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每年流感死幾萬人,新冠病毒危害沒有流感大,卻這麼緊張呢?

用戶406902357159


為什麼每年流感死幾萬人,新冠病毒危害沒有流感大,卻這麼緊張呢?


題主是個明白人,很多人的確不知道普通流感也能導致幾萬人死亡,這個數字聽起來比我們正經歷的冠狀病毒還要可怕,但的確是事實的存在。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在世界範圍內,流行性感冒每年估計造成300萬~500萬例嚴重疾病,其中有29萬~65萬人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屬於傳染病範疇。

1889年~1890年, 英國暴發流感, 當時人們只知道有細菌, 後來發現的比細菌還要小得多的稱之為“病毒”的微生物, 所以可想而知, 科學家們最初都只想從細菌的領域去尋找引發流感的病因。



隨著科學家們對“病毒”的深入研究,慢慢有了疫苗的誕生,這也使流感的死亡率得到降低。

然而,流感具有不可預測、不可防控的特點。由於甲型流感病毒宿主範圍廣, 可以感染野禽、家禽、牲畜以及人等多種動物, 因此從這種流感病毒的自然生態分佈來看, 消滅流感病毒是不現實的, 流感大流行的發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導致流感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最有可能經過跟人類接觸比較密切的動物, 通過跨越種屬屏障感染人,舉個例子:

流感大流行病毒多是由於人和動物流感病毒的重配所產生的。

1957年的大流行毒株其HA, NA以及PB1基因來自禽流感病毒;

1968年的大流行毒株其NA以及PB1基因來自禽流感病毒;

2009年的大流行毒株是人、禽和豬流感病毒三源重配而來。

一直以來, 主要關注的是禽流感和豬流感.近年來研究表明, 犬群中流感病毒的多樣性正在逐步增加, 從而也增加了對人群的威脅。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在公報中說:“......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並做好準備,因為流感大暴發的代價將遠遠超過預防的成本。”

為什麼相比於冠狀病毒,人們緊張度明顯不夠?

原因之一是,我們所關注的新聞範圍狹窄,且年代相對較為久遠。歷史上比較重大且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流感大流行是在1918年的西班牙,後來流行到美國、英國等多個國家;

原因之二是之前網絡還沒有盛行,人們瞭解動態的時限性不夠。距離我們較近的是2009年的甲流感染,當時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然而,那會智能手機剛剛普及,很多人家中尚沒有網絡,大多數只能通過電視機瞭解動態,缺少了網友之間的互動;

所以,根本原因還是人們對於流感的認識不夠深入。

為什麼新冠狀病毒令人如此緊張?

一,波及範圍廣。由於中國人口流動性大,加上春節客流高峰,造成全國大面積感染。不僅如此,世界已經有近30個國家。

二,傳染速度快。目前數據顯示:全國當前確診新冠狀病毒患病人數達63936人,另有一萬餘人仍在觀察當中,其中患病死亡者達1381人,令人懼怕的是,從發現疫情到此數字,期間僅2個月。


三,沒有特異性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宣佈,預計此次病毒疫苗研製大概需要18個月,為此國家開始停工、停學、停生產,否則按照病毒的傳播速度來看,未來流行相當於一次流感大流行。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將持續更新相關醫學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