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五代十國的歷史為什麼很少提?

鹹魚灣


五代十國的故事,並不是沒人提,評書中都有專門的殘唐五代演義,鐵槍王彥章,十三太保李存孝,壯志未酬的柴榮。這些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民間說法中“王不過項,將不過李”,中的李存孝,就是五代時期的人物。可見,在民間,五代十國的故事,也算是膾炙人口。

和民間膾炙人口不同的是,對於官方正史而言,五代十國的史料,的確被邊緣化。但邊緣化並不意味著不重視,二十四史中,一個朝代編寫兩次的,只有唐朝歷史和五代歷史,這就是新舊唐書和新舊五代史。一段歷史編制兩部史書,可見雖然被邊緣化,但依舊很重視。

邊緣化和重視,這種相互矛盾的情況,在五代史身上,集中體現。我想,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五代十國的存續時間很短。

如果從朱溫滅唐的907年算起,到趙匡胤黃袍加身的960年算起,一共只有53年,即使從滅亡北漢的979年算起,也無非72年。這和春秋戰國時期或者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分裂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這種短時間的存續,也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特點,那就是北方政權走馬燈式的更替,而南方政權卻相對穩定。出現了一種南方分裂而安定,北方統一而動盪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相對穩定而獨立的南方政權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而對於北方的興趣會有所增加,於是,本來存續時間就比較短的五代十國,變成了單純的五代史,十國只成了輔助的存在。

南方穩定的分裂,北方動盪的統一,讓後世關注這段歷史的人,有了足夠的側重點。這樣不斷的分割削弱,使得五代十國真正值得關注的,反而不是很多了。

第二、五代十國被認為是藩鎮割據的延續

雖然朱溫滅了唐朝,但五代十國的存在,實際上就是唐朝末年藩鎮割據的餘波。而這個時代的主人公,大都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受益者,比如朱溫,在唐朝是時候,叫做朱全忠,沙陀人李克用,在唐朝是被賜姓李。

這兩對冤家,從黃巢起義開始,就已經打的不可開交,這種恩怨一直延續到唐朝滅亡,才有了後梁後唐先後出現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習慣於紀傳體通史的史官而言,在編撰唐朝歷史的時候,會將這些人的事蹟大量的編撰出來。更主要的是,這些人的活動,主要在唐朝,這就變得很尷尬。

唐朝有了這些人的記錄,五代十國時期要是還有,就重複了,如果砍掉這些人的事蹟,五代就會變得很單薄。於是,看這段歷史,必須要參照唐朝的歷史進行研究,如此一來,五代十國的歷史,就無法單獨存在,甚至可能一半都在唐朝歷史中。

不單是北方,就連南方的各國。大部分的國家,其原型都是唐朝的藩鎮,皇帝的先人,都是唐朝的官員,他們的事蹟,也都在唐朝歷史中體現的非常清楚,這樣一來,這些國家的歷史,也無法完全獨立,不得不參考於唐書。

這種延續性,讓研究五代十國的人們,更多傾向於對唐朝歷史的研究,通過唐朝末年的藩鎮割據對這段歷史進行系統分析。於是,唐史的專家,大多數也是五代十國的專家,而五代十國的專家,也會對唐史有研究。而唐朝實在太過讓人著迷,在唐朝的光環下,五代十國就顯得暗淡無光。

第三、宋朝政府對五代十國的興趣不濃

對於宋朝來說,可以算是得國不正。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時候,並沒有受到迫害,也沒有被收回權力,依舊被皇帝信任,這樣的前提下,於心不忍的趙匡胤,這才給柴氏子孫發放免死牌。

對於這種得國不正,宋朝政府諱莫如深,可以通過研究來知道興替之事,但絕對不能過分的傳播。

而另一個方面,也值得注意,宋王朝國策是強幹弱枝,削弱武將勢力,削弱藩鎮,達到所有權力收歸國家所有,這種基本國策下,宋朝政府更在意去宣傳各國是如何滅亡的,而不是宣傳各國是如何興盛的。

於是,五代十國的興起原因,在唐朝的歷史中,而滅亡原因,卻在五代歷史中。人們只要知道,這些分裂勢力,最終的結局並不好就可以了,至於說如何興盛,不用太過在意,也不需要多想。

於是,在諸多原因的共同努力下,五代十國變成了一種值得重視,但比較邊緣的尷尬地位。後世提的也就不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