是其中之一,蘇軾是什麼人,蘇軾唐宋八大家之一被稱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他體恤人間疾苦,一身報國,卻終究鬱郁不得志,無法挽救腐敗的朝廷。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蘇軾,是中華歷史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明珠,是宋代的李白,他不僅詩詞寫得好,並且對對聯也是一絕,而蘇軾在這方面,最好的朋友與對手,就是佛印和尚,兩個人經常找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對聯來考對方。

雖互有勝負,但最後一比較,還是蘇軾勝了一籌,蘇軾在對聯方面一向自負,認為天下所有的對聯,沒有一人能夠難得倒我蘇東坡,然而,就在他前往杭州知府上任時卻真真正正的被難倒了。

千古絕對留千年

那年蘇軾金榜題名,意氣風發,被任命為杭州知府,到任後與多年未見的好友,共遊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任何人到了西湖都無法抵禦它的美,遊累了二人便在湖中央休息片刻,這個時候,婢女在倒茶的時候突然不慎將茶壺落入水中,婢女十分害怕,生怕這位剛剛上任的知府大人會怪罪。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然而,蘇軾見狀卻只是叫她小心一些,並未過多責罰,婢女開心不已,這個時候他的友人由此得到了靈感,於是對他說:蘇兄,素聞你在對對子方面堪稱一絕,更有人稱讚你,說天下的對聯,沒有你蘇軾對不上來的,那麼,我想考考你,你可敢應?

蘇軾一聽來了興致,對好友說:對對子,只是我的一個愛好,至於那些稱號都是別人隨意起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誰又能號稱是真正的一絕呢?不過,我對你的這個上聯十分感興趣,還望你速速說來。

其實,蘇軾說的是客氣話,對於這個稱號,還是十分享受的,同時,她也不相信有什麼對子,能夠真真正正的難倒自己,友人聞言,張口說道: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蘇東坡本來不以為然,然而他聽到這句對聯的前半部分就大驚失色,全部聽完之後更是驚呼不已,他想了半天,可任憑他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下半句應該如何對,於是他求教友人,而有人卻攤手道:你蘇軾都對不出來,我又怎麼能對得出來呢,我能夠想出上半句,然而下半句,任憑我如何努力都對不出來。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當晚,蘇軾房中的燈亮了一夜,然而直到第二天他走出房門之時仍舊想不出這副對聯的下半句,至此,這幅對聯也廣為流傳,直至現代歷經九百年也沒能有人對得出來。

千百學士,搖頭苦思

至此,這句千古絕對就流傳了下來,在那以後,許多自命不凡的才子都曾嘗試過,想要對出下聯,可怎麼對都對不出來,不是不能同音,就是意思不對,難倒了無數人,後來,朱熹曾經嘗試對了一次。

那一天,他到集市上閒逛,看到一個藍色的花瓶,十分喜歡,於是便買了下來,之後走在路上的朱熹,突然想起了這句千古絕對,他一邊想,一邊看著手中的瓶子,喃喃道:過南平買藍瓶,藍瓶出南平,難評藍瓶。

對出下聯的朱熹十分開心,然而當他仔細斟酌後發現,雖然有幾分相似,但仔細品味就會發現,下聯的南平和藍瓶這兩個字,只是近音,並沒有相同的意思,而且從手法上也與上聯,並不相對,一般人看來,朱熹的這個對子是比較成功的,然而,像他們這樣的大學者來看,無疑是失敗的。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即便意思只有一丁點兒的不同,那就不能算作成功,更何況,差了這麼多呢,至此,這副對聯就一直流傳了下來,歷經元明清三世,都沒人能夠對出來,即便是清朝大詩人納蘭性德也依舊是搖頭嘆息

然而就像蘇軾曾說過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誰也未曾想到,在書香氣濃郁的古代,都沒人對得出來的千古絕對,竟然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現代,被對了出來。

高手其實在民間

三十四年前,我國掀起了百家齊放,百花爭鳴的學術氛圍,一個報社舉辦了徵聯活動,上聯就是這句千古絕對,報社給出承諾:能夠對出這句對聯的獎勵現金一千元,並且被報社聘請為編輯,待遇豐厚。

此活動一出,引發了社會各界廣泛探討,一時間,報社收到了很多關於這副千古絕對的下聯,然而經過了好幾天的,翻著,查閱,也終究沒有找出能與這副上聯意思相對的下聯,正當報社準備放棄時,突然一個人大叫一聲,這一聲大喊,也是吸引了人們的視線。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人們紛紛詢問,那個人指著一張紙,說道:你們看這,人們順著方向望去只見紙上寫著一副下聯:擎酒碗,過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

看到這副對聯的第一眼先是一愣,之後面面相覷,然後哈哈大笑起來,紛紛稱讚,此千古一對,竟然在現代被破解了,而我輩竟然有幸,能夠一觀,這樣這個下聯可以說是十分完美了,酒碗和酒碗完完全同音,意思也比較貼切,雖然最後的久惋酒碗,和西湖錫壺有些出入,但比朱熹對的不知道要強了多少。

這也算是這句千古絕對的最佳版本了,回想我國的對聯文化實在是博大精深啊!其實,這副千古絕對只是其中一例,想這些讓人扼腕嘆息,絞盡腦汁都對不出來的對子,還有很多,像我之前,在一部小說裡邊,曾經就出過這樣一個對子。

千古名對,難倒蘇軾,納蘭性德搖頭,卻被34年前的現代人輕鬆對出

叫做畫上荷花和尚畫,難倒了一眾人,甚至就連出這幅上聯的作者也對不出來,因為他也是從網上看到的,而這也成為了難倒我很長時間的一個大難題,那麼我想試問一下,這句對聯的上聯,各位看官有人可以答得上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