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泡綠茶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秀場動車組


夏天喝的最多的就是綠茶,綠茶到底要如何沖泡才能更好喝呢? 3個關鍵因素:1、良好的水質,2、合適的投茶量,3適合的水溫。



茶具:綠茶適合用玻璃茶具沖泡,玻璃茶具能充分的展現綠茶的美感,清湯綠葉的姿態,帶給人如沐春風之感。



同樣是綠茶,嫩芽就適合用85℃水沖泡,最高不能超過90℃,芽葉就適合用80℃水溫沖泡,最高不能超過85℃。

水溫的選擇是要根據茶葉的鮮嫩程度決定的,鮮嫩度高相對水溫就要低,鮮嫩度低,相對沖泡水溫就要高 但是水溫也不能過於低,因為水溫太低就不能完全釋放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了。


沖泡綠茶的泡法:1、取茶葉5g 2、準備300ml玻璃杯一個,3、溫杯投茶,4、洗茶,5、沿玻璃杯壁注水至3/4處,等待30s左右就可以品飲了。

溫馨提示:喝綠茶要不斷喝不斷續水,這樣才能持續保持同樣的口感,保持茶湯不會過於苦澀。

喜歡請關注茶道小子,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


嘉樹茶葉商行總經理


綠茶是歷史最悠久的茶類,在我國被譽為“國飲”。

綠茶通常會選取茶樹新梢或新葉製作,且不發酵。只經殺青、揉捻、乾燥的製作工序。它的製作工序也影響著它的沖泡方法。

由於綠茶可觀賞性很強。茶葉在水中舒展、遊動、翻滾的時候姿態婀娜,十分好看。所以很多人推薦用玻璃器皿沖泡,但我個人能不是很推崇用玻璃器皿。玻璃導熱,容易燙到手,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我更推薦白瓷蓋碗,蓋碗可以聞幹香,能夠分茶給每個人,水溫容易控制,能掌握出水時間。觀葉底可以互相傳閱。

投茶量根據使用器皿和個人口味喜好決定,一般而言,茶葉與水的標準比例是1:50為宜,即1克茶葉對應50毫升的水濃淡適中。剛開始泡茶的時候可以由少變多嘗試不同的用量,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

水溫控制也很重要。沖泡綠茶最適宜的水溫在90℃左右。根據沖泡方法和茶葉的品種,水溫可以做適當的調整,採摘時間較早的茶葉,因為芽葉幼嫩,溫度要低一些。大概85℃左右為宜。採摘時間晚一些,葉片粗老的茶葉,可以用95℃水沖泡。

沖泡方法上,除了我們常用的蓋碗沖泡之外,還可以用玻璃杯浸泡。浸泡方法也有講究。明代張源所著《茶錄》中提到:“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後湯曰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曰中投;先湯後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之所以說按季節投茶,其實是因為不同季節存在不同的溫度,所以也可以說是按溫度投茶。但除了根據溫度投茶之外,更多的情況下是根據綠茶茶葉的品質和條索的鬆緊程度來決定。

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加入足量熱水,再投茶葉。多適用於全是芽頭或者滿身披毫的細嫩名優綠茶。如雀舌、信陽毛尖、特級碧螺春。

中投法是指先注入三分滿的熱水,再投茶,茶葉慢慢浸潤舒展之後,再次注水至七分滿。中投法適合較為細嫩但茶形緊結,扁形或嫩度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的綠茶。如六安瓜片、竹葉青。

下投法與前兩種不同,要先將茶葉投入杯中,在沿著杯壁注水至七分滿。茶形較松或細嫩度較低的一般綠茶使用這個方法。


楊多傑


任何一種茶葉,都有各自的沖泡方法哦。

茶葉的品質不同,會決定茶湯的好壞,而沖泡茶葉的方式是否正確,也會影響茶的好喝與否。



沖泡茶葉,茶的水溫,泡茶的茶具,沖泡的時間,茶葉的用量,都是影響茶湯的關鍵。


綠茶,是一種不發酵的茶葉。沖泡綠茶茶葉,我們不能用沸水去直接沖泡。

那樣會把茶葉泡死的。也就像你說的,會出現口感苦澀和湯色發黃的感覺。


我們應該用85度的水溫來泡。可以用透明的玻璃杯,這樣有助於欣賞綠茶的優美姿態。也可以用白色的蓋碗。

茶葉的量,若是玻璃杯一般我們取四五克左右。用蓋碗耶兩三克左右。

你要是喝的濃一些可以再加一兩克。喝得淡些就用三克。


沖泡綠茶三分鐘左右,就可以飲用了哦。溫度剛好時飲用最佳。

放置太久太涼喝起來都沒那麼好的效果,並且,茶葉放置太久,很多維生素都會氧化流失。

我是高級茶藝師和寵物達人,喜歡的請點右上角關注我哦,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謝謝!


農村來的作家


綠茶,中國傳統六大茶系之一,綠茶中的名優茶品眾多,龍井、毛尖、碧螺春、蒙頂等也擁躉者眾,我喝茶從綠茶始,至今夏天除了生普就是綠茶,尤喜龍井和日照。

綠茶香氣高爽、滋味鮮醇,講究形態美故不宜燜泡,沖泡時不可沸水沖泡,究其沖泡方法,無非注意備器、候湯、投茶、沖水等幾步就可。

茶器選擇:綠茶講究形態美,所以很多人選擇玻璃器皿沖泡綠茶,可在沖泡中觀察茶湯湯色以及茶葉在水中的形態,屬於綠茶沖泡的一大樂趣:

沖泡水溫:古人云“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可見水質在泡茶中的重要,不同的水質會形成完全不同的茶湯品質,沖泡綠茶以潔淨的優質礦泉水為上,可充分大會綠茶品質特性,水溫不宜太高,80°左右最好,綠茶鮮嫩,溫度過高會破壞茶葉內的葉綠素,芳香物質也容易快速揮發,失掉茶湯的清澈和茶香的高爽,可謂得不償失。

茶水比例:通常沖泡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為宜,也可根據個人喜好適當增減投茶量,綠茶中多數有效成分在第一次沖泡後浸出量最大,經三次沖泡後基本可達到全量浸出,茶葉不宜久泡,避免泡久出現過苦過澀的情況。

綠茶爽口,適合夏日品飲,炎熱酷暑,一杯綠茶,降下暑氣,平心靜氣好度夏。


茶醉小妖


1.帶芽頭的綠茶葉用70度-75度的水沖泡,一般的綠茶葉用80度-100度的水沖泡都可以,越鮮嫩的茶葉越應該用較低的溫度的水沖泡。


2.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的茶葉量,一般用一克的投茶量,喜歡喝淡口味的綠茶就可以減少投茶量,而喜歡喝濃一點口味的綠茶則可以適量增加投茶量。


3.一般沖泡綠茶用玻璃杯來沖泡。


4.綠茶的沖泡時間短,而不是像平常的“茶水分離”,在壺裡泡完就把茶湯倒出來然後繼續加水沖泡。綠茶的沖泡,直接加水,茶湯顏色便會很快地顯現出來。


5.綠茶忌諱加蓋燜泡,所以說用保溫杯泡綠茶其實會讓綠茶變得又苦又澀的,味道比直接玻璃杯沖泡要差得多。所以直接一杯玻璃杯沖泡直接喝口感更好,能直接品嚐到綠茶的淳。


6.沖泡多久都沒關係,趁熱喝就行了。但是因為綠茶屬於涼性茶,所以建議綠茶趁熱喝。綠茶趁熱喝還能品嚐到綠茶的香醇。如果喝不了熱的或者想喝冷的,那可以直接用冷水冷泡,泡上個五六小時即可,這時候因為不是熱水沖泡所以建議用多一點投茶量,三克或者四克,那樣會容易出味道。


7.綠茶的頭泡味道想起是最濃的,也最讓人喜歡的,之後會越來越淡,味道淡的話可以換掉茶渣再次沖泡。


8.可以先倒一點開水在玻璃杯裡預熱,然後倒掉,再重新加入水沖泡茶葉,這樣沖泡效果更佳。


活力莞邑


我是謹言,謹言慎行的謹言,熱愛茶文化,歡迎一起學習進步哦!

綠茶應該是中國消費量最大的茶。它不僅可以用於飲用,還可以用於飲食。它被廣泛使用。許多人第一次做的茶是綠茶。關於如何釀造綠茶也有一個普遍的印象。就使用一個碗,一個蓋杯,一個玻璃的杯子,放一杯綠茶,並倒入沸水一段時間。用蓋子撬開茶葉,喝茶。這使得茶葉,茶葉容易變黃,而且很燙,吹,吹,等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喝一杯茶,急於死。

今天,分享正確的綠茶姿勢

泡茶怎麼才能不燙嘴?

水溫是關鍵,綠茶很嫩,不適合用過高溫水泡,90度以上的水泡綠茶,茶湯也很熱,不能喝,你要等待溫度下降一點點,導致茶葉及時起泡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得苦澀。

水溫:85度剛剛好

如果茶不苦,茶店老闆會使用一種叫做根泡的方法。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什麼叫留根泡?

首先,“留根泡”主要是針對用玻璃杯泡綠茶的。因為用玻璃杯泡芽茶的時候,會遇到無法把茶和水隔離開來的問題。這就使得我們在泡茶時候,沒辦法控制茶湯的濃度。如果每次都是把茶都喝完之後才加水,由於茶葉中內含物析出的規律,會使得第一杯茶湯的濃度非常高,而續水後湯的濃度下降的非常明顯。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才使得人們在泡茶的時候,不喝完第一杯,而是留一部分茶湯時續水,這樣可以儘量調和茶湯的濃度。

這就是所謂的“留根泡”。

泡綠茶用什麼杯子?

綠茶:透明玻璃,或未覆蓋的白瓷,青瓷,青花瓷。

為什麼要用玻璃器皿來沖泡綠茶?

那是因為玻璃器皿是透明的,所以你可以很容易地欣賞綠茶的顏色。如果你不想享用綠茶,可以製作其他茶。


謹言


天氣好熱,來杯消暑解熱的綠茶正好拯救你煩躁的心靈。

綠茶滋味鮮爽,回味無窮,品之神清氣爽,飲綠茶不但是精神上的享受,更能保健防病,有益身心。

如此好茶,豈能不飲?可你掌握正確的泡茶方法了嗎?

器具、用水的選擇,還有泡茶的時間……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所泡出的茶湯質量,可謂大有講究,可這些,你可能並不知道。

別再只傻傻的說我有多好多好的茶了,你可能完全沒意識到:好茶都被你浪費了。

所以,掌握適當的沖泡方法,才能喝出好綠茶,才能拯救你的綠茶!

綠茶怎樣泡?我來為您解讀。

1.茶具的選用

綠茶沖泡後,茶葉在水中的形態富於變化,入水後伸展開來,上下翻滾,一會又徐徐沉於水中,或直立而下或曲折徘徊,姿態婀娜。因此想要更好的觀察,首選則是透明度佳的玻璃杯。通過玻璃杯觀察綠茶變化動態,極富情趣。

另外,選用白瓷器具也是不錯的選擇。蓋碗或瓷壺比玻璃杯更易於保溫,同時白瓷茶杯造型雅緻,光潔如玉,更能充分體現、觀察茶湯的顏色,但不足之處是不能欣賞茶葉的動態變化。

總的來說,無論選用哪一種茶具,器形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2.水溫控制

沖泡綠茶最適宜的水溫在85℃左右,根據沖泡方法及茶葉品種、時節、鮮嫩程度的不同,水溫可適當調整。清明前後一週左右採製的綠茶及一些高檔名優的茶葉,因綠芽較為幼嫩,溫度要低一些,大概80℃左右為宜,沖泡兩次之後水溫可適當提高。

像某些極粗老的低檔綠茶可以用95℃水沖泡。當然,以上也只是大概的原則,在把握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才能泡出真正的好茶。

3.置茶量

茶葉用量要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個人口味喜好而定。一般地,茶葉與水的標準比例以1:50為宜,即1克茶葉用50毫升左右的水沖泡。如此泡出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對於細嫩度高的名優綠茶更為適用。

若是喜歡濃飲,則可略多添茶;若是喜歡淡飲,則可略少放茶。但要注意,如果比例嚴重失調,會失去綠茶原有的香氣與口感,影響品飲。

4.沖泡三法

所謂沖泡三法,是指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上投法是指待水溫適度時投放茶葉,多適用於細嫩炒青綠茶,如特級龍井、碧螺春等,細嫩烘青綠茶如黃山毛峰等。此法水溫要掌握得非常準確,越是嫩度好的茶葉,水溫要求越低,有的茶葉可70℃時再投放但是這種方法在日常品飲時操作難度較大,不是很方便。

中投法是指在投放茶葉後,先注入1/3的熱水,稍後搖動使茶葉吸足水分舒展開來,再注至七分滿熱水。這種方式適合較為細嫩的茶葉,以避免茶的苦澀,同時茶葉的上下浮動姿態也最為持久,但美中不足的是滋味不及上投法。

下投法與前兩種不同,它是先投放茶葉,然後一次性向茶杯內注足熱水。此法適用於細嫩度較差的一般綠茶。

5.沖泡時間

沖泡品飲綠茶以前三次為最佳,之後開始變淡。溫杯後,先注入半杯水潤茶,約1分鐘後再用水高衝,接著浸泡1.5分鐘後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泡好的綠茶應在3至6分鐘內喝完,超過時間後,口感則會變差,失去了原有的鮮爽,所以切記不可久放。

6.適時續水

當品飲人的茶杯只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茶湯時,則應續水。注意不要使用溫水,而是要重新注入開水,這樣才能保證續水後茶湯的溫度在90℃左右,從而保證茶湯的濃度。

每杯茶一般可以續水兩次,當然也要根據客人需求、個人口味而酌情處理。

那杯綠茶,放著我來。

新技能必須要多加實踐,才能領取生活饋贈的驚喜啊。

以上就是今天的沖泡乾貨了,你還想了解哪方面的乾貨呢?歡迎給我們留言,稍後我們將分享給您更多。

愛茶的你又解鎖了新技能,你一定很開心吧。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分享是一種美德。


茶葉網


的確,最近正是春茶上市季,明前茶是清明節前採製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這個時候的茶葉品質非常高,營養價值也非常豐富,尤其是湖北的水濜貢毫茶葉,產自於富含鋅硒的五峰地區,這裡的茶葉非常好喝。

水濜貢毫屬於綠茶類,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

而且水濜貢毫這款茶葉是採摘的明前深山初生嫩芽,高山特產松木為柴,延循土司古法手工炒茶,慄香、蘭花香宜人,茶葉鮮醇甘美、順滑不澀口、回甘悠長,被列為貢物上品。

這款茶葉的喝法最適宜採用80-85度的山泉水或者純淨水來泡製

① 溫杯

注入2/3杯85℃的水,輕輕逆時針旋轉一圈,杯壁均勻受熱後倒掉。

① 搖香

投入3g茶葉,水量覆蓋茶麵,迅速逆時針旋轉三圈,將茶葉充分浸潤、溢香。

② 鳳凰三點頭

高提水壺,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覆3次,雅稱“鳳凰三點頭”。


更多茶葉相關精彩問答敬請關注悟空問答:李小蟲哈


李小蟲哈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綠茶泡法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先來說說簡單的泡法。這種泡法對環境,茶具,茶的口感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解渴就行。只需要找一個茶杯,把茶放進去,把水添上3步就可以了。

像我們農村一般的紅白喜事,有專門的倒茶人員,不用在意用的是什麼茶具來泡,用什麼手法,口感怎麼樣,有沒有影響到茶的特性,沒那麼多的要求。只要把茶發到一次性茶杯加點茶葉,倒入開水,遞給客人就好了。

說完了簡單的泡法,我們再說說高級一點的,複雜的泡法。

綠茶一般來說都是屬於炒青工藝製作而成,因此選擇泡茶的茶具最好是玻璃或者瓷質茶具,這樣才能完美髮揮體現出綠茶的特性,還兼具綠茶的美感。

選擇好茶具之後,泡茶的水也是要選擇的,最好是山泉,泡出來的茶水肯定味道更有感覺。我住的附近山邊就有一股泉水,每天早上就有很多人拿著桶去接水,我也是每次泡茶都會去專門接新鮮的泉水來泡。沒有山泉的用桶裝的礦泉水也可以,再次純淨水自來水也行。

水燒開之後,綠茶是不適合直接用100℃的開水來泡,這樣直接會燙壞綠茶本身的,最好用85℃最好。能最大限度發揮出茶的味道也不至於泡壞。

在泡茶時還有投茶這一說,分別是: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個人覺得上投法是最適合綠茶的投法,可以透過玻璃杯看見茶葉從水面逐漸下沉,散發出陣陣茶香,茶水也有透明色變得綠了起來,口感跟中投,下投也基本沒差別,但是這種投茶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其實喝茶泡茶,都是為了讓自己能享受到到喝茶的樂趣,讓自己通過茶來得到身心的滿足,只要自己舒坦,想怎麼泡就怎麼泡,不用在意太多。


大姚特產


綠茶應該是中國消費數量最大的茶了,不但可以喝,還能做吃的,用途很廣。很多人第一次泡的茶就是綠茶,關於綠茶怎麼沖泡也有一個大概的印象,就是用蓋碗,或者有蓋的茶杯,沒蓋的茶杯,放一把綠茶茶葉進去,倒上開水等一會兒,用蓋子篦開上面的茶葉,然後喝茶。這樣泡茶,茶葉容易發黃,而且很燙嘴,吹來吹去的,等半天也喝不上一口茶,急死人了。

今天分享一個泡綠茶的正確姿勢,不再燙嘴,不再等半天也喝不上一口茶了。

泡茶怎麼才能不燙嘴?

水溫是關鍵,綠茶是很嫩的,不適合用太高溫的水泡,高於90度的水泡綠茶,茶湯也很燙一時喝不了,就要等溫度降一點,這就造成了茶葉泡在時間的時間變長了,也就變苦了。

水溫:85度就差不多了

要想茶葉不苦,茶店老闆都會用 一種叫留根泡的方法。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什麼叫留根泡?

去茶葉店喝綠茶的時候,老闆會跟你介紹,綠茶,喝到後面有1/3的位置是不能喝的,原因是要保持茶葉的原味。聽說還有個專業術語叫做留根泡。之後會再次蓄水,沖泡第二泡,所以每一炮都不會把茶水完全喝完。

有人說這是茶店老闆的藉口,是怕大家喝到茶葉的苦味。我覺得茶店老闆的做法是正確的,現在有一些人非要千方百計的把茶葉的缺點給試出來,我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喝茶不是為了和他的缺點,是為了和他的優點,我們應該千方百計的想把茶葉的優點表現出來,而儘量把缺點給屏蔽掉,而不是相反的千方百計展示茶葉的缺點。喝茶的目的肯定是為了喝茶葉的清甜芳香,而不是苦澀。

而在沖泡茶葉的時候,因為綠茶是用杯子直接沖泡,沒有蓋碗那種茶水分離的過程,所以一開始你喝到的茶,其實就相當於進行了一次茶水分離,而喝到底部的茶葉的時候,他其實茶葉跟水接觸的時間已經挺長的了,所以茶葉中的浸出物必然會很高,有時候味道就會不太好,而茶店老闆通過留根泡的方法,避免了這些不好的味道,所以我覺得這個做法是正確的。

喝茶不是對茶葉進行評審,茶店老闆,用方法讓你品鑑到茶葉最好的味道,那真是太正常不過了。

泡綠茶用什麼杯子?

綠茶:透明玻璃杯,或無蓋白瓷、青瓷、青花瓷。

為什麼要用玻璃器皿來沖泡綠茶呢?

那是因為玻璃器皿是透明的,可以方便欣賞綠茶的顏色,如果你不是為了欣賞綠茶,就其他的材質來泡茶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