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二戰意大利布瑞達系列機槍,有人稱它最差勁,有人認為很優秀

在上世紀30年代,意大利開啟了新一代國產機槍的研發工作,最終的成品就是布瑞達系列機槍,該槍整體上包含了輕重兩款,參與了多次實戰,尤其是二戰中作為意軍的主力機槍。對於布瑞達機槍的評價是呈兩極化的,大部分人認為它是二戰最差勁的機槍之一,和日軍的歪把子之類是一個級別,但是也有人認為它雖然算不上最好,但也是優秀的機槍。


二戰意大利布瑞達系列機槍,有人稱它最差勁,有人認為很優秀

布瑞達重機槍

布瑞達系列機槍確實採用了一些比較奇葩的設計,輕機槍型號採用6.5毫米口徑,以少見的右側橫置彈匣供彈,但是彈匣是不可拆卸的,裝彈時將彈匣向前翻轉90°露出裝彈口,既可以人工抱著一發一發的裝填,也可以用專用的彈夾一次性補充滿,然後再將彈匣翻轉回來為機槍供彈,彈匣一次性可以裝填20發子彈。這個設計乍一看除了奇葩一點沒什麼毛病,實際上作戰中士兵們在用彈夾裝填時,往往把縫隙中的泥沙也一起推進彈夾了,容易造成卡殼,緊張的戰鬥中沒人有時間去仔細清理。

輕機槍採用了散熱片式散熱結構,槍管大部分被包裹在一個框架式的護筒裡,這樣也能保護射手不直接觸碰到滾燙的槍管,必要時可以抱著機槍衝鋒。


二戰意大利布瑞達系列機槍,有人稱它最差勁,有人認為很優秀

布瑞達輕機槍

全槍長1230毫米,重10.2千克,有一個和歪把子機槍類似的槍托結構,子彈初速度610米每秒,最大射程1000米,理論最大射速475發每分鐘,實際射速十分低,20發彈匣本來就限制了火力持續性,而複雜的裝填步驟將這個問題繼續放大。好在該槍只要在使用中保證供彈乾淨,就能順利射擊,基本不會出現較大的毛病,可靠性算一般。


二戰意大利布瑞達系列機槍,有人稱它最差勁,有人認為很優秀

布瑞達輕機槍

而重機槍型號的布瑞達就更加奇葩了,被稱為布瑞達M37,該槍採用了8毫米口徑,因為國內工業不太給力,戰場上那些空彈殼也是重要的資源,因此布瑞達M37設計時加入了彈殼回收功能。機槍採用20發的彈板供彈,每次射擊彈殼並不會被拋出槍機,而是通過一系列機械運動重新塞回彈板,這就導致運動過程複雜,增加了故障率,同時士兵需要把塞回去的彈殼逐一拔出,再裝填新的子彈。


二戰意大利布瑞達系列機槍,有人稱它最差勁,有人認為很優秀

布瑞達重機槍

該機槍戰鬥全重38.2千克,槍重19.4千克,專用的三腳架有多個保險開關,操作程序繁瑣,理論最大射速450發每分鐘,實際能打出200發每分鐘就非常不錯了。該槍還有防空型號,安裝在專用的防空腳架上,還增添了7.62毫米口徑版本。在使用中和日軍的92式重機槍一樣,彈藥手在旁邊拿著油刷子給彈板刷油,避免卡殼。

其實除了供彈方式奇葩和射速慢之外,該槍其他方面沒什麼大毛病,尤其是採用8毫米重彈,彈道性能較好,遠距離上精度和威力都不錯,屬於精確壓制一類的機槍。


二戰意大利布瑞達系列機槍,有人稱它最差勁,有人認為很優秀

布瑞達重機槍

意大利投降盟軍後,意軍依然使用布瑞達系列機槍,二戰後還進行了升級,重機槍由彈板供彈改為彈鏈供彈,火力持續形增加不少。不過不管如何修改,布瑞達系列機槍都屬於笨重落後的槍型,已經無法應對新的戰爭局勢,連二戰中的許多機槍都不如,因此戰後服役了一段時間後逐漸退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