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孫殿英敢東陵盜寶,大發橫財,為什麼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

東陵大盜孫殿英,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大名概因挖掘了清朝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墳墓而暴揚。

孫殿英敢東陵盜寶,大發橫財,為什麼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


孫殿英原本是一個市井小混混,因其善於投機鑽營,慢慢成長為地方封建會道門頭子,1922年,他瞅準時機,帶著一批道徒投奔入當地軍旅,從機關槍連連長到營長,晉升很快,不久便獨立山頭,自任旅長。

孫殿英是個極其善於把握機會的人,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時,趁著兵荒馬亂,孫殿英大肆招兵買馬,隊伍擴大到了幾千人之多,很快便搖身一變成了軍長。1928年初,孫殿英審時度勢,投靠蔣介石,出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孫殿英敢東陵盜寶,大發橫財,為什麼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


投靠蔣氏之後,孫殿英部並未得到重用,連補給都經常不到位,孫殿英手下又有這麼多兄弟需要養活,便開始效仿曹操,對地下的無主之物動起了歪腦筋。

天賜良機,當時他所駐紮的地區正好是在薊縣和遵化一帶,這裡坐落著清東陵。更巧的是,當地兵匪馬福田部正在打清東陵盜寶的主意,而孫殿英得到的命令就是剿滅這批兵匪。

孫殿英敢東陵盜寶,大發橫財,為什麼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


馬福田部不扛打,沒多一會就被趕跑了,當時馬福田甚至還沒有來得及進駐馬蘭峪大肆掘陵,兵匪被趕走了,只來得及留下了一些實驗性質的盜洞。

這種機會對孫殿英來說,簡直是完美,於是孫殿英便以演習為藉口,用炸藥炸開了東陵,對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穴進行一番義正言辭的“考察”。

孫殿英一直說滿清政府害死過他的父親,他要為父報仇。而且滿清入關三百年,搜刮的財產不計其數,他孫殿英要替天行道,將這些不義之財全都散盡。

關鍵當然還是為了籌集所部軍費,當兵吃糧,沒有軍餉,他怎麼當人家大哥?不能讓兄弟們喝西北風不是?

總而言之,清東陵之財本屬不義之財,取之於民,用之於軍,我們取之有道!藉著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十二軍的武器裝備全部被他鳥槍換炮。

而且孫殿英非常狡猾,事情暴露之後,手下師長譚溫江出來頂缸,孫殿英又慷慨大方地把很多珍貴寶物敬獻給了國民政府黨政要員,再加上運氣也好,當時蔣、馮、閻也有矛盾,都不願得罪孫殿英把他推給別人陣營,最後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孫殿英自然啥後果也無需承擔。

那位說了,既然孫殿英好盜墓這一口兒,那和坤作為清朝首富,身家頂清朝好多年的國庫收入,按理說他的墓,老孫不該錯過啊!那為何孫殿英卻沒有盜他的墓呢?

當年何坤被抄家的時候,財富累計可達八到十一億兩白銀,這可是清政府十五年的稅收總和,說他是大貪官,真的一點都不帶冤枉的。

那麼按照孫殿英盜慈禧墓穴的風格,盜取和坤的墓穴更是心安理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也算是為民除害。可是孫殿英是一個聰明人,不然也不可能當上雄霸一方的軍長。他自然知道什麼樣的墓穴該盜,什麼樣的不該盜,當初盜皇陵的時候他可沒少送珠寶到處賄賂人,不然怎麼能活到現在。

如果盜了和坤的墓穴,到時候惹得一身騷,可不是他要的結果。所以盜取之前有必要做足功課,免得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

讓我們來為當時的孫殿英盤算一下,盜和珅墓的性價比如何。

孫殿英敢東陵盜寶,大發橫財,為什麼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


和坤在朝為官時,懂得審時度勢、見風使舵,再加上其精明強幹的業務能力,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甚至將十公主嫁給和坤的兒子,這樣一來除了大權在手之外,更是成為了皇親國戚,別人就更不敢動他了。仗著自己身份特殊,到處結黨營私。在乾隆死後不久,嘉政皇帝就賜死了和坤,並沒收了其全部家產。

怎麼回事?全部沒收?那還能剩下個啥?這樣一來,原本富可敵國的和坤又能有多少陪葬品,孫殿英就更是看不上了。

再說,和坤在世的時候,的確在河北薊縣清東陵附近為自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花了巨資修建了一個豪華墓地。可這個地方後來常年被水所淹沒,只有在河水較少的年份才能隱隱約約看見墓室頂端。

孫殿英敢東陵盜寶,大發橫財,為什麼卻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和珅墓?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裡頭埋沒埋和珅,根本就無從考證,按照史書記載,和珅風光大葬的夢想並沒有實現,而是被草草葬於京郊。

如此一來,連普通的盜墓小蟊賊都未必願意光顧這處傳說中的墓穴,更不用說十分講究性價比的“大盜”孫殿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