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俗話說得好:地由水秀,水潤山美。耳口就是這樣一個由瀘溪河勾勒出來的秀美山鄉,匯“三溪”清泉之靈氣,集四方青山之仙氣。耳口,你美不勝收,愛你沒商量!

是的,美麗耳口,愛你沒商量。

其一美,美在“古色”

有一年,原省文聯主席劉華來到耳口務義港曾家。他說,在全國像這麼一個古村落,沒有“改造”過也沒有破壞過,真是少見。於是,他寫了一篇散文《建在烏龜背上的村莊》,這個沉寂了兩百多年前的古建築群便再一次被媒體關注。是的,這座佔地面積6.4萬平方米,且一門進一門出,裡面有68棟獨門獨戶,712間房屋的獨特古建築群吸引了相關專家和旅遊者目光。在這裡你能看到“六尺巷”、經學書院、祠堂和古戲臺,還有200年樹齡的古茶樹笑迎八方來客。古建築群的主人們就是曾鞏的後裔,與曾國藩同宗一脈。如今它的光環可多了,“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曾經,耳口是太平天國晚期主戰場之一。1864年6月,天京(今南京)淪陷後,待王李世賢奉天王洪秀全之命率蘇、浙、皖等省太平軍幾萬人到江西取糧救急,準備秋後返回天京。6月的一天,當李世賢得知天京已破後,便與康王汪海洋、偕王譚體元等由福建進入江西貴溪耳口境內的大山裡,當年耳口和冷水便是康王汪海洋部的太平軍安營紮寨之地。這裡山高林密,易守難攻,清軍望而卻步。如今,耳口的一草一木成了當年太平軍與清軍作戰的見證,而太平軍駐紮的古城堡依稀可辨。這裡也將成為太平天國考古愛好者的考古地。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其二美,美在“紅色”

說起“紅色”,耳口可是紅透半邊天的地方。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隸屬閩北革命根據地,是貴南蘇區的核心地帶。蘇區從1933年春建立,到1949年5月解放,耳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卓絕堅持了17個年頭。

這裡留下了黃道、吳先喜、黃立貴、劉文學、夏潤珍等革命先輩戰鬥的足跡。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這裡是史稱“冷水坑激戰”的我紅軍厲馬秣兵之前沿。

這裡是新四軍三支隊五團的集聚地和出發地。

如今這裡還留下了送郎當紅軍,送糧上山的故事。

其三美,美在“綠色”

經常有人問:耳口負氧離子含量是多少?

朋友,我告訴你,如果城市裡的負氧離子相當於芝麻,那麼耳口的負氧離子就相當於西瓜。

這裡的山,這裡的水,這裡的風,這裡的雲,無不透露出江南山鄉的秀麗與純淨。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雲臺山,海拔858.2米,仰望,是那麼高遠挺拔。太陽初升時,滿金光萬丈,置身其境,到處雲山霧海,有靈虛御風之感,故名雲臺山。乾隆皇帝下江南(1737年),遊此即興作詩一首:“雨後憑欄,三百里,鄱湖在眼。道覽嶺石,幹萬點,星斗羅胸。”並題“敕封雲臺山”鐫刻石碑保存至今。

雲臺山的瀑布,雖不是“飛流直下三千尺”,卻也有“疑是九河落九天”的氣勢。瀑布有漕源“三彊泉”瀑布、龍潭“靚女梳妝”瀑布、樂坑“白娘娘”瀑布、梧山“馬拉稀”瀑布,形態各異且逼真,給人無限遐思。

耳口的風景有多美,我可告訴你,本土電影《小河親過我的臉》就是在這裡拍攝的,該片體現的就是耳口溫暖、溫情、溫馨的人文精神。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一步一美景,一村一故事。耳囗就是這樣美!

因為美,耳口成為藝術家的樂園,這裡是影視基地、美術基地、攝影基地、文學創作基地……

因為美,耳口成為冒險家的樂園。“驢友”隊、自行車隊、攀巖隊……還結伴而來的帳篷隊

因為美,耳口成為美食家的食府。香菇、竹筍,瀘溪河的小魚,神仙饞的燻山鼠……

山美,水美,人更美!我在貴溪耳口等你來

美!美!美!山美,水美,人更美!

耳口美在山水,美在情懷,更美在耳口人的心中!

我在耳口等你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