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建築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歷史上隨著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而互相影響。而

東亞地區“塔”式建築的流變,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這種源於印度“窣堵波”(梵文stupa,中文名由玄奘翻譯)的建築跟隨佛教的腳步進入中國,發展出了“塔”這一建築樣式,進而影響了長期向中國學習的日本。更重要的是,在這期間,各國的匠人們紛紛向著本土化的方向對其加以改造,使其從此在這兩個一衣帶水的東亞國家裡發展壯大。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塔”式建築的傳播路徑及大體時間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塔的歷史。

印度——“塔”之濫觴

如前所述,塔的原型是古印度的窣堵波,它指代的是佛陀釋迦摩尼的墳冢,埋藏著釋迦摩尼的舍利。由於佛教早期禁止偶像崇拜,因此窣堵波就成為了信徒們最主要參拜的信物。現存於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附近的桑奇大塔(The Great Stupa at Sanchi),就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早期窣堵波。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外表基本沒有任何裝飾,造型簡潔雄渾

只看外形的話,或許很難想到它和我們中國或日本的塔有什麼聯繫,因為它們實在是截然不同——

  • 它的整體像一隻倒扣的碗(中國古代稱作“覆缽”),其內部是土心(嗯,實心,進不去的),外表砌以磚石;
  • 往上是一個立方體的平臺(中國古代稱“寶匣”);
  • 再往上則是三重傘蓋(或叫“相輪”),象徵著菩提樹。

雖然外形有著天壤之別,但後世“塔”的關鍵要素:覆缽和相輪,它已經都具備了

此後,印度窣堵波開始朝著覆缽減小、相輪增大增多的方向改變,並且底部又增加了基座

,形狀或方或圓,上刻以多種形態的雕塑。最典型的例子,如塔克西拉(位於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出土的一座古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公元一到三世紀)的犍陀羅窣堵波——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這應該就是中國式塔的真正原型。至此,萬事俱備,只欠東傳

中國——樓閣式改造

東漢明帝永平年間,白馬寺這一“中國佛教祖庭”成功興建。白馬寺中建造的佛塔,自然也成為了中國最古老的佛塔。

雖然今天已經看不到它的實物遺存,但我們還可以通過史料記載來一窺它的模樣——

“自洛中構白馬寺······為四方式。凡宮塔制度,猶依天竺舊狀而重構之,從一級至三、五、七、九······謂之‘浮屠’,或雲‘佛圖’。”——《魏書·釋老志》

其中所稱的“四方式”,應該指的就是其方形的塔基,並且根據它說的“依天竺舊狀”,可以推測白馬寺塔的造型應該就是塔基+覆缽+相輪

那麼,塔又是如何逐漸過渡到中國式造型的呢?

這就不能不提中國本土的“樓閣建築”了——

我們知道,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漢代的建築其實就已經呈現出一派“高樓林立”的景象,這也是和後來的明清北京城等城市完全不同的一大特點。漢代的未央宮、建章宮都是樓臺林立,因為漢代皇帝尤其是漢武帝受方士的蠱惑,認為“仙人好樓居”,因此在宮廷中建造許多樓閣建築以迎仙。而在民間,求仙的思想之盛也不遑多讓,這從出土的大量明(冥)器中也可以體現: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七層連閣式陶倉樓明器,高1.92米,可以想象真實的建築能有多高······

可以說,即使是塔出現之前,漢朝城市的天際線也是十分精彩的。

而“塔”的誕生,正是源於聰明的中國匠人們將印度的窣堵波中國傳統的高層樓閣建築

合二為一。

······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週迴,可容三千許人——《後漢書·陶謙傳》

其中,“上累金盤,下為重樓”,指的正是這一結合——“金盤”指窣堵波上部的相輪,而“重樓”自然就是中國式的樓閣

塔式建築在中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是魏晉南北朝的動盪年代——畢竟人們都需要精神慰藉,佛教得以在民間迅速發展,也才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也正是在這期間,誕生了整個人類歷史上最高的木結構建築——北魏洛陽永寧寺塔(高達130餘米)。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永寧寺塔復原圖,據社科院楊鴻勳老師

(關於永寧寺塔,詳細信息可看這篇文章: )

但就像大多數木建築那樣,永寧寺塔於公元534年被焚燬,此時距離它落成才剛剛過去十八年。大火燒了三個月,甚至一年後仍有煙氣從廢墟中瀰漫出來。

或許也是出於防火的原因,再加上中國燒磚技術的發展,此後的便是磚石塔逐漸佔據主流,還發展出了在外表覆以一層琉璃的琉璃塔(最典型的就是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塔,不過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被毀)。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遺址

而在外觀上,中國塔發展出了2種主要形式,分別是:

  • 樓閣式塔
  • 密簷式塔

這2種形式最為典型的例證,恰是今天西安市內兩座唐代的遺留——大雁塔與小雁塔。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大雁塔,樓閣式塔的代表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小雁塔,密簷式塔的代表

二者外觀上的區別,相信大家也已經看到了:

  • 所謂“樓閣式”塔,上下所有層的高度都差不多,都有完整的內部空間,只不過面積向上逐漸縮小;
  • 而“密簷式”塔則只有第一層是完整的一層,再往上就是很多層屋簷密密麻麻地疊加起來。

雖然中國的智慧工匠對其外形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改造,但始終沒有“忘本”——位於寶塔最高處的塔剎,始終是中國的高層建築能否稱作“塔”的關鍵:只要頂部有塔剎,哪怕你只有一層,你也能叫做“塔”;相反,如果沒有塔剎,即便高度再高,也只能稱作“閣”。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頤和園佛香閣,只能叫“閣”


日本——“塔”式建築的“再傳弟子”

我們知道,在歷史上日本長期都是中國的學生,在建築方面也是如此——一開始,是通過朝鮮半島(尤其是當時“朝鮮三國”中的百濟)來間接學習,爾後等到隋唐時期,更是不畏狂風大浪,直接派出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公元552年,日本欽明天皇十三年,佛教通過朝鮮半島的百濟傳入日本,從此日本的歷史進入了飛鳥時代,日本對中國建築的學習也從此開始。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到公元624年為止,全日本佛寺的數量就已經達到了四十餘座,這些都是在百濟工匠的幫助下建造的。

飛鳥時代最重要的建築遺存,當屬位於奈良的法隆寺,它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古老的木構建築,沒有之一(它建於公元7世紀,相比之下,中國最早的木結構建築五臺山南禪寺大殿則是建於8世紀)。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法隆寺,初建於607年,不過目前的遺存普遍認為是670年重建的

如圖所示,金堂(左側)與五重塔(右側)是法隆寺的核心建築,它們在視覺上呈現出一種特殊的“非對稱構圖”,其中的五重塔便是日本塔建築的最典型的代表。

與中國相反,木結構的塔在日本佔據了絕對主流,而中國的木塔,如今只有“應縣木塔”這一座獨苗,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成千上萬的磚石塔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中國河北“定州塔”

並且,日本塔也沒有像中國那樣演繹出眾多的造型——從飛鳥時代直到江戶時代(1603年-1868年),日本木塔在外觀上始終沒有大的變化:多為正方形平面,層數為3或5層,高度多在二三十米左右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法起寺三重塔,與法隆寺五重塔處於同一時代,可以說它們都是日本木塔的“祖先”


番外:詳解中日木塔的異同

(必須先說明一下:雖然說是比較“中日木塔”,但中國境內目前遺留的唯一古代木塔也就只有一座——應縣木塔,所以其實也就是應縣木塔一人單挑日本眾木塔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關於應縣木塔,詳情可參考這篇文章: )

中日木塔的相似之處很容易看出:樓閣 + 塔剎的整體造型,正是中日之間文化傳承關係的昭示。

相比之下,二者之間的差異才更值得玩味——

1、塔身更加纖細

網上有很多人說:

日本塔比中國塔好看

我們暫且不論“什麼叫好看”這個主觀問題——日本塔的塔身確實是更加纖細。再加上外側深遠的出簷,整體造型更能呈現一種抑揚頓挫的節奏感,讓它看上去就像是一位穿著芭蕾舞裙的苗條舞者。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相比之下,應縣木塔那粗壯的塔身,就像是一位威武雄壯的彪形大漢。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那麼,為什麼應縣木塔的塔身這麼粗壯,而日本塔則格外纖細呢?

這就牽扯到了二者最核心的差異——

2、日本塔不可登臨

嗯,你沒有聽錯——日本塔只有第一層是可以進的(別看上面幾層還都有扶手、欄杆之類的,那都是裝飾~)。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整個日本木塔的內部空間,其實就是一個以塔芯柱為核心的貫通空間。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反觀中國,不管是木塔還是磚石塔,能登上去那都是最核心的功能。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應縣木塔內部

關於日本塔為何無法登臨,一個主流的猜測是:日本木塔始終沒有學到中國的精髓——要知道,相比於對外形的模仿,錯綜複雜的內部空間對於建築技術的要求可以說是幾何級上升。再加上日本多地震,很有可能他們也曾經照貓畫虎地建造過能登臨的塔,但由於地震等災害都沒能長久,也就放棄了這種嘗試。當然這也只是個猜想。

總之,既然沒有內部空間的顧慮,那日本的塔身當然可以做到十分纖細了~




結語

縱觀塔式建築的發展脈絡——從最初的“覆缽”式窣堵波,到貴霜王朝時期的犍陀羅窣堵波,再到中國的木塔、磚石塔,以及日本木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種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間傳播的時候,是如何根據當地的自然、人文環境,而演繹出不同形態的。

浮屠史記丨詳解塔類建築在印、中、日三國的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