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水稻灌漿期發生死穗怎麼回事?

一個人的寂寞354


水稻灌漿期發生死穗怎麼回事?


當前正值中稻的油後、麥後水稻灌漿期,也是水稻產量的重要形成期,水稻抽穗灌漿期發生死穗現象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1、病害:,一種是水稻穗頸瘟。稻瘟病中的穗頸瘟常常是導致田間死穗的最主要原因,常可導致減產10%~40%,嚴重影響產量。另一種可能是由交鏈孢黴菌和附球黴菌感染所致的水稻“褐變穗”,其症狀為水稻抽穗後不久,穀粒內穎出現褐色斑點或變褐,部分壞死。此外水稻的細條病和白葉枯病常導致葉片枯死,部分稻穗失去光合作用營養物質供應,也可出現死穗現象。

生產上應採取在孕穗初期及時噴施多抗黴素等殺菌劑進行防治,全生育期嚴控水稻稻瘟病的發生,儘量選擇稻瘟病抗性在4級以上的品種。

2、肥料:水稻是一種喜鉀喜硅的農作物,特別是鉀元素,對於稻穗的發育和壯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當作物嚴重缺鉀、缺硅,稻穗的發育受阻,會出現稻穗變小、甚至死穗現象。

生產上應注重增施鉀肥和硅肥,特別是抽穗灌漿期,可採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結實率。

3、天氣:水稻抽穗灌漿期要求溫度在35度以內,當連續多日出現37度以上高溫乾旱天氣,穎花閉合,影響傳粉,且花粉在高溫乾燥條件下極易失去活力,進而影響稻穗的發育,導致稻穗結果率降低,空殼率高,並出現死穗現象。

生產上水稻灌漿期如遇高溫,應採取灌深水的方法,防止熱害,並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增加千粒重


初心漫談


水稻灌漿期出現白穗、灰白穗以及褐變穗等死穗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只不過因為發生程度的不同而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也不同。那麼,出現這類死穗是怎麼回事呢?

1、孕穗期低溫。水稻孕穗期低溫形成的死穗比較有特點,穎殼呈白色、穎殼內部無任何有機物積累,直至收穫還是呈現空癟粒或者空癟穗的狀態。出現這類情況大多是在孕穗期出現低於17度的低溫狀態對幼穗的分化造成不利的影響,從而形成這類白穗。

2、抽穗揚花期的花粉失活或者活性降低。水稻在孕穗期雞抽穗揚花期對外界因素較為敏感,極容易因為外界環境因素造成花粉的活性降低或者失活。比如說抽穗揚花期的長期降水、低溫以及田面乾旱,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死穗、空癟粒的情況發生。而且,這類死穗和空癟粒是不能改變的。

3、病害。能夠引起水稻灌漿期死穗的病害比較多,穗頸瘟、紋枯病、鞘腐病都會造成死穗情況的發生。

3.1穗頸瘟。種植水稻的朋友都會穗頸瘟比較熟悉,號稱水稻的“不死癌症”。穗頸瘟的最大威脅就在於會在穗軸部位出現灰褐色或者黑褐色的病斑,造成穗部養分和水分供給的中斷,使得穗部的灌漿過程停止出現死穗。同樣,穗頸瘟一旦發生就只能控制,而不能治癒。

3.2紋枯病。紋枯病是近些年蔓延較為嚴重的病害,對水稻的威脅較為嚴重,危害水稻的葉片、葉鞘,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病斑,嚴重情況下會造成水稻葉片的過早死亡影響水稻的有機物積累。同時,如果在未出穗之前發生較為嚴重的紋枯病,很容易造成葉鞘內部的穗軸受到侵染,使得穗軸病變不能向穗部供給養分,也容易造成水稻的出穗延遲,即便是出穗了也是死穗,不會灌漿。

3.3鞘腐病。鞘腐病是較為常見的病害,多在破口期前後出現降水的情況下發病。如果水稻未出穗,那麼穗部就會在葉鞘內部受到侵染形成褐變穗。如果鞘腐病發病嚴重的話,很容易造成出穗之後的穗部死亡,形成死穗。

4、蟲害。能夠造成死穗的蟲害,只有水稻鑽心蟲了。水稻抽穗揚花之後,發生水稻鑽心蟲蟲害,鑽心蟲鑽入莖稈啃食莖稈和穗軸,造成內部結構的破壞、穗部的養分供給中斷。

所以,水稻灌漿期的死穗情況比較多樣化,發生的原因也是多樣化的。大家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總結經驗進行防治。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得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灌漿期水稻死穗,可能是兩個原因,一可能是病蟲害的原因,二可能揚花授粉的原因。

一、病蟲害造成的死穗。

死穗就是稻穗在灌漿期枯萎死亡,造成秕穀,減產絕收。目前,稻瘟病造成死穗可能性大,其次鑽心蟲、稻飛蝨、稻螟蟲危害後,也會造成死穗。稻瘟病包括葉瘟、穗瘟、莖基腐病,莖穗瘟都有可能造成水稻穗枯萎死亡。稻瘟病是病毒病菌感染的病害,主要症狀是穗、莖、葉都有病斑,腐爛腐蝕,發病後枯萎,無法進行正常呼吸、循環、代謝,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蒸騰作用,葉綠色無法生成,稻穗無法吸收營養,無法生長髮育,最後枯萎死亡。

水稻蟲害危害後,也會造成死穗。象鑽心蟲、稻飛蝨、稻螟蟲危害後,莖稈稻節部位會被蠶食,造成水稻節稈部位枯萎,倒伏,穗變白、變黑或灰黑色,水稻穀不結實,秕穀多。水稻在孕穗期——抽穗期,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灌漿期仍然要對病蟲害防治。參考藥劑:稻瘟靈、稻瘟淨、三環唑、三唑酮、辛硫菌酯,戊唑醇兌水1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防治一次,病蟲害危害高峰期5——7天防治一次。吡蟲啉、吡蚜酮、噻蟲嗪、啶蟲脒、殺蟲雙兌水1000倍液噴霧防治。5天——10天防治一次。

二、揚花授粉期遭遇乾旱高溫的原因。

水稻適合的生長環境溼度在25°C——35°C之間,超過37°C以上,就會產生高溫熱害,影響水稻雄花生長髮育,造成雄花無花粉,不分裂,無法揚花授粉。水稻抽穗無法受孕,灌漿期白穗、黑穗,早早枯萎死亡。水稻癟殼、秕穀不結實。因此,水稻孕穗期要抽水灌溉,水稻田白天保持高水位,夜晚排出積水,“晝灌夜排”,降低環境溫度,抽穗期更要抽水灌溉,換掉田間溫水,降低溫度。促進水稻揚花授粉。水稻孕穗期要追施穗肥,每畝追肥氮磷鉀複合肥10公斤,或氯化鉀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另外,孕穗期可葉面噴霧硫酸鉀、硫酸銅、硫酸鋅、磷酸二氫鉀等。


水稻!封行後,氣溫還很高,揚花授粉期正趕上”秋老虎”天氣,是病蟲害高發期,一定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強田間管理,孕穗期——灌漿期要每天抽水灌溉,保持白天高水位,促進水稻揚花授粉。在追施穗肥,給水稻灌漿成熟提供足夠營養。

以上是我種植水稻的一點心得,分享繪大家,我種植水稻三十餘年了,歡迎大家評論、關注一起交流分享種植經驗。

長江三農


水稻灌漿期是從揚花結束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時間,這也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關鍵期。但是在這時期常受氣候,病蟲害,種植戶管理的影響,造成死穗嚴重。直接危害著水稻產量,造成減產20%-30%左右。


水稻灌漿期死穗與以下方面有關

①光照條件:光照強度和時間是影響稻葉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穀粒的運轉。灌漿期光合效率直接影響水稻產量。如遇到連陰雨天,弱光條件差的氣候,就會影響水稻灌漿期的穀粒的生長,導致死穗嚴重。

②溫度:水稻灌漿期的氣溫為20-22度為宜,灌漿前後溫度不一,灌漿前15天,以晝溫29度,夜溫19度為宜,日溫以24度為宜,後15天以晝溫20度,夜溫16度為宜,日溫為18度為宜,利於延長養分積累,呼吸消耗少,米質好。相反在此期間遇到低溫,就會使養分消耗過多,影響穀穗生長。

③水分:灌漿期對水分的要求也較高,水分不足會影響葉片同化,能力和灌漿物質的運輸,灌漿不足,造成減產,影響穀穗。


④養分供給:灌漿期間,增加葉片光合作用,提高根系生長,防止早衰,在管理中就要根外追肥,補施磷鉀肥,確保灌漿期的正常進行。

⑤病蟲害管理:這時期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白葉枯,稻曲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蝨。

水稻灌漿期死穗的防治措施

①調節溫度:在水稻灌漿期遇到高溫或低溫時,及早灌深水調節溫度,減少死穗發生。

②合理灌溉:在水稻揚花期田間要保持一定水層。灌漿期以溼潤為主,見幹見溼的原則進行灌溉。而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常因缺水而早衰,不易採用此法,應保持薄水層。

③科學施肥:水稻灌漿期補肥,要看天,看苗,看田施肥,葉片偏黃,劍葉短小應補肥,葉片濃綠,劍葉肥大不補肥。當水稻進入幼穗分化第三期時,著重追施保花肥,增加穗粒數。一般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水稻齊穗後葉面噴施,每畝用磷酸二氫鉀400克兌水50公斤噴霧。

④病蟲害防治:1、水稻灌漿期水稻穗莖瘟是影響水稻死穗的病害之一,在防治時結合田間管理做好溫溼度的管理,並結合藥劑防治。在破口期和齊穗期兩次施藥,目前較好的藥劑有拿敵穩,稻瘟靈等,每畝地噴藥量不能低於60斤。2、紋枯病在防治時可結合稻瘟病同時進行,可採用井崗黴素,噻呋酰胺等。3、對於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蝨,我們要及時採用防蟲藥劑噴施,以免危害葉片,造成光合作用減弱,導致死穗嚴重。



水稻灌漿期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關鍵期,在這期間由於氣候,肥水,溼度,病蟲害的影響,導致水稻死穗嚴重。在防治時從多方面管理,在進行田間溫溼度,肥水管理,病蟲害管理的同時,採取必要的藥劑防治,達到理想防治效果。

關注燕子在新疆,分享更多的農業種植技術。


燕子在新疆


『水稻灌漿階段也正是全生育期的最重要時段結實期,在實際生產中,往往在這一段時間,因受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使正處於灌漿階段的水稻株體,和莖穗發生感病徵兆導致田間出現不同程度的死穗現象。』那麼…………!

水稻灌漿期發生死穗是怎麼回事!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穗頸瘟……………………

——穗頸瘟主要是穗頸,和穗軸上,初期為水漬狀暗綠色斑點,後逐漸作環狀和上下擴展,最後變為黑褐色,早期侵害的稻穗常形成白穗。晚期受害時籽粒不飽滿造成秕穀影響產量。

發病規律

1.……水稻穗頸瘟的發生條件是適溫高溼。溫度在25~28℃,在連續3天以上降雨,大霧,結露時間達12小時以上。易感病。

2.……穗頸瘟的發生與水稻品的種抗病性有關,多表現為緊穗型重於散穗型。

3.……穗頸瘟的發生與施肥量有一定關係,通常田間表現,肥力高的田塊重於肥力低的田塊,施肥量大的田塊重於施肥量小的田塊。

防治方法

1.<穗頸瘟防治可在破口期前3~4天,選用每畝75%戊唑醇.肟菌酯15克+2%春雷黴素100毫升,兌水20升均勻噴霧,

2.<水稻齊穗期進行二次施藥防控。選用每畝40%富士一號75~100克+17%唑醚.氟環唑30毫升+2%春雷黴素100毫升,兌水20升均勻噴霧。

………………………節瘟……………………

——節瘟田間發病相對較少,往往不容易引起稻農們的注意,節瘟發病多在穗頸下第二節發生,發病初期症狀為暗褐色小點,以後呈環狀,擴展到整個節部變褐褐色,易發生倒伏,影響水稻水分和養分輸導,以致穗部早枯,不能夠正常結實灌漿,晚期發病,穀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早期發病會導致白穗。影響水稻產量。

防治方法與穗頸瘟防控方案相同且同步。




…………………二化螟……………………

——二化螟是水稻重要蟲害,隨著稻農對於水稻生產,蟲害防治意識的增強,蟲害防治這塊,也都相對做的比較好,但是也不排除個別防控意識上不去的,及防控時間表不對位的,這也就導致二化螟蟲害的發生。

發病規律

……二化螟發生特點為,幼蟲孵化後,先在葉鞘內側群聚為害,造成枯鞘,2齡後開始分散轉株並蛀莖為害,分櫱期造成枯鞘,枯心,孕穗期為害造成半枯穗,穗期為害造成白穗。二化螟是鑽蛀性蟲害,防控應在長穗初期施藥(即水稻生9葉期)。

防治方法

1.<每畝用阿維菌素20毫升+功夫20毫升兌水20均勻噴霧。

2.<每畝用殺蟲雙40毫升兌水20升均勻噴霧。

水稻灌漿期發生死穗是怎麼回事?

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您一起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