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玉帶飾,此前我們陸續梳理過幾次,但元代作品一直沒有集中梳理。其中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談——傳世作品少,梳理得更少,缺乏系統性。從風格來看,元代玉帶飾唐宋之風依舊明顯,刀工砣工技法深入,造型或者說紋樣上上突破不少,但玉質方面卻精品不少。良玉不雕的作品以曹太妃玉帶為代表,作品頗有質感。桃子、龜、龍穿花等題材在此前的作品中還是不多見甚至未見的。春水玉題材的作品以往多為玉佩或帶銙,而元代作品卻將其引入帶扣,這也是一種變化。而春水玉作品在元代雖有傳續但圖樣的穩重方面已有孱弱的趨勢,不及遼金之作。以下僅就這一主題第一次進行集中梳理。以後將繼續努力,希望能有更多挖掘,更多發現。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玉龜,元代,長4.5,寬3.2,冀博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雙鵝帶板, 元代, 成都出土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天鵝,元代 ,成都出土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龍紋,呼和浩特武川縣土城子出土,長7.1,寬3.7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春水玉, 昆明出土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龍穿花,長82,寬6.5,冀博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桃子,長3.8,寬2.8,冀民俗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人物戲獅雞心形,長寬皆5,武漢博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太獅少獅,長6.2,高5.8,武漢博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螭龍紋,元代,故宮,高6.6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胡人戲獅,元,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張士誠母曹太妃墓出土,蘇博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帶鉤帶扣,元代,通常10.5,故宮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龍首,長11.3,杭州博


歷代經典玉帶飾(元代第一篇)——古玉

元代,長7.4,無錫大裕鄉錢裕墓出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