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 中文名稱:瓦罕走廊
  • 外文名稱:Wakhan Corridor
  • 別 名: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
  • 所屬地區:帕米爾高原
  • 地理位置:帕米爾高原和興都庫什山脈之間
  • 面 積:6萬平方公里
  • 人 口:12000人
  • 方 言:塔吉克族瓦罕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海 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瀕危物種:阿富汗雪豹、馬可波羅羊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瓦罕走廊(英語:Wakhan Corridor;波斯語:واخان‎)又稱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爾,是阿富汗巴達赫尚省至中國新疆的呈東西向的狹長地帶,位於帕米爾高原南端和興都庫什山脈北東段之間的一個山谷。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我國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整個走廊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公里。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中阿之間一年8-9個月大雪封山。歷史上曾為中國領土,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大唐高僧玄奘、東晉高僧法顯和西域佛經漢譯創始人安息高都曾經過這裡去印度研究佛法。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一、地理位置

瓦罕走廊北依帕米爾高原南緣與塔吉克斯坦相鄰,南傍興都庫什山脈東段與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噴赤河及其支流帕米爾河,東接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長寬

瓦罕走廊長約400公里,東西走向,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內,最窄處僅15公里,最寬處約75公里,其中在中國境內長約100公里。 中阿兩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端相毗鄰,邊界線只有92.45公里。瓦罕河由西向東流160公里後,在當地主要村莊卡勒尼亞茲貝格(Qal'eh-yeNiazBeyg)附近注入帕米爾河。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地形

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東、南兩面地勢較高,西、北部地勢較低。

氣候

瓦罕走廊屬於高寒山區,每年除6、7、8三個月外,均為大雪封山期。中阿接壤的邊境地區基本上是人跡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勢複雜,氣候惡劣,不適宜人類生存。 該地區是瀕危動物阿富汗雪豹、馬可波羅羊的主要棲息地之一。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二、歷史

瓦罕走廊歷史上曾是歐亞大陸地區的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華夏文明與印度文明、中亞文明、波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後期這裡就曾經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的古波斯帝國(前550~前330)極東部地區。

公元前4世紀,來自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東征中亞、南亞的時候也是繞過這裡到達印度西北部的。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公元399年,東晉僧人法顯從長安沿古絲綢之路西行求佛,歸來後著有《佛國記》。法顯在書中描述經過蔥嶺的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

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啟程赴天竺(古印度)那爛陀寺,途中經過瓦罕走廊,並於公元645年返回長安,將其所見所聞寫成《大唐西域記》。玄奘東歸時,經由帕米爾高原的瓦罕通道,通過明鐵蓋達坂進入今日中國國境。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公元747年,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輕騎通過瓦罕走廊滅小勃律國,重新打通絲綢之路,但隨後這一帶又被興起於西南亞地區的大食國和興起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後向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區的蔥嶺(帕米爾和喀喇崑崙諸山)給佔領,從此唐朝的疆域退出這一帶。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乾隆24年(1759年),清朝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和大小和卓木叛亂後,統一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鞏固了帕米爾在中國版圖中的法律地位。清朝政府長期在帕米爾地區設官、駐軍鎮守,並一直對帕米爾地區行使有效管轄。


19世紀80年代,俄國在完成對哈薩克、中亞的三個汗國和土庫曼的征服後,進一步積極準備軍事佔領帕米爾。與此同時,英國勢力也已經擴展至阿富汗並向帕米爾滲透。

左宗棠收復新疆後曾派少量部隊越過色勒庫爾山脈在帕米爾高原建立了哨所,其中的蘇滿塔什在乾隆時還立過界碑。但當時俄羅斯部隊不斷進入這部分帕米爾高原,中俄軍隊幾次交戰後清軍不敵,退出到色勒庫爾山脈以東。

19世紀末,由於俄羅斯帝國的侵略擴張,中俄兩國曾在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整個帕米爾高原發生爭端。同時,俄、英兩大帝國由於在中亞內陸地區爭奪勢力範圍,也不斷在阿富汗地區發生衝突。為避免進一步的衝突,1895年3月11日,英俄簽訂了《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劃定兩國在帕米爾的勢力分界線,將興都庫什山北麓與帕米爾南緣之間的狹長地帶劃作兩國間的“隔離帶”,這條“緩衝地帶”就是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英國和俄國劃定的英(英屬印度)俄隔離帶、緩衝區,送給阿富汗。該領土及帕米爾高原本來是清朝的,面對英俄劃界事件,清朝政府向英、俄進行了抗議和交涉。但國力不濟,在民國成立前已經丟掉了。

1963年11月22日,時任中國外交部長陳毅和阿富汗內務大臣阿布杜·卡尤姆,在北京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王國邊界條約》,對包括瓦罕走廊在內的邊界進行了劃分。依照該協議,兩國邊界線南起海拔5630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剋剋拉去考勒雪峰。

此邊界線是全世界時差最懸殊的陸地邊境(阿富汗和中國相差3個半時區),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陸地邊境之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塔利班控制著阿富汗90%以上的國土,但瓦罕走廊一直由北方聯盟控制,遠離阿富汗戰火,因此不存在難民問題。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三、明鐵蓋山口

在瓦罕走廊東部的中國——巴基斯坦之間。由公主堡向前行進,過瓦罕走廊三橋,逆明鐵蓋河行駛約十餘公里,便可看到——中外著名的明鐵蓋達坂,處雪山高聳,冰川形成的冰舌直瀉山下。在海拔4200米的羅布蓋孜溝的山坡上,“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紀念碑。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通往明鐵蓋達坂的羅布蓋子溝的山坡上,矗立著“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紀念碑。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人們在唐僧路經的地方不僅立了石碑,還壘起了瑪尼堆,以示對其敬重和懷念

明鐵蓋山口——明鐵蓋達坂是帕米爾高原上地勢最開闊的河谷地帶,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裡,這個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一直是帕米爾高原上連接東西方絲綢之路的主幹道。直到最近半個世紀以來,為了避開克什米爾國際爭議區,當地沿著紅其拉甫河建起了一條現代公路,紅其拉甫山口成為重要的口岸,持續千年來往不絕的明鐵蓋山口從此冷落下來,漸漸被人們遺忘。

為了紀念這個活躍了千年的重要山口,玄奘取經東歸古道考察隊在這裡設立一塊紀念玄奘東歸的石碑。石碑正面刻有“玄奘取經東歸古道”的字樣,背面有長文介紹古道的歷史及發現過程。在這條連接東西方的千年古道上,從此有了一個新的地理座標。”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明鐵蓋山谷盡頭的冰川雪山

四、邊防

卡拉其古,在柯爾克孜語的意思是 “黑洞”,而“黑洞”的另一個解釋就是“咽喉”。因為屬於軍事禁區,幾十年來,除了當地牧民,瓦罕走廊便鮮有外人進入了。那麼這裡的連隊官兵究竟有著怎樣的工作和生活呢?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區都是乾旱缺水的沙漠,僅有極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飯。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帶零星分佈著一些高山牧場,雨季時易遭山洪襲擊。整個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為貧瘠的地區,居民面臨著貧困、缺乏糧食、醫療和教育以及毒品、恐怖主義等一系列問題。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明鐵蓋邊防7連、托克滿蘇邊防8連、剋剋吐魯克(科克吐魯克)邊防9連。

剋剋吐魯克”——在塔吉克語中的意思是“充滿綠色的走廊”,這裡距離中阿邊境只有23公里。邊防連門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雞鳴三國”四個字。由於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國的邊境在這裡交會,所以用“一隻公雞打鳴,三個國家能聽見”來形容這裡特殊的地勢位置。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營區的後山腰上,有一個碉堡,還有個機槍暗堡, 這是當年國民黨部隊駐守時留下來的。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駐守瓦罕走廊的國民黨軍隊在錯綜複雜的邊境形勢中牢牢把握著對國境的控制權,瓦罕走廊整個防區沒有一個哨所棄土而逃,全部堅持等到解放軍部隊實地接收、平穩換防,為維護祖國領土作出了出色貢獻。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離卡拉其古邊防連駐地不遠,光禿禿的小山包上,幾個土堆,幾塊石碑,烈士們已經在這裡長眠了將近半個世紀。感冒、肺水腫,在高原上,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病都有可能奪去生命,但瓦罕走廊從古至今都是邊塞要地,即便是失去生命,一代代邊關軍人都是始終如一地堅守在這裡。


瓦罕走廊:中國與阿富汗的零距離

  海拔4800米的中阿邊境的2號界碑就靜靜地矗立在南瓦根基達坂上,這塊界碑是根據中阿兩國政府所籤的邊界劃分協議於1964年設立的。界碑的中國一側刻有中國國徽和“中國,1964”的字樣,阿富汗一側是刻有阿拉伯文和當時阿富汗王國的徽章。

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上活動異常痛苦,走路必須放緩節奏,一旦走得稍微快點就有種喘不上氣的感覺,胸口和頭部都會有刺痛感。透過邊境上鐵絲圍網可以看到,阿富汗一側是無人區,山谷中怪石林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