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皮膚瘙癢,被覆油膩鱗屑,滲出、結痂和糜爛,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指發生在頭面、胸背等皮脂溢出較多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好發於皮脂溢出部位,以頭、面、胸及背部多見。研究發現其發病與馬拉色菌的定值與感染有關,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寄生與繁殖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產生遊離脂肪酸進一步刺激皮膚產生炎症反應,精神、飲食、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因素可加重本病。本病慢性經過,可反覆發作。

【診斷】

1.症狀

脂溢性皮炎有不同程度的瘙癢,由於搔抓可激發感染,嬰兒脂溢性皮炎皮損突然發展,導致全身紅斑、脫屑,嚴重的可有貧血、腹瀉、嘔吐等不適。

2.體徵

皮損初起為毛囊性丘疹,隨病情發展漸擴大融合成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被覆油膩鱗屑或痂,可出現滲出、結痂和糜爛並呈溼疹樣表現,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頭部損害為小片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基底潮紅,以後擴展融合成境界清楚的大斑片,覆有油膩性厚痂,伴有腥臭味。面部以前額、眼瞼、鼻唇溝為重,呈黃紅色、油膩性鱗屑性斑片。

皮膚瘙癢,被覆油膩鱗屑,滲出、結痂和糜爛,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圖1:脂溢性皮炎 (表現為:頭皮瀰漫紅斑,表面覆蓋少許灰白色鱗屑,散在抓痕)

皮膚瘙癢,被覆油膩鱗屑,滲出、結痂和糜爛,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圖2:脂溢性皮炎 (表現為:面部油膩,毛孔粗大,面中部、面頰紅斑,散在毛囊性炎性丘疹)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於出生後2-10周發病,好發於頭皮、面部、鼻唇溝、眉毛區、耳周及褶皺部位。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嚴重者可伴有糜爛、滲出。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對於持久不愈者,應考慮特異性皮炎可能。


皮膚瘙癢,被覆油膩鱗屑,滲出、結痂和糜爛,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圖3:嬰兒脂溢性皮炎 (表現為:額頭、眉毛部位瀰漫覆蓋油膩性灰白細碎薄層鱗屑)

3.輔助檢查

根據典型的臨床特點,一般無須特殊檢查。

4.鑑別診斷

(1)頭皮銀屑病:頭皮銀屑病損害為紅色丘疹、斑塊,表面覆著銀白色雲母樣鱗屑,局部鱗屑將頭髮縮緊呈束髮狀,白色鱗屑與頭皮結合緊密,強行剝離鱗屑可見點狀出血,結合身體其他部位的皮損不難診斷。

(2)玫瑰糠疹:常先有母斑,後出繼發疹,皮損長軸與皮紋一致,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糠狀鱗屑,好發於軀幹與四肢近端。

(3)溼疹:皮損呈多形性,紅斑、丘疹、斑片、抓痕等,對稱分佈,表面常有滲出,無油膩性鱗屑和痂皮,境界不清,瘙癢劇烈。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調節飲食,限制多糖及多脂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性飲食,避免搔抓,燙洗。少用鹼性大的肥皂。

(1)常用的外用藥有含抗真菌的混合製劑(如複方酮康唑);有少量滲出、糜爛部位可用1%利凡諾爾鋅油劑,或者氧化鋅油或糊劑,每日塗藥2次;頭部皮損可用含酮康唑的香波洗頭,每週2次。

(2)可口服維生素B6、B2及複合維生素B;劇烈瘙癢可用具有鎮靜催眠作用的第一代抗組胺藥,有細菌感染時用四環素或紅黴素0.25g,每日3次,有真菌感染或者泛發性損害可加用抗真菌藥伊曲康唑0.1g/d,連服2-3周;炎症明顯甚至有紅皮病傾向且無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徵時可短期使用潑尼松(每天早晨頓服15mg),並可短期加用雷公藤多苷20mg,每天3次。初發皰疹者疼痛劇烈時,可給予止痛藥物,如消炎痛、去痛片等。

【預防】

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吃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燙洗,少用鹼性大的肥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