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台湾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上面绿色,背面紫色,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菱状圆形,长2.7-3.5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是附生性兰花,以气生根附着于岩石或树干生长,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份。因此,植料以疏松透气的材料为佳。所以盆栽材料最好不选单纯表土或园土,而选用如水苔、树皮、树蕨根、碎砖瓦、椰子壳。纤维、陶粒等基质为宜。或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木炭上,让其自行攀附生长,PH值为6.5左右。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种植蝴蝶兰应选用竹编器皿、多孔陶瓷盆或特制兰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料盆。种好的幼苗不要搁置在地上,应挂起或摆放在架子上,以利于气根伸长和生长,便于盆中基质干燥后吸收空气养分,注意避见因底孔堵塞积水导致烂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虫钻入盆内危害植株。

蝴蝶兰属单轴型兰花,一生只产生一条主茎和一个生长点,种苗繁殖主要采用组织培养、无菌播种繁殖和花梗催芽繁殖法等方法。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组织培养和无菌播种用于大规模生产繁殖;分株繁殖通常用于少量繁殖或家庭繁殖。分株法操作简单,但相对成苗率较低,其具体做法如下:当花凋落后,留14个节间,多余的花梗用剪刀剪去,然后将花梗上部13节的节间包片用利刃切除,用蘸有吲哆丁酸或生根粉的药棉均匀涂抹在裸露的节间,将处理过的兰株置于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5~28℃。2~3周后即可见芽体出叶,3个月左右可产生3~4叶带根的小植株,即可切下上盆栽植。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别名蝶兰,花朵开花了好似蝴蝶般飞舞

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似蝴蝶般的兰花”。它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归入气生兰范畴,可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蝴蝶兰色彩多种,从纯白、粉红、黄花着斑、线都有。育种家们利用各地搜取到珍贵的原种进行人工交配,改良出各种花色、花型,在花的尺寸上也有惊人的成就,当今达六寸的大白花,近五寸的粉红花,各种黄花红斑、红点、红线、纯黄、白花红心等色彩在各处兰花展都可看到。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