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蝙蝠和老鼠對人類有危害,科學家為什麼不想辦法滅了它們?

小春城興義市歡迎您


蝙蝠和老鼠身上攜帶著大量病菌,對人身體健康產生極大威脅。另外老鼠還通過它的活動,汙染我們的食物、水源,破壞農作物、啃食傢俱、衣物等,嚴重影響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不想辦法把它們消滅掉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老鼠。“除四害”這項工作,其實從建國以後全國上下都在實施,“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人們消滅老鼠的各種招法其實已經都用上了,但是老鼠的數量就是沒有減少,主要原因在於老鼠的繁殖能力太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太高,人們消滅的老鼠數量,在短期內就會被它們強大的生命力和新生力量所填補,科學家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另外,從生態系統的角度考慮,地球的任何生物,在一個或者多個生態鏈中,都會佔有特 定的生態位,扮演著一定的角色,老鼠也不例外。假如老鼠消失了,那麼以老鼠為食的動物,比如老鷹、蛇、黃鼠狼等就會在短期內面臨著食物短缺的問題,數量也將下降,直到找到新的代替老鼠生態位的動物作為食物來源,那麼作為替代者的生物也將面臨數量下降的情況。同時,老鼠經常捕食的昆蟲類動物的數量將會大大增加,從而也會影響農作物和林木資源的生長,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再來看一下蝙蝠。雖然蝙蝠身上攜帶著大量對人體致病的病毒,但由於它們的活動方式是夜間活動、白天休息,活動區間是一些懸崖峭壁、洞穴和角落,與人們的活動區域已經沒有太多的重疊,一般情況下不會直接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更重要的是,蝙蝠不是一種有益動物,它們經常以危害農田作物的害蟲為食,對植物花粉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醫學上免疫、病毒等方面的重點研究對象,因此根本沒有必要消滅它。但是,現在由於人類的慾望特別是食慾的推動,很多地區的人們也把手伸向了蝙蝠,把它們作為餐桌上的食物,造成了世界上蝙蝠數量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更為嚴重的是引發了一些病毒在人體的感染和傳染疾病的傳播,真的是人為的災難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