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明先生是中國畫革新的闖將,是“新金陵畫派”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當代中國美術界畫品和人品一致的傑出中國畫家。亞明先生說過,“中國畫有規律而無定法”,他遵循此理在中國畫創作中窮物之理。因此,他的藝術之作,既是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的延續,又溢滿著新的時代風采。
亞明:(1924-2002年),近代著名畫家,金陵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原姓葉,名家炳,號敬植,後改名亞明。歷任無錫市美協主席,江蘇省美術工作室主任,華東美協理事,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協江蘇分會主席,中國美協常務理事。
1924年,亞明出生在合肥市城南王箍桶巷一個普通的平民家庭,本名叫葉家炳。他的父親曾在李鴻章家中做倉房管事。
亞明原先在城南的教會小學上學,他的洋同學山姆手裡有很多洋片畫,年幼的亞明愛不釋手,借來臨摹,畫的竟然非常逼真。星期天他總是跟著山姆去教堂,但不是去做禮拜,而是去看教堂恢弘的壁畫。教會小學的日子,給了亞明對繪畫最初的啟蒙。
然而,1937年父親病逝,家中失去了頂樑柱,斷了經濟來源,亞明只得輟學。而後,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在一陣狂轟濫炸下,葉家所在的小巷瞬間變成殘垣斷壁,遍地狼藉。
幼年喪父,無家可歸,國家危難,年幼的亞明一夜之間成長了許多。為了生活,媽媽拉著姐姐上山挖野菜,而亞明則是下河摸魚賺錢、在街邊賣捲菸補貼家用。
雖然生活艱辛,但亞明並沒有放棄畫畫,反而是一有空閒就拿起紙在路邊勾勾畫畫,引得路人連連誇讚,甚至還帶動了煙攤的銷量。
1939年深秋的一天,亞明在山腳下的一個村莊擺煙攤,偶遇了打游擊戰的新四軍隊伍,這支隊伍約有20多人,雖然衣衫襤褸,但都精神抖擻。為首的軍人告訴亞明:“我們是打日本鬼子的人民子弟兵,是新四軍。”亞明一聽心裡一亮,連忙說:“我要加入你們的隊伍,我也要參軍打日本鬼子,要報仇!”
連長笑著同意了,讓亞明回家徵求母親的意見。母親聽說亞明想參軍,就說:“去吧,打日本鬼子,保家衛國。”這一年,15歲的亞明成了一名新四軍小戰士。
1941年,亞明被組織上送入新四軍管轄的解放區中學就讀,第二年,又被送入淮南藝專培養。1943年,亞明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戰時美術宣傳、後勤和看守戰俘工作,從此以後一手拿筆,一手拿槍。
10年間,亞明隨軍轉戰魯、蘇、皖三省,不僅養成了他豪放、不畏艱險的精神,在黨宣工作中,他的繪畫水平還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基於幼時蒙發的繪畫興趣,亞明在抗日宣傳工作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繪畫技術。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後,結識了當地的一批國畫家——呂鳳子、錢松巖、周懷民、秦古柳。當時美術界非常時髦“取消國畫”,他卻激流勇退,公開批判這一荒謬觀點,並於1953年改畫國畫。
同年到南京,開始了他的美術領導生涯,和呂鳳子、傅抱石、陳之佛、錢松巖等一批大師朝夕共處,專攻中國畫,擅人物、山水。
1960年,由亞明先生負責籌劃和帶領的“江蘇國畫工作團”,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支持下,跨越祖國山河二萬三千里,進行寫生和創作,後以“山河新貌”畫展隆重舉行於北京,實現了中國傳統山水畫在思想上、筆墨上的一次歷史性大變革,在中國畫壇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劃時代影響,“新金陵畫派”及其代表人物也因此而為世所公認,並由此被載入中國現代美術的史冊。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藝術家也有著自己的癖好,有的還是不怎麼健康的癖好。亞明愛煙,那是愛得出奇。每作畫,右手握筆,左手夾煙,口中吞煙吐霧,筆底雲水奔騰。每每畫興大發,一邊叫人鋪紙,一邊讓人點菸。
燃起菸捲,不住地吸,不停地畫,煙興濃畫興足,往往便是出作品的時候了。一支將盡,侍者馬上續上一支,稍一怠慢,亞明便住筆斥道:“只知讓我幹活,嘴總不能閒著吧。”
亞明的畫室堆滿了煙,都是行行色色來訪者提溜來的禮物。中華、玉溪、南京、東渡、迎客松,牌子挺多,他弄不清爽,也不論好孬,一咕弄地抽。專抽名牌的,那是擺場面,讓人看的,未必抽得出味道;亞明則不然,為的過癮,那才叫真正的“君子”,知之味深,入了佳境。
好心人勸其戒菸,以為不利健康,亞明不屑一顧,自有理論:“無煙無畫,畫畫人不能作畫,活著也難受,憋死,反正一死,一死了之。”性情中人說起話來也是愉快無忌。
說歸說,終是“吸菸有害健康”。和傅抱石愛酒成癖得病一樣,亞明終因愛煙而患肺癌住進了醫院。他依然樂觀地笑著說:“我得了一塊銀牌,金牌是愛滋病,癌症算是亞軍吧。亞明,從來不做老大。”復又嘆道:“死不可怕,只是再不能與那煙作伴,畫也畫不成了。”
愛煙之深切,可謂不慚前賢。明末清初張岱曾雲:“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亞明愛煙,愛出一片天真,煙與畫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了。
-END-
閱讀更多 紅鯉魚文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