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什麼淪落到掏鳥窩、捉老鼠最終還被餓死?

國史春秋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咋說呢?趙武靈王這人可以這麼形容,英明一世,糊塗一時啊。在極其不恰當的時間點上糊塗那麼一兩下子,不僅兒子的命沒保住,自己個的命也丟的稀里嘩啦,這土話叫拎不清。

你說這事弄的,死的冤不說,還成為了咱大華夏地頭上歷代帝王的典型範例。此後那個帝王的老師,都會把他這事提溜出來,讓帝王們做個參考,丟死個人了。

這讓俺想起半首詩:“勸君莫嫌掉絲命,最是無情帝王家。”

好了,這事咱從頭說說。

趙武靈王其人其事

這人是戰國時期三家分晉趙國第六代的大老闆,贏姓趙氏。在這裡俺給大傢伙科普一個小知識,過去咱大華夏地頭上的人姓和氏是分開的。

姓您可以看成是主支,因為繁衍,這人口多了,從主支遷出去到別的地方求活,這幫子出來的人就給自己起一個號,這號就是氏。

所以這趙武靈王他的主支是贏姓,而他們家屬於旁支這號是趙。而且過去的人叫名字叫氏,不興叫姓,所以趙武靈王這人叫趙雍,不能管人家叫贏雍,不然人家會跟你急的。

好,咱在來說說趙武靈王當時所處的局勢。三家分晉趙國他就沒分到好地,他這地被人稱作四戰之地。

咋麼個四戰之地呢?您打開地圖瞅瞅,就他被啥齊國,啥中山國,啥燕國,啥林胡,啥婁煩,啥秦國,啥韓國,啥魏國等等,被包圍的嚴嚴實實密不透風。

那個國家想要伸伸腿都能碰到這趙國,所以趙國那叫個弱。就連那指頭大個中山國,撐死了也就是個三流的國家,沒事還到他趙國的地頭上打打秋風,您說他這日子過的憋屈不。

就這架勢您不謀求變革,這分分鐘鍾就得被人滅了,戰國七雄也就沒他的份了。

局勢就是這麼爛,而他爹趙肅侯撅著屁股到下邊給老祖宗回報工作之後,這爛攤子最終就砸在了年僅十五歲的趙武靈王的身上。

按照一般人的說法這就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半大小子而已,所以啥魏國,啥楚國,啥秦國,啥燕國,啥齊國這就排排站帶著一幫子大頭兵,就跑來給趙武靈王撐場子。

其實明眼人一瞅就明白,這幫人就是打著奔喪的旗號,逮住空子就很有可能要把這趙國給肢解了。

趙武靈王一瞅你有聯軍,咱也不能單著呀,於是派人跑到韓國和宋國謀求聯合。咋說呢,雖然有這倆國給撐腰,但局勢還是有點弱,雞蛋不能放一個筐裡,趙武靈王這道理還是懂的,所以他又玩了一把計謀。

轉頭從國庫里拉出了不老少的金銀財寶,這就往越王的家裡邊塞。

越王表示很滿意,於是懟著楚國的屁股玩火,把個楚國玩惱了,啥聯軍也不參與了,擼起袖子要和越國幹一架。

得,五個國家就這麼被搬走一個。趙武靈王一瞅這招挺好使,於是又拿出一筆不小的開銷,跑到婁煩的地頭上搞事。

樓煩王表示很開心,拿著大刀片子就去禍禍燕國的後院,得,燕國也跑了。

好吧,這還沒開戰呢,五個大腦袋就跑了倆,剩下三相互瞅了瞅,感覺三對三這勝算不大,撅著屁股就撤了。

趙武靈王這才擦了一把子汗珠子,總算是挺過了最初的危機。

咱從這件事情上不難發現,這趙武靈王的的確確有兩把大刷子。

咱在說後邊的事

趙武靈王他也明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事情雖然擺平了,但這總是隱患,說道根子上還是你不夠強大的過,那麼必須想法子變強了才成,這就得改革——胡服騎射。

開頭的時候,那幫子守舊的大臣腦殼屬於榆木疙瘩的,咋敲都敲不開,腦袋像個撥浪鼓一樣就是不接受這胡服騎射,抱著那守舊的禮儀死活不撒手。

這也虧趙武靈王性子好,這頓說服教育下來,雖然坎坷了一點,但總算是推行了下去。

這一傢伙下去可就了不得,這就迅速的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這胳膊腕子粗了,趙武靈王帶著自己的部隊,先把那三流國家中山國給滅了。

接著就是林胡還有開頭那幫忙的婁煩全都揍的稀里嘩啦,打到最後,趙武靈王一瞪眼,這幫人撅起屁股就跑。

就此一舉成為了一軍事強國,就這胳膊腕子在趙武靈王被餓死之後的好多年就沒整細過,不然趙國憑啥能把個秦軍打的稀里嘩啦,被秦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還有那匈奴瞅見趙國的旗子躲的遠遠的,啥打穀草這事匈奴人根本就不敢提。

就這麼個英明神武的人,最後幹了兩件蠢到冒煙的事,最後把自己個活活的給餓死了。

那咱就說這被餓死的事

這事,咱得往前了說了。

話說,趙國這國力是蒸蒸日上,趙武靈王這人也就產生了那麼一絲絲的惰性。這有一天大晚上不好好睡覺,非要讓周公給他弄個美夢。

這周公也陳其所好,在夢裡安排了一個少女敲著大鼓,蹲在月亮姐姐下邊扯著嗓子吼。

哎呦!我去!這場景把個趙武靈王迷的呦,那叫個五迷三道的,夢醒了之後,天天的想這事。

這過了沒幾天,趙武靈王搞了一個酒宴,這喝酒的功夫就把這夢裡的事和大傢伙說了,捎帶著還描述了一下這姑娘的樣貌。

這蹲在一邊喝酒的吳廣一聽,這就來勁了,他咋聽都覺的這姑娘像自己家的女兒吳娃(娃這不是名字表示美麗的意思),於是就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趙武靈王。

這趙武靈王一瞅這姑娘,眼珠子可就拔不出來了,很開心的就笑納了,捎帶著這吳廣就成功的成為了趙武靈王的岳父大人。

沒用多久這趙武靈王和這吳娃玩出了人造人——趙何,這人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

因為愛屋及烏的關係,這趙武靈王對這趙何那叫個疼愛,這也就算了,而那吳娃瞅著自己的兒子又瞅著趙武靈王屁股底下的座位,就起了別樣的心思,天天的說當時太子趙章和他生母的壞話。

這日子久了,趙武靈王一狠心就把這太子趙章給廢了,把趙何給捧了起來成了太子。

話說這換太子這事也不是趙武靈王一家幹過的事,這不算啥。有人說啥廢長立幼的不好。這事是不好,但也不會危及到趙武靈王的性命,只要他在國君的位置上呆一天,就沒人敢把他怎麼樣。

可後邊這事,俺就覺得這趙武靈王腦殼估計是起橛子了,一股腦的就把位置丟給了趙何,自己個躲到後邊當起了太上皇,還美其名曰的給自己個起了外號主父,所以史學家特喜歡把他叫趙主父。

啊!俺就感覺這就是個蔑稱。

主父就主父唄,沒事你就好好待著別出來瞎溜達,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嗎?所以開頭的這趙武靈王就瞅見那紂王留下來的酒池肉林那地不錯,就把這地整理了一下,他就搬過去住了。

話說,您要在這個地老老實實的待著他也成,可這趙武靈王沒事這手還向朝堂上去伸。

這時間久了,他就發現以前他那兒子趙章每次見了趙何都得跪在地上,這心裡就感覺過意不去。

這一過意不去,這可就出事了,他這就想把趙國一分為二,一份給趙章,一份給趙何,這叫兩不耽誤。

就這主意,讓俺說這趙武靈王那叫往死路上作死的飄。

這事傳出來以後,好長時間就沒有啥動靜了,蹲在一邊等消息的趙章可就安耐不住了,這就悄摸兮的想要搞政變。

還是剛才那句話,這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朝堂上的局勢就不佔到趙章這邊,有個啥風吹草動的一幫子人都往趙何這邊跑。

所以趙章這事就算是洩密了,結果被趙何的援軍給繳了械,趙章一瞅大勢已去,撅著屁股就往自己老爹趙武靈王的懷裡鑽。

這手心手背都是肉,趙武靈王就有點愛惜這趙章,趙何跑來要人,他說死了都說他這宮裡沒這人。

畢竟趙武靈王的威望在哪裡,沒人敢進去搜。

最後主事的公子成和李兌倆人蹲宮門前一合計,一做二不休繼續包圍行宮,找那嗓門大的軍士對著宮門吼:“後出者夷!”

就這四個字,傳到宮裡邊,先前還打算蹲一邊安心當個吃瓜群眾的大大小小的人,拿出百米衝刺的速度,往宮門外邊跑。

這頓跑,好了,最後整個沙丘行宮就剩下趙武靈王光桿司令一個。

把個趙武靈王餓的到處找食吃,那麼大個王爬樹上掏鳥蛋吃,鑽老鼠洞挖老鼠吃,這日子過的那叫個心酸。

您要說這趙武靈王這時間點上不後悔,俺絕對是不相信的。

就這樣捱了三月,趙武靈王還是被活活的餓死了,這年趙武靈王才四十五歲。

事就是這麼個事,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趙武靈王被圍困在沙丘宮長達三個月,這麼久的時間裡幹了些啥?他掘鼠掏鳥窩都沒有人管,這說明他在沙丘宮中愛幹啥就幹啥,只要不出宮門,就沒人管得了!


於是就可以大膽地推測一下,他為什麼不可以挖個地洞,逃出去呢?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除非他真的不想活了。

趙武靈王被困於沙丘宮,剛五十上下吧?以他常年驅弛的身體條件,他能勝任這項工作;以他的居住條件,他應該有些刀劍槍矛這類硬工具;沙丘宮是座行宮,不是一座軍事堡壘,所以結構上不是非常堅固;沙丘宮在當時的規模比較大,能有鳥窩,那樹林就多,有樹林就有陰暗,是行宮就有屋室,這樣一來,總有個隱蔽的地方可以挖洞。


但趙武靈王沒挖洞,在某種意義上就不準備逃走了。很可能是他不想再活下去了,看淡了風雲變幻,戰火紛紛,爭權奪利。尤其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君父被臣子囚禁而親生兒子(昔日最忠愛的)趙何不聞不問,欲置其父死而無憂患)。如此一來,趙武靈王若被放出來,一個廢王也就等於一個囚徒。還不如不出去而受辱悲哀地死去。

以趙武靈王的智力和材力,沙丘宮困不住他。惟一的就是,他不想活了。他活下來就是一太堆麻煩。麻煩一出,內部一亂,必為其他國家所乘。趙國就有危險了。


趙武靈王與齊恆公,齊王建都是被餓死的。趙武靈王被自己最鍾愛的兒子斷水斷糧,活活掙扎了三個月,不走不逃,他這種行為向後人展示出趙何的陰暗歹毒。這比齊恆公(兒子們爭位去了,顧不過來),齊王建(秦始皇放逐於松林裡餓死)更悲涼更無情。

趙武靈王活著時,秦昭王不動。不是不動,是秦昭王看在趙武靈王的昔日的恩情上不動粗。趙武靈王一死。秦昭王找麻煩來了,想用十六城交換和氏璧。從此,秦昭王及其後人一直把趙國當成第一號敵人對待。到趙孝成王時的長平之戰。趙國就耗盡了趙武靈王創造擴大的所有財力,幾至於數次滅國。

趙武靈王判斷錯誤,軍政不可分而偏要分開造成軍政對立,引起朝廷混亂;立幼廢長又除惡不盡;囿於婦人之心,而引起兄弟殘殺;大禍已成,竟然置身事外,當然就是成者為王,敗者不死則亡了 。


而失敗被困後,趙武靈王餓死也不逃亡,原因就在於他的心已經死了。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劉一千五


趙武靈王被活活餓死,同他錯誤的二元政治體系有很大的關係。趙武靈王晚年的時候,將王位傳為了趙惠文王,讓趙惠文王主管趙國的政治,趙武靈王自稱主父,主管趙國的軍事出徵。趙武靈王的這個做法,看似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實際上卻導致了趙國出現兩個國王的尷尬局面。兩國國王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矛盾,慢慢的兒子開始討厭父親,父親也開始討厭兒子,就這樣趙國最終爆發了沙丘之亂。沙丘之亂過後,本身強大的趙國,國力大大受損,在同秦國的戰爭中逐漸走下坡路。

沙丘之亂的爆發,同趙武靈王的小老婆吳娃有很大的關係。趙武靈王晚年的時候,寵愛自己的小老婆吳娃,在吳娃臨死的時候,請求趙武靈王立自己的兒子作為繼承人。看著吳娃馬上就要離世,趙武靈王悲痛萬分,答應了將吳娃的兒子趙何立為繼承人。廢長立幼是古代王朝的大忌,秦朝和隋朝都因此滅亡。趙武靈王時期嫡長子繼承製度影響力尚在,趙武靈王為了一己私慾,立了小兒子作為繼承人,給趙國埋下了內亂的種子。

趙武靈王禪位之後,趙惠文王逐漸的拉攏了自己的勢力,對於這個凌駕於自己頭上的父親,趙惠文王也開始不滿起來。與此同時,趙武靈王在禪位之前一向是一言九鼎,自從兒子繼位之後,大臣們不再像以前那麼聽話。慢慢的趙武靈王開始懷念自己的大兒子公子章,公子章更加聽話,也更加的孝順,後悔不已的趙武靈王想要幫助公子章奪取皇位。剛好趙武靈王和趙惠文王一起到了沙丘,公子章趁機帶領軍隊去攻擊趙惠文王,雙方在沙丘大戰一場,公子章戰敗逃走。

公子章逃到了趙武靈王的住處,被趙惠文王的士兵抓走殺害。殺害了哥哥之後,趙惠文王想要一勞永逸的除掉父親,於是他讓人包圍了趙武靈王的皇宮,不允許趙武靈王出來,又不給趙武靈王食物,最後將趙武靈王活活餓死。《史記》記載這一段的時候,說趙惠文王不知道父親的情況,筆者認為趙惠文王不僅是知道,而且還是幕後主使。趙武靈王從被困,到最後被餓死,經歷了四十多天,趙惠文王怎麼可能不知道父親的情況,分明是他謀害父親,又不想揹負殺父的名聲,才刻意指使手下這樣做的。


史海泛舟擺渡人


趙武靈王因為胡服騎射而把趙國帶向了歷史的巔峰時期,當時的趙國成為了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相匹敵的強國。

你看趙武靈王就是這樣的一代英主,誰想到在他壯年的時候,他卻幹了一件十分雷人的事情,正是這件事導致了他最後慘死的結局。

那麼,趙武靈王到底幹了一件什麼事呢?

原來在趙武靈王,應該幹出一番事業的壯年之齡,他卻選擇了退位,來輔佐幼君。這本就是讓人感到十分意外的事情,更加讓人意外的是,他並不是讓自己的長子來繼承自己的國君位置,而是選擇了自己的幼子。

之所以選擇幼子趙何來繼承自己的王位,是因為趙武靈王寵愛趙何的母親。按道理說趙武靈王應該是趙國最有作為的一代君王了,他對中國的歷史,肯定是很熟悉的了。

他肯定知道若是繼承人選擇不好,肯定會出現差錯,甚至會亡國的。

很顯然趙武靈王並沒有在意這件事,他很任性的,把自己的小兒子趙何推上了趙王的王位,當時的趙何年齡僅只有十歲,可以說還是一個娃娃。

當然了這時候趙武靈王讓宰相肥義來輔佐趙何,當初趙武靈王做這樣的決定的時候,朝中的大臣都是反對他的。

一是,反對他不應該這麼早退位,二是反對他把王位傳給了次子趙何,而非是已經成年的長子趙章。

這樣就造成了趙章心裡的極度不平衡。

按理說趙章是長子還被立為過太子,他應該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可是,就是因為自己的父親,喜歡一個女人,這個喜歡的女人,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他就讓他喜歡的女人生的孩子當了趙國的繼承人。

這本身就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儘管趙章對這一決定十分的不滿,但是,他也是無可奈何。

有一次趙武靈王看到自己的長子趙章跪拜在自己的次子趙何的面前,他心裡感覺十分的不是滋味,說白了就是他為趙章的命運感到不平。

所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把趙國一分為二,讓自己的小兒子趙何當趙王,讓自己的大兒子趙章當代王。

本來這時候趙武靈王已經退位了,把王位傳給人家趙何了,他就不應該干預這樣的事情了,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是實際上趙國的老大,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把王權給爭奪過來。

可是,趙武靈王不知道的是,一場謀殺正在向他襲擊而來。

之所以會有這次謀殺的機會,還是趙武靈王給兒子製造的,當時趙武靈王要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趙何和趙章兩個人去遊覽沙丘宮。

趙章覺得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弟弟趙何給幹掉,這樣的話整個趙國就是自己的了。

所以,他就想在晚上發動政變,讓趙何來自己這裡,然後在對他動手。

可是,趙章的這個計劃被趙何的宰相肥義給識破了。當趙章叫趙何去他那裡的時候,肥義沒有讓趙何去,而是自己去了,他要看看趙章到底要幹什麼?

所以,趙章就把宰相肥義給殺了。

很顯然趙章已經謀反了,本來趙章想帶著自己的人馬,殺到趙何居住的地方,把趙何給殺掉的。

可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公子成帶著士兵來護駕了,因此,趙章兵敗,他就逃到了父親趙武靈王居住的沙丘宮。

正是在這裡趙武靈王丟掉了性命,因為趙武靈王袒護自己的長子趙章,一開始他並不想把趙章給交出去,事實上他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把趙章給交出來的。

趙章被交出來之後,就被殺掉了。

公子成等人一想,自己逼迫趙武靈王交出自己的兒子,還殺了他的兒子,若是把趙武靈王給放出來,日後他重新掌權的話,肯定會滅了自己的族的。

他們越想越害怕,所以,索性一不幹二不休,就把趙武靈王給殺了吧。

所以,他們就派兵把沙丘宮給圍了個水洩不通。並且把除了趙武靈王之外的人,全部給放了出來。

就這樣沙丘宮裡就剩下趙武靈王一個人了,沙丘宮裡並沒有什麼吃的東西,趙武靈王只能掏鳥窩、抓老鼠、吃樹皮度日了。就這樣他堅持了三個月,沙丘宮裡實在是沒有什麼吃的了,所以,最終他被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中。


漢史趣聞


在春秋戰國時代,禮法講究傳位於嫡長子,廢長立幼是取亂之道。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時雄傑,可惜英雄難過美人關。趙武靈王很早就立了自己的大兒子趙章為太子。公元前310年,他出遊大陵時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少女鼓琴而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這趙武靈王就睡不著了,第二天和自己大臣說這件事,趙武靈王手下大成有一名大臣叫吳廣,他就覺得趙武靈王描繪的妹子和自己女兒很像,就把自己的女兒獻給趙武靈王。自古君王多薄性,一代新人換舊人,得到夢中美女的趙武靈王大喜,給她賜名吳娃,廢掉了原來的王后韓姬,立吳娃為後,還生下來一個孩子,起名趙何,深得趙武靈王的喜愛。公元前301年,吳娃去世,趙武靈王對亡妻的感情也轉嫁到趙何身上,不但廢掉原來的太子趙章,立趙何為太子,還在兩年以後宣佈退位,自稱是“主父”,直接把王位傳於趙何,這就是後世的趙惠文王。當時趙武靈王正值壯年,雖然退位當了“主父”,但是還是主管軍事,籌備進攻秦國。而趙惠文王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本來事情到這就結束了,好死不死的,趙武靈王覺的自己對以前的廢太子趙章有愧,先封趙章為安陽君,第二年又要封趙章為代王,把趙國一分為二,二王並立。這趙惠文王不幹啊,我已經是大王了 ,憑啥分一半領土給哥哥,而趙章見父親支持自己,有恃無恐,先下手為強,禍起蕭牆,沙丘之變就此開始。

趙章假借主父名義招趙惠文王前來,暗中埋伏刀斧手,趙惠文王要去,被大臣肥義阻止,肥義為保趙惠文王,自己隻身前往,趙何見趙惠文王不來,就殺掉肥義,率軍直接進攻趙惠文王的宮殿。趙惠文王已經做好準備,趙章大敗,逃入主父宮中,主父見到自己兒子,也是心軟,就打算庇護趙章,但是此時大勢已去,趙惠文王派人進宮強行殺掉了趙章。趙惠文王怨恨主父支持趙章,卻不敢承擔弒君殺父的罪名,就把所有的宮殿侍從全部驅趕出主父的宮殿,然後將主父的宮殿團團圍住,斷水斷糧。可憐主父欲出不能,欲食不得,在宮中自生自滅,甚至靠掏鳥蛋維持生命。3個月後,趙惠文王派人再次進入宮殿的時候,偌大的宮殿只剩下一具形容枯槁的屍體。

武靈遺恨滿沙丘,趙氏英明於此休。

年來月去春寂寞,故宮雀鼠尚含羞。


狗哥說奇葩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的趙國的君主,名雍,是一位比較有作為,能革新的君主。趙雍在位其間,推行“胡服騎射”,消滅了中山國、打敗了林胡、樓煩二族,同時還修建了“趙長城”。就是這樣一位勇武又有智謀的君主,也有犯糊塗的時候——他本來立了嫡長子,卻又廢長立幼,最後禪位給幼子,卻又示好長子,鼓勵他造弟弟的反,以便自己再把大權攬入懷中。

但是,結果卻悲催了,趙雍可以任意的胡來,但是大臣不許,新君趙何也不允許。最後,趙雍被活活餓死。相比齊桓公的餓死,趙雍更悲慘,是自我做繭的結果,同時,也是被自己千挑萬選的繼承人,自己最鍾愛的兒子所圍困致死的。

一、狡詐的五國“會葬”

公子語——趙肅侯剛去世,魏、楚、秦、燕和齊五國以會葬為名,各派精兵,直接想把趙國給瓜分了。

五國來勢洶洶,大有虎狼吃小羊的樣子。幸虧有託孤大臣,忠心耿耿的肥義在。

15歲的趙雍(趙武靈王)與大臣最後達成一致,要以硬氣對硬氣,做好最壞的打算。最多事魚死網破,絕不向敵人低頭。同時,擺好打架的架勢,把國內的精兵都集合起來,把守在各個要點。

趙武靈王首先對來者做好的第一步防範是,五國來會葬可以,但是各自的軍隊不得入趙國邊境,使者可以入境。五國使者一看新君還很有主見與頭腦,再見趙國重兵戒備森嚴,終於放棄了對趙國的覬覦之心,打消了瓜分趙國的想法,最後參加完趙肅侯的葬禮後,悻悻地離去了。

15歲的趙武靈王,打贏了自己上任後的第一仗,為自己樹立了形象,也為國家贏得了威風!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二、趙雍治國與廢長立幼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揭開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由車戰轉變為"騎射"的重要一頁。趙武靈王主張“胡服騎射”,讓老百姓穿胡服——窄袖短裝,皮靴皮帶,頭戴羽冠,練習騎馬射箭,得到了大臣肥義的支持,但是卻遭到以他的皇叔公子成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的反對,公子成稱有病,不來上朝。

但是,趙武靈王據理力爭,親自去公子成家裡,終於把他說服。

“如今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憑什麼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領土,掠奪人民,又引水圍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幾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為恥。所以我決心改穿胡服,學習騎射,想以此抵禦四面的災難,一報中山國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舊俗。厭惡改變服裝,忘記了鄗城的奇恥大辱,我對您深感失望啊!"

趙武靈王勇於變革、善於變革的智慧,今天看來,還很值得學習。

趙雍的第一位王后是韓王的女兒,育有嫡長子公子章,並立為太子。韓夫人去世,趙雍又娶了第二任王后,就是吳廣的女兒,原名是吳夢姚,後來被趙雍改名為吳娃的貌美的女子。吳娃生趙何,即後來的趙惠文王。

吳娃很受寵,但是年紀輕輕就得了重病,在將要離去之際,讓趙雍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要不怎麼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呢,本來已經非常受寵的吳娃還不知足,還提出這樣不合時宜的,讓趙雍非常為難的問題。但是趙雍也是一位痴情的男子,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頭一橫,腳一跺,竟然答應了。

但是,大臣們不許啊!這是有悖於祖宗宗法的事情,這樣容易出亂子啊!但是趙雍大權在握,一意孤行,獨斷專行,自己拍板了。於是,趙何被立為太子。而原來的太子公子章被無緣無故地廢了。

公子章開始倒也想得開,看得開,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切都是他的父親說了算。所以,公子章雖然長公子趙何十歲,但是人臣之禮,他還是做得很好。

公元前299年,才剛過了四十歲的趙雍就把剛剛十歲的兒子趙何給推上了皇位。趙雍的如意算盤是,首先是先把兒子給培養著,並讓相國肥義輔佐兒子趙何。他就怕自己哪一天帶兵打仗時,萬一掛了,國家出大亂子。其次是自己也不完全退位,兒子管國內的政務,自己管外交,管拓展疆域的事情。

大臣們也不同意啊!這樣一國就會出現兩個君主了,到底聽誰的呢?但是還是趙雍佔了上風,他自己傳位於趙何,自稱主父,相當於有實權的太上皇吧!但是,後來趙雍發現,大臣們越來越不把自己當回事了,而兒子趙何也在限制自己的兵權,他非常的不舒服。

再後來,對兒子趙章,趙雍先受不了了,感覺對不住自己死去的第一位王后。於是,在公元前295年,封趙章於代地,為安陽君。

三、趙雍又想奪權並扶持長子公子章

公子章體魄健壯,大有趙武靈王之型,在攻伐中山時,不到十五歲的公子章就被委以統率中軍的重任,並大勝。後來,公子章也屢立戰功。

趙雍派田不禮相公子章,田不禮是齊國的失勢貴族,一直希望能夠東山再起。他於是挑唆公子章反叛奪權,在他的煽風點火下,公子章也開始有了想法。

趙雍還常與公子章居住在一起,公子章的儀仗用度與趙王何的幾乎一樣。這本身就是錯誤,就如同後來的唐太宗立了李承乾為太子,又非常溺愛兒子李泰,最後導致李泰有了當太子的心,起來反叛,想效仿玄武門之變,把哥哥李承乾給作了。難道都是當事者迷嗎?

趙何和肥義理解趙雍的良苦用心,知道是在彌補公子章,所以不計較,但是有計較的。有的大臣以為趙武靈王又有什麼新的打算,便暗中與公子章來往。這樣,公子章更想去奪回本應屬於自己的王位。

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趙雍打算把代郡分給公子章,讓公子章也稱王,即代王。而趙雍這個做法的真實的目的是想讓兩個兒子相互制約,平分秋色,然後自己趁機收回實權,重新執政。

在大臣們看來,趙雍的這個想法太荒誕了,特別是肥義,還有公子成。這樣的做法一定會是大大削弱了國力,容易國家起內訌。最壞的結果是敵人乘虛而入,來攻打趙國。所以,大臣們不再同意趙雍胡來。趙雍一看不行,於是開始策劃更離譜的方案,最後把自己送進了死亡的深淵。


四、沙丘宮之變

公元前295年,趙惠文王趙何親政才4年,時年14歲,別看小小年紀,但是在相國肥義的扶持下,已經當國君當得有模有樣了。他雖然對父親趙雍格外的疼愛自己的哥哥趙章,無計可施,但是隨著二人矛盾的加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這一天,趙雍開始了作死的節奏,他以看墓地為名,讓趙何與公子章一起陪同。趙雍的這個藉口冠冕堂皇,趙何硬著頭皮不得不去,好在有肥義陪同。

晚上宿居沙丘,趙何居一宮,趙武靈王與公子章居一宮。趙何與肥義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並且調集了精兵在附近,以備不測。

結果,到了晚上,公子章密謀發動叛亂,以父親趙雍的名義邀請趙何來商議大事,肥義感覺其中有貓膩,就自己先去。並告訴公子何如果自己回不來,就是大事不好。如果一旦發生變亂,立即通知公子成與李兌勤王。

公子章一看公子何沒來,一生氣殺了肥義,再派人去請。公子何知道大事不好,於是先發制人,團團圍住了公子章的住處,與公子章和田不禮及其黨徒展開激戰。而李兌與公子成很快也率軍趕到沙丘,參與平叛。

趙何的軍隊很快就控制了局面,田不禮逃亡宋國,公子章敗退到主父宮,主父納其入。信期、李兌、公子成圍主父宮。

於是派兵攻入主父宮,誅殺公子章及其黨羽。趙雍被圍在內宮三月有餘,公子成對其斷糧斷水,趙雍甚至淪落到掏鳥窩,捉老鼠吃,最後被活活餓死。

公子成是誰呢?為何他在這場叛亂中起到了這麼重要的作用呢?

公子成是趙雍的叔父,歷經四朝的重臣。公子成一生平復過國內的三次叛亂:

  • 第一次平復的叛亂是在公子成的父親趙成侯繼位時,公子成和哥哥公子語等人平復了公子勝等人的叛亂。

  • 第二次平復的叛亂是在公子成的哥哥公子語,即趙肅侯繼位後,平復了他的宗師公子趙緤(xie)等人的的叛亂。

  • 而第三次平復的叛亂是趙雍趙武靈王自己一手導演的,他的親兒子公子章的叛亂。

那麼或許有人會問了,趙雍被圍困三個多月,怎麼沒有人來救他呢?

一、趙惠文王不救

趙何趙惠文王,雖然年僅14歲,但是作為一國之君的他,現在是大權在握,國家的大小事情都是他說了算。

之前父親把王位傳給了自己,可是又有了二心,又想讓哥哥來爭奪自己的位置。因為這件事,趙何對父親特別有意見。

勝王敗寇,現在父親如同困獸,如果放他出來,說不定會惹更大的亂子,所以,他選擇不救。

二、大臣和同宗室的人都不想救,也不敢救

早些年,趙雍在位搞改革的時候,對四朝元老公子成並不重用。趙雍還以軍功論賞,打壓了一部分貴族,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而讓一些在貴族看來的賤民因為立了軍功而得到了重用。

而大臣們覺得趙雍行事太過荒唐,先是廢長立幼,又是中年禪讓,最後想一國立二王,大家都不贊成他的做法。

而且現在的新君是趙何,誰想去和新君對著幹呢?因為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趙何就不想救他的父親。

綜上,

一代君王,就這樣被自己的親生兒子給活活餓死了,當然這是他作的結果。


歷史漫談君


趙武靈王(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95年),嬴姓,趙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趙雍,不叫嬴雍),名雍,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

本是一個很有做為的君主,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出了點情況,沒有尊守立長不立賢的原則。二十七年(前299),趙武靈王將王位傳給次子趙何,為惠文王,以老將肥義為相國輔佐。

他呢想出了主父的頭銜,自號主父。主父的大兒子叫趙章,是主父的夫人韓氏所生,本已立為太子。

武靈王是個多情的種子,十六年(前310)因在夢中夢見一個會演奏樂器的女子,他的屬下進獻了一個絕色美女孟姚,趙武靈王對孟姚寵幸有佳,立為惠後。

孟姚

惠後生了一個兒子,取名何,武靈王立馬把以前的太子章給廢了,立何為太子。趙章對此是一百二十個不樂意啊。一直等待機會。

惠文王四年(前295),主父與惠文王到沙丘(今河北鉅鹿東南)遊玩。

趙章心想機會來了,就和他的臣相田不禮率眾作亂,假稱主父之命召惠文王。老將肥義替惠文王擋了一刀,在惠文王進見之前入室,被殺,惠文王一看形勢不對,溜了。

趙惠文王回到他自己的行宮,立刻命令集結軍隊,交由高信帶領,向趙章發動反攻。公子成和李兌在邯鄲聞知政變,也率領軍隊趕來,還調集四周各縣的地方部隊前來護駕。

趙惠文王

趙章的黨羽很快被打散,只剩下他和田不禮帶著一些人還堅守在主父行宮。眼看行宮的大門就要被撞開,趙章情急之下,竟然衝進趙武靈王的寢宮,一把抱住趙武靈王的大腿,號啕大哭起來。

“你這是怎麼啦?”趙武靈王問道。

“父親!”趙章帶著哭腔喊道,“大王要殺我,大王要殺我!”

“不會吧?”趙武靈王神色木然地說,“剛剛不是你叫田不禮帶人包圍了這裡嗎?是你想殺你弟弟吧?”

“啊!不是,不是這樣。”趙章一個勁否認。

“你這又是何苦呢?其實我已經跟相國商量,要把趙國的一半劃給你,讓你在代地稱王,可你……”趙武靈王說著,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父親!”趙章只是大哭,“您一定要救我,不要讓大王殺了我,我是您的兒子啊!”

“可是,如果你得手了的話,你會不會殺你弟弟呢?只怕連我這把老骨頭都不會放過吧!”

趙章聽到這話,抬起頭來看著趙武靈王,搖頭說道:“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對您下手?我只是想要回原本屬於我的東西,我才是趙國的太子,我又沒犯什麼錯,父親您為什麼就要剝奪我的地位,讓弟弟後來居上呢?”

趙武靈王默然不語。

這時,門外傳來田不禮臨死前的一聲慘叫。公子成和李兌帶著人走進來,看到趙武靈王在這兒,趕緊退後幾步,說:“安陽君叛亂,下臣特意趕來救駕。”

趙章嚇得渾身發抖。

趙武靈王思索了片刻,問道:“叛黨都剿滅了嗎?”

公子成說:“都剿滅了……除了安陽君。”

趙武靈王說:“那就好。安陽君該怎麼處理,由我親自來決定。你們先退下吧。”

公子成作了個揖,就想退出。可李兌暗中踩住他的腳,不讓他走。公子成驀然省悟,說道:“請主父將安陽君交給下臣。”

趙武靈王說:“你說什麼?”

公子成說:“主父早已經將國政交給大王處理,下臣要將安陽君帶到大王面前,接受大王的審判。”

趙武靈王氣不打一處來:“我如果不交呢?”

公子成說:“那我們就在外面等著。”說著他揮揮手,帶人退出了寢宮。

《史記》記載,趙章最終在趙武靈王的行宮中被殺。此後公子成被封為相國,號稱安平君。李兌也不錯,被封為司寇,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長。

至於趙武靈王,他的結局只能用“悲慘”二字來形容。趙章被殺之後,公子成和李兌商量:“因為安陽君的緣故,我們包圍了主父。按照趙國的法律,這是要滿門抄斬的。”兩個人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主父行宮徹底包圍起來。而且將宮女和內侍全部趕走,只剩趙武靈王一個人待在宮裡,想出又出不來,又得不到食物,只好掏鳥巢裡的雛鳥出來生吃。

這樣圍了三個月之久,再派人進去打探的時候,趙武靈王已經不知道餓死多久了。

趙武靈王這個人,歷史上評價很高,關鍵是胡服騎射這件事很讓人佩服。本來,中原的戰爭一直是車陣和正面衝擊戰。春秋戰國,隨著鐵製兵器的出現,殺傷力大增。戰場也從平衍的中原擴大到北方的山林和南方的河網地區,車戰愈來愈不適應,於是步兵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增大。

但步兵運動慢,殺傷力也不強。趙武靈王向北方的胡人學習,改甲兵為騎兵,變車戰為運動戰,在兵制改革中先著一鞭,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滅中山,降林胡、樓煩,擴地千里,成為秦國向東發展的最大障礙。

真正的改革,從來就不是畏首畏尾地試探,而是大刀闊斧地向舊制度、舊習俗挑戰。如果拘泥於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什麼邪路不可走,那就不用談改革。要知道,歷史是在不斷進步,觀念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現在見了官老爺不用下跪,還可以時不時對政府發發牢騷,在一百多年前的人看來,已經是走在邪路上了。

趙武靈王一生東征西討,武功赫赫,把趙國打造成了一個足與齊、秦抗衡的強國,卻在處理家務事上優柔寡斷,毫無章法,以至於父子二人都不得好死。

用司馬遷的話說:“豈不痛乎!”


樓蘭都護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日益強盛,稱霸於天下,是當之無愧是一代雄主。但卻死得窩囊,走投無路之下竟以鳥獸充飢,最終還是免不了被活活餓死的下場。如此反差,未免讓人唏噓。

他之所以會有如此下場,全來自他廢長立幼的錯誤決斷。以致兄弟相殘,而他則身不由己,被捲入這場漩渦之中,成為了陪葬品。



廢長立幼,埋下禍根

從古至今,千百年來,都講就個長幼有序,尤其是在古代君王立嗣一事上。三國時期的曹操喜愛曹植,想立他為世子,為此去詢問賈詡意見,便有了這麼一段經典的對話:

詡曰:“正有所思,故不能即答耳。”操曰:“何所思?”詡對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

曹操聽後哈哈大笑,便立長子曹丕為世子。為什麼呢?因為袁紹跟劉表都是選擇了次子當繼承人,結果導致了種種矛盾禍端的產生,以致家族基業毀於一旦。



可是趙武靈王卻犯了這個嚴重的錯誤,他立了次子趙何為王。如此一來長子趙章自然不服,可趙武靈王非但沒察覺到隱患的存在,反而憐憫趙章,還派了田不禮去輔佐他。殊不知如此正給了他發動叛亂的資本。

趙章政變被殺 主父慘遭牽連

趙何繼位之後,武靈王就自稱主父。二人同遊沙丘,分別住在兩處宮殿。而這時候,趙章的奪權行動也正式開始了,可旋即便以失敗告終。

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高信即與王戰。公子成與李兌自國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賊而定王室。

趙章雖然伏誅了,可公子成和李兌在平亂的過程中卻犯了大忌。趙章失敗之後,逃到了主父那裡,被他收留。平叛大軍為了圍殺趙章,將主父的宮殿都給圍起來了。如此行為,正犯了以下犯上之罪,該當滅族。



所以殺了公孫章之後,公子成跟李兌害怕會被主父追究,一番商量之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連主父一起殺掉:

乃遂圍主父。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

一代雄主被重重包圍,進退無路,終於餓死在沙丘宮內。



Ad說

趙武靈王在位期間,吞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虎視天下何雄哉。

可惜這樣一個幹練雄姿之主,最後卻在立嗣一事上犯了糊塗,以致落得個悽慘下場,實在是可悲可嘆。

談古今歷史,看天下英雄。我是Ad哥哥 ,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趙武靈王-趙雍(公元前340年-295年),作為趙國皇帝時的趙雍,治國有方、練兵有術,他創立太上皇制度,學習胡人騎射術、親自主導變法,是戰國時期最為傑出的帝王之一。只可惜身為一代雄主,也有犯糊塗的時候,導致最終的結局極為悲慘,令人嘆息。

趙雍可以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事家,他滅亡中山國、擊敗林胡、樓煩,開闢雲中、雁門、代三郡,擴大趙國疆土,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軍事才能相當的卓越。

作為一代帝王,他富有四海、錦衣玉食招之即來,可為何會被餓死在宮中?

史書中記載到:“主父欲出不得,由不得食,探爵㲄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

原來,武靈王的王后韓氏,生了嫡長子趙章,後被立為太子。趙章十五歲時,武靈王又取了美人吳孟姚做夫人,只因這位美人嬌豔無比、風姿卓越,武靈王對她甚是寵愛,同時賜她“吳姓”。

(惠文王趙何)

不久後,吳孟姚也生了兒子趙何,而此時王后韓氏突然去世,故吳孟姚被冊封為了新王后。成為王后的她也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對於這個請求,武靈王因愛屋及烏,便答應下來。果然,武靈王廢掉了趙章,立趙何為太子,並在公元前299年傳位給了趙何,這趙何便是歷史上的趙惠文王,然後武靈王趙雍,則安心當上了太上皇,並自稱主父。

趙雍的一次於心不忍,導致了一場宮廷的血雨腥風。

(趙章畫像)

有一天,趙雍看到惠文王接見群臣,嫡長子趙章弟弟也要下跪叩頭,趙雍看到後心裡異常難受,畢竟如果不是自己的一時衝動,現在皇帝的位置是趙章的坐的,而趙章不但太子被廢還要向弟弟叩頭。因此,趙雍就想把趙國一分為二,封趙章為代王,但這個提議遭到相國肥義的強烈反對。

當趙章知道此事後,異常的憎恨弟弟趙何與相國肥義,以此同時,主父趙雍沒了帝王大權一段時間後越來越不適應,並且與惠文王趙何的權利不斷產生衝突,感覺自己處處被針對。所以他想奪回權力,重新掌握大權,可是帝王大權讓出去了就不容易再收回來,畢竟誰都想做帝王,於是就發生了沙丘之變。

沙丘之變

一日,趙雍以看墓地之名,召趙何與趙章同去,晚上住在沙丘。惠文王趙何獨住,趙雍和趙章同住。結果,晚上趙章發動叛亂,主父趙雍默許,但他們不知道,趙章的一切計劃都被相國知曉,待趙章起步時就被拿下,當場處死。

可對主父趙雍,趙何是下不去手的,可又怕他逃走,只能圍住行宮,困其三個月。主父被圍困後出不去,身上又沒有糧食,餓到極度時只能掏鳥窩、捉老鼠吃,凡是能入口的東西他都吃了。到最後,行宮內實在沒東西可吃了,只能被活活餓死。

三個月後,宮門被打開,此時的主父趙雍已經被老鼠和螞蟻啃得的只有一具白骨了,後來惠文王把他安葬在代郡,也就是現在的河北蔚縣。

對於沙丘之困很多人有疑問,為何惠文王不救生父,而讓其活活餓死。

這在歷史上存在著兩種解釋:

  1. 趙何當時年紀還小,他在位期間很多事都是由相國出謀劃策,所以當時是相國不讓他去救。

  2. 趙何當上帝王后對權力已經迷戀,如果救出惠文王,日後還會發生奪權的事,所以乾脆餓死生父一了百了。

但不管怎麼樣,趙雍已經死了,而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局還是趙武靈王自身的原因。他廢長立幼的做法違背了中國歷史以來的政權交接規律,之後又想將國家一分為二,這是政治上一種非常糊塗的決定。這樣的做法不但導致國家不穩定、兄弟反目成仇,最後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曾經趙武靈王有膽略、有智慧、有權謀,他瓦解五國聯盟、深入秦國刺探軍情,一生都有著傳奇色彩,但在感情方面卻有點婦人之仁,政治上優柔寡斷,而就是因為這種性格造就了悲慘的“沙丘之亂”。


大國布衣


公元前295年,沙丘一座離宮宮門反鎖,宮內悄無人跡,宮外卻刀劍林立、戒備森嚴。這時,一個高大健碩的中年男子爬到了宮牆上,向守衛宮外的人苦苦哀求,許諾自己從此降為平民,再不問國事,聲音異常懇切、悽慘。守衛宮外的士兵聞言,不禁動容,有的甚至掉下了眼淚。可是,這也是人們所能給予他的全部同情,沒有人會為他打開宮門,更沒有人為他提供活下去的水和食物。三個月後,當宮門終於打開,中年男子早已餓死,皮肉都被鼠蟻啃光,唯餘一具枯骨。

這個死狀慘烈的人,就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趙雍(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趙氏,名雍,趙肅侯之子(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故當稱為趙雍,不叫嬴雍),戰國中後期趙國君主,政治家、改革家。

根據《東周列國志》記載,趙武靈王“身長八尺四寸,龍顏鳥喙,廣鬢虯髯,面黑有光。胸開三尺,氣雄萬夫,志吞四海。”何謂“龍顏鳥喙”?我們當然不用理會,這不過是古代史書描寫君王面有異相,絕非凡夫俗子的常用技法。不過,趙武靈王應該是個身材高大、體格健壯,且氣宇軒昂的大丈夫沒問題。

三家分晉後,趙武靈王是趙國的第六任國君,也是第一任王。戰國,是一個群雄並立、弱肉強食的時代。此時的趙國也算強大,卻危機四伏,北有燕國,東北有東胡,西方有林胡、樓煩、秦和韓,中山國更在其心腹之間。

在趙武靈王的時代,戰車還是國與國之間戰爭的主力軍。不過,戰車笨重,只有在平坦之地才能發揮作用。一旦遇到靈活的騎兵部隊,或者被敵人在地上挖了壕溝,戰車便威力盡失。所以,為了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趙武靈王力排眾議,堅決主張胡服騎射。整個國家國民無分貴賤,革帶皮靴、窄袖左衽,廢車乘馬、日逐騎射。

改革的功效非常明顯,胡服騎射後的趙國滅亡中山國,征服樓煩、林胡,將自己的領土擴張了兩倍。

躊躇滿志的趙武靈王將征服的目光投向了西方的秦國。於是,在四十一歲那年,他將王位傳給了幼子趙何,自稱“主父”,並親自深入秦國考察其山川地形、關隘守備。為了瞭解秦王及其官員,他甚至冒充特使訪秦,差點被秦王捉住。

不難看出,趙武靈王是一個極具膽識和魄力的君王,完全有能力成就一番更為偉大的事業。然而,就在把王位傳給兒子五年之後,趙武靈王便慘死沙丘宮,慘死在自己的仁慈和人性中無法割捨的舐犢情深上。

話說趙武靈王與王后育有長子趙章,立為太子。然而,趙章十五歲時,趙武靈王又將美女吳娃納入宮中,並生下幼子趙何。也就在這個時候,王后去世,吳娃成為了王后。趙武靈王因為疼愛少妻幼子,竟廢掉了趙章的太子之位,改立趙何為太子,並在前299年將王位傳給了趙何。

趙武靈王的想法在今天的我們看來,無疑很傻很天真。他覺得幼子登基為王,可以早早歷練如何治國平天下;自己則以“主父”的身份在其身邊好生調教,併為兒子和王國征戰四方、克敵服遠。趙武靈王的舐犢之情,真摯而懇切。

然而,一日朝會,趙武靈王看見長子趙章向幼子朝拜時,神情落寞而頹廢,憐憫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他又有了一個更傻更天真的想法:將趙國一分為二,將代郡封給趙章,讓他建立代國。這樣,自己兩個兒子,哪一個都不吃虧。

多情的趙武靈王大概還不懂得,在中國似的權力角逐較量中,任何人性化的東西都是多餘的,甚至是必須被徹底棄絕的。他當然不知道,在中國以後的歷史中,凡是建立功勳夠大,被後世之人歌功頌德最多的,恰恰都那些能夠心狠手辣對付至親骨肉之徒。

漢高祖劉邦在逃命時,可以毫不猶豫地把妻兒不顧死活地推下車駕,只為自己能逃得更快些;漢武帝劉徹為了權力,可以誅妻滅子、殺女屠孫;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在玄武門對自己的哥哥、弟弟痛下殺手肯定成不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當趙武靈王將父親的身份凌駕在君王身份之上時,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帶著兩個兒子到沙丘離宮度假。趙章率先發動政變,欲殺死弟弟趙何。然而政變失敗,他於是逃到父親趙武靈王的離宮。當趙何的部下前來捉拿趙章,趙武靈王依舊不肯磨滅自己人性中那一抹慈愛,不肯交出兒子讓其赴死。最後,趙章被殺,一代雄主趙武靈王被困絕離宮之中,活活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