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騎著大鵝的菩薩


騎著大鵝的菩薩

摩醯首羅天的緣起

騎著大鵝的菩薩

17世紀藥師眷屬之摩醯首羅天


梵天( brahma ),本來是印度教婆羅門教的神靈,由古至今流傳甚廣。可惜一般人並不知道它的來源,及其與佛教的相互關係,本文略為論述。

一、梵天的來源


梵天,是印度傳統信仰中天界的一部分,大梵天是梵界三天中地位最高者,統治者名為大梵天王,也稱為“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羅天”,統御一切梵界。

梵天與印度傳統哲學思想的“梵”密切相關。“梵”思想在印度有相當悠久的歷史。遠古時代“梵”最初指印度祭師祈禱的語言。在祭祀中,祭師們觀察祭祀的超驗現象,並意識到萬物的本質是無形和永恆的,將這種特徵稱為“ 梵。” 因此,“梵”後來被用於表達一種普遍、神聖的力量,以實現人與神溝通的目的。在吠陀時代,“梵”被視為宇宙的本原、神性來源以及靈魂最終迴歸之處。《吠陀》中的梵有祈禱、規則、儀式、儀式中的巫術力量的意思,因此,被當作一種實質。吠陀後期的奧義書宣揚“梵我( atman)同一”認為實質的“梵”是原人,創世的動因。抽象“梵”的人性化與神性化,有了梵天的信仰。在《摩奴法論》中,“梵天”就是“原人”,他創造了天地、空間、水等萬物。

根據《吠陀》所載,世間是大梵天所造,在他的不同部位分別出生了四個種姓,這個傳說就是印度種姓制度的來源。大梵天王神力無比,有千眼觀察世界,對世間一切變化洞察秋毫。《羅摩衍那》描寫梵王“有四個面孔,威力無窮”。《摩訶婆羅多》說梵王有“四部吠陀、四個形體”,而且“英勇無比,不可戰勝”。在往世書中,梵王又衍生出各種神話傳說。梵天的福報巨大,所以婆羅門教與印度其它的宗教、思想流派,都想投生梵天世界。印度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大梵天王的故事,他在早期婆羅門教信仰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騎著大鵝的菩薩

印度三大神

創造神梵王與毗溼奴( Vishnu)、溼婆( Shiva)並稱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但他始終未能在印度成為某一宗派的崇拜神。而且,隨著後二者的各種神話傳說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強大,他的創造作用被逐漸取代。大梵天王只是與毗溼奴和溼婆在哲學的解釋角度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神靈模式。這也就是在當今印度,與眾若林立的供養毗溼奴、溼婆的寺廟相比,專供梵天的寺廟寥若晨星的原因所在。

與其在印度教中的地位相左,在反婆羅門教基礎之上產生的佛教,卻與梵天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佛教的經典中,他反覆被提起,甚至從印度傳到了中國。

騎著大鵝的菩薩

佛教諸天圖

二、佛教對大梵天“創世說”的批判

論及佛教的梵天觀,首先需要了解佛教“天”的思想。佛教把宇宙之中的一切生命體分為十類,後六者稱為“六凡道”。相對而言,六道的天道為其它五種所不能比擬,是印度古代宗教宣揚的有信仰者死後的歸宿處。

天,梵語deva-loka,音譯提婆。“天”界是印度一般民眾的普遍信仰。初期佛教為了隨順當時印度的民俗,對在家信徒的教導也以生天為主。如巴利語經典《經集》就說,施食給沙門、婆羅門、乞食者,死後可生天。一般情況下,佛教把天界劃分為二十四種,稱為“二十四天”,裡面就有大梵天。可見,大梵天王在佛教的神譜體系中是比較受重視的。

佛教對大梵天王的重視,體現在兩個完全相反的層面:對大梵天王的“神靈”屬性,佛教並不否認,還把他納入護法體系;但對於梵天創世理論,堅決否認並給予無情批判。

根據婆羅門教傳說,一切有情皆從大梵天王而生,依照出生位置的不同,便有高低貴賤。婆羅門據此設置了四個種姓的社會階層,以自己的地位而驕傲。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了“緣起”之法,深明世間切事物與現象都是各種因緣和合而來,主張眾生平等,所以有情生命源於大梵天王的說法,當然也受到佛陀批判。“在世尊面前,梵天王只是眾多佛教信徒之一,誰都沒有承認他原是婆羅門教所敬奉的創世主。”

否定梵天“創世說”,第一種方法就是利用佛教的宇宙觀,淡化梵王的神聖性。佛教認為,在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佛土世界,每一世界也都有梵天與大梵天王的存在。如此一來,無形中消解了大梵天王的獨性與神聖性。比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就有多個不同的大梵天王出現。有時,佛陀甚至也稱自己為梵王,威德如神話中的大梵天王一樣15,所以也把“梵”或“梵王”當作名號之一,起到了對婆羅門種姓優越感的打擊作用,改善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狀。

第二種方法就是闡釋梵天不足的一面,從而消解他的權威性。比如在《長阿含經》中,梵天不敢回答比丘再三提出“四大構成的身體為什麼會壞滅”的問題,只能強撐門面,一再強調,“我梵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萬物,眾生父母。”到最後,大梵天王只能“執比丘右手,將詣屏處,語言:比丘!今諸梵王皆謂我為智慧第一,無不知見,是故我不得(能)報汝言不知不見此四大何由永滅’”。這個故事,顯示了梵王也有侷限的一面,是對大梵天王創世說的一種變相破斥。《出曜經》中佛陀說婆羅門人畜妻養子,生活奢華,與從梵天口中出生的說法並不相符。在《佛般泥洹經》中,大梵天還經常向佛陀請教生死之道。這都顯示梵王不如佛陀,是對傳統婆羅門教核心思想的顛覆。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從理論角度直接批駁梵天創世的“神話”。這方面的論述,《優婆塞戒經》很精彩,不僅批判了“大自在天”生萬物的理論,同時也駁斥了“毗溼奴用物幻化出佛陀”的故事。在所有對大梵天創世說進行批判的文字中,以印度後世大乘佛教的幾位祖師最為精細、系統和深入。如中觀學派龍樹的《中論》,開論即立“八不”宗旨,從宏觀角度掃蕩婆羅門的創世理論,後來再以“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一個偈頌,專門從“生”的方面,推翻“大自在天生萬物”的觀點。龍樹弟子提婆的《百論》,則專門立《破神品》,從批駁“有神”的角度來推翻大梵天創造萬物的理論基礎。唯識學派世親的《成唯識論》從自在天非實有、非常存、非遍佈的角度,破斥了大梵天主宰世間的理論。


三、佛教對大梵天的吸引和利用


佛教沒有徹底否定大梵天王作為一名“神靈的存在,及其福德、能力高於人間眾生的特徵。在佛典中,他與帝釋天並稱為“釋梵”,加上四天王稱為“釋梵四王”,他還被列為佛教“八眾”之ー。大梵天王常於佛陀說法時,與其眷屬一起,前去護持、聞法。比如,世尊開講《妙法蓮華經》之前,他就與其它諸天一道前來聽法,依次落坐在現場。講法過程中精彩、奧妙的部分,大梵天王也會以天衣、天花等天界的美妙物品來供養佛陀。如在《大般若經》《華嚴經》中都是這樣。他也會對那些遵從佛陀教法的弟子表示擁護與支持,或者進一步以神力顯示各種瑞相,令他們知曉並生起歡喜、信心。大梵天王甚至虔誠向佛陀請求,希望如來、佛法久住世間

無論佛陀在任何場所,幾乎都有他的出現和參與。太子出生之時,他來捧水沐浴。佛陀出行,梵王列行左右。佛陀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後下降時,梵王作為佛的右脅侍隨之而下。所以,梵王在犍陀羅的佛傳故事場景中,經常在三尊或五尊形式的浮雕中與帝釋天組成一對。

佛陀在金剛座上初成佛時,意識到眾生剛強難化,弘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於是一直沉浸於禪定之中。正是大梵天王的至誠勸說,反覆懇請,佛陀方才應允度眾。

在佛典中,無論任何一個佛土的佛在成道之時,都是那一方世界的梵王前來祝賀、供奉並勸請初轉法輪、度眾生。不僅娑婆世界的釋迦如來成佛時就是大梵天王前去勸轉法輪,毗婆屍如來成佛時,也是大梵天王勸請的。大通智勝佛成道時,還是梵王來勸請。他們總是能第一時間感受到佛成道時自然界的反應,然後迅速體會到佛陀當時的心境,立刻從天上下降人間,禮佛、散花、供養、殷勤啟請,最後如來現場開示,應允弘法度眾。

佛陀涅槃之後,梵王還與帝釋一起,共同抬棺送葬。甚至,面對當時悲苦不已的大眾,他還站在佛法的角度進行了好言勸慰。佛教樹立大梵天王為護法典範,對佛法的傳播確實可以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梵王,有時也會代佛說法,並且佛陀親自為其印證。梵王還懇請佛陀,攝化那些未入道的聲聞弟子。有時,佛陀也借梵王之口,壓制婆羅門人的傲慢。在當時的普通大眾看來,梵王是極其神聖的,於是佛教也常借用跟梵王有關的詞表達佛教的思想。如佛陀通曉世、出世間的道理,被認為明解“梵法”。佛陀神通廣大,被認為能夠跟梵王交流,這無形中也提升了佛陀在非佛教信眾中的地位。佛陀的莊嚴、威儀與持戒精嚴,被認為是“梵行清淨”。有時,為了度化契機的眾生,佛陀也會化現為大梵天王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

佛經中甚至還記載了一個梵王度化釋迦佛的前世往生梵天的故事:釋迦佛陀過去世時,曾生於地主王的國家,名叫焰,慈悲太子是他的好朋友。焰鬟繼承父位,擔任國家的大典尊(宰相)。他治國有方理政有序,深得國王及各諸侯的依賴。一度身兼七國相位,位極人尊。可是焰卻突然生起厭離之心,通過修法,感得大梵天王現身其前,“梵天王即化為童子,頭五角髻,在典尊上虛空中坐”,為他說法教導。之後又度他出家修道,最後得生梵天。在此段故事中的五髻童子,也是後世水陸畫或造像中童子形象的大梵天王的來源與出處。


騎著大鵝的菩薩

15世紀 魯賓美術館藏“大黑天”

大梵天另外一個化身“摩醯首羅天”,有時也叫大黑天( mah a ka la),也是佛教的守護神,有戰鬥神、財福神(廚神)、冥府神等幾種特性,形象多種多樣。在密教中,他現身於胎藏界曼萘羅金剛部中,位列左方第三位,呈現黑色極忿怒相。藏傳佛教不少寺院,建有供奉此神的大殿。古代印度佛教已經開始供奉大黑天,唐代義淨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就有相關記載。南北朝至唐代時期,“ mahakala”傳入中原地區,最初被稱為“摩睺羅”。宋元之際,形成一種嬌憨嫩白、大頭圓臉、身著中原兒童服裝、手持蓮花、荷葉的泥塑娃娃玩偶,簡譯為“磨喝樂”,這類題材在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上亦十分盛行,也是今天各種娃娃類吉祥物的來源。大梵天王的形象,對印度佛教彌勒菩薩的造像也有直接的影響。在早期印度佛教造像中,彌勒菩薩與婆羅門行者是一樣的,而婆羅門行者則與梵王是樣的。彌勒菩薩這種造像特徵,與其出身和在佛教所處的地位有密切的關係。和悉達多太子出身於剎帝利種姓不同,彌勒菩薩出生於一個婆羅門家庭,更重要的是,彌勒菩薩被釋迦佛授記為未來佛,為了成佛,他需要專心修行。因此,彌勒菩薩就被塑造成了與梵王和婆羅門修行者一樣的形象。

騎著大鵝的菩薩

摩醯首羅天

騎著大鵝的菩薩

18世紀 大梵天像

騎著大鵝的菩薩

早期斯瓦特風格 釋迦摩尼與二供養

漢傳佛教中,除了寺院裡供養的“二十四天”外,梵王的影響還體現在水陸畫中。完整的佛教水陸畫中,一般都至少會有一組梵王的畫像,有時候會有三組,包括梵王的三種天的各種神王,屬於主要供奉的“正位神祗”的一部分,畫像位於主要供奉的正位神祗的一部分,畫像位於左邊的第42~44位之間。

騎著大鵝的菩薩


四、結語

由上可知,大梵天王本是印度傳統信仰中一位具有創造性的、主宰人世的天神,被認為威力無邊、神通廣大。佛教出現之後,一方面被佛教從理論上批判,降至六道中天道的一員普通“神靈”,非但不能主宰世間的生命,反而與世間的人一樣處於生死輪迴之中;另一方面,佛教也沒有完全否定大梵天王的存在,而且順應當時社會民眾的心理,將他吸收到佛經典籍中來,成為了佛教在天界有情的擁躉之

從大梵天王與佛教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出佛陀對待印度傳統信仰和習俗的態度。他一方面堅決批判與佛教“緣起”思想相左的“有神”觀念,另一方面也順應世俗,儘可能地吸收傳統信仰的神靈到佛教中來,服務於佛教傳播、發展的內在目的。這種方式,既可使佛教保持自己的理論特色,同時又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這也就是後來佛教能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B.R.Sharma, The Concept ofātman in the Principal Upanisads, New Delhi:Dinesh Publicatioins, 1972, PP.16-18.

2、A.B.Keith, 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Veda and Upanishad, Co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5, P.445.

3、[印]德·恰託巴底亞耶著, 王世安譯:《順世論》, 商務印書館, 1992年版, 第156頁。

4、《愛多列雅奧義書》, 載《徐梵澄文集第十五卷·奧義書》, 上海三聯書店, 2006年版, 第9-10頁, 第4頁。

5、蔣新忠譯:《摩奴法論》第一章,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年版, 第4頁。

6、《梨俱吠陀·原人歌》, 載巫白慧《吠陀經和奧義書解析》, 東方出版社, 2000年版, 第50頁。

7、《增一阿含經》卷7, 《大正藏》, 第2冊, 第581頁。

8、[印]蟻垤著, 季羨林譯:《羅摩衍那》, 譯林出版社, 2002年版, 第22頁。

9、[印]毗耶娑著, 金克木、黃寶生等譯:《摩訶婆羅多·森林篇》,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年版, 第389頁。

10、黃寶生:《神話和歷史:中印古代文化傳統比較》, 載《外國文學評論》, 2006年第3期, 第9頁。

11、《優婆塞戒經》卷5, 《大正藏》第24冊, 第1062頁下-1063頁上, 第1062-1063頁。

12、《梨俱吠陀·原人歌》, 載巫白慧《吠陀經和奧義書解析》, 東方出版社, 2000年版, 第50頁。

13、巫白慧著:《吠陀經和奧義書解析》, 東方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94頁。

14、《長阿含經》卷6, 《大正藏》, 第1冊, 第36-37頁。

15、《長阿含經》卷16, 《大正藏》, 第1冊, 第102頁。

16、《毗溼奴往世書》 (Ⅲ.17.pp.8-13、36-45;Ⅲ.18.pp.1-33) , 參考葛維均《毗溼奴及其一千名號(續三) 》, 載《南亞研究》, 2006年第2期, 第65頁。

17、《中論·觀因緣品》, 《大正藏》, 第30冊, 第1頁, 第2頁。

18、《百論·破神品》, 《大正藏》, 第30冊, 第170-173頁。

19、《成唯識論》卷1, 《大正藏》, 第31冊, 第3頁中。

20、《長阿含經》卷3, 《大正藏》, 第1冊, 第16頁中。

21、《菩薩本行經》卷1, 《大正藏》, 第3冊, 第112頁。

22、《長阿含經》卷1, 《大正藏》, 第1冊, 第8頁。

23、《大般涅槃經》卷3, 《大正藏》, 第1冊, 第205頁。

24、《長阿含經》卷5, 《大正藏》, 第1冊, 第32-33頁。

25、《大正藏》, 第54冊, 第209頁。

26、A.C.Soper,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scona:1959, pp.216-217.

27、戴曉雲著:《佛教水陸畫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02頁。

騎著大鵝的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