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古情濃意


為什麼說馬化騰不看好拼多多?最大的一點,應該是騰訊禁止了拼多多鏈接在微信上的傳播吧!


首先,拼多多在微信上的傳播,確實影響了用戶體驗;


其次,拼多多前期衝勁很足,但後期乏力,因為它能做的,阿里和京東都能做,比如京東的京喜,阿里的聚划算,都是針對拼多多,針對下沉市場的,而騰訊也是京東的大股東之一,所以微信在封禁拼多多的同時,提高了京東京喜的地位(微信發現頁裡的購物就是京喜)!


事實證明,作為老牌電商巨頭第二,京東更具有競爭力,劉強東在XQ事件後重新爆發了,拼多多市值曾經超過京東,如今京東600多億美元,拼多多隻有400多億美元!


微信封禁拼多多以後,我甚至已經很久一段時間沒有聽到拼多多的消息,但是拼多多肯定是走京東阿里那樣正規化的道路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贏銷參謀


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呢?

所謂,無風不起浪,為什麼有人會這麼認為,可能就要回到去年 10 月份了。當時,拼多多母公司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表示騰訊退出拼多多。


當然了,官方對此事件的回應是:這是正常的變化,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樣,上市後資本市場股東都不在境內上市公司繼續擔任任何職位。


其實,如果你比較懂投資和上市的情況的話,這其實是正常的操作。因為根據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規定,上市公司的委員會成員必須由獨立董事擔任,上市後資本市場股東都不在境內上市公司繼續擔任任何職位。


現在拼多多在美股上市滿一年時間了,作為騰訊系代表人林海峰,自然是隻擔任拼多多董事職位,不再擔任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委員和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等相關職務。


而這件事就在今年 7 月 26 日,拼多多公告顯示,為遵循納斯達克相關規定,公司於上市一週年時正式對董事會進行變更。這是正常操作。


我不認為通過此事件,就說明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了。如果說騰訊放棄了拼多多,那麼你看看微信的入口,人家拼多多還在呢。如下:

這麼,微信還是一如既往的在扶持拼多多麼?上面還有京東呢。除拼多多外,騰訊還入股了多家電商,包括京東、唯品會、蘑菇街等。騰訊,雖然不做電商,但是確實投資了很多電商公司,對於騰訊來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共生。

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拼多多的戰略很簡單,就是採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那麼在其他互聯網公司市場下沉的同時,拼多多在保持下沉市場份額的同時,自然而然就是朝向城市,大城市,一線城市發展了。



對於拼多多來講,創造了百億補貼,其實就是為了快速佔據市場,目前拼多多擁有 5 億用戶,如果拼多多想要往上走,那必須得學習淘寶和天貓,要做出區分,就是需要一個品牌商家入駐和認證的地方,同時要在這個區分的平臺上,要著力打擊盜版,才會贏得上面的市場。這是一個發展的必經之路。


淘寶是 c2c ,天貓是 b2c,京東有自營和非自營,那麼拼多多必須也得這麼走,下沉市場用拼多多,上游市場可能就是拼夕夕了。


非著名程序員



我不是馬化騰肚子裡的蛔蟲,也不是騰訊的高層,跟馬化騰也沒什麼交情,他也看不上我,有些東西我們並不清楚,但不妨來猜一猜。從蛛絲馬跡中挖掘出真相,其實也是蠻好玩的。

騰訊現在的業務很繁雜,主要是包括即時通訊系統包括QQ和微信、遊戲、電商和支付系統等。其他的瑣碎業務不論。

前兩者即時通訊系統,不管是QQ還是微信,雙雄出擊,在國內是無人可以匹敵,沒有像樣的競爭對手。阿里的釘釘也只能在企業辦公市場劍走偏鋒,至於阿里旺旺更是越來越萎縮。這塊馬化騰完全不用擔心。

遊戲,網易有一定競爭力,但是完全無法威脅騰訊,騰訊在這一塊有微信、QQ的加成,完全無懼,馬化騰也不用擔心。

騰訊目前最鬧心的是支付。因為即時通訊系統、遊戲都遇到了瓶頸。即時通訊系統已經沒有增長空間,因為國內能用手機的基本上都已經用上了這倆系統,再加也沒加的地方;遊戲市佔率已經到了壟斷的地步,也沒有增長空間。

從目前的佈局來看,馬化騰和騰訊下功夫最多的就是(微信)支付和背後的金融業務。這一塊具有巨大的潛力,想象空間無可匹敵。不管是支付、借貸、信用支付業務、保險、風險投資等,只要(微信)支付能站穩腳跟,騰訊就可以做萬世企業,基業長青基本上就是穩的。

但目前來看,騰訊的支付業務是相對比較弱的,尤其是信用業務,跟支付寶差距巨大。比如阿里餘額寶、花唄、借唄業務都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但騰訊不管是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等,至今還只是一個簡單的收單業務,即最簡單的支付服務,收錢、轉賬、結算,跟刷銀行卡相差無幾,沒有多大的差別。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即騰訊的支付業務只涉及收付款本身,不涉及到背後的交易流程,也就是說,它的支付業務不清楚客戶交易的細節,也無法把握後臺的資金流向、交易流程,無法把握交易本身,它不參與交易。這就是它與支付寶最大的差距。

支付寶參與到交易流程內部,對交易流程的深度參與,對供應鏈交易的深度參與,使得他能夠準確的把握用戶、商戶的資金、信用情況,對客戶的信用做出準確的判斷,所以支付寶能夠基於此推出各種各樣的信用業務,比如類似於信用卡的花唄、借唄業務。而騰訊的微粒貸最近才開始試運行。

為何?就是因為騰訊不掌握交易細節,無法基於交易做出信用評判。而要掌握這些信息,就必須深度參與到交易之中去。

騰訊確實是京東的最大股東,但是你要看看京東老闆是誰?劉強東。這不是一個讓人擺弄的主,而且京東也推出了自己的京東金融,交易細節和信用記錄他是不會開放給騰訊的。實際上,京東金融和騰訊的支付業務是完完全全的競爭關係。

既然如此,那只有扶持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看來看去,只有拼多多可以依靠了。那麼,他不扶持拼多多又能扶持誰呢?慧聰?太小了。蘇寧易購和阿里走的更近。唯品會也許是一個選擇。

所以我們的答案應該很清楚了。騰訊別無選擇,它未來最重要的業務肯定是金融和支付,而要在這方面和阿里分庭抗禮,它需要自己的電商平臺。這是馬化騰全力扶持拼多多的重要原因。但扶持京東扶出了一個白眼狼,競爭對手。黃錚是不是那麼聽話,馬化騰還需要仔細斟酌。支付寶是馬雲自己的,阿里也是馬雲自己的。

馬化騰自己卻沒有一個像樣的電商平臺。


物聯網小白老師


我已經全部退出拼多多店鋪。1.拼多多的垃圾商家太多,很多僱傭水軍差評師打擊品質好的商家,惡意差評,還用店陣用價格圍剿真正賣高品質的商家。2.燒錢推廣,對於不刷單的商家百害無一利。3.價格低的不可思議,劣質產品商家魚目混珠,好的商家不賺錢,怎麼可能還會開店?誰傻啊!搞研發和做設計提升,養好員工都是要費用的。只是期望物美價廉的人,基本是痞話。


大牌好貨


不論騰訊退出拼多多投資這事真假,我們從商業本質來分析這個問題,本人判斷,騰訊是不看好拼多多發展的,原因如下:

一、拼多多的電商模式跟阿里系電商的無異,都是C2C或者B2C(拼多多後面成立拼多多旗艦店)。

它能夠快速發展,四年時間GMV跟用戶數都能超過京東的核心原因是加入了社交屬性,利用微信的自傳播方式,改變了傳統電商的流量獲取方式,也開發了4.5.6線原本不會網上購物的用戶,也降低了商戶的獲客成本,進而實現了價格優勢,因此可以說拼多多的崛起就是微信賦能的。

二、這樣的流量獲取方式不可持續。

大家有沒發現,儘管拼多多的用戶跟GMV還在上漲,但是增速已經明顯下降,通過微信營銷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大量用戶排斥微信推送的廣告鏈接,原來的傳播方式突然啞火了,這也引起了一直在意用戶體驗的騰訊公司的警覺,已經開始適當的技術限制了廣告傳播,這也導致了拼多多平臺需要自己創造流量了,也就是我們時不時聽到平臺百億補貼的原因。

三、拼多多平臺用戶佔比最多的是是4.5.6線用戶,而這些用戶基本開發完了,而且這類用戶的消費能力可以定位為“去產能”用戶,用戶價值有限,無法成為平臺核心培育用戶;

四、GMV的水分更是不忍直視,從我身邊從事電商朋友那邊瞭解到,平臺70%的GMV都是刷出來的,平臺鼓勵商戶刷單,一個鏈接沒刷幾千筆平臺就不給你分配流量,刷單的成本劇增,讓本來低價格的商戶生存不了出逃平臺;

五、拼多多低價的定位,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調整過來,已經萌生了一大批“去產能”,賣偽劣產品的商戶,也開發了因低價吸引註冊的用戶,這樣的商業是不健康的,商戶遲早因為監管而消失,用戶因對產品質量失望而離開。

六、新媒體電商的崛起,導致了兩個問題,1.微信生態目前被頭條系打的很慘,內容板塊已經無法與頭條抗衡,只剩下了一個壟斷的聊天功能,騰訊可不想唯一的優勢被拼多多的廣告營銷搞砸了,有點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的意思2.拼多多的文字圖片型的帶貨模式,被短視頻,直播的視頻帶貨模式體驗感差很多,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這種差距會越來越大,平臺面臨巨大的危機。

七、搶佔了京東的流量,在拼多多發展初期,因為快速的發展模式,吸引了騰訊的注意,騰訊不想錯過電商的機會,並且是一個看起來很有可能與阿里抗衡的電商,而發展至今,一切迴歸商業本質,發現還是京東靠譜,而且京東的商業模式比較健康,商業運營能力,用戶價值,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都強過拼多多,騰訊有必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蜜茶姐姐MissTea


拼多多與淘寶的根本區別是,拼多多是集量對接二手商販或廠家。假如有了量再生產呢?

廠家生產技術上需更大升級與

投入,才能跟上消息需求?

先有量再生產能帶來多少好處?

減少的中間流通環節讓利消息者,廠家十平臺十終端!

二道販子…………

總之一句話,以後我們消費會更理智,不會輕易茫目衝動了。信息爆炸時代的產物,只有真正的好東西,為我們消息者著想的企業或平臺,才能被認可了。群雄割據,皆有可能,說不定肯本不參於的平臺

直接超車。頭條君………不想寫了,歡迎來辯


川仔招財貓


首先騰訊公司喜歡投資各種有潛力的創業公司,拼多多是騰訊公司比較早投的公司,拼多多上市騰訊公司在裡面還是賺了大錢的,騰訊公司投資創業公司主要還是為了佔股賺錢,早期拼多多在微信的扶持下可謂一飛沖天,後來騰訊為了挽回微信的名譽開始打壓拼多多了,現在的騰訊公司又到了十字路口了,騰訊投資企業騰訊佔股的之和已經超過騰訊本身的市值了,一方面說明騰訊公司在投資方面有獨到的眼光,上一個有相似場景是美國的雅虎。在這點上騰訊和阿里巴巴還是有些很大的區別,阿里巴巴更加喜歡玩全資收購,收購完了幾乎初創團隊都會選擇拿錢離開,然後阿里巴巴派上自己的高管過去接管整個公司,這種模式對於收購的公司的當前的發展不一定有利,但是對於阿里巴巴整個的大生態有好處,阿里的整體市值上漲了,其實這種損失自然就彌補上來了。

所以很多阿里收購的企業都失去了原有的衝勁,但是在阿里體系裡面卻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阿里巴巴現在的生活體系產品要強於騰訊公司的調動能力,因為騰訊投資更多是商人的思考,投資就是為了賺錢,雖然錢賺到了但對於騰訊整個生態的建設未必有好處,所以騰訊公司也在轉變思路,開始構建自己產業互聯網,就是無論是自己的產品還是投資的產品都要以騰訊主體的大方向為準,像拼多多這種在微信裡面拉低品質的產品騰訊公司肯定是要打壓的,所以講兩者現在應該是在關鍵點上產生一點分歧,其實也透視出騰訊公司未來的規劃。

騰訊和阿里幾乎對分了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從賺錢能力上講騰訊還是優於阿里的,但是阿里巴巴在資源整合到一起之後開始發揮威力了,雖然在流量上不及騰訊但是在市值上已經拉開距離,兩者將近1000億美金的差距都夠京東加上拼多多之和了,所以騰訊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資源整合在一起一切都要有利於騰訊公司整體發展為準,所以對於傷害騰訊整體方向的投資騰訊公司已經開始著手處理了。京東和拼多多都是騰訊拿來對抗阿里的有利武器,但是從口碑上講京東還是佔據很大的優勢,未來的下沉市場騰訊還是希望和京東一起來創造,而且拼多多現在已經申請了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的牌照,而且還要建造自己的物流體系,其實在很多層面開始對沖京東了,這個時候騰訊公司必然要分出優先級。

現在阿里巴巴在下沉市場做的風風火火,勢力範圍不斷在拓展,騰訊還是執迷於投資明顯在格局上還是有些差距,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拿新能源行業來講阿里巴巴選擇建設自己的螞蟻充電生態圈,騰訊選擇投資新能源汽車企業,這就是兩者的不同做法,騰訊更加喜歡從商業的角度衡量,阿里巴巴更加擅長於整合資源抓有效的戰機,騰訊意識到關鍵點了所以喊出了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就是把投資整合化一切都是以有利於騰訊生態的發展為依據,所以在打造下沉市場方面京東還是第一優先選擇的企業。

對於拼多多來講早期藉助微信完成第一波衝鋒,現在成功上市了並且已經有幾億的用戶支撐了,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騰訊正好退出了股東職位,其實也有利於自身的獨立的發展,面對阿里巴巴的反撲未來需要做的事情還非常多,作為獨立運營的公司在選擇權上也會更加主動了,拼多多未來構建自己的物流體系估計只是時間問題,從這次管狀肺炎的疫情看擁有自己的物流體系對於電商廠家來講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一旦創建對於京東肯定有一定的衝擊,所以為了方向考慮騰訊也需要做出優先級的排序,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眾所周知,這些年拼多多的崛起,是與騰訊的微信離不開關係的。而騰訊早年也是在第一時間就投資了拼多多。

而今年10月份,騰訊旗下的投資公司退出了拼多多的股東行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數據顯示,拼多多母公司杭州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系列工商變更,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

那麼問題來了,騰訊為什麼要退出拼多多的投資呢?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

騰訊為何要退出拼多多投資?

如果你要問我為什麼騰訊要退出拼多多,那我會反問你,騰訊當初又為什麼要投資拼多多呢?如果說,目前來看,騰訊已經達到當初投資拼多多的目的,是不是就應該退出了呢?

從投資的角度上來說,騰訊對於拼多多的投資處於很早的階段,也就是說騰訊在拼多多身上賺了不少錢。

再一個就是說,拼多多也是電商,在電商領域,騰訊一直大力支持的是京東,這一點從微信給京東的流量輸出就可以看得見!

再退一步說,拼多多現在也不想跟在騰訊身後混了,因為當爹的都把大部分資源給京東了,拼多多心裡也不好受啊!

拼多多用戶超5億?

拼多多崛起於下沉市場,目前平臺年活躍買家數已達5.363億,GMV也達到了8402億元,均實現大幅增長。但從最新的財報來看,拼多多也還是虧損的。

但話又說回來了,當年的亞馬遜、京東乃至淘寶都是虧損的。所以我認為,站在商業的角度來說,拼多多暫時性的虧損那不是問題!

拼多多的未來在哪裡?

拼多多最早起家是在農產品領域,拼多多做農產品,成功的部分在於,把低線市場流量玩起來了。通過去中心化的運營、算法,分佈式架構等,拼多多某種程度做成了一個“線上農貿市場”。

拼多多為什麼能打出全網最低價的旗號,要知道無論是新版iPhone還是車釐子,其實不然,便宜好貨的背後是拼多多新電商模式的優勢以及真金白銀的補貼!

在我看來,未來的拼多多必將走上天貓旗艦店的路線,這個從之前的二選一就看得出來。

總而言之,拼多多是一家不錯的電商平臺,國內的電商平臺越多,這對於我們用戶來說也是好事!


春公子


為什麼有人說馬化騰不再看好拼多多。拼多多會朝什麼方向發展?騰訊的最大競爭對手是誰?是阿里巴巴。馬化騰可一直想要在電商領域與馬雲一爭高下,就像馬雲要在社交領域與騰訊一爭高下一樣。所以馬化騰在電商領域佈局了京東和唯品會,而拼多多洶湧的崛起之勢讓他看到了可能的希望。

但發展到現在馬化騰也許對拼多多失望了,拼多多的前進方向可能與他的佈局有衝突、而且也並不看好拼多多的未來。

在電商領域,騰訊可一直沒有對阿里巴巴死心,想要分一杯羹,但馬化騰早就說過,騰訊只作“鏈接器”,而並不是親上火線硬拼。於是投資了京東和唯品會,以期望能夠奶大他們與阿里巴巴抗衡,但這兩家電商無論如何努力,卻始終與阿里電商成懸殊之勢。拼多多的出現成為了騰訊的目標,期望有拼多多的加盟能夠讓騰訊的電商呈現快速膨脹。

然而拼多多的迅速崛起,每月超大量的月活數竟然遠遠超過馬化騰重點關注的京東,騰訊自己投資的兩家電商不但對阿里巴巴沒有多大的影響,反而拼多多把內部的自家大哥哥京東給傷到了,搶了不少京東的流量。這不得不讓馬化騰燒腦不已,繼續選擇支持拼多多?還是撤退重點支持京東?很明顯,拼多多與京東相比還有不少的距離,從拼多多抽成為了騰訊的選擇,為什麼?


第一、拼多多靠低價吸引用戶、燒錢拉用戶、以及假貨橫行、持續虧損等,沒啥未來。拼多多依靠低價拼團的策略,其實模仿了美團團購,美團團購現在是個啥樣?幾年來拼多多一直在燒錢,而且每年都是虧損,依靠大量的補貼和燒錢拉用戶,是否有粘性?拼多多一直依靠廣大四五線和農村的消費是否能夠長久?而對於追求品質的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有多少吸引力?


第二、拼多多損及到了騰訊的佈局。一個是低價策略雖然也讓淘寶失去了不少用戶和商家,但同時也吸走了京東不少的資源,有了京東和拼多多兩家兄弟之爭。另一方面,拼多多長期依賴微信戰場給微信也造成了相當的困擾,並外界成為微信是拼多多的爹,雖然拼多多CEO也說:“我並不認為騰訊扶持了拼多多,我們也被封過很多次。”。但不能否認微信對拼多多的作用。


第三、拼多多逐漸冒出了些野心,讓騰訊有些芥蒂。

那就是拼多多已經上市了,信心也增強了,還想要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無疑這一來,又將會對自己的重點京東造成威脅。

騰訊的退出並不意外,一個自己不看好未來的商業、一個對自己佈局有衝突、並且把控不住的商業,還不如抽身而退,反正也已經賺了不少錢了。至於拼多多未來的走向,在燒錢維持低價的道路上不可持續,不得不另想奇招。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