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印度為什麼沒有統一斯里蘭卡?

90斤剛剛好呢


從空中航拍,斯里蘭卡就像是一顆寶石,很好看。

實際上,斯里蘭卡確實出產寶石,無論是紅寶石,還是藍寶石,或是貓眼,都非常出名。這是世人口中的“寶石之國”。

“寶石”是斯里蘭卡的一張名片,而另外一張出名的名片是“紅茶”,斯里蘭卡是世界三大茶國之一。

斯里蘭卡風景宜人,物產富饒,曾經被一個鄰居垂涎三尺,但一直未能得到。這個鄰居,就是印度。

要知道,印度曾經將錫金收入了囊中,又對尼泊爾和不丹,甚至孟加拉,都進行了很大力度的控制和影響,那為什麼沒有把斯里蘭卡納入懷中?

斯里蘭卡從來都和印度沒有隸屬關係

斯里蘭卡和印度南部距離非常得近,只有60公里左右,可以說是一衣帶水的兩個鄰邦。

從歷史來看,斯里蘭卡從來都不是印度的一部分,不像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緬甸等都屬於英屬印度,而斯里蘭卡雖然也曾經屬於過英國,但和英屬印度是兩個平行區域。

公元前5世紀,印度僧伽羅人很多遷移到了斯里蘭卡,後來,僧伽羅人就成為了斯里蘭卡最多的民族,到現在為止還佔有74%左右。

公元前2世紀,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開始遷入斯里蘭卡。現在,泰米爾人佔據斯里蘭卡總人口的15.6%左右。

從泰米爾人來了後,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的矛盾和摩擦就開始了,這一衝突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消失。

兩個民族的衝突一直存在,信仰不同也是一個問題,僧伽羅人信仰佛教,而泰米爾人信仰的是印度教。

在斯里蘭卡的歷史上,曾經被葡萄牙殖民過,後來被荷蘭殖民,最後殖民斯里蘭卡的是英國。英國人曾經斯里蘭卡起名叫錫蘭。

因為斯里蘭卡和印度從來沒有隸屬關係,也從來不是一個整體,再加上有海峽相隔,所以,印度如果要統一斯里蘭卡,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說句不好聽的,印度想侵佔斯里蘭卡,找不出合適的理由。想控制斯里蘭卡,也非常的難,因為斯里蘭卡四面環海,四通八達。

歷史隸屬關係,是年輕的印度無法將斯里蘭卡收入囊中的一大障礙。

斯里蘭卡背後的大佬,印度惹不起。斯里蘭卡的地理位置,讓很多國家不願意印度收了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地理位置特殊,英國人很喜歡。

當斯里蘭卡獨立後,還屬於英聯邦的成員。英國就是斯里蘭卡後面的大佬,印度想要侵略斯里蘭卡,就要看英國人願不願意。

如果英國人願意,印度人就能下手了嗎?絕不能。

幾乎,所有從馬六甲海峽出來的商船、軍艦等,都會經過斯里蘭卡,或者經過斯里蘭卡所屬的海域。如此一來,印度如果佔了斯里蘭卡,那麼中國、日本、美國、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印度如果直接出兵斯里蘭卡,直接佔領斯里蘭卡,那麼影響太大了。

斯里蘭卡就算是一塊肥肉,就算是在印度嘴邊,但也不可以隨便吃了,肉上是帶刺的。

那印度是不是沒辦法了?有,那就是扶持和幫助傀儡政府。

印度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們早期扶持和幫助泰米爾猛虎組織,這是一個斯里蘭卡反政府武裝。那麼結果如何呢?

印度曾經試圖通過支持泰米爾猛虎組織達到控制斯里蘭卡的目的,但效果並不理想

(泰米爾猛虎)

印巴分治發生在1947年,僅僅一年後,斯里蘭卡正式宣佈獨立。

由於斯里蘭卡是僧伽羅人居多,所以,從政府到軍隊,都是僧伽羅人唱大戲。於是,泰米爾人不幹了,開始謀求獨立建國。1972年,泰米爾猛虎組織成立。

泰米爾猛虎組織對於斯里蘭卡政府是個極大威脅,但斯里蘭卡是個小國,軍隊能力一般,收拾泰米爾猛虎非常不容易。最關鍵是,印度政府成了早期泰米爾猛虎的支持者。

也難怪,泰米爾人在印度有6000萬人,在斯里蘭卡有三百多萬人,而且信仰的也是印度教。於是,印度人在背後暗暗支持泰米爾猛虎。印度政府感覺在支持自家人。

1983年,泰米爾猛虎和斯里蘭卡政府軍展開了大規模的戰役,這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由於印度在背後的支持,泰米爾猛虎一直未能被政府軍收拾住。

1987年,泰米爾猛虎在戰爭遇到膠著時,被各種支持者支援了大量物資,特別是印度,毫不吝嗇,空投物資,偷送裝備。

這種幫助下,終於把泰米爾猛虎養成了大老虎了。

(猛虎組織)

泰米爾猛虎組織漸漸佔據了戰爭的優勢,前途看起來一片美好。泰米爾人豪氣干雲,放出豪言,要建立泰米爾人自己的國家。

與此同時,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的6000萬人,開始向印度政府發難。看得出來,印度泰米爾人的目的只有一個,將印度南部獨立出去,和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組成一個國家。泰米爾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徹底抬頭。

印度政府傻眼了,這到底做了些啥?整來整去,火燒到自家門口了,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此時,印度政府終於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從支持泰米爾人,到轉向支持斯里蘭卡政府。1987年 7 月 29日,印度與斯里蘭卡簽署了《印斯和平協議》。協議中,印度明確表示,不支持泰米爾猛虎組織,並且派遣維和部隊進入斯里蘭卡,以幫助斯里蘭卡政府軍。

泰米爾猛虎大怒,不是支持我們的嗎?怎麼突然轉向了?靠不住啊!

從1987年10月開始,斯里蘭卡內戰成了印度軍隊和泰米爾人之間的戰爭,最多是,印度有10萬軍人參戰。戰爭持續了三年,泰米爾猛虎還是不認慫,最後轉到了茂密的森林中,和印度人進行遊擊戰。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印度人終於撤了。四個字:心神俱疲。

印度人走了,泰米爾猛虎又出來了,繼續和斯里蘭卡政府軍幹仗,彷彿就是一塊牛皮糖。

19年後,在2009年的5月,猛虎承認失敗,斯里蘭卡內戰才算基本結束。

至於印度,從支持泰米爾人,到攻擊泰米爾人,經過了各種事情後,對斯里蘭卡再無幻想。

(美麗的斯里蘭卡)

總體來說,印度對於斯里蘭卡,不能用“統一”兩個字,因為斯里蘭卡不屬於它的一部分。至於印度為何不侵佔或控制斯里蘭卡,原因有三個:一是歷史原因,二是斯里蘭卡政府背後大佬眾多,三是印度沒法建立傀儡政府。


藍風破曉


印度沒有統一斯里蘭卡,原因無外乎三個

1、英國人不答應

斯里蘭卡,古稱錫蘭。印度洋上的眼淚。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同時具有優越的航運條件。殖民時代,曾經先後吸引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的青睞。

英國打跑了荷蘭人之後,又與法國發生七年戰爭。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雙方對於印度洋的爭奪。而控制了斯里蘭卡,就等於控制了一半的印度洋。雙方戰爭之後和談,斯里蘭卡落在英國手裡。

英國是先把斯里蘭卡作為殖民地之後,才陸續吞併印度大陸其他地區及緬甸的。在英屬印度時期,印度斯坦、緬甸都在其管理範圍之內。但斯里蘭卡是在1815年英國將末代錫蘭國王廢黜之後,直接由英王喬治三世兼任錫蘭國王。


印度在獨立前後,斯里蘭卡也已經是英聯邦成員國,是與印度具有同等的地位的獨立主權國家。印度便沒有了爭取斯里蘭卡的法理依據。

2、斯里蘭卡人不同意

斯里蘭卡離印度實在是太近了,只有30公里。印度一直就沒放過侵佔斯里蘭卡的機會。在斯里蘭卡國內,僧伽羅人佔總人口的7成與其餘的主要民族是泰米爾人。但在整個南亞,僧加羅人反而比泰米爾人要少得多。這讓以僧伽羅人為主導的斯里蘭卡政府和以泰米爾人為主的猛虎組織,終於在八十年代初開戰。斯里蘭卡爆發內戰。

泰米爾人也不是善茬,不光在斯里蘭卡國內鬧獨立,在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獨立的呼聲更大。所以,印度人對於這樣一個機會,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一旦支持猛虎組織,成功了,等於釋放出一個支持泰米爾人獨立建國的信號。

不過,印度還是沒忍住,出了昏招。本來與自己無關的事,非要充老大,做衝突調解人。派兵進入斯里蘭卡進行維和。

結果,印度鬧了個裡外不是人。斯里蘭卡政府本能的防備印度,引發對於印度的強烈不滿。同時也遭到猛虎組織的對抗,最終演變成猛虎組織襲擊印度軍隊,三方混戰,印度灰頭土臉的回了老家。

3、國內一屁股爛賬

印度國內,族群眾多,語言文化各不相同,本來能夠統一在一起,就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如果再把斯里蘭卡拉進來,就相當於火上澆油。

基於以上原因,印度不能也不敢去統一斯里蘭卡。


參習處


斯里蘭卡被譽為印度洋上的明珠,以出產寶石和紅茶聞名於世,其與印度的距離可以用近在咫尺來形容,因為兩國相距只有不到30公里。也正是因為斯里蘭卡太靠近印度,而深受印度的影響,但是印度作為印度洋的大國在對周邊國家進行整合的時候,卻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版圖,這是為什麼呢?

下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戰略地位和航運地位重要,英國不想讓其併入印度。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方的海上,地處印度洋航線的中心位置,是東亞地區通往歐洲航線的中轉和重要補給站。正是由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英國1796年趕走了盤踞於此地荷蘭殖民者,佔領了科倫坡。1802年英法簽署《亞眠條約》,劃分了兩國在印度南部的勢力範圍,斯里蘭卡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為了加強對斯里蘭卡的控制和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國王,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國的直接管轄之下,由英王喬治三世兼任錫蘭國王。雖然此後英國完成了對印度大陸的整合,將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都納入英屬印度的版圖,但是唯獨將斯里蘭卡作為獨立的板塊進行直接管轄,這也使獨立後的印度在繼承英國遺產時無法繼承斯里蘭卡這塊領土。

英國在放棄南亞大陸的殖民地時,將印度通過印巴分治,分為兩個國家,兩國獨立以後為了領土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而在印巴獨立建國後的第二年,斯里蘭卡也從英國獲得自治權,宣佈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從此以後,斯里蘭卡和印度同為英聯邦成員國,在英聯邦具有同等的地位,印度迫於英國的壓力也不敢對斯里蘭卡有非分之想。

第二、印度強勢整合周邊,但實力不濟。

獨立後的印度野心勃勃,對周邊的領土進行了強勢的整合,出兵克什米爾、收回法屬印度領土和葡屬印度領土、將錫金王國變成錫金邦、將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納入版圖。印度在對周邊領土整合的同時,對於距離自己只有30公里的斯里蘭卡自然也不會錯過。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南方的海上,兩國之間的保克海峽和馬納爾灣最窄處僅僅30公里。斯里蘭卡猶如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橋頭堡,如果能夠整合斯里蘭卡,那麼印度將佔據印度洋的絕對優勢地位。而斯里蘭卡內戰給了印度介入斯里蘭卡的機會。

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是僧伽羅族,佔總人口的比例高達74.9%,而泰米爾族人口約佔15.4%。在斯里蘭卡僧伽羅族是多數民族,但是放眼整個南亞地區,光印度半島南部就有6000萬的泰米爾人,僧伽羅族反而變成了少數民族。所以,作為斯里蘭卡統治者的僧伽羅族,不得不警惕境內的泰米爾族人,如果印度支持境內的泰米爾族人,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斯里蘭卡獨立後,僧伽羅族政府就不斷打壓泰米爾族人,由此激化了兩個民族的矛盾。1972年,泰米爾族人成立了猛虎組織,目的就是在斯里蘭卡東北部建立泰米爾人自己的國家,於是兩族矛盾進入白熱化階段,最終導致了1983年的斯里蘭卡內戰。

按常理說,印度應該支持泰米爾人才對。但是,長期以來印度國內存在著分裂勢力,南部的泰米爾人有獨立建國的願望。如果印度支持斯里蘭卡境內的猛虎組織,那無疑給國內的泰米爾人一個信號,既然斯里蘭卡境內的泰米爾人可以獨立建國,為何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不能呢?所以,印度怕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能大力支持猛虎組織。

印度最終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作為衝突雙方調停人的角色,派遣了7萬維和大軍進駐斯里蘭卡,以監督雙方停火。但是印度的出兵既不能解決斯里蘭卡的統一問題,也不能讓泰米爾人獨立建國,引起雙方的不滿。印度的出兵引發了僧伽羅族的反印情緒,同時印度維和部隊解除猛虎組織武裝的做法也遭到猛虎組織的抵制,其後猛虎組織發起對印軍的襲擊,結果將斯里蘭卡內戰變成了印軍和猛虎組織之間的混戰,最後印度只好無奈地撤軍。

斯里蘭卡內戰是印度試圖整合斯里蘭卡的一次嘗試,但是從印度介入斯里蘭卡內戰的結果來看,印度已經無法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

綜上,印度雖有整合斯里蘭卡之心,但是由於英國出於維護自身殖民利益的目的,在制度安排上就打消了印度的念頭。同時,印度由於自身實力有限,雖然整合了周邊領土,但是由於實力不濟,無法將斯里蘭卡納入自己的版圖。


銘蘇先生


斯里蘭卡是印度半島南部最大一個海島,其距離印度本土最近不到30公里,而且二者之間還有一條斷斷續續的島鏈相連接,所以即便在古代,印度人想要到達斯里蘭卡也非常的容易,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就有大量的印度人到達過斯里蘭卡。

而現在的印度一直有著自己的擴張主義,一直在努力收編周邊地區,比如說吞併馬爾代夫以及錫金等國家。可斯里蘭卡距離印度這麼近,卻沒有被印度統一。

於是很多網友好奇,為什麼印度沒有統一斯里蘭卡呢?其實並非印度不想統一斯里蘭卡,而是他們也曾想統一過,但是實力不允許條件也不允許。

第1個就是歷史原因,歷史上印度半島很少有統一的狀態,大多都是四分五裂,一般分為印度南部和印度北部。

即便有的時候出現了統一的大王朝,也是很多部落都是以割據自制的狀態,一般以民族聚集為主。

當時的印度連本土都沒辦法建立一個統一有效的統治,對於遠在海外的斯里蘭卡更是不可能對此進行統一。

所以在歷史上斯里蘭卡幾乎沒有被印度所納入過版圖,所以斯里蘭卡本來也就不屬於印度的一部分。

第2點近代殖民主義的原因。當年英國在殖民印度半島的時候,並沒有將斯里蘭卡納入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勢力圈。當時的斯里蘭卡叫做錫蘭。

由於斯里蘭卡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獨立於印度大陸之外,還是印度洋上一個重要的海上要道的管控處,所以英國也就將斯里蘭卡直接作為英國直接統治管轄範圍,和印度本土的控制管理完全不相關。因此在英國殖民時期,斯里蘭卡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統治板塊。

第3點,印度在從英國獨立的時候,斯里蘭卡還在英國的控制手中。英國在國際力量不斷下降的時候,不得不放棄對印度的殖民主義。

由於當時英國印度板塊控制的面積過大,所以就將印度半島的統治勢力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和都兩個部分,而且將巴基斯坦出生的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也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

印度剛獨立的時候一直要致力於和巴基斯坦的鬥爭,所以也就沒有力力量和心思去管控斯里蘭卡的狀態,當時的斯里蘭卡又作為英國的直屬統治地,所以印度也不敢過問。自己好不容易剛從英國手裡獨立出來,本身就是一種見好就收的狀態。

第4點,印度曾經在斯里蘭卡內戰時期派7萬大軍進入了斯里蘭卡,不但沒有撈到好處反而碰到一鼻子灰。

其實印度一直想要將斯里蘭卡收為國有,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1983年斯里蘭卡內戰的時候。

斯里蘭卡內戰是因為南北兩個民族發生了武裝衝突。當時印度以調停者的身份介入,其實是想通過軍事慢慢的佔領斯里蘭卡。

剛開始的時候,北方占人數偏少的民族還對印度比較歡迎,不過印度並沒有幫助北方這個少數民族,反而勸他們上交武裝,而這因此也就惹怒了北方的少數民族,隨後便對印度軍發動了攻擊。

而南部的軍事力量也感覺印度在中間難以維持自己的利益,所以雙方都開始攻擊印度,最後印度也只好灰溜溜的撤走,從之後印度也就沒有了統一斯里蘭卡的機會。


夏目歷史君


斯里蘭卡是一個美麗的島國,他和印度可謂是隔海相望,印度在取得獨立之後就開始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對周邊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災難,印度當年對斯里蘭卡也是虎視眈眈,肯定想將斯里蘭卡收入囊中。

印度是南亞最強大的國家,假如是在古代的話,印度早就統一了斯里蘭卡,斯里蘭卡這樣的小國根本就無法倖免。只不過印度獨立已經是二戰之後的事情了,人類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這個時候再通過武力進行簡單的擴張,是為世界所不允許的。印度自然也有那個野心,但是礙於世人的眼光,也沒有敢輕舉妄動。

印度至今為止也吞併了一些地方,例如東北t邦,再加上錫金這個小國。而吞併錫金這個小國,事實上給印度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所以之後印度沒再敢這樣做,對於尼伯爾不丹等小國也只敢採取保護措施而已。至於在印巴中戰爭中打下了東巴之後,也只敢操縱其獨立為孟加拉國,沒有感堂而皇之的吞併。

對於斯里蘭卡印度也不是沒有動過野心,曾經在泰米爾猛虎組織猖獗的時候出兵斯里蘭卡,意圖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不過斯里蘭卡和泰米爾猛虎組織在印度入侵之後,同仇敵愾,最終讓印度無機可乘,之後草草撤兵。總之在現代社會中想明目張膽地吞併一個國家,難度還是有點大,印度即使是南亞第一強國,也不敢輕易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因為斯里蘭卡是島國,印度想侵略斯里蘭卡就需要渡海作戰,這增加了戰爭的難度。如果印度強行吞併斯里蘭卡,會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因此印度沒有侵略斯里蘭卡。



1.印度目前是南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如果印度現在想吞併斯里蘭卡,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以下我們來對印度和斯里蘭卡兩國進行一個對比。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斯里蘭卡國土面積6.5萬平方公里,印度的國土面積是斯里蘭卡的45倍;印度有人口13.3億人,斯里蘭卡有人口2120萬人,印度的人口規模是斯里蘭卡的62倍;印度2017年GDP是24390億美元,斯里蘭卡2017年GDP是835億美元,印度的經濟總量是斯里蘭卡的29倍。印度的國土面積、人口規模、經濟總量都比斯里蘭卡高。



2.我們再來對兩國的軍事實力做一個比較。印度有130萬軍隊、4500輛坦克、6500輛裝甲車、2600架各種軍用飛機、1艘航空母艦、150艘主力作戰艦艇、150枚核彈頭。斯里蘭卡有軍隊15萬人、有50輛坦克、230輛裝甲車、100架各種軍用飛機、20艘小型艦艇。以印度目前的軍事實力,可以輕鬆吞併斯里蘭卡。可是歷史上印度和斯里蘭卡就不是一個國家。在古代時期印度是由大大小小几十個土幫組成,它們相互之間不斷征戰,因此印度在古代沒有能力入侵斯里蘭卡。



3.英國在近代同時佔領了印度和斯里蘭卡,但是英國偏偏讓斯里蘭卡保持獨立狀態。因為英國人認為斯里蘭卡是印度洋貿易的咽喉,英國要遏制印度在印度洋擴大勢力,所以沒有將斯里蘭卡與印度和並在一起。二戰結束後英國為了遏制印度的崛起,就把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分為二,讓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經常發生戰爭,因此印度無暇吞併斯里蘭卡。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已經形成,世界各國都反對國家之間的吞併戰爭。如果印度強行吞併斯里蘭卡,那麼印度就會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也會損害印度的國際形象,因此印度不敢明目張膽的入侵斯里蘭卡。


香堂風子


斯里蘭卡從來都不是印度的地盤,即便是印度本身也是當年英國人到來以後,才被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國家,又何來印度統一斯里蘭卡的說法。當然,印度向來在南亞地區橫著走,當年強並錫金就是最佳證明。斯里蘭卡近在咫尺資源豐富,而且與印度之間實力相差懸殊,可印度卻還真沒那個能力吞得下。

早在數千年前,斯里蘭卡島就已經擁有了屬於自身的文明,印度半島的歷代王朝從未能夠將觸手伸到島上,兩者互不統屬。英國人到來以後,並沒有讓斯里蘭卡併入英屬印度的範圍之內。地處印度洋海上交通要衝的斯里蘭卡,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加上泰米爾人的問題,使得印度再怎麼垂涎,也不敢輕易下口。


雖然如今的斯里蘭卡兩大族群僧伽羅人與泰米爾人都來自於印度半島,但在歷史上,斯里蘭卡卻從來都是獨立於印度半島之外的。無論印度歷史上的孔雀帝國還是後來的德里蘇丹國、莫臥兒帝國等,都沒能將斯里蘭卡納入自身的治下。千百年歲月裡,斯里蘭卡比之支離破碎的印度半島林立的土邦諸侯,更具獨特性,與印度根本就沒有同處一邦的歷史根源。

英國人到來以後,在南亞建立起英屬印度的龐大統治,甚至英屬印度的範圍都包括了當時的緬甸與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亞丁,然而對於斯里蘭卡英國卻是另眼相待。斯里蘭卡也就是當時的錫蘭,由英國另派總督管理,並不屬於英屬印度總督的轄制。英國人當年臨走之前進行了印巴分治,將英屬印度的南亞部分分成印度與巴基斯坦,而斯里蘭卡則成為英聯邦自治領,成為新生的另一國度。


儘管斯里蘭卡的文化深受印度的影響,但終究差異巨大。比如如今的印度超過85%都信奉印度教,還有大量的錫克教徒、耆那教徒與穆斯林,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然而斯里蘭卡從孔雀帝國時代開始信奉佛教,如今70%以上斯里蘭卡人依舊信奉佛教,而種姓制度在斯里蘭卡已經相對薄弱。無論是宗教、語言等諸多文化領域,印度與斯里蘭卡都存在著諸多差異,甚至有些差異是不可逾越的。

不過印度也不是從沒進行過實際行動,比如當年印度建立之初,尼赫魯就曾向錫蘭拋出橄欖枝,希望錫蘭加入印度。而錫蘭無論古代還是被殖民時期,都與印度同等級的,所以直接就給拒絕了。1987年印度派出10萬大軍干涉斯里蘭卡內部的戰爭,結果非但損兵折將,更是讓印度認清了斯里蘭卡是絕對不能觸碰的炸彈。讓印度對斯里蘭卡最為忌憚的,就是印度南部還有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問題”。


泰米爾人是南亞地區南部的一個分佈廣泛人口眾多的族群,千年前就移入斯里蘭卡,近代更被英國人大量遷入島內。泰米爾人長久以來生活在半島南部,遊離於恆河文明之外,無論是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還是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一直都有建立起泰米爾人國家的意願。印度當年沾染斯里蘭卡內部的族群相爭,反而引起了自家南部泰米爾人的分家意向,可謂是引火燒身,差點沒得斯里蘭卡還弄散了自己。

斯里蘭卡雖然僅有6.5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千多萬,比印度相去甚遠但終究也不像錫金那麼弱。更重要的是,斯里蘭卡位於印度半島南端,是印度洋上東西方往來的海上交通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牽扯著諸多國家的切實利益。關聯甚廣的利益各方,自然也不會讓斯里蘭卡有事。對於印度來說,想像當年對待錫金那樣染指斯里蘭卡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能讓印度得不償失。


澹奕


斯里蘭卡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它雖然是一個島國,但是資源特別的豐富,在島上不僅是擁有美麗的風景,更適合種植一些非常有經濟價值的種植。尤其是它的茶葉更是風靡全國,得到了很多上層貴族的喜歡。

斯里蘭卡從古代到現在,人民都是具有反抗鬥爭的,在這1000年多以來他遭到了無數次毀滅性打擊,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站了起來。這期間是遭到了很多人的統治,可是斯里蘭卡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獨立才有今天,斯里蘭卡人民美滿的幸福。


雖然斯里蘭卡屬於印度大陸,但是它並不是印度的一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是以獨立的身份的。

在公元前六世紀印度半島的雅利安人從印度半島來到了這個地方,才在這裡有了居民,而到了公元五世紀隨著人口的發展,在斯里蘭卡這個地方是修建了許多繁華的建築,同時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

僧伽羅王朝時期  約在公元前5世紀,維闍耶建立僧伽羅王朝(又稱維闍耶王朝)。

這個時候斯里蘭卡和當時的印度半島的王朝是不一樣的,他並不是當時古印度的一個板塊,而是一個獨立的王國。

公元前250年前後,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來島上弘揚佛教,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了新的文化,開始信仰佛教了,但是這個時候還是沒有和印度合併,根本沒有什麼任何交集。

如果非要說印度和斯里蘭卡曾經站過一起,那個時候應該是在英國的統治下,其實斯里蘭卡不光是被英國人統治過,而且也包括葡萄牙人,甚至是印度原來一些居民,但是在這期間斯里蘭卡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著鬥爭,他們也不斷的反抗,最終是在20世紀的時候獲得了獨立。

可是他們獨立的時候是恢復了斯里蘭卡運來的國家,而並不是恢復了印度的,他們和印度現在是沒有半毛錢關係,頂多是海上的鄰居而已。


汪公說


印度輸出革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0萬印軍損兵折將,總理被殺

世界歷史上,很多國家夢想稱霸,都會試圖干涉他國內政,甚至在別國扶持非政府武裝,然後實現代理人統治。作為南亞小霸王的印度,也不例外。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獲得獨立地位,自以為繼承了日不落帝國的地位,在南亞次大陸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一米以下全部放倒,我在太平間裡一跺腳,"不服的給我站起來!"

沒錯,在南亞,印度就是這麼狂!

錫金,英屬印度期間還能半獨立,印度一獨立就給他駐軍。1975年在印軍槍口下公投獨立。

不丹,英國也只能讓他割地賠款,印度規定對外關係接受印度的"指導"。雖然是聯合國成員國,可是世界上外國人要去不丹,先要經過印度政府審批同意。

尼泊爾,曾經敢和清朝動刀子的廓爾喀,如今境內70%印度教教徒,在印度干涉下,政局更迭特別快,相當痛苦。

巴基斯坦,和印度幹了三次大仗,前兩次不分勝負,第三次直接丟了50%人口30%土地,分離出了孟加拉國。

相對而言,印度最不成功的"輸出革命",就是在斯里蘭卡了。

斯里蘭卡在印度洋的中間位置,與印度半島之間有常常的一條"臍帶"連著,雙方聯繫比較方便,但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典型例子是,印度教傳遍南亞次大陸,卻幾乎沒能登上斯里蘭卡島。斯里蘭卡大部分人都信仰佛教,是僧伽羅人。

還是攪屎棍英國,又來搗亂了。

英國人發現,斯里蘭卡島特別適合種植紅茶,就從印度遷移來了很多泰米爾人。英國把斯里蘭卡建設成世界第一紅茶出口國和第五寶石出口國的同時,也讓斯里蘭卡有了民族宗教矛盾的萌芽。

斯里蘭卡獨立後,原本的種植園農民泰米爾人想要翻身做主人,種植園主僧加羅人不同意。於是這場民族矛盾就開始了。

泰米爾人,在斯里蘭卡只有18%人口,而且大都是窮人,想要和既有權力又有錢的僧伽羅人打仗,其實基本就是找死。但是,泰米爾人背後有印度,膽氣自然很足。在印度的支持下,泰米爾人先後建立了30多個非政府武裝,其中最強的是猛虎組織。

印度不僅向泰米爾猛虎組織提供武器和資金,還派出軍隊提供專業訓練。印度的如意算盤是,將來猛虎組織在斯里蘭卡建立政權,自然擴大了印度的影響力。

1987年,斯里蘭卡政府軍集中重兵,圍困了猛虎組織。最後關頭,印度空投25噸物資下去,避免了猛虎組織的覆亡。

猛虎組織在國際上聲名狼藉,英美等國把他列為了恐怖組織。斯里蘭卡在國際社會爭取到了英美的聲援,印度才不敢支持猛虎組織。

令印度意外的是,猛虎組織翅膀硬了,居然要聯合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建立地跨印度和斯里蘭卡兩國的伊拉姆國。

這還了得,印度立刻倒戈,派出10萬精兵強將到斯里蘭卡"維和"。印度人驚奇地發現,猛虎組織雖然兵力少,卻個個身經百戰,承平已久的印軍被猛虎組織打得少皮沒毛、灰頭土臉。

印度又提出調停方案,猛虎和斯里蘭卡雙方都不接受!最後,猛虎和斯里蘭卡拋開印度,單獨談判。10萬印度軍隊最後灰溜溜回國了。

可是,印度的代價並不僅僅是這些。

1991年5月,印度卸任總理拉吉夫甘地炸彈炸死,案件偵破後,發現幕後主謀是斯里蘭卡的猛虎組織。

這個拉吉夫甘地,是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的外孫,第一任女總理英迪拉甘地的次子。尼赫魯甘地家族,世襲總理長達40年,沒想到在這裡變成了最後絕響。不過,拉吉夫甘地的妻子索尼婭甘地後來當了國大黨主席,兒子拉胡爾甘地當了國大黨的總書記。國大黨現在還是甘地家族的家族企業。

拉吉夫甘地被殺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做出了出兵斯里蘭卡的決定,他的軍隊殺死了很多泰米爾人。

真正讓拉吉夫甘地被殺的,其實是因為他在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搗毀了猛虎組織的地下軍火工廠,殺死了數百名泰米爾人。拉吉夫明知與泰米爾人仇深似海,還敢去這個邦拉選票,被殺也實屬正常。

拉吉夫甘地的母親英迪拉甘地,則是一面搗毀錫克教寺廟打壓錫克教教徒,一面還把錫克教士兵當保鏢。膽子可真大。

印度對斯里蘭卡輸出革命,沒行到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出兵十萬損兵折將還導致自己的總理被殺。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歷史知事


歷史上哪個大國都想侵略擴張,沒有一個國家例外。

不能說印度不想,就像在大街上看見一個美女,沒有男人不想入非非的。美國總統老布什就說過,一個男人看見一個美女第一個念頭就是能不能跟她談藝術。

因此實事求是地說,印度沒有統一斯里蘭卡,是因為根本就沒有做出過那樣的嘗試,也沒有制定過那樣的計劃。


是印度非常愛好和平嗎?

好像不是,印度不是戰鬥民族,但印度也是貪婪的,有條件的話,它不會不想把斯里蘭卡併入自己的版圖。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就是弱肉強食的歷史,小國的命運就是被欺負被吞併,哪個大國不是在侵略擴張中發展壯大的?

可是二戰之後,形勢變了。

聯合國成立了,聯合國憲章出臺了,侵略別國是違反國際法的,要受到國際制裁,受到千夫所指。如果說侵略還可以強詞奪理的話,吞併一個國家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一個國家要是那樣做,面臨的政治壓力,付出的成本太大了。


這是一個腦子正常的領導人和政府,難以承受的。

有人說錫金不是印度吞併了嗎?

但是別忘記,錫金人一直是親印度的,英國人走後,錫金在1947年就跟印度簽訂了協議,1950年成為印度的保護國,執政的政黨是親印度的。

從1950年錫金成為印度的保護國,到1975年錫金國會以32對1票通過成為印度一個邦的議案,經過了25年的時間。


這和伊拉克吞併科威特,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和南奧塞梯,有本質的區別。

前者是看中了一個女人,獻殷勤,討好,買禮物、送禮品,問寒問暖,最後得到了女子的芳心,人家甘心情願被娶。

後者是見色起意,不顧對方的反抗和呼救就霸王硬上弓。

各位,性質一樣嗎?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洋,就像鑲嵌在印度洋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一位英國殖民者曾經說過,這是一個遍地寶藏的國度。

因為它生產寶石,它盛產的紅茶在世界上品質第一,也被成為茶葉黃金。斯里蘭卡跟印度兩國之間的距離最近的地方,還不到30公里。

斯里蘭卡就像睡在印度隔壁的美人,印度就像隔壁老王,饞得直流口水,說沒有動歪心思是不符合實際的。


但其中有幾個原因,讓印度有賊心沒有賊膽,始終沒有如願。

第一、英國人捷足先登。

斯里蘭卡在印度南邊的大洋上,扼守著印度洋航線的咽喉,是歐洲來往東亞主航線的生命補給線。這麼重要的位置豈能讓別人染指?

再說了,英國1796年趕走荷蘭殖民者者的時候費了多大勁,付出多大代價,因此英國人佔據後就賴著不走了,把斯里蘭卡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苦心經營起來。

當時的印度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都在英國統治之下,但地位跟斯里蘭卡不同。

英國在1815年廢黜了錫蘭國王,由英王喬治三世直接兼任錫蘭國王,等於這裡成為英國的一部分,而上述幾個地方都是委任總督統治,法律地位完全不同。

所以,從法律層面講,印度不能接管斯里蘭卡,英國人也不幹。


二戰結束後,英國放棄了幾乎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印巴獲得獨立,此後斯里蘭卡也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這時候印度跟斯里蘭卡等於同是英國大哥帶領的兩個小弟,借給印度一百個膽,它也不敢對斯里蘭卡起歹念。

但是斯里蘭卡在英國統治下好好的,英國人走後卻亂做一團。

斯里蘭卡獨立後,占人口74.9%的僧伽羅族成為主宰,可是占人口總數的15.4%的泰米爾人卻不答應,他們想單幹,自治。僧伽羅族沒有那個雅量,不允許人家自治,這樣就打起來了。

要知道印度國內有三個邦都有泰米爾人,還有一個邦就叫泰米爾邦,這個民族在印度總人口達到6000萬。

斯里蘭卡不怕境內的泰米爾人,就怕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跟他們聯手,所以就拼命打壓泰米爾人自治運動。

這樣一來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更憤怒了,不讓自治,我們乾脆鬧獨立,不讓文的來,我們武的來。


1972年,泰米爾族人成立了自己的武裝——猛虎組織,開展武裝鬥爭,鬥爭目標就是在斯里蘭卡東北部建國。於是,斯里蘭卡再也沒有安寧日子。

鄰居內亂,印度也無法置身事外,因為鬧獨立的泰米爾人在印度有那麼多。袖手旁觀吧,自己國內的泰米爾人心裡不高興,支持泰米爾人吧,萬一印度的泰米爾人也效仿者鬧獨立咋辦?

這時候斯里蘭卡也怕印度拉偏架,於是就向印度政府示好,希望印度保持中立,派兵進入斯里蘭卡維和。

但這樣一來印度弄了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斯里蘭卡的僧伽羅族說印度軍隊是給泰米爾人撐腰來了,而泰米爾人卻說印度軍隊是為僧伽羅人當幫兇的。

印度是個多黨國家,當然不許政府幹出力不討好、還把印度士兵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的事,於是趕緊下令撤軍。


再說,斯里蘭卡內戰的時候,英國一直沒有丟下不管,在裡面扮演重要角色。

我國也一直站在斯里蘭卡政府一邊,不希望出現一個分裂的斯里蘭卡。

如果印度真要站在斯里蘭卡任何一邊,搞分裂的話,就不會撤軍了。(印度駐軍斯里蘭卡1987年到1989年)

印度駐軍維和是斯里蘭卡政府邀請的,猛虎跟政府軍簽訂和平協議後,印度馬上撤軍沒有賴在那裡不走。而且印度出兵斯里蘭卡沒有偏袒任何一方,沒毛病啊。

這並不等於印度對斯里蘭卡沒有野心,怎奈斯里蘭卡這個美女已經有了英國和咱們兩個帥哥,印度就是想插足也沒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