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趣說京劇大師們演出《群英會》的臺前幕後

京劇《群英會》是一出典型的群戲,有幾件趣事是與《群英會》有關的。

趣說京劇大師們演出《群英會》的臺前幕後

老報人徐鑄成曾講過這樣一件事:1945年抗日勝利,陪都重慶一片歡騰。當時在重慶的厲家班貼出《群英會》以示慶祝,由重慶知名演員和名票友聯合演出。

蔣介石對於其他節目不感興趣,只想看看《群英會》。不料因那天有事,蔣介石沒有按時到場,直到大戲開鑼之後,他才匆匆就座。

蔣介石看得很認真,很快進入了劇情。只聽臺上周瑜一聲傳令:“大開儀門,有請蔣先生。”幕條掀開,一個白鼻樑、八字鬍、綠服飾,邁著鴨鵝步的方巾文丑上場了,此即漢末三國時期自作聰明的倒黴蛋兒蔣幹。演員的表演醜中帶雅,雅中帶傲,舉手投足間盡顯詼諧,很見表演功底。

趣說京劇大師們演出《群英會》的臺前幕後

但蔣介石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頓時面色很不好看,見這位蔣氏先人一副媚骨賤相,他大為掃興,不等再看下面蔣幹盜書、周瑜打黃蓋等精彩表演,就滿臉怒氣走出了劇場。

演員們大惑不解,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飾演蔣幹的演員更是萬分緊張,是自己演得不好,還是何處發生差錯?連蔣介石的左右也說不清這個問題,覺得很可能是用那位“蔣先生”影射了這位蔣先生。但人家蔣幹自東漢時期就姓蔣,總不能因為當代的蔣介石而改姓氏吧!

新中國成立以後,有一次中國戲曲學校組織教師勤工儉學義演。原本的蔣幹是哪位老師我忘記了,蕭長華先生看到賣票的情況不是很好,便找到演出的組織者們,自告奮勇要求登臺演出。組織者卻不過老先生的願望便同意了,還掛出了“特煩蕭長華飾演蔣幹”的水牌。沒想到剩下的票一下子都賣出去了。

2014年,國家大劇院舉辦紀念富連成成立一百一十週年的演出,劇目就是全本《群英會》。其中“盜書”一折是蕭潤增、蕭潤德、蕭潤年昆仲三位合演的。

趣說京劇大師們演出《群英會》的臺前幕後

蕭氏三昆仲


1957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彩色戲曲電影《群英會》、《借東風》。這個電影基本上可以說是富連成的教學成果彙報。馬連良的諸葛亮,譚富英的魯肅,葉盛蘭的周瑜,袁世海的曹操,裘盛戎的黃蓋,蕭長華的蔣幹,孫毓堃的趙雲。光這一串名字就夠瞧老半天的了。據說還有兩個遺憾,一個是本來想請郝壽臣先生飾演曹操,郝先生婉拒了。另一個是本來還要拍《華容道》,請李洪春先生扮演關羽,後來擱淺了。

趣說京劇大師們演出《群英會》的臺前幕後

拍電影的工作照,坐沙發的是蕭長華老先生

坊間傳聞,蕭長華先生對老幾位的評價是:“連良有點走跡了,盛蘭還差點火候,最規矩的還是富英。”。

採訪譚元壽先生的時候,譚先生說一般譚富英先生演魯肅,上場對兒是“劍氣衝霄漢,文光射鬥牛”,據說是餘叔巖先生的念法。到拍電影的時候,譚富英先生唸的是“運籌扶漢室,參贊保東吳”。他曾經問過譚富英先生為什麼改了。譚富英先生說:“先生就在邊上坐著,我不能念餘先生的詞啊。”

1959年,為了給國慶十週年獻禮,依據《赤壁鏖兵》改編了《赤壁之戰》,基本上還是《群英會》的路數,只不過前面加上了孫權與群臣的討論,後面加上了周瑜與黃蓋的餞別。尤其是“壯別”一場,詞句雋永,唱腔激昂,成為目前很受小生和花臉歡迎的對唱劇目。

譚富英先生飾演魯肅上場時有一段流水:“殘暴之師壓北岸,過江決策扁舟還。”真是天籟之音,過耳不忘。《赤壁之戰》的演員陣容也可以說震古爍今。婁振奎的孫權,李和曾的張昭,裘盛戎的黃蓋,譚富英(李少春)的魯肅,葉盛蘭的周瑜,譚富英的劉備,馬連良的諸葛亮,袁世海的曹操,孫盛武的蔣幹。

趣說京劇大師們演出《群英會》的臺前幕後

譚富英之劉備,馬連良之諸葛亮,李少春之魯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