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三星、諾基亞曾經都推出過自己在手機上的操作系統,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之前三星與諾基亞在全球手機的銷量也是非常多的,三星曾經一年的手機出貨量達3億部,三星也已經連續幾年的時間都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手機廠商,可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那麼華為的鴻蒙系統會成功嗎,會不會像三星和諾基亞一樣呢?下面我就詳細的分析一下華為鴻蒙系統

三星與諾基亞失敗的原因

未進行開源:三星推出的Tizen操作系統與諾基亞的塞班系統都是封閉式系統,就像蘋果的IOS一樣,不能讓所有的開發者免費使用,這樣就會大大減少了裝機數量,只能裝在自己產品上。

未能形成自己的軟件生態:國外用戶對Google Play、Youtube、Gmail、Assistant等谷歌“全家桶”有較高的依賴性,想在一部手機上裝這些軟件必須有GMS的支持,顯然三星的Tizen、諾基亞的塞班與谷歌的安卓是競爭關係,谷歌為遏制三星與諾基亞的發展,肯定不會讓別的操作系統的手機使用GMS。這樣國外的用戶就無法使用Google Play、Youtube、Gmail、Assistant等軟件了,就像是在中過不讓你使用QQ、微信、支付寶、抖音等軟件一樣,消費者肯定不會進行買單。

未能持續投入:一個操作系統生態的建設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並不是兩三年就可以搞定的,三星與諾基亞見投資幾年沒有什麼效果就果斷了。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鴻蒙系統開源優勢

鴻蒙系統與這兩家公司推出的系統不一樣,鴻蒙系統對全球的開發者進行了開源,全球的開發者都可以免費使用,並且可以查看與修改源代碼,這樣就會吸引很多的開發者去使用鴻蒙系統。

同時華為開放了14個GMS Core能力、51項服務、885個API基本情況,為開發者提供圈場景的能力開放,開發者只需要集成HMS SDK即可使用華為的多個開放能力。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大大降低了開發者適配鴻蒙系統的難度,從而會有更多的開發者願意去開發鴻蒙系統的軟件。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鴻蒙系統兼容安卓應用

三星的Tizen、諾基亞的塞班不能兼容安卓應用,需要開發者專門為它們進行開發系統,前期使用的用戶比較少,開發者處於對利潤的考慮,都不願意去開發。

而華為的鴻蒙系統兼容安卓應用,開發者無需為鴻蒙系統單獨開發軟件,只需將現有的安卓應用的源代碼放到“華為方舟編譯器”上進行編譯,編譯之後生成的安裝包就可以在鴻蒙系統上使用了。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HMS替代GMS

目前谷歌已經禁止華為使用GMS,華為的手機目前不能使用國外的很多軟件了,但是華為推出了自己的HMS進行替代,目前搭載HMS的手機已經在歐洲上市並進行了銷售,雖然HMS目前支持的軟件不是很多,相信在華為的努力之下取得很大的進步。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華為的“狼性”文化

華為一般不會輕易涉足一個領域,如果一旦進入絕對會大規模的進行人力與物力的投入,華為麒麟處理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麒麟處理器用了八年的時間才達到了旗艦水平,這八年的時間裡,華為一直沒有放棄,持續大規模的投入。

對於鴻蒙系統也一樣,華為也會進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為此華為也在2020年終端產品發佈會上宣佈啟動“耀星”計劃,拿出10億美元鼓勵開發者。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國內環境良好

目前全球前六大手機廠商,中國佔據四位,如果華為的鴻蒙系統取得一定的進展,相信國內的手機廠商也會進行使用。

相信在華為的努力之下,華為的鴻蒙系統一定會用在手機上,並且取得很好的發展!

繼三星、諾基亞失敗後,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