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四子女不和諧,半識字的老人,寫了一張“遺囑”完美化解


四子女不和諧,半識字的老人,寫了一張“遺囑”完美化解

【1】用雙手撐起這個“小家”,孩子之間卻不那麼“和諧”

趙奶奶沒什麼文化。小的時候上過兩年多小學,字都沒識全就退學了。那個年代的人,為了養活家用,稍微懂點事兒了,都得幫著家裡人種地、幹活,要不然吃飯的口糧都沒有。

後來從老家出來,到了一個廠子上班,經人介紹認識了在機關上班的丈夫。倆人結婚之後有了四個孩子。那個時候,家家戶戶收入都不高,四個孩子就要多四張吃飯的嘴,好在趙奶奶和愛人都挺能幹,一家人日子過的雖然緊巴巴,但是還過得去。

九幾年的時候,在愛人退休之前,倆人把單位的公房買了下來。退休之後的生活,無非就是幫著帶帶孫子,出去溜溜彎,生活簡單而充實。

四子女不和諧,半識字的老人,寫了一張“遺囑”完美化解

老兩口都是從苦日子過過來的,對於現在的生活,已經很知足了。唯一讓倆老人“五味雜陳”的,就是四個孩子之間的關係。

四個孩子裡,大兒子參加工作比較早,跟趙奶奶在同一個廠子裡做工人。二兒子早早當了兵,復原回來之後進到一個事業單位。老三、老四都是女兒,後來都上了大學。

老大給家裡的“貢獻”最大,早早工作也是為家裡掙錢。老二當時是出於無奈,出去參軍起碼解決家裡少一個人吃飯的問題。當時為倆女兒上大學,基本上是舉“全家之力”。所以,哥哥們有時候對倆妹妹挺“不滿”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不平衡,總覺得父母偏心。而且幾個兄妹在一塊兒的時間並不多,要說有多親密的感情也談不上。成家之後,相互之間的來往不多,無非就是逢年過節,陪著老人吃飯的時候,一大家子人聚聚。

【2】用一封溫情的家書,化解孩子之間的矛盾

2015年的時候,趙奶奶的老伴兒因病先走了,留下趙奶奶一個人。禁不起打擊,加上年事已高,趙奶奶也病了,這一病,就是大半年的時間。

說實話,這四個孩子,對兩位老人都很孝順。趙奶奶生病期間,四個孩子一直過來陪床、看護。但是就像是事先商量好了一樣,都有意無意的“錯開”時間,誰也不跟誰碰面。即使“偶然”碰上了也基本都是相視無語。趙奶奶對這種情況心裡很清楚,她知道幾個孩子之間有些“間隙”。

病癒之後,趙奶奶回到家裡,守著跟老伴兒共同生活大半輩子的空房,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老伴兒走後,唯一讓她有心病的就是幾個孩子的關係。回想起剛有孩子的時候,跟愛人忙前忙後、餵奶洗尿布,一個個都拉扯大,再到孩子們懂事、上學上班……這半輩子都在給孩子們忙活。到頭來沒白付出,孩子們對自己還算不錯,只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們之間有什麼矛盾。

趙奶奶想過跟四個孩子一塊兒開誠佈公的談談,但是一直開不了口,也想不好當著孩子的面怎麼說。思前想後,趙奶奶決定,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對於她能想到的,或許這是最好的方式……

2018年的春節剛過,趙奶奶又因為身體原因,住進了醫院,幾個孩子依舊輪流來陪護。有一天,老大伺候完、老二來接班的時候,趙奶奶把他叫住了:“老大,你什麼時候回趟家,我床頭的抽屜裡面有個大信封,下次過來的時候記得給我帶過來”。老大問是什麼東西,趙奶奶沒多解釋,只是告訴他拿過來就是了。

四子女不和諧,半識字的老人,寫了一張“遺囑”完美化解

隔了一天老大就把信封拿過來了,他也是擔心老人有什麼急需,“正巧”趕上四妹在。當著倆孩子的面兒,趙奶奶讓老大打開……

“孩子門:

我不知到怎麼張咀跟你門說,只能寫下來,希望你門能看到。

你爸走了之後,我擔心的就是你門的關係。你門對我好,我特別高興。

不知到你門記不記著。老二你小時候受氣付,你大哥替你當著捱了好幾腳,腿都青了。老三,那一年下大彐,上學怕遲到,是你二哥騎著自行車送你,回來的時候不知道甩了多少交,車把都甩歪了。

四丫頭爭氣,上大學那年拿了獎學金,給了我和你爸300,說孝敬我門。老二你知到麼,我和你爸買給你孩兒的那個小自行車,就是用這300塊錢買的。

還有好多,我記著,寫不下來了。

你門其實小時候,都挺愛互的。我也不知到為什麼大了,都不太感情深了。

媽就一個想法,你門好好的,我就只足了。

我和你爸沒留下什麼,就你門四個。你門是我門最大的財富。我門就一個房子,這個為一能給你門。你門四個平分,咱們家不圖錢,圖感情。”

信封裡,還掉出一個破舊的草稿本,上面歪歪扭扭的“畫”著各種各樣的“字”,都是趙奶奶為寫這張紙,不知練習了多長時間寫的字。對於一個沒有念過多少書的老人,難度可想而知!為寫這個“紙”,練習了不知多少遍,雖然寫的依舊不那麼“像樣”……

老大拿著這張紙,一個五十多歲的大男人,眼淚止不住的流。四妹也看到了這張紙,看完之後,伏在大哥肩膀上,大聲痛哭……

把趙奶奶接回家之後,老大召集了兄妹四個,一起來到趙奶奶面前:

“媽,您的話我們都看了。我們心裡特別難受,也特別愧疚。爸不在了,我們做孩子的,還讓您這麼操心,我們愧對您啊!

這封信,是咱們家真正的傳家寶!我們不圖什麼,咱們永遠是一家人,咱們都好好的,才是咱們家最大的財富!媽,有您和爸,我們都特別特別知足!

現在想想,其實大家都是為了這個家好,我們本來就沒有理由有什麼矛盾,這是我們的錯。我們向您保證,我們兄妹幾個,今後一定好好的,永遠不會讓您再為我們操心。”

趙奶奶看著幾個孩子,臉上露出了久未曾見的笑容……

【3】結語

子女孝敬,是老人一輩子做的最成功的事兒;子女情深,是老人更希望看到的

家庭是一個挺複雜的結構,有人、有錢、有感情,有些成員重感情,有些成員重錢財,多種因素綜合起來,鏈接家庭的主線不同,形成家庭百態。

我們只能有一個結論:主導因素不同,造成家庭“和諧”程度不同。但是有一點特別重要:家庭中最重要的成員,其實是老人,是長者。

所以,老人的想法很重要。

上面這個事情中,趙奶奶就是鏈接家庭關係的那個“節點”。沒太多的文化,但是為了讓家裡變得更和諧,費勁了心思。一張寫的錯誤百出的“紙”,讓子女感動落淚,讓子女們的關係徹底扭轉。

對於類似趙奶奶的這個家庭,並沒有什麼過多的財產之爭,是出於對“情”的矛盾的化解。但是,依然有很多家庭面臨的是財產之爭:子女為了爭奪財產,對老人不贍養、兄弟感情破裂。

四子女不和諧,半識字的老人,寫了一張“遺囑”完美化解

通過這件事,希望給到的提示是:老人生前安排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我們可以把這張紙理解為“遺囑”。不過,其中存在的問題和瑕疵比較多。

但是,值得借鑑的是,老人留下了一份紙質的東西,結果是趙奶奶表達了自己意願,促成了孩子們之間關係的改變。我想,這是趙奶奶“負責”的一種做法——不僅僅是對自己,而且是對子女負責。

我們再把這個事情想象擴展一下:假設子女關係沒有解決,後續存在什麼隱患?

四個兄妹之間,雖然現在還沒有表現出什麼要爭奪財產的想法。但是,如果這種關係情況下,未來是否產生財產上的爭端就很難講。那個時候,爭的不一定是錢財份額,而演變成了“爭口氣”。

所以,如孩子們所言:這張紙,才是真正的“傳家寶”。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