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對自己的職業領域不感興趣的嗎,為什麼還能堅持工作?

谷香碧蓮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人們選擇職業的過程。

情形一:我是學某某專業的,本想找個自己喜歡的工作,但因為專業原因,都沒有成功,最後只能找了個本專業的工作;

情形二: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做啥,看著這個崗位工資水平比較高,就選擇這個崗位好了;

情形三:找了很多工作,都沒有被錄取,剛好這個公司給我發offer了,那就做這個工作吧;

……

選擇職業時,並非所有人都能隨心所願

從前面的職業選擇過程來看,大部分人在選擇職業時,並非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可能是當時不知道喜歡什麼,也可能是喜歡的工作應聘不上。

愛好是愛好,工作是工作,工作與愛好相同是運氣,不同也屬正常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工作就是一份謀生的手段,喜不喜歡無所謂,可以在工作之餘自娛自樂。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中途轉行

轉行說起來雲淡風輕,但當自己面臨轉行時,就知道有多麼困難。一邊是工作上的駕輕就熟、收入可觀;另一邊則需要從頭做起,還要重新經歷當初的奮鬥歷程。

尤其當面臨生活壓力時,收入往往是選擇職業的決定性因素。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現實,我相信大部分人面臨選擇時,會向現實低頭,將理想埋在心裡。

所以,職場中會有很多人即便對自己的職業不感興趣,但仍然能夠堅持下來。

我是 資深企業管理顧問、人力資源專家,專注職場經驗、管理方法分享,期待你的關注,一起成長!


松哥聊管理


君子不患貧而患無道。我剛畢業出來第一次工作是實習自己專業,對於這些招聘大學生實習的公司來說,大學生就比廉價勞動力還廉價。社會真把我們當傻子耍,在學校學的東西,在社上連狗屁都不是。12年畢業,學的是動漫類製作,那個時候800塊一個月,不包吃,不包住。

家裡條件好的,還能家裡救助點,那些條件差的800塊怎麼去扛?

我果斷跳出來,走了跟大家不一樣的路。出來跑了業務,沒有喜不喜歡,只是拿的工資會多點。剛出來跑的時候,要天天去派卡片,開始也不敢,後面就臉皮厚了。

沒有喜歡不喜歡,為了生存擺了。等解決了生存的問題,才說興趣的問題。


萬匯麟文化


很幸運,我就是您說的那種人,當年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大學時也學的師範類院校,無奈就業時,需要考編制,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待遇千差萬別,看著別人家吃香的喝辣的,也希望自己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上學時,家裡為我花光了積蓄,甚至還借了部分錢,為了生活,只好選擇放棄這條路,最後成為一名銷售人員。

現在每次送孩子上學看到學校的老師,都不由自主的羨慕他們。而幹銷售對於我來說就是工作,當然想把銷售做好,你得逼著自己對他產生興趣,而我堅持下來的唯一動力,莫過於每個月那幾萬塊錢的收入吧,不管怎麼樣,這份工作可以滿足家裡人的各種需求。我相信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總結一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必須得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行,貧窮的孩子是沒資格說喜歡不喜歡的,唯有先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愛銷售的小朱記


你好,我是大城小農。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以我自己為例,211大學古代文學碩士畢業生,理想是做個大學老師,可是畢業的時候碩士文憑進高校已經很困難啦。

陰差陽錯,先時考了北方縣城的農業局公務員,工資太低,老婆沒有工作,在家帶孩子,溫飽都是問題。

老婆嫁給我時,我一無所有,沒房沒車沒工作,好傻的女孩。那是就感覺對不起她,只想掙錢,讓她過得好點。

2012年,陰差陽錯考進了某銀行,到今年八年了,從櫃員幹起,一步步幹到今天某鄉鎮支行行長。銀行待遇還是不錯的,買了車,買了房,生活好了,可是工作壓力太大,存款貸款考核能要命,幾次想離職。可是想想房貸要還,兩個孩子,老婆又沒有穩定工作,就又堅持下來。

工作有太多不如意,可是生活還要繼續,不是嘛。


大城小農


【職場飯的回答】不是所有人都足夠幸運能把自己的興趣發展成職業。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把自己的興趣轉變成職業。職業的選擇並不是只參考個人興趣愛好,它還受專業、薪酬、職業規劃因素的影響。

興趣愛好是現在最為吹捧的職業選擇參考條件。固然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感興趣可以提供內動力,但若是自己能力不夠,或者不能滿足個人或者家庭的物質需求,那麼不管之前多感興趣,時間久了,都會變淡,嚴重的還會成為自己日常生活的負擔。

依靠興趣愛好來選擇職業的優點:

1.提供內在動力。

興趣是內在需求的外顯,如果是依靠興趣來選擇工作,更容易有激情,有幹勁。即使一份外人看來枯燥透頂的工作,也會在有興趣的人手裡變得分外生動。

2.避免產生職業倦怠。

一項工作做久了難免會產生職業倦怠,若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則可以很好的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依靠興趣愛好來選擇職業的缺點:

1.沒有考慮自己是否擅長。

選擇擅長的職業遠比選擇是否感興趣的職業重要的多。因為一份感興趣的工作可能也會因為不擅長而變的沒那麼有吸引力。興趣的魅力之處在於發自內心的堅持,一旦變成工作,加上人為因素的限制,興趣也就變得不像興趣了。

2.興趣也會變化。

興趣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一變再變。固然有堅持到死的,但那是少之又少的偶然事件。若是單單依靠興趣來找工作,也就意味著一旦沒了興趣就需要重新找工作。

雖然依靠興趣愛好來選擇工作是現在鼓吹的新潮流,但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人在選擇職業時會優先考慮專業是否對口,薪資報酬是否合理,工作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是否有增量幫助。

  • 專業是否對口

大學選擇專業時,除了考慮興趣外,還會考慮被錄取的可能、未來的就業形勢等因素,所以很多人選擇的專業並不一定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而畢業生找工作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己學了多年的專業知識,即使不感興趣,也會因為多年的學習變得很熟悉,很親切,從而使找和所學專業相關工的作更有吸引力。

  • 薪資報酬是否合理

薪資報酬是否合理是考慮要不要從事某職業的重要參考標準,因為衡量一份工作價值的最直接的指標就是金錢報酬。工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謀生手段,如果碰巧自己感興趣固然不錯。若是碰的不巧剛好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只要工資不錯也沒多大關係。

  • 和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否匹配

興趣可以有千千萬,但職業規劃,一人一生可能只有一份。選擇自己擅長的遠比選擇自己喜歡的要理智和聰明的多。擅長的即使不喜歡也不會很討厭,因為你可以從中獲得精神滿足和物質需要。喜歡的也可能會因為不擅長而變得不怎麼感興趣。另外工作中哪怕你願意越挫越勇,老闆也不會給你那麼多機會讓你成長。

總結


職業就是人們謀生的手段,而興趣則是認識或是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職業是生存需要,興趣是生活多彩的延伸。兩者能重合自然可喜可賀,不能重合也無關緊要,因為有一份能養家餬口的職業,然後在業餘時間發展一項興趣愛好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我是職場飯,歡迎大家留言點贊發表意見(。ò ∀ ó。)謝謝。願大家都有一份沒那麼鬧心的工作!


職場飯


興趣真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重要嗎?

一、能做好和感興趣孰為因果

對一個人來說,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並且做的比大多數人都好,他就不會對那件事情沒興趣。

很多人的問題往往不是因為有興趣才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雖然並不絕對,但完成大多數事情確實都需要熟能生巧。

做的多了,自然就擅長,擅長了自然就比別人做的好,做的比別人好,興趣自然濃厚起來,而後就更喜歡做,更擅長,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二、排查是否是真的不感興趣

可是做的多就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所謂沒興趣不過,往往不過是結果,如果把它當做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終的懲罰就是大量時間白白流逝。

對一個人來說,一定要問自己這個問題,我不喜歡做某件事是不是僅僅是因為這件事我沒做好,若是自己沒做好而不喜歡,就要考慮另一個問題,做好這件事究竟對我有沒有意義?

如果有就努力去做,直到做好為止,沒有其他選擇。

反過來自己做的挺好,但就是不喜歡,純粹因為那件事對自己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這種情況實際上少之又少,這時才應該換一件事情做。

三、為什麼人們總說感興趣的是其他事

人們總說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是其他事,可實際上出現這種感覺,僅僅是因為還沒有開始做那件事,也還沒有在那件事上遭受挫折而已。

其實很多人真的放棄原來做的事,轉去做新的真正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想做好這件事,同樣困難重重,挫折不斷。

沒過多久,這些人又會因為做不好這件事而對其失去興趣,然後開始幻想做另外的事,並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愛達解解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第一:生活所迫,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

如果是剛畢業的,也許面臨的每天吃飯、每月房租。如果已經成家了,那麼生活的壓力更大,日常的開支,小孩的上學的費用,房貸,車貸等等。

第二,暫時沒找到更好的職業。

一個人工作一段時間了,就會進入職業的疲倦,但暫時沒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隻能是堅持著。

第三,人生就這樣,大多數人都是為生活而工作。

除非是家庭經濟很好,剛畢業的年輕人說換工作就換工作。但是人一旦離開了工作,就會發現一個人很空虛,很容易廢掉了。其實也可以用業餘時間做一下,今日頭條的自媒體,調節一下對工作的興趣愛好。

希望下面我的視頻能夠幫助到你的提問。謝謝。也希望得到你的點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ab4eae904e94aa59165defea407b47f\


深圳創業夢


這個困惑也許很多職場人都經歷過。事實上,真的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成職業的人畢竟只是小部分,而在興趣愛好成為職業若干年後,依然對此保留純粹興趣般熱情的更是少數中的少數。

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工作就是工作,更多的是謀求生存、立足社會的手段。你問對自己的職業領域不感興趣,為什麼還能堅持,我們撇開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撇開每個人都有的那許多的“不得不”“不得已”,來談談堅持的另一部分原因。

  • 認清工作的嚴肅性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工作本就是用體力或腦力的付出換取回報的交易。明確了這一點,你就能理解既然工作不是邀請你來享受的,那麼它本身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會存在種種不順心、種種讓人不適的壓力就變得那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心態上放平、認清這一點,一如當你能用“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交朋友的”的心態與同事相處,就不會抱怨為什麼彼此間不是志趣相仿、情投意合的夥伴了。

事實上,工作內容有趣、同事彼此投緣、老闆闊綽大氣、客戶通情達理完美結合的沒有壓力、萬事順意的工作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如果你希望在不是興趣的職業路程上更進一步,認識工作的嚴肅性是基礎心態,有了這樣的認知,實際遭遇這種種不順心時才不會覺得突然降臨了生命難以承受之重,因而產生怎麼堅持得下去的疑問。

  • 職場精英深諳的道理

第二,如果要在不是興趣的職業路程上更進一步,甚至成長為精英人士,最為重要的一點,德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歌德曾有過最為精闢的總結:“人生成功的秘訣,不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是喜歡上自己從事的工作。”

這句話似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其實最簡單的實現方式就是用對於興趣愛好的投入、鑽研、付出去對待工作。

退一步講,就像興趣,即使被稱為自己感興趣的事,真的將其深耕發展成自己專長的又有幾人?所以,如果沒有付出的打算,那麼即使工作真的像興趣那麼有趣,需要靠“堅持“來維繫也是早晚都會出現的必然結果。

會覺得難以“堅持”,無非就是因為在這份工作中得到的正面肯定太少,甚至負面否定太多,導致自信心受挫,沮喪情緒上升。但在這樣的結果面前,先反思下自己,是不是抱著沒多大興趣、得過且過、搪塞完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60分就可以了的心態來交差敷衍了事的呢?

撇開小部分的確需要天賦、需要靠老天賞飯吃的行當,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一分耕耘,一份收穫”的寫照。即便擁有天賦如科比,最終將他送上職業籃球神壇地位的也依然是他忘我的勤奮努力和長久的刻苦堅持。他的午夜特訓已成傳奇,“你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 更是已經成為形容科比的經典句子。

所以,有天賦有興趣是一回事,但願意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則是另一回事。也因此,即便哪一個初入職場的我們都曾滿懷憧憬,即便很多人說自己渴望成功,渴望成就事業,但又有多少人願意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呢。

當你真的憑藉努力,反饋到工作產生了成效,這種成效又返回來讓你收穫了成就感、得到了自我價值的認同、獲得了個人的自我肯定和滿足,到那個時候,你就不會再覺得有必要探討“堅持”的問題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淡淡的小麵包


結合自己的觀點回答你的問題,有人對自己的職業不是很感興趣還是堅持的工作,是因為什麼?大概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1點:迫於生活的無奈。

據我所知,很多人對自己目前從事工作都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沒有辦法解決,又找不到更好的,或者說自己喜歡的工作,為了生計勉強維持著目前的現狀。

第2點,自己沒有努力方向,缺少規劃。

很多人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或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少對自己的一個人生規劃。

如果他能夠意識到現在的工作,能對他將來的發展有很大的一些積澱作用時,我相信他會對目前的工作感興趣,而且也會找到前進的動力和工作的方向。自然也會找到自己較為滿意的工作。

有一句話希望大家牢記:

沒有誰,剛一開始就喜歡剛上手的工作,正所謂一句話“興趣都是培養出來的”,包括工作。當你能夠把工作做得足夠好的時候,自然對你目前的工作也會產生興趣。

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



頭號課程


以下是薛兆豐老師對於工作的看法,給您參考

第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你要知道這是工作,不是遊樂。

世界上有你喜歡的巧克力,有你喜歡的遊樂場,你可以用錢買巧克力,你可以去遊樂場玩一天。但是不會有遊樂場說你玩一天真辛苦,我給你兩百塊錢作為回報,因為你是用錢買的享受,而工作,無論如何都是辛苦的,都是付出。所以,世界上沒有喜歡不喜歡的工作,只有報酬是不是足夠高的工作,只要在不觸及個人道德底線或者個人的興趣愛好,大多數的工作你都是可以做的,只要它的回報足夠高,就可以。

但是,回報太低,就不能稱為工作,只能是一個業餘愛好。假如你很喜歡讀《紅樓夢》,這是工作嗎?不能成為工作,如果回報高,編紅樓夢的字典就是一份工作。所以這是第一點,你要認識這是工作,不是娛樂,你必須付出。

第二,我們要看我們所說的收入高還是低,我們要看終身收入,而不是瞬時的收入。

這一點也很重要,要引入時間的概念。因為年輕在工作的開始,只不過是在嘗試不同的工作的可能性,在摸索自己的興趣。這時候如果你斤斤計較,說這份工作高兩百塊錢,高兩千塊錢,就你要選擇這個,放棄那個。你看的範圍就太窄了,必須要看長期,看終身收入。

看終身收入很好的辦法,就是看行業模範,你的長輩、前輩或者你的領導。你要看工作20年、30年後,你能坐到他的位置後,如果你覺得太好了,太理想了,太滿意了,那你就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繼續做。不管苦,不管累,繼續好好做。

我以前就是覺得做教授是一個很好的職業,我將來永遠做教授做到退休,就心滿意足了。所以,我就朝著這個方向做。

如果你覺得花30年做教授太浪費生命了,不甘心,那就你要籌備換工作。怎麼換?不是當場換,你要做好鋪墊,要看長線。

第三,看工作的回報,要看全部回報,而不是工作的貨幣回報。

許多工作,尤其是年輕人的工作,最重要的回報不是金錢,而是你當中積累的經驗,你積累的信譽和機會。這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以前在北大教書,看重的是當老師的回報,不是錢,是我的學生。我能看到有很好的學生被我教過,這是最大的回報。

當然我知道今天我們30萬同學當中就有非常優秀的學生,這時候你就要很好地權衡你自己目前的工作是不是一個適合你的工作對你是不是一份積累,每一份工作都是下一份工作的前奏,你要把自己目前的工作做好,接著才會有下一份工作。這是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很多人沒有注意的。

我剛到北大的時候,很多同學圍著周其仁老師問怎麼找工作的問題。

他說我們不應該找工作,應該讓工作來找我們。他說他自己就從來沒找過工作,我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你那麼厲害,當然不用找工作,但是其他人得找啊。後來仔細想想我自己,好像我也是沒有去找過工作,都是工作來找我的。

我最早寫專欄的時候,沒想過當一位專欄作家,我就是在網絡上寫了一篇短的博客,貼出去以後,兩個月有一個編輯來找我。他說我把你的這篇博客登出來了,以後請你給我們寫專欄。這是一次。

我到北大教書也是受到邀請,到羅振宇老師這裡做課程,去參加《奇葩說》都是被邀請來的,而這些跟我每一次的積累和鋪墊是分不開的。

為什麼工作會找你?那是因為你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了,許多人喜歡聽別人的成功經驗,喜歡打聽現在的宏觀經濟怎麼樣,他眼睛盯的是別人。最好的方式是,把到手的機會,到手的工作努力做好。

第四,關注別人得到什麼,比關注自己得到什麼更重要。

這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看看,你得到的是你問別人要的,還是別人給你的,這兩個有很大的差別。

很多人在自己現在的崗位上不滿意,覺得自己的工資太低了。假設領導問你,你要提工資,你提多少都可以。你想想看,你敢提多少,提20%、提50%,翻倍了不得了。我覺得大多數不敢說讓自己的工資翻倍,也不敢提那麼多。

但是翻倍那也只不過是翻倍而已,真正好的收入是下一份工作,下一個工種,下一次完全不同的機會,不是你現在的崗位上能夠提高多少。而下一次的崗位,下一次的機會在哪裡?是別人給的。

別人為什麼會給你?是因為他們看見你在做的事情是好是壞。

所以這三四點加起來,第一,工作不是娛樂,一定要付出。第二,你的收入要看長線,不是看瞬時。第三,要看全部的回報,你的經驗、你的聲譽、你的機會,而不僅僅是看貨幣。第四,關注別人得到什麼,比關注自己得到的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