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山西面食“沾片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聽到這個是不是很蒙圈?是不是很好奇?是不是很想吃?讓我來為你揭開這個神秘面紗,一探究竟,它,到底是何方神聖?

山西面食“沾片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沾片子”是地道的山西人對一種麵食的愛稱,具體做法其實也是超級簡單的,就是將面和好,要和的稀一點,然後如果喜歡吃雞蛋的盆友們,也可以打兩個雞蛋進去,然後將玉谷,豆角洗淨放到和好的面裡面,茄子或者土豆切成片狀在放進去,裡外兩面都要均勻的沾上面糊,然後直接放進去鍋裡煮熟,撈出即可。是不是很簡單,山西人民對面食可謂是下費苦心,花樣百出,能將面做出千奇百怪的形狀和吃法。不過,這還不算完成,等撈出來之後,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口味你搭配小料,就像是火鍋的蘸料一樣,不過家常吃法是蘸上西紅柿醬,配上香菜,蔥末以及辣醬,攪拌均與即可,一口吃下去,是山西的味道啊!

山西面食“沾片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講到這裡,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我提到了一種沾片子原料,那就是玉谷,它其實在我們山西是有著一種方言的叫法:ren han。是不是又蒙圈了?其實就是一種可以吃的葉子,算是蔬菜的一種吧,但是除了山西沾片子裡面,其他地方我還真沒見過它的出現。它在沾片子裡面算是元老級的食材,也是最好的一種,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

山西面食“沾片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作為一種地道的山西人,這種麵食也是從小吃到大的,小時候,每每到了夏天就是吃沾片子的季節,春天奶奶會在院子裡播種,撒下一片玉谷種子,等到夏天正好可以吃,幾乎一週吃沾片子的頻率就可以達到兩到三次,這個沾的過程也是講究手法的,別看它簡單,但是如果沾的不好,就會面菜分離,到時候出鍋的時候,面是面,菜是菜。通常奶奶會先給我下玉谷的,等出鍋了,再給妹妹下豆角的,別問為什麼是這個順序,我是不會說奶奶偏心我的。那時候,我們圍在大門口,支上一個小桌子,一群人說說笑笑,一晃夏天就過去了,如果再一晃,我的少年時光也就過去了!

山西面食“沾片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沾片子,老太原的味道,不得不說,山西人對面食文化研究的是透透的,能做出千奇百怪且好吃的麵食。許多年之後,因為去外地的原因,沒有再吃過粘片子,也就意味著沒有再回過家,當我再次回去看見熟悉的沾片子,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是我想念的味道啊!

山西面食“沾片子”到底是何方神聖?

我是山西人,我是太原人,我為沾片子代言!如果你想吃還不會做,很簡單,來趟山西吧,來吃我們特有的沾片子,順便也可以遊玩一下我們這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