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不管你承認與否,我們和身邊人相處,總會不知不覺就把他們分成了不同的意義的“好友”。

如何判斷誰是你真正的好友?可以是一起吃過幾次飯,一起逛過多少街。也可以是你會以怎樣的狀態見人,最近大火的洗頭式社交顯示,如果對方是你不洗頭也能見面的人,那麼你們不是鐵哥們就是好閨蜜。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原來我們的關係,僅僅靠狀態就能看出不少端倪。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N天不洗頭,你敢見誰?

要說見過自己不洗頭最多的,一定非家人莫屬。要是連續宅家,可以說已經將邋遢進行到底。小魚兒深刻感受到,如今大家把洗頭、化妝作為見面禮儀,也恰好證明,不洗頭都能見的一定是“真愛”。

洗頭能劃分出哪幾種關係?洗頭可以見的,不洗頭也可以見的,洗了頭也不想見的。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不少人調侃:有時候約女生出來玩她拒絕你的原因只有兩個:一是她懶得洗頭、化妝,二是你的邀請不值得她洗頭;女生非要約人出來也有兩個原因:一是她洗了頭,化了妝不出來玩不甘心,二是突然很想吃某家的東西。

“見男朋友慢慢從第一行的狀態到了第三行的狀態。”這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鳴的一句話,為什麼好好的一段關係,就眼看著對方越變越邋遢?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前幾天玄彬寵粉火了,他對待每一個粉絲,都會上演一波“摸頭殺”,女粉調侃:見玄彬,必洗頭。

有人也許會問,到底洗頭見的人更重要還是不洗頭見的人重要?其實都重要,但一定是後者更真實,更親密。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跨過邋遢,關係將會更親密

網上關於討論情侶交往前後的對比鋪天蓋地,其中最多的就是,我們交往前對方精緻整潔,交往後缺點展露無疑,嚴重懷疑是換了一個人。小魚兒對此深有體會,但直到後來才發現:你們只是變得更親密了。

為什麼總有人說偶像劇並不現實,因為在偶像劇中,清晨醒來,對方還是妝容精緻,滿屏都散發著一股浪漫氣息,讓人覺得那才是談戀愛美好的樣子。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實際上,真正現實的戀愛,是你既能欣賞對方精緻的樣子,也會在見多了對方素顏,沒洗臉的時候,還是能不忘初心。

時刻保持精緻,絕不是真正的生活。一開始,我們總希望在對方保持最好的狀態,總害怕出醜,大家禮貌又剋制。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想當年我也是一個相當矜持的女孩子,有次感冒了跟他出去約會硬是忍了一個多小時沒擤鼻涕(平常兩三分鐘就要擤一次),後來相處久了,自己也成了那個幾天不洗頭的“邋遢女孩”。

不是不喜歡了,只是變得對他更信任了,我想這就是走向親密的第一步。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所謂親密,就是沒有顧慮

所以,我們以為的親密,任由在對方面前邋遢嗎?其實只是越加信任,越來越沒有顧慮,這也是為什麼看親密程度,要通過狀態來劃分。親密感,一定免不了一種信任。

看過“麥瑟爾夫人”就知道,結婚數年,她從不讓自己的丈夫看到素顏。深夜去卸妝,天色剛亮的時候就起來化妝,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著最佳狀態。

萬萬沒想到,這樣的完美女人換來的還是離婚。在這段關係中,我們沒有看到那種生活的真實。

“洗頭式”社交上熱搜:我們的關係為何要按狀態劃分?

精緻可以,但是總要在一個人面前邋遢,才算是信任對方,相信他不會因為素顏而嫌棄自己。而不是顧慮太多,把一段關係經營得岌岌可危。

越是親密,才越能展示自己邋遢的一面,肆無忌憚地做自己。

當然也並不是一味邋遢,去挑戰對方的底線,做自己是種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