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的關係,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

陰陽五行,是民清以前的中國固有文化的骨架。陰陽消長、五行生剋的思想,迷漫於意識的各個領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的關係,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

梁啟超說:"陰陽五行,二千年蟠據全國人之心理且支配全國人之行事。"可以這麼說,不懂陰陽五行的思想,幾乎無法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系。

作為哲學命題,它曾經也是陽春白雪。作為俗文化,它也是下里巴人,擁有大眾市場。但是在一般人心中,五行更多與神秘和迷信聯繫在一起。

五行文化的基礎是五行哲學。五行哲學認為,世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或屬性構成的,五行相生相剋,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構成了變化不居、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用五行哲學指導政治,便有了天子明堂說,天人感應和三綱五常等古代政治體系。用五行哲學來看歷史,就有了五德終始說。五行哲學進入自然科學領域,在中醫、氣象學方面有豐富的果實。

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的關係,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

五行哲學成為術數的理論支柱,精華糟粕並居,就使五行學說聲名狼藉。更使五行學說居於下流,蜷曲在街頭賣卜算卦者的地攤上。

五行觀念的發展,經歷了商朝對五方的認識,在周朝整合為五行、五方、四時、五帝、五佐神的系統模式。

五行生剋說產生於春秋年間,成熟於戰國後期,這時已經有了複雜的五行理論體系,五行的生數成數,五行與天干、四時、五方、五色相配合,有了五行的生剋制化和寄居長生十二宮。

陰陽和五行本來是兩個不同的體系。陰陽觀念的源頭是易。老子講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另一種宇宙觀念。

陰陽和五行兩種宇宙成形理論不免造成矛盾。為了消解兩者之間的不同,春秋時,又出現了"五運六氣"的哲學觀念。六氣經以天,五行緯以地。六氣屬天,五行屬地,分別是天地的物質本原。

按照易經陰陽的哲學觀念,相對於天地物質,在時間上同樣有五行和六律的說法。與物質相反,天有五行陰陽成十天干,地有六律陰陽成十二地支。這就是時間的維度,天干地支成六十甲子,成為記錄時間的工具。

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的關係,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

這樣,進入秦漢以後,五行演化成陰陽二氣,西漢董仲舒說:"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陰陽和五行就同源合流了。

五行理論,在殷商以來都是具備相當的權威性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天子明堂說。明堂的圖紙已經不存在了。根據甲骨文的記載,殷王要隨時令的變化來更換居室。

周承殷制,始有明堂之說,明堂一百一十二尺見方,東方叫青陽,南方叫明堂,西方叫總章,北方叫玄堂,中央叫大廟。

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的關係,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

春天三個月,天子穿青衣住青陽,祭祀的是太昊和句芒。夏天三個月,天子穿紅衣住明堂,祭炎帝和祝融。秋天三個月,天子穿白衣住總章,祭少昊。冬天三個月,天子穿黑色衣服住玄堂,祭顓頊。在長夏的戊己日則住中央大廟,穿黃衣。

你看以前五行竟然規範了天子的衣食住行。後來,鄒衍又把五行相勝理論引入歷史朝代的更替中,他認為歷史朝代更替是天命使然,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繼火之後就是水德,這就是鄒衍的"五德終始說"。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玄學家,一掃漢朝讖緯之學,被漢儒固化的五行之說也受到冷落。一直到宋明理學的先導周敦頤,才又回到陰陽五行的萬物化生理論。

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的關係,幾乎不能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

朱熹認為,陰陽是氣,五行是質。但他又認為有一個不依賴於物質世界的"理"存在。更認為人體陰陽五行氣質決定了人一生的前途命運。這個觀點為星命術數提供了理論依據。

後來,這個觀點受到王夫之的批判,他認為五行就是五種物質元素,它們相資為用,各有其功利。說明五行在宋代以後的哲學史上,始終保持了它的物質屬性,又被宋明理學納入唯心體系。

但是,五行觀念早已深入社會各個方面,比如很多人取名就按五行相生的理論來,明代皇帝從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朱由檢,十五任無不是按五行的偏旁問道來。

比如朱棣(木)-朱高熾(火)-朱瞻基(土)-朱祁鎮(金)-朱見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熜(火)-朱載垕(土),又一直到朱由檢(木)。

朱熹祖孫五代也是按五行相生來取名,希望借五行相生來達到世世昌盛、代代相傳的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