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農村教師評副高,中師學歷的教師該怎麼辦?

Latsu


中師學歷是沒有資格評副高職稱的,唯一辦法就是參加函授、或讀電大,先拿到大專畢業證。

在1996年,我還在一個區中學(一個區管了4個鄉鎮),我們區中學就有一個老師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我們當時感覺很神奇,我非常清楚,他是大學專科文憑。

在2000年左右,我們四川這邊,部分地市就要求,晉升中級職稱,必須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如果沒有大專文憑,評中級職稱都不合格。

題主應該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師生吧?這20多年來,學校一直鼓勵老師參加函授大專學習,題主都沒有去參加嗎?不過你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拿到大專畢業證。


平淡是真oymlq


職稱是老師們重點關心的問題,尤其是農村教師的職稱問題更是不容樂觀,題主所說,中師學歷的農村教師評副高該怎麼辦,這也是很多農村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問題,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當時很早的中師畢業生,教齡應該都在三十年以上,可以說為我們的農村教育做出了很大貢獻,年輕時一心撲在工作上,再加上當時的條件限制,一直沒有獲得高一級的學歷證書,這部分老師教學能力都是一流的,但是晉副高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以我們這裡的農村教師為例,要想晉升副高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學高級教師,要求達到很多條件,我這裡僅介紹幾項主要的:(1)學歷需要達到要求,如果你是本科學歷,需要取得一級教師資格六年以上,如果是專科學歷,則需要八年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中師學歷是不行的,若想成為高級教師必須抓緊進修學習,學歷至少要專科以上才行。(2)自己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工作經歷,比如是否達到了規定的課節工作量、是否擔任班主任、教學效果和教學科研的完成情況等。(3)具體的一些證件類的業績條件,如縣級以上的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等,市級以上的優質課、示範課等,市級以上的論文、課題等,這些條件都需要老師們長時間準備。

其次,現在很多地方在職稱評定方面,對農村的一線教師都有特殊的優待傾斜,比如,我們這裡從去年開始,對有三十年以上教齡的老師開闢了綠色通道,他們在晉升高級教師時,不再受指標的限制,可以直接提交自己的材料參評,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你必須具備上面那些基本條件,比如,你的學歷、教齡、教學任務情況都沒有問題,但是你沒有優質課類的證件,那麼你也就沒有參評資格。


三尺講談


中師文憑必須函授專科才有能申請晉高級,這實際是一種不講實際唯文憑的形式主義做法。這和文憑就代表能力有什麼兩樣,不知當初這樣規定是怎麼想的,在什麼理念下做出這樣決策。


Aaron858


須知,不管是農村教師、還是城市教師,教師職稱與其他行業的一樣,不是普惠性的,不是每個教師到退休都可評上高級教師,而是有條件、名額限制的。近年有人老是在網上吐槽教師評職稱,因而覺得有必要做幾點分析,供參考。

一、教師評職稱是國家行為,有其正面引導的重要作用,不要臆想會被取消。學校很多教師都在為自己心中的職稱目標默默努力(包括有的嘴上嚷嚷的人),也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極力反對,這很正常,事物總是多面性的。

二、教師評職稱存在的問題往往是社會各行業評職稱存在的共性問題,有的比教育更嚴重。但其它行業少有人去抨擊,唯有教育老是有人在網上整天談教師評職稱的不是,極力否定,而極少有去反思自己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的不足,讓別行業的人笑掉大牙。

三、高級教師總體上看,大多數仍在一線。按規定,根據學校層級、類型的不同,高級比例在5~35%,如普通小學可能在5%、頂級重點高中可達35%,從全國中小學教師整體來看,高級教師人數這麼多,不在一線,往哪安排?縣及以上中學尤其是這樣,不少鎮區中學也是這樣。就很多學校高級職稱的行政人員而言,他們在評高級之前必在一線,且大多是教學能手、教改標兵,如現行的教務主任、分管副校長等。如果你所在學校高級基本不在一線,很可能是你學校高級人數較少,要不就是普通小學,高級比例少,導致高級人數少;要不就是學校規模小,教師總數少,導致高級人數少;如果兩者都兼有,高級人數就更少了。就通常學校而言,大多數高級教師仍在一線。

四、高級教師一線任務不一定要比年輕人重。“三十歲挑三十斤,則百歲應挑百斤”是違反人性的要求,就是評勞模也不是隻看工作量,又如醫院的主任醫生(高級職稱)一線值夜班工作總比年輕醫生少,年齡越大的醫生需體力的活就越少,重在發揮指導作用。教師也是如此,其實在學校中,教師到一定年齡,往往一線活比年輕人少些,這與其教師職稱高低無關。有的年輕人缺少人性的思考,太年輕氣盛、傲視一切,老教師在年輕時大都輝煌過,但隨年齡增大,敏捷度、體能下降,這是人的自然規律,就如教練員賽不過現役運動員。按一些人的邏輯,當你處於中老時期,比你年輕的教師也會藐視你,說你不能評上高級,那你又如何呢?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老教師的今天可能是你的明天 。

五、大多數高級教師是憑真本事評上的。從宏觀上看,公辦教師只要大學畢業,其它條件不錯,不違規(如不違計生政策)、違法,不自棄,基本在退休前早就可評上高級,不信的,多去周邊學校瞭解,相信你很難找到一個可反駁的實例。現在較年輕教師有的缺少論持久戰精神,暫時評不上高級就怨氣沖天,甚至否定一切。如果你掌握周邊的人評高級有弄虛作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具體材料(不是道聽途說的),你可依法去舉報(匿名也行),全國人民都支持,但不要誣陷。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夠足夠上乘,比周邊剛評上高級的強,高級本非己莫屬,而被甩了,你可依據依理向上申訴,討回說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現代人應有的意識,比吐槽更實惠、更有效。如果你只是中師畢業,能評上中級是不錯的,企業工程師、主治醫生、大學講師也是中級,不要有隻是高級才算職稱的錯誤觀念。說來也怪,想評高級,在從教二、三十年期間也不去進修本科(函授也行),當同行邊努力工作邊努力進修時,你忙什麼去了?千萬不要說你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誰信?學歷是時代要求,書(證書)到用時方知少,不怨別的,首先就怨自己。

六、高級總是有名額限制的,且名額總是緊的。高級人數相對較少,這是國家的職稱金字塔設置(各行業都是如此),且高級人數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地方財政的支出,因而高級名額由當地政府人社局依據政策和當地財政支付能力確定,決定、審批權並不在教育局。不管任何行業,只要不是新單位,高級總是暫被人填滿,基本只有等待新老交替。不少地方規定高級教師達55歲就可騰出高級名額(仍算高級),便於新老高級的交替。只要你學歷、業績、教齡等條件比周邊的人強,一旦有名額,就會先輪到你,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

七、近幾年有些教師對評職稱意見增大,那是與有的教師對職稱新方案實施不夠理解有關。原小學的基本頂級職稱為小學高級教師(中級),而在新方案中小學教師職稱合併後,改稱為中小學一級教師(中級),級別不變,名堂遜些,有利的是可評高級,本是好事,但由於高級職稱在小學歷史欠賬多、名額少(名額比中學少,這也正常,學校等級越高,高級比例越高,如大學高級職稱比例比高中的高),且在學歷、業績等方面有相應要求,小學教師要評新方案的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就較難。有的在網上老是吐槽從教三十多年,還沒評上高級職稱,這些人基本是小學教師,就存在上述問題,但有的不理解,因而意見也就增大。

八、教師職稱工資差距是正常的,是國家頂層設計的,不是吃大鍋飯。寡聞確實限制了你的想像,多去國企、央企等看看,那才知道由於級別差導致的工資差別有多大,教師職稱工資差別與之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總之,如果你評不上高級,不要只是吐槽,建議詳讀上文,並捫心自問4個問題,就會找到原因:1.你的學歷有多高? 2.你的教齡有多長? 3.你的業績怎樣? 4.你的條件比周邊剛評上高級的人強嗎?

哲人說過,人對環境可有三種選擇:改變、適應、離開。不要老是怨天尤人,路就在你腳下。


手機用戶59055281070


其他省份不清楚,但在河南省,十幾年前,就要求中學教師本科學歷以上,小學教師大專以上。當時很多老師,包括年輕老師,大多數是中師中專畢業到,所以很多人為了學歷達標,參加自學考試,成人高招等,基本上都達到了要求學歷,許多小學教師學歷進修後,本科達到90%以上。但也有老師,感覺進修學歷既花錢,當時又用途不大,就沒有進修。所以,評職稱因為學歷不達標,不能怨別人,只能怨自己!

現在進修,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有的成人高招本科,兩年就畢業了——需要到老師抓緊時間吧!


前度劉郎又來啦


職稱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有的,不具備條件不能硬給一個職稱。個個都有職稱那職稱還有什麼用?


用戶2020870381689


副高也是需要對應條件的啊!可以論資排輩,但是絕不能純粹論資排輩啊!光一個資歷老怎麼行呢?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啊!


弧度151101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4a000ba2bbda90af92\

退休小教師


先花錢弄文憑,弄論文。


古今880


立即參加學歷提升,取的本科學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