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歡迎大家來到《5分鐘看世界》,我的頻道專注和大家分享各種奇人異事,和大家一起增長見識。世界很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中國的名人:一個49歲才開始創業的農村婦女,在短短十年中創造出億萬的生意的奇人。


為什麼選擇這個題材?原因有三,

1. 勵志。 一個人的成功和他的學歷,過人的智商等等並沒有太多的關係,一個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都可以創造這樣的神話,你覺得還有什麼事情能難得到你的。

2. 感人。從她的身上能看得出講誠信的人品,善良人性的重要。在自己生活都不富裕的情況下可以不要錢送東西給需要的人吃,而且從來做不做欺騙的勾當。

3. 熱愛,她沒有文憑,但是她有文化. 她還有對她這份事業的熱情。由於有這份熱情,她才可以完全專心的投入到研究自己的事業上去,將這份熱情轉化成利潤。

4. 我本人喜歡陶華碧這樣的草根級的實幹型的企業家。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創造這個傳奇故事的農村婦女名叫陶華碧。一個沒上過一天學僅會寫自己名字的農村婦女,20年間靠著8塊錢一瓶的辣醬成功每天賣出130萬瓶。2016年的銷售額更超過45億人民幣。20年間的產值更是增長了數百倍。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她在42歲時其實還在賣涼粉和冷麵,那時候身邊的人都覺得她一輩子也就是這樣。可沒想到,她在49歲的時候不再接受上天的安排決定翻身做自己命運的主人。1947年陶華碧在貴州省湄潭縣的一個偏僻小山村岀生。受重男輕女思想和家裡貧窮的關係,她從小到大沒上過一天學至今也只認識“陶華碧”三字。20歲那年,陶華碧嫁給了中國貴州206地質隊的一名地質普查員。但沒過幾年丈夫就病逝了,留下她和兩個兒子。在丈夫病重期間,陶華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慣也吃不起外面的飯菜。就從家裡帶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醬拌飯吃。經過不斷調配,她做出一種“很好吃”的辣椒醬。也就是現在“老乾媽”仍在使用的配方。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丈夫去世後,家庭的重擔落在了陶華碧的肩上。為了照顧孩子,陶華碧結束打工生涯重回老家貴州。沒有收入的陶華碧為了維持生計開始晚上做米豆腐。這是貴陽最常見的一種廉價涼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裡賣。由於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當時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市場才能買到。每次需要採購原材料時,她就揹著背篼趕最早的一班車去集市去買。由於當時車少人多而且背篼又佔地方,駕駛員經常不讓她上車。於是她大多數時候只好步行到集市,買完材料後再揹著七八十重的東西步行回龍洞堡。由於常年接觸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現在她的雙手一到春天還會脫皮。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1989年,42歲時存了一些錢的陶華碧告別了“流動商販”的經營模式。她從附近磚廠買來了磚頭和石棉瓦,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的一條街邊蓋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名叫“實惠餐廳”的路邊店,專賣涼粉、冷麵和一些小吃。陶華碧也會將自制的辣椒醬放在涼粉中讓客人伴著吃。同時,陶華碧做的米豆腐價低量足,吸引了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學生常常光顧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學生因為無錢付賬賒欠了很多飯錢。陶華碧通過了解對凡是家境困難的學生所欠的飯錢一律銷賬。偶爾有一天陶華碧沒有備辣椒醬,顧客聽說沒有辣椒醬居然都轉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難道來我這裡的顧客並不是喜歡吃涼粉而是喜歡吃我做的辣椒醬。機敏的她一下就看準了辣椒醬的潛力。經過幾年的反覆試製,她製作的麻辣醬風味更加特。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後還要掏錢買一點辣椒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的辣椒醬。她不禁喜上眉梢,有這麼多人愛吃我的辣椒醬。我還賣什麼涼粉?不如專賣辣椒醬。


1994年,貴陽修建環城公路。昔日的龍洞堡成為貴陽南環線的主幹道。途經此處的貨車司機日漸增多,他們成了實惠飯店的主要客源。陶華碧近乎本能的商業智慧第一次發揮出來。她開始向司機免費贈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醬,香辣菜等小吃和調味品並大受歡迎。貨車司機們的口頭傳播顯然是最佳廣告形式,龍洞堡老乾媽辣椒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很多人甚至就是為了嘗一嘗她的辣椒醬專程從市區開車來實惠飯店購買陶華碧的辣椒醬。對於這些慕名登門而來的客人,陶華碧都是半賣半送。但漸漸地來的人實在太多她感覺到送不起了。在同年的11月“實惠飯店”更名為“貴陽南明陶氏風味食品店”。米豆腐和涼粉沒有了,辣椒醬系列產品開始成為這家小店的主營產品。儘管調整了產品結構,但小店的辣椒醬產量依舊供不應求。龍洞堡街道辦事處和貴陽南明區工商局的幹部開始遊說陶華碧,放棄餐館經營辦廠專門生產辣椒醬。但被陶華碧乾脆地拒絕了。陶華碧的理由很簡單如果小店關了,那些窮學生到哪裡去吃飯。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然而,讓陶華碧辦廠的呼聲越來越高。以至於受其照顧的學生都參與到遊說“乾媽”"的行動中。最後在1996年8月陶華碧租用了村委會的兩間房子辦了辣椒醬加工廠,取名為「貴陽南明老乾媽風味有限公司」品牌名叫「老乾媽」。為了讓別人知道這是陶華碧生產的辣椒醬,她專程拍了張照片掛在瓶子上這張照片也讓陶華碧成為如今最具辨識度的企業家之一。無論是收購農民的辣椒,還是把辣椒醬賣給經銷商。陶華碧永遠是現款現貨。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別欠我一分錢。「老乾媽」從來沒有庫存,也沒有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只有高達數億元的現金流。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剛剛成立的辣醬加工廠是一個只有40名員工的簡陋手工作坊。沒有生產線,全部工藝都採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老乾媽員工回憶說時,搗麻椒、切辣椒是誰也不願意做的苦差事。手工操作中濺起的飛沫會把眼睛辣得不停的流淚。陶華碧就自己動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兩把刀掄起來上下翻飛。嘴裡還不停地說我把辣椒當成蘋果切就一點也不辣眼睛了。年輕娃娃吃點苦怕啥?在老闆的帶頭下員工們也紛紛拿起了菜刀“切蘋果”。而陶華碧身先士卒的代價是肩膀患上了嚴重的肩周炎,10個手指的指甲因長期攪拌辣椒醬全部鈣化。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很快,陶華碧發現她找不到裝辣椒醬合適的玻璃瓶。她找到貴陽市第二玻璃廠。但當時年產1.8萬噸的貴陽第二玻璃廠根本不願意搭理這個要貨量少得可憐的小客戶。拒絕了為她的作坊定製玻璃瓶的請求。面對貴陽二玻廠長,陶華碧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商業談判。她說道,哪個孩子是一生下來就一大個的都是慢慢長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給我瓶子我就不走了。軟磨硬泡了幾個小時後,雙方達成了以下協議。玻璃廠允許她每次用提籃到廠裡撿幾十個瓶子拎回去用其餘免談,陶華碧對此非常滿意。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就是當初這份協議,日後成為貴陽第二玻璃廠能在國企倒閉狂潮中屹立不倒,甚至能發展壯大的唯一原因。老乾媽的生產規模爆炸式膨脹後,合作企業中不乏重慶鄭州等地的大型企業。貴陽二玻與這些企業相比並無成本和質量優勢。但陶華碧從來沒有削減過貴陽二玻的供貨份額。現在「老乾媽」60%產品的玻璃瓶都是由貴陽第二玻璃廠生產。二玻的4條生產線有3條都是為“老乾媽”24小時開動。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作坊時代的“老乾媽”雖然產量很少。但光靠龍洞堡周邊的涼粉店已經消化不了,她必須開拓另外的市場。陶華碧第一次威受到經營的壓力。陶華碧用了一個笨辦法。她用提籃裝起辣椒醬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開始食品商店和單位食堂都不肯接受這瓶名不見經傳的辣椒醬,陶華碧跟商家協商將辣椒醬擺在商店和食堂櫃檯出去了再收錢賣不出就退貨商家這才肯試銷。幾周後商店和食堂紛紛打來電話讓她加倍送貨。她派員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脫銷了。陶華碧開始擴大生產,她給二玻的廠長毛禮偉打了一個的電話我要一萬個瓶子現款現貨。到了1997年8月僅僅一年時間老乾媽工廠的工人就增加到200多人。陶華碧要做的不再僅僅是帶頭剁辣椒,財務、人事各種報表都要她親自審閱。多工商丶稅務丶城管等很多對外事務都要應酬。除此之外,她還經常要參加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召開的各種會議。有時還受命上臺發言。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就職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的長子李貴山知她的難處後就主動要求辭職來幫母親。雖然此時的陶華碧已是小有名氣的生意人,但她還是覺得李貴山辭掉“鐵飯碗”來幫助她是“秀才落難”。故極力反對。無奈之下,李貴山只能“先斬後奏”先辭掉工作再來加入母親公司成為“老乾媽”的第一任總經理。其實老乾媽創立之初股東結構極其簡單隻有陶華碧和兩個兒子。陶華碧象徵性地佔有股份1%,而大兒子李貴山則持有49%,小兒子李輝2012年5月才入股持有50%。這也保證了陶華碧對於公司的控制和經營決策上的靈活。到了2014年6月27日67歲的陶華碧已完成清退股份。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陶華碧和小兒子李輝分別將股份轉讓給李妙行到目前為止老乾媽的股權結構變為李貴山49%,李妙行51%,一時之間引發外界諸多猜測,這突然冒出來的神秘人李妙行是何來路?據中國《羊城晚報》2017年2月發文稱陶華碧的秘書劉濤16日在接受採訪時響應,所謂的神秘人入股老乾媽實際上是一場烏龍,李輝只是“李妙行”的曾用名。陶華碧雖然不再持有老乾媽的股份。但仍然擔任董事長對公司發展的大方向進行著把控。而有媒體認為,陶華碧家族持有超過90%的股份是公司的絕對控制人。老乾媽採取不欠賬、不賒賬的現銷模式,使公司應收賬款週轉期為0天,且現金流充裕。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據華泰證券數據,老乾媽的產值已從1998年的4549萬人民幣上升至2016年的45億。複合增速達29%。陶華碧位列《2016胡潤中國百富榜》第487位。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1819位。2017年陶華碧兩兒子身家總和為75億人民幣,再登富豪榜。在此期間1999年,老乾媽產值突破億元,達到1.26億元。2006年達到12.8億元。2014年“老乾媽”入選中國最有價值品牌500強榜單,以160.59億元的品牌價值名列第151位。同年,老乾媽集團獲得政府獎勵的A888車牌。原因是陶華碧創下了3年繳稅18億,產值68億的成績。間接帶動了800萬農民致富。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49歲才開始創業的幾乎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創造的商業神話

不過「老乾媽」成立多年始終堅持「不貸款丶不融資丶不上市」,就連政府人員多次提出讓公司上市的建議也都遭陶華碧駁回。被問及為何堅持不上市?陶華碧曾提岀「上市騙錢論」指出一上市可能就傾家蕩產,認為上市是在騙他人的錢,她並不想做這樣的事情。

老一輩的吃苦耐勞的精神(誰還會揹著揹簍不行往返10公里去進原材料?哪個老闆還會親自下生產線剁辣椒抓辣椒?揹著自己的產品走街串巷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的商店推銷?),誠信並善良的人性(誰會在自己都不是很富裕的情況下給有需要的人飯吃?誰還會覺得上市就是騙錢?),對自己事業的熱愛(誰還會日以繼夜的研究自己的產品對客戶有什麼價值?怎樣改進才能讓客戶更喜歡自己的產品?),對顧客及市場敏銳的眼光(話還是說回來,只有你真正熱愛你的這份事業,你才會下功夫去深入考慮這些問題。)

以上這些我覺得都是我們現在年輕人需要學習的。

胖東來,格力。。。。等等這些企業不都是這樣嗎?真心希望能多出一些這樣的企業並且堅持不讓外資參與進來,只有這樣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品牌才有我們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