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心火旺盛,用哪些方法可以瀉心火?

丹溪心法


1、若孩子小便發黃、眼睛分泌物多,可用夏枯草、桑葉、菊花等煮水喝; 2、如孩子為易上火體質,平時可用金銀花或蓮子心泡水飲用; 3、沖泡奶粉時不易過濃,喝完奶後要適量喝水; 4、母乳餵養的寶寶,母親自身飲食應注意避免過於辛辣以及過鹹食物,應多進食蔬菜水果; 5、七星茶、金銀花露也可調節孩子心火旺症狀。


健康一線


中醫認為,心火有虛實之分。實火,多是在身體正氣足、體質壯實的情況下而產生的多餘火氣;虛火,則是陰液不足所導致的。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簡單查看舌頭,判斷實火或虛火後,再進一步通過調理、去除心火。

如舌頭髮紅,舌苔發黃厚膩,此外還伴有心煩、失眠、記憶力減退、口乾口渴、大便乾燥、小便黃赤等症狀,這些多屬於心“實火”的表現。“實火”可以通過服用蓮子心茶或導赤丸等來調理。

如舌頭髮紅,沒有起血泡,沒有明顯疼痛,也沒有潰瘍,但同時伴有手腳心發熱、晚上睡覺出汗、午後潮熱、口乾舌燥、喝水不解渴或者失眠、心悸、多夢、健忘等,應該考慮為心“虛火”。“虛火”可通過酸棗仁枸杞茶去火。最重要的方法,可以採用滋陰降火,服用天王補心丸等中成藥或用玉竹、麥冬、沙參、石斛等煲湯來調理。

總之,實火一般起病較急,病程較短,服用一般的清熱瀉火藥後效果比較明顯。而虛火則起病相對較慢,病程持續時間較長,病情常容易反覆發作,服用一般的清熱瀉火藥之後不久,又出現復發的症狀等。所以,我們在調理心火之前,最好是能夠先區分虛實為好。


中醫藥養生知識科普


心火旺如何調理?

很多人在夏天會出現心火旺盛的表現,舌尖潰瘍,失眠多夢,暴躁,額頭也會冒出痘痘。因為在夏季的天時本身屬於火,火盛則為毒。

由於五行中心為火髒,因此無論是外感內傷,情志抑鬱,火熱內侵,或者平時過食辛辣,溫補之品,都有可能引起心火旺盛,“心火上炎”。



夏天的火主要是以心火為主,一般來說觀察自己的舌尖,如果舌尖發紅,那麼就說明心火比較旺盛。還會有心煩失眠的情況。

那麼心火旺的人如何調理呢?

【牛黃清心丸】



工作學習壓力大,鬧心事多,情緒不寧都會引起心火旺,有的人會有額頭長痘痘,舌頭潰瘍,小便赤黃的症狀,清心火可以用成藥“牛黃清心丸”。




【勞宮穴】


那麼我們自身人體一樣沒有副作用的“牛黃清心丸”——就是勞宮穴,自然握拳,中指點的位置便是,這個穴位對於上述症狀都有治療意義。用大拇指頭反覆強刺激,瀉心火不要去灸它,這個穴位在毒五月也可以常按,能做到清心寡慾。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


病情分析:你好,心火內熾所表現的證候。常因七情鬱結、氣鬱化火,或火熱之邪內侵,或嗜食肥膩厚味及菸酒辛辣之物、過服溫補藥物,久而生熱化火所致。臨床表現為心胸煩熱、夜不成眠、面赤口渴、溲黃便幹、舌尖紅絳,或口舌生瘡、腐爛疼痛、脈數有力;或見吐血、衄血,或見肌膚瘡瘍、紅腫熱痛。

心火旺盛證以口舌生瘡、心胸煩熱的症狀為特徵。心位於胸中,心火內熾故自覺心胸部煩悶發熱;心主神明,火熱內擾心神則失眠,甚則狂躁譫語,面赤、口渴、溲黃、便幹、脈數有力,均為裡熱之象;心開竅於舌,心火亢盛,火熱循經上炎故舌尖紅絳;熱傷脈絡則生糜點,腐爛疼痛;心主血脈,心火熾盛,血熱妄行,見吐血衄血。

肌膚瘡瘍紅腫熱痛,常為火毒壅滯脈絡、局部氣血不暢的表現。心火旺盛證的治法是清瀉心火,方用瀉心湯、導赤散等。

意見建議: 建議去火, 菊花,薄荷,檸檬,芥蘭,甘藍菜等食物富含礦物質,特別是鈣,鎂的含量高,它們有寧神,降火和降血壓的神奇功效.多吃和常吃這些芳香食品,可以寧神降火


穴位養生堂


心火,中醫可辯證分為實火和虛火。

1.實火。

中醫稱心火亢盛,是指火熱內熾,擾亂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熱血下移,以發熱,心煩,吐衄(血從口吐出),舌赤(紅)生瘡,尿赤為主要表現的實熱症候表現。

它多是因為情志抑鬱化火或火熱之邪內侵或過食辛辣刺激、溫補之品,久蘊化火,內熾於心所致。

中醫的治法是清心瀉火→代表方劑是硃砂安神丸,導赤散加減。

區別是:硃砂安神丸鎮心安神,養陰清熱,用於陰虛火旺之心悸,失眠症。導赤散清心瀉火,導熱下行,用於心火上炎之心煩,舌糜爛,尿赤熱等症。其中黃連山梔子竹葉木通,清心瀉火,硃砂鎮心安神,當歸生地補養陰血,甘草清熱瀉火,導熱下行。

2.虛火。

(1)心陰虛證。是指陰液虧損,心與心神失養,需要內養,以心煩心悸失眠以及陰虛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

多是因為思慮勞神太過,暗耗心陰,或因溫熱火邪,灼傷心陰,或者因為肝腎等髒陰虧,累及心所致。

中醫治法,滋養心陰→代表方劑天王補心丹加減→滋陰清熱,養心安神,適用於心陰不足,陰虛火旺,心神不寧等病症。方中天冬,麥冬玉竹,滋養心陰,玄參生地,滋腎養心,丹參當歸補血養心,柏子仁養心寧神,棗仁五味子斂心氣、寧心神。如果心火偏旺,心煩不賣,口舌生瘡的,可以加上黃連山梔子清心洩熱。

(2)心腎不交(又稱水火不濟,腎水虛不能上濟於心,制衡心的火,導致火偏旺)→心煩健忘,虛煩少寐,顴紅面赤,夢遺,腰腿痠軟。→交通心腎→交泰丸加味(適用於心腎失焦,陰陽失調之證)。

簡單操作:艾灸→湧泉穴,引火歸元。


中醫蓮子


降火的養身粥

【竹葉粥】

組成:鮮竹葉30克,生石膏2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適量。

功用:清心瀉火。適用於心火熾盛,高熱心煩,口舌生瘡,小便短赤,以及小便時尿道灼熱澀痛等。

用法:先將竹葉洗淨,與石膏一同入水煎15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熬粥,俟粥成後調入白糖,不拘時食之。

【竹葉蒲公英綠豆粥】

組成:淡竹葉10克,蒲公英10克,綠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適量。

功用:清胃熱,瀉心火,利溼健脾。

用法:先將蒲公英、淡竹葉水煎取汁。再將綠豆、粳米共煮糜粥,調入藥汁、冰糖即成。食粥,每日3次,視嬰幼兒食量而定。

【導赤清心飲】

組成:鮮奶10毫升,生地10克,燈芯草l克,淡竹葉7克,生甘草2克。

功用:此為中醫成方“導赤散”去木通而成,有清心火、利小便的功效。

用法:先將生地、燈芯草、淡竹葉、甘草共放鍋內,加清水200毫升, 煮取20~30毫升,與鮮奶調和,涼後可用。1次飲完。每日1—2劑,連服3~ 5天。新生兒酌減。

專家建議,平時養身需清心寡慾,不急噪,晚睡早起,不食冷硬之物,不過分宣洩陰氣,是夏季養生之道。夏季屬火主長養。就是萬物在這個季節裡茁壯成長。心也屬火。味屬苦,火能克金。而肺屬金,在五味屬辛。在這個季節裡益少吃苦味食品,而多吃辛味食物,以達到補養肺臟的目的。


問診中醫


如果舌尖紅,伴有煩躁、口乾、口舌生瘡、睡眠不好做惡夢、手足心熱、盜汗小便赤熱發黃、大便乾等症狀,就可能是心火。


艾灸大陵/湧泉可下火

大陵: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湧泉: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食療:赤小豆粥可下火

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將赤小豆煮開,再下粳米共煮為粥,服時加少許紅糖,每日2次早晚服用。


預防方法

防心火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態,同時要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需禁酒、多運動。兒童要多飲水,最好是溫開水。


紅杏林學院


《黃帝內經》中認為,養生應順應自然,按照四季更替和氣候變化來進行養生。夏季對應五臟中的心,對應五行中的火,對應五色中的赤色。夏季的養生應“使氣外洩”,即降火排毒,因此,如果心火旺盛,正適合在夏季進行調理,降火排毒,使氣外洩。

需要注意的是,養生應先以調節自身情緒,更改不健康的作息習慣為主,食補為輔。很多人總希望依靠食補來進行養生,其實是本末倒置了。

《黃帝內經·素問》中稱:“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天地陰陽氣相交,是萬物茂盛繁榮的時節,此時養生應該做到,晚睡早起,讓身體精力充分釋放,不要輕易生氣動怒,使體內的溼氣、濁氣得以外洩。如果違反了這樣的養生規律,則會使心臟收到損傷,秋天會生瘧疾,冬至重病。

因此,一定要調節自己的作息規律,調節心情,不要有較大的情緒起伏。中醫認為,情緒也會對五臟造成損害,“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不良的情緒會導致機體陰陽氣失衡,即西醫所說的內分泌紊亂,從而導致五臟受損,長期下來身體就會生病。

關於食補方面,一定不要簡單地上網查了哪種食物下火就去食用,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不一樣的,盲目食補可能會適得其反。中醫角度,光是虛症就分為陰虛、陽虛,而五臟中的虛症又分為脾陰虛、脾陽虛、腎陰虛、腎陽虛等等,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行食補。有些人脾虛,要想達到降火的目的就不能吃一些寒涼類的降火食物,而應食用溫和型降火的食物。

如果自己不能對症狀進行分辨,一定要去看醫生。好的中醫,同樣的病症出現在不同人的身上,用的藥是不同的,因為一定要針對每個個體的健康狀況,採取最適合他體質的方式進行治療,對症下藥。


小周老師說保險


首先,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比如,忌菸酒,少吃辛辣大熱之品,不熬夜,睡眠充足,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等。

其次、食療方推薦:



1、荷葉冬瓜薏米粥

荷葉,解熱清火,鎮心安神,冬瓜清熱利尿,薏米健脾除溼,搭配起來有很好的去清熱、去心火的功效。



2、蓮子百合銀耳羹

蓮子,健脾益肺安神,百合滋陰養心,銀耳滋陰潤肺,搭配起來,也有很好的清熱、去心火、安神的作用



3、蓮子心

蓮子心,性寒味苦,是去心火的一把好手,可以泡水喝。



4、綠豆粥

綠豆,性降,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合溼熱鬱滯,小便赤色,便秘、目赤腫痛的人食用。

再次,如果心腎不交,在心火的基礎上,出現手足心熱,盜汗,腰膝痠軟,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或知柏地黃丸。


李愛琴營養師


先看看心火旺的症狀哈,咽乾、口苦、口腔潰瘍、長痘、失眠、小便黃赤等。為啥呢?可能是你偏愛某種上火食物(辛辣的),可能是某種壓力迫使你情緒化(家務事,工作上的事)。

正常來說,吃個牛黃清心丸或導赤丸可以很快解決,在你有了症狀以後想用一些類似於養生的東西來吃喝,我覺得會遭很長時間罪,還可能不對症。

如果你吃了藥很快好了,但很快又犯了,來回反覆發作,可能就不是心火旺這一個問題了,那樣就應該是虛火,為啥?按五行理論腎水不能上來滅火唄!時間長了又會傳變,可能傷到肺,出現乾咳。是時候找了名醫調養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