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父母恨兒媳入骨卻事事順她這是什麼心理?

我還沒刷碗


他們是半路做的父母女兒,生活中難免會有矛盾,說恨之入骨,未免有點兒過頭了。

記得老婆嫁進來那時,父母高興得合不攏嘴,一起生活,起初很順,久了之後磕磕碰碰就多了起來。


多數是些瑣瑣碎碎的事情,但就是他們那段磨合期,每天都能讓我聽到一些老婆分享的煩心事。

老爸有很多壞習慣,走路愛把拖鞋弄得啪啪響,有時候老婆聽得不習慣,心煩,吃飯愛吧唧嘴巴,夾菜時喜歡翻來覆去,她看著不舒服。

後來無奈之下,我和父母開了個小會議,會議結果喜人,這個小風波終於還是平息了。

因為老婆坐月子時,我在照顧,所以那個所謂的婆媳"月子仇"順利通過,畢竟很多婆媳矛盾也都是從坐月子開始的。


但有一次,矛盾有點兒惡化,那天老婆來月經,有點兒難受,便叫我媽幫煮個薑糖水喝,也許是那天過節太忙,而且老媽有點兒小感冒,我在上班,老爸在忙他的事,有時候老媽一忙起來就容易忘事兒。

所以等了好久也沒得煮,老婆看到她忙,也不好再去喊,便拿著熱水袋自己捂著小肚肚了。

事後老婆總給父母臉色看,說話總是愛搭不理的,我覺得有點怪,便問她瞭解了情況,後來偷偷跟老媽說了一下,老媽說她自己有手有腳的可以自己煮呀,那天又感冒又忙的,哪有空伺候她。


我告訴她千萬別這麼說,安撫了老媽之後,又跑到老婆那兒,說了一大堆好話,這才平息了一場即將燃起的內戰,感覺自己好像兩面派,又或者像個帶著笑臉的小皮球。

有一次她們一個說老了走不動了也不需要她服侍,另一個又說將來不會照顧她們,這些話讓我聽了好傷心。

但轉念一想,有些話不吐不快,說出來的也並不是她們所真心表達的話語,況且她們的本性根本就不是這樣,或許更多的是將心中的怨氣發出來罷了。

總之在我的作用下,我們一家都生活在和平的幸福中。


畢竟兒媳從小不是和公婆一起生活的,他們的習慣,看法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只是夫妻有磨合期,公婆媳婦間也一樣。

其實他們之間就像有條溝一樣隔著,想要彼此溝通,就需要兒子(丈夫)躺著架在深溝上,讓她們走過去,有了你當橋樑,大家才能永遠的生活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