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脣亡齒寒?竇建德的危機意識,其實害了他

李淵是在滅掉李密之後,開始加快統一全國的步伐的。彼時的大唐政權,已經控制了甘肅、陝西及山西大部,但這遠遠不是李淵的最終目標,在河南河北的廣袤平原上,擁有著天下最富庶的糧倉,而在大運河連通的江南,更是水道縱橫的魚米之鄉。一統天下的宏願,激勵著李淵在長安的長春宮放眼遠眺,他要一個一個吃掉對手,直到真正地包舉宇內,操控全國。

唇亡齒寒?竇建德的危機意識,其實害了他

他的馬鞭首先指向佔據隋的另一個都城——洛陽的王世充。這個驍悍的隋末軍閥彼時早已逼迫洛陽小朝廷的皇帝楊侗讓出皇位,自改國號為鄭,急不可待的當起了皇帝,鶯歌燕舞之中,王世充全無蕩平天下的抱負,坐擁洛陽這座繁華之地,外加數座拱衛於洛陽周邊的重鎮,王世充只想做一個盤踞一方的勢力存在,他天真地認為,定都長安的李淵會和自己一樣,安於現狀,劃片而治,誰都不先舉刀兵,在隋末的版圖上,快樂地做個小王,也就知足了。

正因如此,當李世民奉李淵之命,率重兵主動出擊,一路拿下洛陽周邊重鎮,最終將洛陽包抄成一座孤城時,王世充在城頭上對李世民的質問才顯得如此可笑:"隋室傾覆,唐帝關中,鄭帝河南,世充未嘗西侵,王忽舉兵東來,何也?"王世充希望和李世民"相與息兵講好",而李世民投給他的卻是震天的喊殺聲。當整座洛陽城被圍得水洩不通,城中糧草短缺,最後鬧起饑荒的時候,王世充再也無法偎紅倚翠了,他派出了使者星夜奔向河北請求援兵,這支援兵的首腦,就是聲震河北剛剛建立夏朝的竇建德。


唇亡齒寒?竇建德的危機意識,其實害了他

和李世民王世充的貴族出身不同,竇建德是個徹頭徹尾的農民,如果不是處在隋末亂世的波峰浪谷之間,他永遠只能是一個在東征高句麗的隋軍中藉藉無名的三百人長,但歷史卻給了他一次亮相的機會,當他因為幫助一個叫孫安祖的綠林好漢,致使全家慘遭屠戮,被逼上梁山,挑起義旗,竇建德這個名字便成為響徹河北令隋軍聞之膽寒的草莽英雄。在與隋軍的數次交手之中,竇建德用兵神勇,加之為人忠厚,迅速集結起一支可堪與朝廷抗衡的力量,大業十三年(617年),竇建德在樂壽稱長樂王,隋煬帝死後,他又自立為夏王,一時間,李淵、王世充與竇建德,分割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儼然形成鼎足之勢。

洛陽使者急如星火趕到樂壽的時候,正值竇建德剛剛剿滅宇文化及的當口。這個終結隋煬帝生命的武將,在洛陽城外,曾被王世充和李密聯軍殺得大敗,被迫北走河北魏縣,在那裡,他鴆殺了傀儡皇帝楊浩,自己忙不迭地稱孤道寡,建立了許國,但很快就被竇建德的大軍狼狽追殺。這個弒君自立的莽夫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會被一群草根生擒活捉,以至於隋末群雄還沒等記住他的國號,就成為一道蒸發的水汽,無影無蹤。

唇亡齒寒?竇建德的危機意識,其實害了他

竇建德接到來自洛陽的告急文書之後,沒做過多考慮就答應出兵了。他的想法似乎有些道理,那就是唇亡齒寒,如果此時不施以援手,唐軍拿下洛陽之外,必將兵鋒引入河北。殊不知,歷代兵家權謀和政治博弈還需相時而動,當李王兩大勢力火拼相持之時,其時正是自己養精蓄銳坐山觀虎鬥之際,洛陽畢竟是一座有根基的城池,雙方僵持日久,勢必兩敗俱傷,到那時,竇建德完全可以坐收漁利,而一統天下也未可知。

然而,竇建德還是派出了援軍,不僅派出了援軍,而且是自己策馬揚鞭一路征塵地跑在最前面。和王世充在洛陽城下僵持不下的李世民一聽竇建德打馬趕來,著實吃驚不小,但很快,這位年輕的少帥就穩住了心神,為防止雙方勢力合兵一處,他將大軍分成兩路,一路由其弟李元吉統領,繼續圍困王世充,不與決戰;另一路精銳他則親自掛帥,在中途截擊竇建德,歷經幾次正面交鋒,李世民挫其銳氣,而後便在虎牢關以逸待勞,堅守不出。竇建德軍馬勞頓,看到唐軍暫時休戰,遂放鬆戒備,可就在他們解甲爭飲之際,唐軍卻意外殺出,頓時,山谷間馬嘶弓鳴聲起,竇建德的"援軍"還沒和王世充會師,就被李世民悉數剿殺,而擔心"唇亡齒寒"的竇建德自己也"唇亡"之前"齒"先"寒",成了唐軍的俘虜。當這個噩耗傳至洛陽城,王世充再無鬥志,一聲長嘆之後,也隨之拱手投降。這兩支稱霸中國北方的勢力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一紙求援信,卻讓李世民一鍋端,三方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智慧可謂高下立判。


唇亡齒寒?竇建德的危機意識,其實害了他

<code>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旂紛電舉,日羽肅天行。/<code>
<code>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code>
<code>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code>
<code>——李世民《還陝述懷》/<code>


"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這首《還陝述懷》是李世民在平定王竇回師關中路上即興而作。時年二十三歲的李世民英姿勃發,再次用自己的實力鎖定了父皇李淵和滿朝文武的目光,而囚車上的兩個人在被押抵長安後並未得到善終,李淵下旨將竇建德當即斬首,而王世充則在流放蜀地途中被殺。


唇亡齒寒?竇建德的危機意識,其實害了他

當然,天下並未太平。在此後的歲月中,李淵和他的兒子們以關中為中心,不斷平滅各方勢力。北方,竇建德舊部劉黑闥沒能擋住唐軍洶湧的馬隊;南方,蕭銑、輔公柘的小朝廷也在唐軍的兵鋒之下偃旗息鼓。武德元年(618)到武德七年(624),歷經七年南征北戰,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終於建立起來,李淵,這個從晉陽兵變中一路浴血走來的大唐開國皇帝,熟稔老練地操控著棋局,最終,讓"天下"成為自己諾大的家業。

本頭條號"唐詩宋詞有風雲”已簽約維權騎士,嚴禁盜用,違者必究;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