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嘉靖怪事:晝為按察使,夜為入室賊,山東第一大盜落網記

中國有句俗話,叫官匪一家親。這話是說某些壞了良心的貪官汙吏,勾結地方豪強惡霸,殘害百姓。他們看起來穿著一身光鮮亮麗的官服,乾的卻全都是比強盜還過分的腌臢事兒。在這句話中,官是官,匪是匪,雖然他們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殘害百姓,但畢竟在身份上,還是有所區別的。那麼有沒有既當官又當匪(單純字面意義上的匪)的人呢?

肯定是有的。如果看歷史方面書籍比較多的朋友,可能當場就能舉出例子。

比如隋朝的麥鐵杖,他是南方人,在入隋之前,他曾負責專門給陳後主陳叔寶執掌御傘,這雖然談不上什麼官,但多少也是有個官方背景。他的任務很輕鬆,只需要在每次上朝的時候負責站在陳叔寶旁邊給陳叔寶打傘就行。於是,每次下朝之後,他仗著自己體力好,腿腳快,步行一百多里跑到附近州縣去當強盜,搶了東西再跑回來。這樣偷了十多次,可能就著一隻羊可勁兒薅,結果被人發現了告到朝廷。朝中官員開始還不相信,因為麥鐵杖每天早上都按時上朝,怎麼有時間去這麼遠的地方當強盜呢?事實證明,麥鐵杖確實有這個本事。

嘉靖怪事:晝為按察使,夜為入室賊,山東第一大盜落網記

我說這些,是想引出明朝一個更奇葩的人。此人官居山東按察使高位,卻還改不了早些年愛當強盜的習慣,最終栽在一個退休老捕快的身上。下面,我們來詳細說說關於這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清朝許奉恩的《裡乘》。

明朝嘉靖年間,關中有位秀才褚作典,此人文可提筆寫詩作畫,武可躍馬彎弓擊劍,典型的文武全才。和麥鐵杖一樣,他的一身功夫也是全在腿上,彈跳力極為驚人,有次和一群好手互相切磋,他奮力一躍,能摸到真定府銅佛的頭頂,當時就贏得滿堂喝彩。

因為有著一身不錯的功夫,褚作典結交了不少江湖好漢,也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慣,比如——賭博。褚作典賭品極好,賭桌之上,從不靠自己的過人武力仗勢欺人。他為人豪爽,有錢時一擲千金,沒錢就夥同那幫綠林兄弟攔路搶劫,日子過得好不自在。

後來,許是經過高人指點,他帶著自己的一身武藝,投軍去了。嘉靖年間,東南沿海有倭寇作亂,褚作典憑著自己的一身武藝,在打倭寇的過程中屢立功勳,被提拔為山東按察使。

嘉靖怪事:晝為按察使,夜為入室賊,山東第一大盜落網記

紅樓夢中,賈雨村當上應天巡撫後,怕門子說出自己從前的糗事,隨便尋了個理由把門子發配得遠遠的。褚作典不然,他好像從來也不在乎讓人知道自己的過往,當上按察使之後,和之前的那幫綠林豪傑江湖兄弟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有事兒沒事兒還客串一下江湖大盜,找找當年的感覺。

有這麼一位按察使,當地治安可想而知了。山東百姓在這群江洋大盜的摧殘下,苦不堪言。老百姓把他們對這群大盜的痛恨和不滿寫成了一首童謠,很快就傳遍整個山東。童謠是這麼說的:

君勿行郊藪,陸有攔路虎;君勿行江湖,水有吞舟魚。

意思很簡單,就是偌大一塊山東,竟無一塊淨土,走哪兒都有人攔路搶劫。

山東巡撫聽到這些童謠,自然很不開心。按察使作為一省負責刑獄的最高官員,自然是有責任的。巡撫把褚作典找來,把童謠念給他聽,讓他多抓抓治安工作,儘快把山東境內的盜賊肅清。

嘉靖怪事:晝為按察使,夜為入室賊,山東第一大盜落網記

巡撫發話了,褚作典不能不有所表示。當然,他自己作為山東境內最大的強盜頭子,他也不能真的有什麼表示。於是,一陣雷聲大雨點小的面子工程過後,強盜們暫時是不出來搞事兒了,但真被抓起來的,一個都沒。

抓不到,不是捕快們不盡心,而是強盜們有保護傘。這邊捕快還沒出發,那邊強盜們就得到消息了,自然是勞而無功。

但是,正如水滸傳中陽穀縣知縣發下文書要求獵戶們捕殺老虎有期限一樣,官府被捕快們也是下了任務的,再抓不到人,是要受懲罰的。

當地捕快們其實都知道最大的強盜頭子就是按察使褚作典本人,本省的江湖好漢也喜歡在按察使的府邸聚會,但他們沒有證據,也沒那個本事去找證據。

眼看著最後期限越來越近,這群捕快們不甘心坐以待斃。他們聽說隔壁河南省有個武藝高強,辦案經驗極其豐富,已經退休的老捕快,就湊了點錢想讓老捕快出馬幫他們完成這個任務。

這位老捕快名叫梁科,不管是個人武藝,還是辦案經驗,都是頂尖的。他已經退休了,自然不是很願意長途跋涉去山東吃苦。山東捕快們也不氣餒,在和梁科交談的過程中,總是要吹噓一下樑科當年的武勇以及自己這些人的難處。

嘉靖怪事:晝為按察使,夜為入室賊,山東第一大盜落網記

為了請梁科出山,他們說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話:“今盜風雖熾,均非公敵。如勉為一行,使若曹知捕班中尚有老廉頗在,當不敢逞。否則若曹不為公年老,反笑公膽怯,當日之英雄掃地矣!”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說現在山東強盜雖多,但都不是您的對手。您如果可以出手教訓他們一下,也可讓這群無法無天之輩知道我捕快行中還有您這樣的老英雄。我們來請你的消息他們可都是知道的,如果您不去的話,他們難免笑你沒膽子。

梁科英雄了一輩子,豈能甘心臨老之時被一群強盜笑話,於是決定前往山東除盜。

前面我們說了,其實捕快們都知道按察使衙門是最大的賊窩,但是他們沒有證據,不敢去闖,也沒那個本事去抓人。現在梁科來了,雖然他也沒膽子去闖按察使衙門,但他是有能力抓到人的。

梁科到達山東後,根據捕快們提供的信息,知道按察使褚作典本人就是山東境內最大的強盜。褚作典身為地方官員,出去做強盜生意時肯定會改裝蒙面,只要等到他下一次手癢,出門做案的時候,把他當場抓住,自然就可以解決問題。

於是,他天天在按察使府邸附近轉悠,等著褚作典下一次做案。

很快,機會來了。

一天晚上,還是二更天的時候,有一黑衣蒙面人,從按察使府邸躍牆而出。梁科知道,這是褚作典手癢了,於是耐心等待,做好準備,等褚作典做完一票回來的時候再突然襲擊。

嘉靖怪事:晝為按察使,夜為入室賊,山東第一大盜落網記

梁科作為一個河南捕快,能被專門請到山東來,當然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手妙到毫顛的彈弓之術。當晚四更,褚作典作案回來,故技重施,飛躍上牆。老捕快梁科抓住機會,急忙挽鐵弓扣彈丸,彈丸到處,正中褚作典前額。

當然,褚作典也不是無名之輩,雖然中彈,但還是強提一口氣飛身入牆了。

之後的事情就比較簡單了,梁科上報官府,指出按察使府邸裡就窩藏著大盜。

巡撫見有如此奇事,親自帶人前往按察使府邸搜查,褚作典起初還想抵賴,但額頭上的傷出賣了他。褚作典只得乖乖認罪,承認自己就是山東最大的賊盜,巡撫把此時奏明朝廷,朝廷下令將褚作典就地正法。

其實這故事並不複雜,對於看慣了金庸小說的我們來說,或許還有點小兒科。最後說一句,我也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也許就是古人寫的一篇武俠小說呢?

參考文獻:《裡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