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一、蛋雞行業現狀

1.1蛋雞行業規模化程度及產值

長期以來我國蛋雞養殖基本是存欄在500只以下的小規模養殖為主,近年來蛋雞養殖規模化程度有所提升,但小規模養殖佔比仍在96%以上,萬羽以上大型蛋雞養殖場近佔0.34%。蛋雞養殖高度分散,管理粗放,但從趨勢上看,養殖散戶數量逐漸減少,大型養殖場增加,中等規模養殖場數量較為穩定。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目前我國禽蛋年產量約3100萬噸,按雞蛋產量2800萬噸計算,年生產雞蛋約4500億枚,以平均售價4元/500g計算,雞蛋年總產值約2240億元,在此基礎上加上淘汰蛋雞產值,蛋雞行業年產值可達2500-3000億元。從整體盈利狀況看,近年絕大多數時間蛋雞養殖基本處於盈利狀態,但由於供應分散,雞蛋品質良莠不齊,蛋價波動區間較大,整體行業利潤並不高。

1.2蛋雞生產週期

蛋雞從祖代引種到提供商品雞蛋需時61-63周,從商品蛋雞雛養殖到提供商品雞蛋僅需要17周。2017年下半年良好養殖利潤,蛋雞產能持續恢復,截止2019年8月末蛋雞存欄較2018年同期增加10%。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商品蛋雞一般在23-25周進入產蛋高峰期(產蛋率超過90%),並持續10-15周時間,其後老齡蛋雞淘汰屠宰可供應雞肉。

1.3產業鏈模式及利潤分配

目前蛋雞產業主流模式仍是“農戶→貿易商(批發市場)→商超→消費者”,生產主體普遍規模不大,產品標準化程度第,且流通環節多,運輸損耗成本較大。部分企業採用“農戶+合作社+公司”模式和“產銷一體化”模式減少流通環節,提高蛋品標準化程度,提升行業利潤。“農戶+合作社+公司”模式代表企業包括德青源、聖迪樂村等,正大集團則採用的是“產銷一體化”模式。

近兩年蛋雞平均養殖利潤在10元/百隻.天左右,實際自配料養殖利潤高於該理論數值;蛋雞的飼料價格及雞雛價格決定了其養殖成本,其中飼料成本約佔75%,雞苗成本約20%。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從行業利潤分配情況看,由於散戶自配料比例較高,且飼料企業蛋雞料產值相對低,蛋雞飼料毛利水平基本在5-10%,養殖戶養殖平均利潤水平在20%左右,流通零售方面,按收購價、批發價及零售價價差粗魯估算流通環節利潤約7-10%,零售利潤往往能超過10%。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二、雞蛋供需格局及市場行情走勢

2.1雞蛋供需格局

我國禽蛋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江蘇、湖北、安徽、四川、吉林、黑龍江等十個省區。十個省區禽蛋產量之和佔全國禽蛋總量的比重逐年增大。2017年,十個省區禽蛋產量之和為2385.7萬噸,比重為77%。主要產蛋省都是北方農業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來南方產量在增多。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雞蛋物流流向較為明晰,可以簡單概括為從產量較大的華北、東北等地區流向東南、華南地區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根據數據測算,雞蛋流出量較大的省份包括河北(約178萬噸)、河南(約169萬噸)、遼寧(約134萬噸)、山東(約83萬噸)等省。供需缺口最大的是廣東省,每年流入量約為162萬噸,其次為上海(約75萬噸)、浙江(約64萬噸)、北京(約51萬噸)等地,其他絕大部分省份總體上處於供求平衡狀態。比較特別的流向是大連流向青島周邊,東北紅蛋河北粉蛋流向廣東福建,雞蛋物流走綠色通道不收高速費,各個地區物流都很發達,雞蛋期貨上市後報價體系透明,各地報價差價多是物流+固定費用,比如銷區漲價產區自然跟漲,反之亦然。

2.2雞蛋價格週期及季節性行情

國內雞蛋價格存在明顯週期性現象,與“豬週期”類似,“蛋週期”是一種經濟現象。通常情況下當前蛋雞補欄量決定下一階段雞蛋供給量,養殖戶根據當前供求關係反應出的雞蛋價格調整補欄蛋雞苗量,在時間上慢於市場,造成雞蛋價格的週期波動性。國內2000年至今一共經歷六輪“蛋週期”。前五輪週期時間均為三年。

從週期長度來看,基本等於兩輪蛋雞生長週期。補欄蛋雞苗到開產蛋雞大致時長為4-5個月,產蛋期12-14個月,之後淘汰。整個時間長度在18個月左右。由於雞舍輪換及成批補欄等因素,一般在一批雞淘汰前較難大規模補欄蛋雞苗,因此,在第一輪蛋雞生長週期中,雞蛋供應相對偏緊,蛋價相對較高,在第一批雞陸續淘汰之後,第二輪補欄蛋雞苗體量較大,第二輪蛋雞生長週期中雞蛋供應相對過剩,蛋價相對較低。即蛋雞生長週期造成“蛋週期”時間長度為三年。

從2015年至今的“蛋週期”中,與過往週期出現相揹走勢,主要體現為2017年蛋價相對較低以及今年的蛋價同比漲幅較大。出現背離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三點:一是2017年年初禽流感疫情對蛋雞養殖業的衝擊影響;二是環保因素影響蛋雞淘汰進程並限制補欄;三是2018年非洲豬瘟影響對我國畜禽養殖業產生深刻影響,豬肉替代品的肉蛋產業都受到生豬產業帶動。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季節性行情方面,雞蛋因其儲存時間短,部分節假日需求旺盛,蛋雞生產存在季節性差異,價格行情特徵體現為季節週期性明顯,且行情波動大時間段,風險相對較大。春節、中秋國慶雙節是年中短期需求增長最為旺盛的兩個節日,每年春節後至6月份屬於年底行情淡季。

2.3替代品行情

非洲豬瘟導致豬肉減產,加上健康考慮,禽肉,牛羊肉消費增長,豬肉消費在將從當前63%左右佔比,逐步下降57-58%左右水平,其中2019年及2020年豬肉減產明顯,豬肉消費佔比不排除階段性回落至50%左右水平,隨著生豬產能逐步回升,豬肉消費佔比逐步提升,但消費者消費習慣和市場變化,豬肉佔四大肉類比例難回升至2016-2018年期間63-64%左右水平。

豬肉減少刺激禽肉消費,2018年肉禽養殖利潤豐厚,養殖戶及企業現金流充裕,有足夠資金擴張產能,2018年4季度及2019年1季度白羽肉雞引種量翻倍增長,該引種的祖代雞將在2019年4季度逐步釋放商品肉雞產能,截止目前白羽肉雞產能同比增加10%左右,黃油肉雞種源無需引進,產能同比增加超過10%,大幅增加禽肉供應,蛋禽產能同比增長超過10%,可提供更多淘汰用於屠宰供應雞肉。2019年度四季度禽肉供應有望較2018年同期增長20%。大幅增加禽肉,為禽肉消費增長提供了基礎。非洲豬瘟影響,豬肉供應需要較長時間,禽類產業發展加上消費者消費轉變,未來5年禽類佔四大肉類消費佔比有望逐步提升至28%左右水平。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據飼料工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蛋禽料及肉禽量同比產量增幅均超過了10%,其中肉禽料增幅達到12%,2018年4季度及2019年1季度白羽祖代肉雞引種量翻倍增加,該祖代雞引種將在2019年4季度逐步釋放商品肉雞,增加肉雞供應量,肉雞產能持續快速增加同時,蛋雞截止當前產能同比增長超過10%,並有快速增加趨勢,蛋雞存欄增加使得可淘汰斤屠宰蛋雞增加,一定程度增肌雞肉供應,2019年度四季度禽肉供應有望較2018年同期增長超過20%,2019年禽肉增長有望增加350-400萬噸。4季度雞蛋供應增長15%,全年雞蛋增加量在400-450萬噸。

過高的豬肉價格及部分消費者對疫情擔憂,豬肉消費減少,禽肉、禽蛋供應增加,大量擠佔了豬肉消費。豬肉價格高及部分消費者對疫情擔憂也主動減少了豬肉消費,預計2019年豬肉消費量下降超過15%,甚至更高,該部分市場將有禽肉、水產、牛羊肉甚至雞蛋替代,雞蛋價格低,雖然口感上與肉類存在明顯差異,但巨大的價差且同屬食品蛋白,雞蛋將大量替代豬肉消費。

三、雞蛋期貨分析

我國雞蛋現貨市場是一個全國性的大市場,各地雞蛋價格聯動,相關性較高。目前雞蛋現貨價格呈現由北到南、從產區到銷區逐漸升高的狀態。雞蛋期貨行情分析以供需為切入點,分析宏觀環境和政策影響,以及供給對雞蛋價格的影響,天氣和運輸成本都要考慮到,其他如流行病,上下游產業鏈,庫存,國家政策,水產養殖指數和禽流感疫情等會影響供需關係。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近年來,我國雞蛋期貨交割業務的合約活躍度不斷增加,交割主體呈現多樣性發展,回購比例也在逐步增加。對於我國雞蛋現貨企業來說,如何運用期貨做好風險管理成為了一門必修課。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專家認為,企業運用雞蛋期貨做好風險管理有三個要點,一是要學會利用期貨價格發現的基本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是要適當運用套期保值交易方式規避風險,三是要學會通過期權對企業價格風險敞口進行風險管理。


雞蛋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分析收藏


目前國內期貨市場上僅有雞蛋一個品種屬於養殖板塊,對於畜產品養殖加工企業來說,套保需求需要擴展思路。因飼料成本佔據蛋雞養殖成本的75%,因此對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進行套保交易也在情理之中。養殖企業需要玉米、豆粕進行飼料自主添加,或者自己企業擁有飼料廠,均存在買入玉米、豆粕現貨的需求。常規來說都不太需要建立大庫存,因此在判斷市場存在上漲預期時可以採取買入套保,在判斷市場存在下跌預期時可以不進行套保操作,採取現貨隨採隨用策略即可。

四、綜述

蛋雞養殖高度分散,管理粗放,且由於供應分散,雞蛋品質良莠不齊,蛋價波動區間較大,整體行業利潤並不高。蛋價呈週期性波動,價格波動區間較大,雞蛋期貨一定程度上平抑蛋價波動風險。非洲豬瘟疫情導致豬肉供應大幅減少,禽類養殖迎來發展機遇。高豬價刺激下,禽蛋、禽肉價格整體持續高位。

目前雞蛋備貨接近尾聲,隨著高溫逐步緩解,蛋禽產蛋率逐步邁向秋季產蛋旺季階段,雞蛋總體供應偏緊的局面逐步改善但還不是特別明顯;近期一波備貨的提振,產、銷區走貨尚好;由於當前貿易商庫存略顯充足,加上消費者高價牴觸情緒,補貨有所下降,繼續觀望行情;蛋價觸頂回調後,在節日利好提振下再次上漲,加上高豬價刺激,短期雞蛋價格不會大幅下跌,繼續窄幅調整,中短期雞蛋價格不宜過分樂觀。

近期淘汰雞價格震盪偏弱。當前淘汰蛋雞市場換羽工作計劃整體相對穩定,局地出現集中淘汰現象;由於最近市場需求的逐步轉好,屠宰力度有所加大,開工率增加;受肉雞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影響,預計短期內淘汰雞價格有望維持高位運行,但目前季節性去產能老蛋雞淘汰時期,加上消費者高價牴觸心理仍存,淘汰雞價格觸頂回調風險加大。

2019年雞蛋長時間高價,且在蛋雞存欄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替代消費是支撐雞蛋主要因素,8月起政府積極推進生豬產能,出臺相應的政策及財政資金支持,生豬產能有望在高利潤及疫情逐步趨於穩定大環境下,逐步恢復,但由於缺乏母豬,加上截止當前仍無有效疫苗情況,生豬產能恢復需要較長時間,至少2020年上半年生豬產能難實際性恢復並提供出欄大豬。蛋雞持續產能增加,截止2019年8月末蛋雞產能同比較2018年增長了超過10%,並有望在2019年4季度增加至15%,持續增長的蛋雞產能,疊加肉雞產能爆發性恢復,將隨著生豬產能恢復,呈現產能過剩,蛋雞養殖戶應多注意非洲豬瘟疫苗研發及生豬產能恢復,特別是進入2020年中後,注意合理安排產能。長期來看,蛋雞發展更多是規模集中及蛋品質量提升發展,部分省份仍存在總量發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