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年關將近,帶著妹妹回老家看望奶奶。

家裡的小孩子都已經放了寒假,農曆十八的一大早奶奶就說今天要炒花生。

時間還早,小孩子最不耐煩等,幾個人相約先去逛逛鎮上的集市。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快過年了,集市上尤其熱鬧,到處充斥著平日裡我們在超市看不到的煙火氣。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蔬菜幾乎都是附近的農戶自己種的,剛從地裡拔出來就拉到集市上賣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賣白菜的大叔帶著放寒假的女兒守攤,無人問津時便低頭刷手機,小姑娘好奇的看著路人來來往往。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大紅的燈籠和中國結已經掛了出來,吸引著路人的目光,過年總是少不了一抹紅色。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路邊還有整齊擺放的木質傢俱,大多是方桌、靠椅、板凳和小馬紮。

買家正在敲敲打打的挑揀自己心儀的傢俱,馬上過年,家裡的舊物件也想換換新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集市上怎麼能少的了冰糖葫蘆的身影,賣糖葫蘆的大爺一早便在這。

他的攤位也是固定的,可不能讓興致勃勃來找冰糖葫蘆的小姑娘哭鼻子。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隔壁便是棉花糖的小攤,臨著小玩具擺放,跟著爸媽趕集的小孩子每每經過都走不動道兒。

我們興致勃勃的逛了集市,吃了個飽回到家裡,奶奶正準備炒花生,可說我們回來的巧呢。

花生、竹筐和籃子已經拿出來放在廚房門口,要開工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地鍋花生要用沙子炒,奶奶還留了去年炒過花生的沙子,說是熱炒過的沙子再拿出來炒花生的時候灰塵比較小。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點火是用曬乾的玉米皮,乾燥單薄很適合引火用。

玉米皮點著之後放進鍋底,裡面是提前堆放好的細木棒和秸稈。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待秸稈和木棒充分燃燒之後,就要陸續的放進去較粗的乾柴了,乾柴燃燒的久,火力均勻,很適合長時間燒火。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稍微熱了鍋之後就要把沙子倒進去,用鐵鏟勻速翻炒,大約兩分鐘沙子就可以熱透。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用手在上方輕輕試一下溫度,感覺有熱氣的時候就可以倒花生了。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用簸箕盛放半袋花生倒進沙子上,然後快速的翻炒,否則先接觸沙子的那一面花生會很容易變得焦黑。

地鍋炒花生是一個非常耗費體力的活兒,花生入鍋後要不停的翻炒,防止花生受熱不均勻。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沙子從中起到了一個緩和作用,既緩衝了鍋底的溫度不致花生變焦;又在鍋裡全方位的包裹花生,讓整顆花生都均勻受熱。

弟弟最是調皮,小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上了灶臺,也不怕燙,不管熟沒熟,摸了一顆就要吃。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花生炒了二十分鐘左右就差不多熟了,拿一顆剝開,揉去紅衣,嘗一下味道。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這個時候的花生還不脆,涼透了才行。

確定花生熟了之後就可以出鍋了,用竹筐從鍋裡盛花生,既能把花生盛出來,又可以留下沙子炒下一鍋。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盛出來的花生拿到院子裡再用簸箕篩一遍,除去剩餘的小沙子等雜質,然後攤在鋪好紙的地上放涼再裝袋。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地鍋花生吃起來不僅有花生本身的堅果香,還有種地鍋炭火獨特的香氣。

小時候吃過的味道總是讓人特別忘不了,地鍋花生的香味對我來說就是過年的味道。

拾味商丘 | 年味-吃到奶奶家的地鍋花生才算過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