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他與魯迅一樣很有骨氣,但魯迅卻貶低他,他又主動疏遠郭沫若


他與魯迅一樣很有骨氣,但魯迅卻貶低他,他又主動疏遠郭沫若

民國離我們並不遙遠,僅僅才百年光陰。民國時代是一個值得人緬懷的時代,因為在那個時代湧現出諸多大師,可以說這個時期的“大師的誕生量”高於人類任何一個時期與地域。容庚就是民國時期有著鮮明個性、風骨的大師。

容庚(1894-1983),字希白,號頌齋。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金文專家、考古學家和書法篆刻家。1922年,他以中學學歷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為研究生,畢業後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容庚生平正直,見不平事敢怒敢言,深為學者見重。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大師的傳奇故事。

魯迅素以匕首般的文字鋼鐵般的語言對待世界,向來對看不過眼的事和人口誅筆伐從不客氣。顧頡剛是古史辨派創始人和國學大師,他與魯迅有著複雜的關係,兩人曾經在廈大共事。因魯迅與胡適、陳源的論戰,容庚受到一些波及。魯迅找機會就嘲笑容庚。當中山大學聘請容庚為教授後,魯迅發話了,他說中山大學已經聘了一個口吃的顧頡剛,又打算聘請同樣口吃的容庚,難道中大喜歡口吃?當年長期擔任容庚助教、“大弟子”的曾憲通說,容先生確實有一點兒口吃,不過並不嚴重。容先生有一句口頭禪:“把戲人人有,變法各不同。”以此來點撥自己的弟子在取法前人的時候,一定要求變。

歷次“運動”被批鬥的幾乎都有容庚,這是因為他的一句名言:“生財有大道,成名有捷徑。”容庚這句話的背景是他喜歡收藏青銅器和字畫,但自己實力不足,靠的是內功,擅長辨別銅器字畫的真偽,撿漏淘寶。人家看走眼的,他發現是真品後就以平價購入,再高價錢賣出,這才是他說的自己“生財有大道”的真正背景。

中山大學陳寅恪的居所當時成了囚禁“反動學術權威”的“牛棚”!容庚被軟禁在裡面。周樹堅這期間勇闖牛棚拜容庚為師,容庚拿出了他當時身邊僅存兩部、以畢生精力編撰的《金文編》,贈予他一部。周樹堅每次拜訪離去,他必定堅持親自送到樓下方肯罷休。一次險些在樓梯上摔下。

在一次批鬥大會上,有人揭發容庚在解放前曾把鼎賣給美國人。容庚也不抵賴,他回答說:“有。但那個鼎是假的,我是把假古董賣給美國人了。”這樣矇騙洋鬼子,自然符合眾人的口味,引來大笑,批鬥者忘記了主題,批鬥也就馬馬虎虎了。

“批林批孔”運動開始後,有人勸容庚認清形勢,加入到批判孔子的大潮中去。容庚內心是尊孔的,他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寧可去跳珠江,也不批判孔子。”羸弱的容庚表現出鐵骨風範。


他與魯迅一樣很有骨氣,但魯迅卻貶低他,他又主動疏遠郭沫若

容庚以耿直、光明磊落對待這世界,他總是怎麼想就怎麼說。容庚曾對曾憲通說過:“我說的話,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無。”曾憲通說:“其實他的言論早夠‘右派’了,只是被‘保’了下來。他倒好,還一個勁兒跑到中文系黨委去為‘右派’教師說情,說這個不應該是‘右派’,那個不應該是‘右派’,說得黨委書記沒辦法,只得威脅他,‘你都自身難保了,還管別人’。”

那段瘋狂的歷史結束後給受冤者平反,“容庚先生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許多人都這樣表態。誰知容庚卻給人家的笑臉還了一個冷屁股:“過去你們批判的容庚,實際上沒那麼壞;現在你們說好的容庚,實際上也沒那麼好。”


他與魯迅一樣很有骨氣,但魯迅卻貶低他,他又主動疏遠郭沫若

為了修訂自己早年的著作,容庚帶著曾憲通跑了全國不少地方。當時需要出具介紹信,他們每到一地,就拿著介紹信先去拜訪宣傳部。容庚見到人家就說:“我們到黨部來報到。”曾憲通提醒他不能這樣說,有可能會犯錯誤。他聽了後認真地說:“是嗎?哦,那好,我不講了。”結果到了新地方還是那套詞。最後無奈,只好不去拜訪了。

容庚與郭沫若有過很多交往,1962年4月,容庚北上“科考”,在北京再次見到郭沫若,相見的情形十分有趣。一天中午,容庚穿著白布唐裝,足踏自行車來到郭沫若寓所,在院中大喊“郭老”。郭夫人於立群見他這般穿著打扮,又騎著自行車,誤以為是雜役。責罵他大叫大喊,擾人午睡,又怪他不經傳達擅自進來。郭沫若聞聲下來,見是容庚,便解釋道歉,大家哈哈大笑。容庚回到寓所把此事告訴助手,大家引為趣談。兩人的重大區別是容庚是較純粹學者,郭沫若是政治家。容庚與郭沫若的學術研討並未能維持太久,話不投機容庚主動疏遠了郭沫若。

容庚以畢生之力,在抗戰期間收藏了1300多件(套)藏品,其中青銅器200多件。抗戰勝利後沒有再收藏。除了轉讓給朋友及變賣外,將剩下的全部捐獻給了國家。

1983年3月6日,容庚病逝於廣州,終年90歲。

他與魯迅一樣很有骨氣,但魯迅卻貶低他,他又主動疏遠郭沫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