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三十歲了依然是技術崗,沒有進入管理層,你還會選擇繼續做這份工作嗎?為什麼?

拾光者magic


30歲在技術崗,沒有進入管理層,是否還要選擇做當下這份工作。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排斥性,選擇繼續做技術還是繼續加油進管理層,這個跟你的年齡沒什麼關係。

進入管理層取決於你的能力、成長速度、性格、機遇。

能力就是,匹配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和個人技能的專業度

成長速度,就是指你在當下崗位是否已經完全超越了本職能的能力

性格,就是說你的個性是否適合做一個管理層,比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統籌能力啊等等。

機遇,就是指公司是否有每年一次的晉升機會給到部門,或者你們部門是否有補“管理崗”的空缺。

這是一個職場人士進入管理層必要的4個維度,所以和年齡無關。

在回答“沒有進入管理層,我是否還要留任這份工作”之前,先來問幾個小問題

如果你還沒有做到管理層,你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1、我真的適合做管理者嗎?

2、如果不往管理者方向發展,我的其他可能是什麼?

3、從現在開始我需要做什麼?

很多人在職場上都是奔著管理層的方向發展,以為到了三十歲做不到管理層就代表失敗。但其實還是有很多方向可以發展,不給自己設限,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即使不是管理層,你也同樣能有所成就。

分享個小故事,有個朋友在騰訊,前段時間就有問過我一個問題:“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沒有進入管理層,我還能做什麼?”這是個好問題,誰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標,朋友之所以這麼問是他覺得自己一直在騰訊,做技術研發的活,感覺每天似乎就在重複程序化的工作,但是升職又沒那麼快。

我問他,你是喜歡搞研發,還是喜歡做管理層。他說進入管理層只不過是希望薪水更高一點,自己還是比較喜歡搞研發創新內的工作,但是又覺得不進入管理層,很容易被公司淘汰。

其實,很多年輕人在做職業規劃時,都將升職加薪晉升高管,作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殊不知做管理層並不是職場提升的唯一路徑。

就像職場架構是金字塔狀,能走到尖端的是少數人。但即使是沒有走上管理崗的職場人,他們也可以過得很好。

我給他的建議就是,做自己擅長的,比如朋友本來就是沉默型理工男,喜歡埋頭苦幹做研發,那如果要做管理層,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管理方面的能力,所以認清自己適合什麼才對。

他認清自己想要什麼後,就沒有在強求升職的事情,一心在騰訊研發了很多新產品,後來到了年中,因為技能業務能力出色,居然升職成研發主任了,開始帶團隊了,你看如果好好的做好手上的事情,認清現實,這樣不是更容易成功嗎?

接著回答“職場留任問題”,我有以下幾個小建議分享給你:

一、管理崗位or技術型人才,你更適合哪一款?

其實職場留任問題並不難,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適合什麼,只有在適合的位置才能發揮所長,所做的事情出成績快,你自己也會有成就感。

1、 管理層需要具備什麼?

A、溝通能力

在職場,你需要和同級別的經理上司溝通,所以你需要有很強的說服力,也應該在聆聽後給予及時正確的反饋,會溝通是一個管理者必須具有的能力。

B、利他賦能思維

管理者需要帶著團隊成功,能度人可以從下屬角度出發,讓下屬成長為他們解決難題,這才是真正的領導力

C、團隊管理技能

從事管理崗位需要你在多項目間變換角色,靈活的面對。

你看其實,做管理層也不容易,你是否具備以上3個技能呢?如果你覺得自己具備這些能力,但現在的崗位依然升職無望,只能說明組織上覺得你能力未到達,你需要繼續加油,還有一種可能,部門暫時沒有晉升名額,可以考慮跳槽解決問題。

2、技術型人才需要具備什麼?

A、多元化學習精神

不止是做領域裡的專家,也要保持多領域維度的學習

B、喜歡創新

現在的領域是否和當今市場的流行元素結合了?一旦有新的對手,你是否能夠解決呢?好的技術型人才一定要做好時刻的準備。

你的知識領域如何與新的市場結合?如何適應新的環境?一旦有一天新的競爭對手從另一個維度殺來,你是否做好準備?

C、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點不容置疑,是最基本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提出來的問題,題主可以對標一下,自己哪方面的特質更多,找到自己的擅長去發揮絕對好過為了升職而升職。

二、找好定位,就做好規劃持續深耕

通過以上,找到自己的定位後,就是做好規劃和持續深耕計劃了。

無論你是選擇繼續爭取管理層,還是做技術崗,都需要知道這幾點:

A、未來的職業規劃,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年紀做規劃

適合自己最重要,而不是拿年齡界定自己。

比如,無論是做管理還是技術,如果在該公司有可以繼續持續學習到的東西,可以繼續留下來,如果想要爭取管理層,就好好培養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急吼吼的辭職,沒有管理層的經驗,就算你跳槽了,也不會成為管理層,除非你去的公司比現在的小,一般都是員工跳槽還是員工,而管理層跳槽才是管理層。

B、發現自己的優勢

欠缺啥就去補,為下一次晉升機會做準備

C、等待時機前的準備,讓自己更有底氣

30歲其實還很年輕,沒有到管理層的人比比皆是,沒必要因為一時的升職給自己太大壓力,在下一次時機來臨前,學會等待。

三、心態很重要

在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職業成功時,切記心態不要崩,記得適當的提高自己,多做計劃,審視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為什麼沒有成功?我該如何去改善?這比你遇到問題就想到辭職來的好。

另外還想對題主說:“進入管理層並不代表職業生涯有多成功,而做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把擅長的事情做到極致才是成功。”

最後用美國領導力專家Simon Sinek的話收尾:領導是一種選擇,而不是必然選項。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焱公子


30歲依然是技術崗的人很多,我身邊就有好幾個這樣的。

但是這裡要說的是重點在於,對於這門技術,你是有10年的經驗,還是將1年的經驗重複了10年。

一、如果你只是重複性的進行搬磚類的工作,那麼到30歲還在搬,這就很危險了。

我的朋友炎,是做H5開發的,做了5年,工資到了2萬多,可是他遇到了瓶頸,他的目標就是2萬以上,當他達到了目標,他也就沒有鑽研的動力了,因為他想,他要再上一個臺階,拿3萬以上的工資,最少要3年,而且即便這3年他辛苦鑽研,也不一定能拿到。畢竟年紀快到30歲了,不像年輕時那麼有拼勁。

所以他停止了對技術鑽研,他覺得現在這樣穩定的在公司,混日子也挺好,反正日常的開發任務對於他來說,遊刃有餘,毫無挑戰,當別人還都要加班到晚上9點多時,他總是7點半就下班了,公司的正常下班時間是6點。

這樣風和日麗、歲月靜好的日子持續了半年,直到公司來了一位實習生。這個實習生剛開始什麼都不會,但是很拼,每天晚上10點半下班,3個月後,實習生的水平上去了,炎能幹的工作,他也能搞定,從最後實現的效果來看也沒什麼差別,也能夠滿足公司日常的要求。關鍵是實習生很拼,週六週日也來公司,這就導致了開發同一個功能,炎用一週,實習生也是一週搞定。

到了第4個月領導發現了,我花20000多請一個人,和花3000請的實習生,乾的活是一樣的。領導就找了炎談話了。於是,炎拿了一個月的補償被辭職了。

所以說,在職場上,你以為的穩定恰恰隱藏了巨大的危機。你的不前進其實是退步。如果你到30歲還在搬磚,就要警惕了。要麼技術鑽研,如果沒有動力了,那就要考慮轉行了。

二、反之,如果你真的有10年的工作經驗,那麼其實不用擔心,你有技術壁壘,做個技術專家在企業也很吃香。

朋友夏是負責公司的後臺運維的,也就是管服務器的。他的技術很過硬,經常以嘉賓的身份參加相關行業的峰會,領導讓他帶團隊,他帶了兩個月,發現很不自在,他還是想一心鑽研技術,於是辭去了管理崗位,專心做了一線的技術人員。

因為他的深厚的技術積累,其他公司紛紛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以雙倍的工資挖他,但是他不為所動,因為他現在的公司,每半年給他漲薪30%,還給他期權,他在這家公司做的很舒服。

所以說,技術崗沒什麼,關鍵看你對於技術是否真的熱愛,你的技術是否有積累,是否有壁壘。


副業那些事Pro


國企技術崗。

今年已經三十五了,人事和副總都約談過話,希望上去試試管理崗。但個人放棄了轉崗,覺得帶著技術員做點事更有趣。倒是很多沒來多久的小孩比較熱衷做管理,但他們對管理的理解非常幼稚。

我一直覺得國企的管理崗大都是多餘的,起碼可以砍掉一半所以不想做。


吃睡槍槍


我22歲開始做技術,25歲就管理崗了,做了4年。又自願回去做技術了。這麼說吧,你以後要往更高平臺跳槽,或者自己出來做,都是要手裡有技術的。誰請你去專門搞管理?稍微好一點的公司,晉升階梯完善,內部人員競爭激烈,怎麼輪得到外來的你?我只說技術部門,銷售或其他不在內。我跳槽時研發部總經理管6個部門500人留我時跟我說,他說他以後跳槽肯定是靠技術吃飯,不會指望還有人請他當總經理。


王迎20


會的

技術出身的我,也是工作了5年才成為了管理層,雖然管的人不多,但是最起碼也是個官了,每次開會的時候,我也有機會拿著本子一起坐那聽,升職的欣喜很快就被各種各樣的雜事給澆滅了。

成為管理之後,我發現自己知道的更多,反而做事說話更加謹慎了,生怕得罪了領導被擼下來,管理手下的人也是非常消耗精力,每天帶著領導給的壓力,來帶領他們工作,技術層面沒有什麼太大的突破,這樣的日子過了2年多,後來實在受不了了(也是害怕了),因為手下的人技術越來越強,原本什麼都要問我新人,總能說出一些新的想法,我感到了危機。於是就跟老闆辭掉了管理的職位,希望重新回到一線,跟著大家一起搞技術開發,老闆開始不想放人,後來我就直接說要辭職,老闆看到了我的決心,才放我去搞開發。

跟稍微年長的同事,看到我的決定後,也私下裡跟我表示,這個選擇非常正確,搞技術的人,不管是跳槽還是升職,技術都是關鍵,所以千萬不要貪戀手裡的那點權力,技術到位了不管在哪兒都有飯吃。


共享人才


本人非常符合題主所說的情況,我是88年的,今年32歲,工作的第十年了,依然是一名基層工程師,沒有進入管理崗。但我對現在狀態還是比較滿意的,第一,雖然沒有進入管理層,但是收入一直在穩步增長;第二,領導對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方式很認可,工作環境相當寬鬆;第三,自己比較喜歡這份工作,大學專業和工作對口,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很有滿足感;第四,雖然在職位上沒有提升,但是我一直在學習,努力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取得了工程碩士學位,工程師職稱,通過了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現在在備戰專業考試,有了進步的方向就不覺得迷茫;第五,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不用去討好別人;最後,技術崗才是真正的鐵飯碗,不用擔心失業,尤其最近兩年,偶爾還會有獵頭顧問聯繫我[靈光一閃]唯一的缺點就是,頭髮越來越少了[淚奔][淚奔]


鹹魚奶爸


說句實在點的,我以前在中國500強裡面做廠內配送負責人:一直堅持了十年,十年裡每天基本不少於差不多80個電話,都是什麼供應商、卸貨、單子、系統、開會、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員工的吃喝拉撒你都要管,領導安排的問題你要做得讓領導開心,生產線和其他各個部門的協調溝通,真的是太累了,人管人是管不住的,只有制度考核。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放棄,現在回家做了一個技術工人,每天就家裡一兩個電話,心情輕鬆多了,工資雖然少一點但是開心了。再也沒有以前睡不著覺的感覺了,不過關鍵看你自己怎麼去選擇,想挑戰的話,以前有句話說得好,不想當官的士兵,就不是一個好兵,其真正的意義在於我們想要自己強大就必須學會挑戰自己。做自己喜歡的,最後祝你事業成功!



起早的小蝸牛


我到是想繼續做技術工作了,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

不是誰都能做管理工作,也不是誰都願意做管理工作,做技術工作有做技術工作的優勢,真正把技術做好了,比做管理的只會好不會差。

我工作的前10年一直從事技術工作,近幾年轉到管理崗位,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對這個問題應該有發言權。

做技術工作的那10年,我的工作很簡單,只要把負責的技術做好就行了,可以不用管其它東西。而且,那時候從來不會擔心,萬一失業了,我會找不到工作。

因為,依靠自己的技術能力,到哪都能混口飯吃。

幾年前,我轉做行政管理工作,完全與技術工作脫了節。每天處理的事情繁雜無比,再也不是那麼單一了。每一天,需要管理性格各異的下屬,需要與同級領導溝通協調配合、處好關係,需要經營好與上層領導的關係,向上級領導彙報工作。

每天忙得停不下來,但是在寫總結的時候,又感覺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被職場人的焦慮傳染,我經常會擔心,萬一有什麼變故,我需要離開這家單位,我還能做什麼?我可以從事哪些工作?我能找到和現在一樣好的工作嗎?

說穿了,從事管理工作後,工作很煩很雜,但沒有一技傍身,心裡不踏實。

最後,再說一點,技術做好了,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得到的待遇、贏得的尊重,不比做管理崗來得差。年齡也不是問題,和醫生一樣,很多技術工作是越老越值錢,30歲還很年輕。

我見過有的單位,50多歲的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他們的年收入是正處級幹部的1.5倍往上。關鍵是這些技術專家在單位還很牛,很多管理幹部要靠他們幹活,都要把他們好好哄著。


自由職路


如果是我,我會繼續做這份工作。


我說說我個人的經歷,我現在是管理崗,測試部門的負責人,座標深圳,今年29歲,一家大數據公司,其實不一定非得走管理路線,職場裡面可以走技術路線跟管理路線,兩條路也說不上哪條就比另一條好,並且技術路線是走向管理路線的一條必經之路,技術路線跟管理路線到底適合哪個其實還跟人的性格有關係。


技術路線比較好理解

技術領域深入發展,成為團隊的技術骨幹,攻堅能手,新技術研究和應用,培養團隊的技術能力,提高團隊的技術水平。

管理路線

在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往管理方向發展,這個時候除了技術之外的其他能力就很重要了,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團隊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項目管理,進度把握等等各方面都得比較好,所以這塊跟技術相比,除了智商,還有非智商方面的各種因素,而且走了管理路線之後,在技術領域就沒有這麼多時間去專研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管理能力越來越好,技術能力可能停滯不前或者會有退步,總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用糾結於是不是管理。

我是淳予,淳是最好的,把最好的給予別人,是我的願望。歡迎【關注】我,一起加油!

淳予


這個要看自己的認識了,有的人在乎的是職場上升之路,有的人在乎的是自己學習知識。我之前有個同事,技術很好,平時自學能力也很強,不停的自我提升,公司有什麼需要學習的都是直接交給他,然後再帶大家學起來。後來領導讓他管理團隊,他還不接,硬塞給他的,到現在我那個同事還是開放性管理,還是自顧自的學習。哈哈,對技術是情有獨鍾。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對於男的來說,職場上升也是一定的激勵,像我同事那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你可以從自身和周邊環境分析原因所在。

自己技術還不夠硬,公司比自己好的人很多

如果是這樣埋怨也沒用,只能默默的提升自己了。當你足夠的優秀,你的上升期就會到來。不管幹什麼,都得先讓自己優秀起來,強大起來才有做管理的資本,要不手下人都不服,管理起來也困難。

公司大環境影響,領導就喜歡拍馬屁的,自己得不到重用

如果是這樣你要分析兩點,自己的性格是不是太過於低調,我們不需要拍馬屁但是也要學會適當的表現自己。是不是被領導遺忘了呢。

領導本身就是喜歡拍馬屁的,自己又是實幹型,三觀不合,那你就放棄吧,換個平臺施展自己的才華。

自己的專業領域比較冷門,一輩子都是技術工

這個小辣椒理解不了,我覺得那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領袖的。所以你要加油,幹一行愛一行。對自己的工作有熱情才會有激發你的潛能。如果你確實不喜歡這個行業,那麼轉行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