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黃河東逝,流不盡千年河西地。

鐮山兩潤,傾澤於關中米糧川。

兩宜鎮深入挖掘鄉村故事,聚焦人文薈萃,生動傳神地展現村落人文鄉土風情,再現名人軼事,傳承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激發“六鄉”活力,揚起鄉村振興的風帆。

兩宜鎮桃花節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豐潤村

據舊廟樑銘板記載,原關帝廟建於清道光九年(即公元1829年)在村西南邊岸門地址建造,廟內供奉關帝聖君及義子關平、執刀武將周倉等神像。後於清光緒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請堪與大師占卜後,將房屋神像移居至村東邊。1968年以後宇廟破敗不堪,現眾多仁人志士牽線搭橋,一致呼籲,重修廟宇,興建神殿,為關帝再造金身,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青瓷船

清代流傳絕世藝術瑰寶—豐潤青瓷船,與旱船表演相同,唯獨它的裝飾全用優質瓷器,大至冰盤,小至酒盅以及大小不等的各式瓷碟、瓷碗,或平鋪,或重疊,以特製膠汁沾成大大小小的花形繫於船架上,裝上燈燭,行進時燈光閃閃,瓷器相撞,叮噹作響,煞是驚人。大荔縣僅兩宜鎮豐潤村獨有,據傳始於清代,1986年曾赴北京參加展覽,現已被命名為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為張新珠。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西高明村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西高明村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西高明村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西高明村

村裡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千年古樹神奇,家喻戶曉人皆知;皂角樹不結角,中條山上能看著;黃河水有倒影,生長在鐵鐮山頂;不能動不能移,人人都稱樹神奇;要不信誰來動,大禍臨頭遭不幸。相傳高姓始祖從山西移民至此,和蒙姓始祖建立高蒙村,便在村邊栽了一顆皂角樹,此樹載於鐵鐮山最高處,四處低窪,生長條件惡劣,但神奇的是,此樹歷經千年,四次砍伐,依舊生長旺盛,亭亭如蓋。遠遠看去,猶如守護神一般,守護著高明村。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西高明村皂角樹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西高明村有奇人張德榮,能以寸木桃核雕刻出十二屬相、關羽、觀音、佛祖、祥獸瑞禽。而今他已把桃核微雕作為一項文化產業,培訓傳承人改良雕刻工具,轉換經營理念充實作品題材,要把"微雕"放大,拓展出一條新的發展路子。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兩一村

史豐收,男,1956年2月生,兩宜鎮兩一村人,198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曾任史豐收速算法國際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史豐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屆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

【大荔故事】最美同州,書香兩宜(二)

史豐收故居

史豐收故居位於村東,從外到裡分為門樓、庭院、展廳三部分。展廳以大量圖片、書畫、出版物等實物,展示史豐收從一個農村娃到速算家的奮鬥歷程。於2010年9月揭牌,被共青團陝西省委命名為"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渭南市委宣傳部、團市委、關工委等部門確定為"渭南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西北大學附中將史豐收故居設為該校的"科學教育基地"。(來源:鄉村振興看大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