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20個也許你沒聽過的詞牌,竟然比詞還美

說到詞牌名,你熟悉的有多少?鷓鴣天、蝶戀花、漁家傲如夢令、浣溪沙、念奴嬌……

今天詩詞君就傾情奉上20個絕美詞牌名,也許你沒聽過,但讀完就會愛上它們。

解語花

《解語花·梅花》

宋·吳文英

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

暮寒如剪。臨溪影、一一半斜清淺。

飛霙弄晚。蕩千里、暗香平遠。

端正看、瓊樹三枝,總似蘭昌見。

酥瑩雲容夜暖。伴蘭翹清瘦,簫鳳柔婉。

冷雲荒翠,幽棲久、無語暗申春怨。

東風半面。料準擬、何郎詞卷。

歡未闌,煙雨青黃,宜晝陰庭館。

解語花,調名本意即詠唐明皇把楊貴妃比作會說話、解人意的白蓮花。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雲:“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歎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日:‘爭如我解語花?’”

20個也許你沒聽過的詞牌,竟然比詞還美

慶清朝

《慶清朝》

宋·李清照

禁幄低張,彤闌巧護,就中獨佔殘春。

容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

待得群花過後,一番風露曉妝新。

妖嬈豔態,妒風笑月,長殢東君。

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競走香輪。

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

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

金尊倒,拚了盡燭,不管黃昏。

慶清朝,又名《慶清朝慢》《清朝慢》。清朝:清明的朝廷。唐羅隱《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詩:“敢恨甲兵為棄物,所嗟流品清朝。”故調名本意即詠兼祝賀清明的朝政。

朝玉階

《朝玉階·簾卷春寒小雨天》

宋·杜安世

簾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盡,悄庭軒。

高空雙燕舞翩翩。無風輕絮墜,暗苔錢。

擬將幽怨寫香箋。中心多少事,語難傳。

思量真個惡因緣。那堪長夢見,在伊邊。

朝玉階,調見宋杜安世《壽域詞》。朝:古代諸侯見天子、臣見君王、子見父母的通稱。玉階:玉砌的臺階,指宮殿。唐高適《酬裴員外以詩代書》詩:“遂除彭門守,因得朝玉階。”調名本即詠群臣上朝朝見帝王。

驀山溪

《驀山溪·贈衡陽妓陳湘》

宋·黃庭堅

鴛鴦翡翠,小小思珍偶。

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娉娉嫋嫋,恰似十三餘,春未透。

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尋花載酒,肯落誰人後。

只恐遠歸來,綠成陰,青梅如豆。

心期得處,每自不由人,長亭柳。

君知否,千里猶回首?

驀山溪,詞牌名,又名“上陽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近人梁啟勳《詞學》認為“驀山溪”調名取唐李賀《馬詩》“何日驀青山”句。調名本意即詠騎馬跨越溪澗。

桃源憶故人

《桃源憶故人》

宋·秦觀

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

羞見枕衾鴛鳳,悶則和衣擁。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

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桃源憶故人,詞牌名,又名“虞美人影”“胡搗練”“杏花風”等。

古代傳說的桃源有兩處:一是漢代劉晨、阮肇遇仙處,在浙江天台,見王立程《天台山記》;二為晉代武陵漁人所發現,在湖南桃源縣,見陶淵明《桃花源記》。這兩處都是古人理想中的仙境。古人因地懷人,嚮往人間仙境,於是吟詠於詩篇。

一斛珠

《一斛珠》

南唐·李煜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詞牌名,又名“醉落魄”“怨春風”“章臺月”等,原為唐代教坊曲名。調名出自唐代梅妃故事。

鳳凰臺上憶吹簫

《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宋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

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

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名,又名“憶吹簫”等。《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取傳說中蕭史與弄玉吹簫引鳳故事為名。

相傳戰國時期,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盜竊絕代,聰慧超群,她擅長吹笙。因著音樂的牽引,因緣際會下,弄玉和擅長吹簫的蕭史結為眷侶,後世歷代文人墨客紛紛歌誦這段故事,“鳳凰臺上憶吹簫”也由此而來。

20個也許你沒聽過的詞牌,竟然比詞還美

巫山一段雲

《巫山一段雲·縹緲雲間質》

唐·李曄

縹緲雲間質,盈盈波上身。

袖羅斜舉動埃塵,明豔不勝春。

翠鬢晚妝煙重,寂寂陽臺一夢。

冰眸蓮臉見長新,巫峽更何人。

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

小池殘日豔陽天,苧蘿山又山。

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

春風一等少年心,閒情恨不禁。

唐教坊曲有《巫山女》曲名,與此稍異。據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和《神女賦》的描寫,戰國楚懷王曾與巫山神女歡會,神女說她朝為雲暮為雨,總離不開陽臺。楚懷王子楚頃襄王與宋玉一起遊於雲夢澤的水邊,也夢見了巫山神女。調名本意即詠君王與神女相會之事。

霜天曉角

《霜天曉角·冰清霜潔》

宋 林逋

冰清霜潔。昨夜梅花發。

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金獸爇。曉寒蘭燼滅。

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霜天曉角,詞牌名。又名“月當窗”、“長橋月”、“踏月”等。

祝英臺近

《祝英臺近·晚春》

宋 辛棄疾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

更誰勸、啼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

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

哽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

卻不解、帶將愁去。

《祝英臺近》取自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近:唐宋雜曲的一種體制,又稱為“近拍”,是將舊有的曲調,另翻新腔,其長短、字數介於小令與慢詞之間。因此,調名本意即為以近拍的形式歌詠梁山伯祝英臺事蹟的雜曲。

月上海棠

《月上海棠·紅妝豔色》

宋 姜夔

紅妝豔色,

照浣花溪影,絕代姝麗。

弄輕風、搖盪滿林羅綺。

自然富貴天姿,

都不比、等閒桃李。

簾櫳靜悄,月上正貪春睡。

長記初開日,

逞妖麗、如與人面爭媚。

過韶光一瞬,便成流水。

對此日嘆浮華,

惜芳菲、易成憔悴。

留無計。惟有花邊盡醉。

月上海棠,詞牌名,又稱“月上海棠慢”“海棠月”“玉關遙”。調名本意即詠春夏夜闌時,因月亮西沉而映襯出的海棠花韻致。相傳此調為北宋徽宗趙佶所創。

金蓮繞鳳樓

《金蓮繞鳳樓·人日海王村作》

清·梁鼎芬

人影圍花花圍馬,渲染彀、春街濃冶。

東風都說緗桃嫁,笑誰痴、可曾休也。

張郎自然韻雅,比翠柳、纖纖一把。

浮生日日同嗟吒,驀驚心、夕陽初下。

金蓮:即金蓮燭。古時宮廷用的蠟燭,燭臺猶如蓮花瓣。這裡指製成蓮花狀的水燈。鳳樓:指宮內的樓閣。調名本意即詠正月十五元宵夜水燈環繞宮內樓閣的壯觀景象。

金人捧露盤

《金人捧露盤·梅花》

宋 高觀國

念瑤姬。翻瑤佩,下瑤池。

冷香夢、吹上南枝。

羅浮路杳,憶曾清曉見仙姿。

天寒翠袖,可憐是、倚竹依依。

溪痕淺,雪痕凍,

月痕淡,粉痕微。

江樓怨、一笛休吹。

芳音待寄,玉堂煙驛兩悽迷。

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

金人捧露盤,詞牌名,又名“金人捧玉盤”“銅人捧露盤”“銅人捧露盤引”。

新雁過妝樓

《新雁過妝樓·夢醒芙蓉》

宋 吳文英

夢醒芙蓉。

風簷近、渾疑佩玉丁東。

翠微流水,都是惜別行蹤。

宋玉秋花相比瘦,賦情更苦似秋濃。

小黃昏,紺雲暮合,不見徵鴻。

宜城當時放客,

認燕泥舊跡,返照樓空。

夜闌心事,燈外敗壁哀蛩。

江寒夜楓怨落,怕流作題情腸斷紅。

行雲遠,料澹蛾人在,秋香月中。

新雁過妝樓,調名始見南宋吳文英詞。

新雁:深秋初飛南下的大雁。妝樓:古代婦女所住的樓房。古有雁足傳書的傳說,故妝樓中的閨人眼睜睜地看到大雁南飛而得不到良人的信息,閨怨之情便會油然而生。調名本意即詠秋深時節閨室中的青年婦女看到大雁南飛、丈夫未歸而產生的怨情。

燭影搖紅

《燭影搖紅·芳臉勻紅》

宋 周邦彥

芳臉勻紅,黛眉巧畫宮妝淺。

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眼。

早是縈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眄。

幾回想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

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爭奈雲收雨散。憑闌干、東風淚滿。

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深院。

燭影搖紅,詞牌名,又名“玉珥墜金環”“憶故人”“秋色橫空”等。

孤館深沉

《孤館深沉·瓊英雪豔嶺梅芳》

宋·權無染

瓊英雪豔嶺梅芳,天付與清香。

向臘後春前,解壓萬花,先佔東陽。

擬待折、一枝相贈,奈水遠天長。

對妝面,忍聽羌笛,又還空斷人腸。

孤館深沉,詞牌名,出自唐許渾《瓜州留別李詡》詩:“孤館宿日時風帶雨,遠帆歸處水連雲。”深沉:幽深沉靜。調名本事未詳。調名字面意思即詠驛館寂靜幽深的環境。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娟娟霜月冷侵門》

宋 程垓

娟娟霜月又侵門。

對黃昏。又黃昏。

手捻一枝,獨自對芳尊。

酒又不禁花又惱,

漏聲遠,一更更、總斷魂。

斷魂。斷魂。不堪聞。

被半溫。香半燻。

睡也睡也,睡不穩、誰與溫存。

惟有床前,銀燭照啼痕。

一夜為花憔悴損,

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江城梅花引,又名“攤破江城子”“江梅引”“四笑江梅引”“梅花引”西湖明月引“明月引”。

20個也許你沒聽過的詞牌,竟然比詞還美

雨中花令

《雨中花令》

宋·張先

近鬢彩鈿雲雁細。

好客豔、花枝爭媚。

學雙燕、同棲還並翅。

我合著、你難分離。

這佛面、前生應佈施。

你更看、蛾眉下秋水。

似賽九底、見他三五二。

正悶裡、也須歡喜。

《雨中花令》為詞牌名。王觀詞,名《送將歸》。按,《雨中花》調,與《夜行船》調最易相混,宋人集中,每多誤刻。今照《花草粹編》所編,以兩結句五字者,為《雨中花》;兩結句六字、七字者,為《夜行船》。

東風第一枝

《東風第一枝·桃花》

清·納蘭性德

薄劣東風,悽其夜雨,曉來依舊庭院。

多情前度崔郎,應嘆去年人面。

湘簾乍卷,早迷了、畫梁棲燕。

最嬌人清曉鶯啼,飛去一枝猶顫。

背山郭、黃昏開遍。想孤影、夕陽一片。

是誰移向亭皋,伴取暈眉青眼。

五更風雨,算減卻、春光一線。

傍荔牆牽惹遊絲,昨夜絳樓難辨。

東風第一枝,“東風第一枝”指梅花,民間有梅為花魁之說,東風即春風,第一枝為梅花。唐德宗李適詩云:“東風變梅柳,萬匯生春光”。宋朱熹詩云:“今日清江路,寒梅第一枝。”可知調名本義為詠梅。相傳呂渭老在宋宣和年間首創此詞詠梅,其詞已佚,後人誤把元代張翥的“老樹渾苔”一首作為呂詞。

飛雪滿群山

《飛雪滿群山·梨花》

清·顧太清

積雪魂輕,停雲香膩,朦朧釀作微陰。

粉牆低覆,東風斜倚,晚來絲雨沉沉。

梁間聞細語,睡不穩、烏衣素襟。

玉容寂寞,霓裳舞倦,芳事者番深。

增嫵媚,二枝凝淚眼,

愛冰姿綽約,特費清吟。

婷婷標格,溶溶院落,春宵一刻千金。

夜涼初過雨,闌干外、輕寒不禁。

月明人靜,澹煙流水無處尋。

飛雪滿群山,始自北宋,調見兩宋之交的蔡伸《友古詞》。因詞有“長記得、扁舟尋舊約”句,故又名《扁舟尋舊約》。另張矩詞名《飛雪滿堆山》。

飛雪:飛舞的雪花。群山:指山連山。調名本意即詠雪花飛舞鋪滿連綿的群山。

這20個極美的詞牌名,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圖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